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鞘中霜色 > 第八十七回 张机设阱

鞘中霜色 第八十七回 张机设阱

作者:苍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5: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且慢!”只见衙门外的人群往两边一分,陈文祺身穿绘着熊罴补子的五品常服,快步跨过门槛,来到堂前。

“陈将军,您怎么来了?”莫仁兴不由自主站起身,问道。

陈文祺朗声一笑,答道:“莫大人,在下谨奉皇上圣谕,前来招讨‘暴民’。慑于天威浩荡,方浩钰愿意罢兵休战、卖剑买牛。念他平日为人宽厚、尊崇仁义,并无劣迹,在下拟呈奏朝廷,撤去方浩钰‘蛊惑愚众、啸聚山林、滋扰地方’的罪名。唯有这‘诱拐**’之指控,尚未作出定论,故在下奏请皇上恩准延宕数日,督促地方审断后再回京缴旨。因此,在下今日前来公堂旁听大人问案。”

奉旨督办,这理由就是王公侯爵、一品大员也无法拒绝,何况一个小小知府?莫仁兴一听,躬身说道:“微臣谨遵圣谕。”扭头吩咐衙役:“为陈将军设座。”

两个衙役抬来一张红漆太师椅,置于公堂左侧上首,莫仁兴不无谦恭地说道:“请陈将军入座。”

陈文祺微微一笑,大步走到太师椅前,从容落座。

待陈文祺入座后,莫仁兴向他说道:“陈将军,下官继续问案了。”

“继续,您继续。”陈文祺点点头,说道。

莫仁兴停顿了一会儿,似在回忆刚才审到哪儿了。沉思了片刻,对行刑皂隶喝道:“还不动手?”

“且慢。”陈文祺说道。

莫仁兴颇感不悦,压住不满问道:“陈将军,怎么了?”

陈文祺故意问道:“莫大人,被告适才说什么来着?这个定亲契约,两年前经黄冈县杜平杜大人判定废除了?”

“他们是一派胡言,陈将军切勿相信。”莫仁兴断然否定。

“是吗?莫大人怎如此肯定?难道是黄冈县杜平大人亲口所言?”陈文祺不信似地又问。

这自然不是一句废话。若莫仁兴简单地回答“是”或者“不是”,接下来便会让杜平上堂质证。莫仁兴自然不傻,当下“嘿嘿”一笑,捻须说道:

“子虚乌有的事情,杜大人如何知晓?”

陈文祺手指方俊杰兄弟,笑道:“话虽如此,但若杜大人亲口否认,看他俩还有何话说?”

“这……”

陈文祺甫一出现,司徒蛟便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眼见莫仁兴招架不住,忍不住开口叫道:“姓陈的,我是当事人,黄冈县什么时候判过我与钟离岚的定亲契约?你最好不要偏袒方彦杰,否则……”他一时没想好否则要怎样,便打住不说。

陈文祺向司徒蛟投来一瞥,又转向莫仁兴问道:“莫大人,他就是原告?”

莫仁兴点点头:“是,他便是原告,司徒蛟。”

陈文祺转向司徒蛟,问道:“司徒蛟,你认识本将军?”

这句问话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如司徒蛟点头承认,接下来便要追问两人在何时、何地认识的,如此一来,势必要说出功夫茶楼相遇以及大闹陈家庄等事情,这无疑承认了他与钟离岚在黄冈县对簿公堂的事实。

司徒蛟早已领教过陈文祺的口才,知道自己不是他的对手。陈文祺这一问,他立即心生警惕,决定高挂“免战牌”,于是摇头答道:“不认识。”

司徒蛟要“免战”,陈文祺可不答应。又问道:“既不认识,你怎知本将军姓陈?”

司徒蛟瘪了瘪嘴,不屑地答道:“刚才莫大人不是称你‘陈将军’吗?”

“莫大人称我‘陈将军’,你可是称我‘姓陈的’。”陈文祺转向莫仁兴,“莫大人,他这有没有蔑视朝廷命官的意味?”

莫仁兴心里暗恨,口里斥责道:“司徒蛟,你再敢对陈将军不敬,本府决不轻饶。”

陈文祺做好做歹地摇手道:“罢了,罢了,本将军不与他一般见识。莫大人,您继续问案吧。”

莫仁兴被他隔三岔五的打断,一时不知如何再往下问。想了想,向方俊杰、方彦杰兄弟喝道:“方俊杰、方彦杰,司徒蛟告你们诱拐**,有定亲契约为证。你等说定亲契约已然废除,却是空口无凭。谁是谁非已经一清二楚,你等最好还是及早招认,莫教皮肉受苦。”

方俊杰兄弟齐声说道:“大人,草民手中虽无凭证,但定亲契约业经黄冈县令杜大人判定废除的确是事实。若大人不信,可让杜大人出堂作证。”

莫仁兴勃然大怒,一拍惊堂木,喝道:“大胆刁民,九口不离原词。杜大人贵为一县之尊,怎能与你作此荒唐的证人。看来,不用大刑你等是不招了。来呀,给他们各赏二十大板开开窍。”

“哈哈哈,可笑啊可笑。”忽然,一阵笑声从衙门外的人群中传来。

“何人滋扰公堂?”莫仁兴喝道。

“威——武——”两旁的皂隶配合着高喊堂威。

人群分处,一个面如冠玉、唇红齿白的少年大步走进公堂。只见他身穿鸦青色缎子衣袍,袍内露出金色镂空镶边,腰系一根暗红绸带,手持一把象牙折扇,步履轻松,姿态优雅。一个身穿玄色对襟外套的中年人紧随其后,似乎是少年的随从。

少年行至公堂正中,见陈文祺身子一动似要站起,便不经意似的摆摆手。陈文祺只好微微躬身,坐在椅子上没动。

见此情形,莫仁兴不禁一阵嘀咕,此人什么来头,陈文祺对他如此……转念一想,那又如何,只要不是布政使陶鲁陶大人到来,这里还不是唯我独尊?

“你是何人?敢来扰乱公堂?来人,将此人叉出去。”莫仁兴的语气并不严厉,似乎有点底气不足。

“莫大人好大的威风。”少年神色不变,依然笑吟吟地说道:“适才司徒蛟踢翻公堂座椅,公然与大人叫板,也不见莫大人如此生气。在下好意来提醒大人,你怎如此激动?”

莫仁兴瞪眼说道:“本府为官二十余载,要你提醒什么?”

少年展开折扇,摇了摇,从容说道:“呵呵,在下担心莫大人忘了大明刑律第五卷第七十九条是怎么说的?以故特来提醒。”

大明刑律十一卷共一百七十一条,其律文结构和量刑原则莫仁兴还是大致清楚的,但若说哪卷哪条是什么,倒是真的对不上号。少年这一问,饶是莫仁兴想破脑壳也无从知道。他顾不得刚刚说过“要你提醒什么”,随口反问道:“第五卷第七十九条是怎么说的?”

“既然莫大人忘了,在下告诉你也无妨。大明刑律第五卷第七十九条:‘凡军民词讼,皆须自下而上陈告。若越本管官司、辄赴上司称诉者,笞五十’。莫大人如若不信,可找来大明刑律查看。”少年停顿了一下,见莫仁兴没有吱声,接着说道:“适才听原告被告各执一词,一说经黄冈县杜大人判定解除契约,一说根本没有这么回事。其实无论谁说的对,莫大人大可不必在此费尽心机:如若已经黄冈县判定解除契约,被告‘诱拐**’的罪名便为不实;如若黄冈县从未受理此案,便要遵照大明刑律,自下而上陈告,不可越诉。因此,将此案发回黄冈县,让杜大人来审此案便可。莫大人,您说是也不是?”

莫仁兴想不到这少年如此熟谙刑律,而他这个令自己非常被动的二难推理,实在没有理由反驳。他暗中急剧地思考,终于想到一个“理由”。

“你怎知本府不知‘越诉’的规制?本府不妨告诉你,司徒蛟呈递诉状时,恰逢黄冈知县杜大人患病不能署理县衙公务,故而才转投知府衙门的。司徒蛟,你说是不是这样?”

司徒蛟再愚笨,也知莫仁兴这话是向着他的,连忙点头道:“是的,当时县衙里没人管事,草民才将状纸投到黄州府的。”

“哦?那么请问,你去投了几次状?怎知县衙无人管事?”少年问道。

“几次?那可记不清了。反正听衙役讲,杜大人因为离职养病,得有很长时间不能署理公务。”司徒蛟为证明自己不是越诉官司,便顺着莫仁兴的意思胡诌一番。

少年转问莫仁兴:“莫大人,司徒蛟说的可是事实?”

“若不然本府会受理他的诉状?”莫仁兴不耐烦地反问,当然,这也间接地肯定了司徒蛟的说法。

少年正色说道:“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一州一县何尝不是如此?莫大人,既然黄冈县长期无人视事,您作为顶头上司,为何不向上级衙门禀报?”

莫仁兴反问道:“你怎知本府没向上级衙门禀报?”继而一想,自己堂堂一个从四品知府,怎么被这小子质问来、质问去的?遂拍着惊堂木喝道:“你是何人?竟敢在知府衙门指手画脚?是你问案还是本府问案?来人,将此刁徒拖下去责打二十大板,逐出公堂。”

“威——武——”随着震天的堂威声,立即涌上四个衙役,将那少年团团围住。

“谁敢动手?”随着一声大喝,又从衙门外走进十余人。为首一人,身穿绯色绣有锦鸡补子的常服、头戴一顶藏青色儒巾、足穿一双薄底灰色毡靴,在众人的簇拥下,步履从容地来到公堂。

莫仁兴正要发威,再一细看,立时大惊失色,连忙走下公堂,双膝跪在来人面前:“卑职参见大人。”

来人无暇理会莫仁兴,而是朝那少年躬身拱手道:“下官参见世子。”

“陶大人不必多礼。”敢情此人正是湖广布政使陶鲁陶大人。

世子?莫仁兴又是大惊。能称之为“世子”的,那可是王储。难道他便是当今楚王的嫡长子朱荣㳦?想到这一层,莫仁兴不禁冷汗涔涔,连忙移动双膝,跪到朱荣㳦跟前,口中说道:“下官不知世子驾临,多有冒犯,恳请世子恕罪。”

朱荣㳦与陶鲁互相还礼之后,才对莫仁兴说道:“不知者不罪,莫大人起来吧。”

莫仁兴不敢起身,眼睛望向陶鲁。

陶鲁低声喝道:“还不多谢世子?”

莫仁兴如获大赦,连说几声“多谢世子”,这才站起身来。

陈文祺这时才走过来,向朱荣㳦和陶鲁一一施礼,因陈文祺奉旨办事,陶鲁等也不敢怠慢,彼此之间客气了几句。

陶鲁向躬身站在自己面前的莫仁兴问道:

“莫大人,黄冈县杜大人离职养病可是事实?”

“是……是事实。”莫仁兴战战兢兢地答道。

“你说你已经向上级衙门禀报过了?本官怎么不知?难道也是直接禀报到朝廷某人了?”陶鲁冷然问道。

任谁都能听出陶鲁这个“也”字的意思,看样子他对莫仁兴越级禀报“匪情”十分地不满。

“卑……卑职以为杜大人只是微恙,修养三五日便无大碍,故尚未禀报布政使司。谁知他……”

莫仁兴话未说完,陶鲁断喝一声:“时到今日,你还敢谎言瞒上?”

说罢,将朱荣㳦引至陈文祺刚才坐过的座椅前面,恭敬地说道:“请世子屈驾暂坐于此,下官僭越了。”

朱荣㳦微微抱拳,说道:“陶大人不必过谦,您尽管行事。”

陶鲁又命随从搬来三张座椅,一张置于朱荣㳦的下首,另外两张于右侧摆放。

“陈将军,你也请坐。”

陶鲁请陈文祺在朱荣㳦下首的座椅上落座之后,便走向正中的公案,眼睛在公堂扫视了一遍,然后沉声说道:“来人,请黄冈县令杜平上堂。”

原来在此之前,陶鲁在黄冈县衙见过了杜平。

莫仁兴见杜平来到公堂,知道软禁杜平的事已经败露。当下双膝一软,跪倒在公堂之上:“卑职是真心为杜大人的病情考虑,没有别的意图,恳请大人明察。”

陶鲁手一抬,说道:“起来吧。”他将手指指设在右侧的两张座椅,示意莫、杜两人坐下,接着说道:“你们之间的事情暂时放着,先把他们的官司给断了。杜大人——”

“卑职在。”

陶鲁指了指司徒蛟、方俊杰兄弟,问道:“他们三人,你可认识?”

杜平朝几人看了看,躬身答道:“回大人,此人名叫司徒蛟。两年前,他因一纸定亲契约来县衙告状,去年初,他又因定亲契约找过卑职,因此,卑职对他印象较深;至于他俩……卑职也有印象,在两年前司徒蛟来县衙告状时,他俩也在现场。”

“如你所说,你曾判过定亲契约案了?”陶鲁问道。

“判过。当时,司徒蛟、钟离岚都在笔录上签了字画了押,所以卑职当堂判定定亲契约作废。”

“笔录何在?”

“回大人,在县衙的黄册库里。”

“速速派人取过。”

不大一会,黄冈县主薄气咻咻地跑来,匍匐在陶鲁面前,惶恐地说道:“大人,小人有罪,那笔录不见了。”

“笔录不见了?怎么回事?难道黄册库失盗了?”陶鲁问道。

“没有。黄册库只有一个门进出,并无窗户,但门锁好好的没有撬动的痕迹,而且所有卷宗都在,只有这个定亲契约案的卷宗不见了。”主薄小心翼翼地答道。

“既然没有失盗,那一定是有人拿走了。你仔细想想,除你之外,还有谁进过黄册库?”

“按照规矩,除小人之外,任何人不得进入黄册库。只是……只是……”主薄望了望莫仁兴和杜平,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不要怕,本官为你做主。”陶鲁给他打气。

“娄子通娄大人进去过一次。”主薄小声答道。

“娄大人进去过一次?”陶鲁饶有兴趣的问道:“他为何要进黄册库?”

“回大人,去年杜大人因病不能视事,娄大人代理县衙。那天早晨,娄大人‘点卯’之后说近几天要轮流到各房巡查,让六房和三班管事的与手下打打招呼,如果见谁玩忽职守,定要严加处分。第二天娄大人便巡查到黄册库,他让小人打开黄册库,进去转了转,然后就走了。”

“你有没有跟进去?”

“娄大人巡查黄册库,小人自然要陪同。”

“从进去到出来,你都跟着吗?”陶鲁问得很仔细。

主薄沉思了一会,似在回想当时的情景,然后说道:“小人陪同娄大人进去不久,忽听外面有人大叫‘哎哟’,紧接着又是‘哐啷’一声,小人忙跑出黄册库一看,原来是娄大人的随从蒋三一不小心将脚崴了,在跌倒的时候碰倒了小人的茶碗。就在小人过去搀扶蒋三的时候,娄大人也跟着出了黄册库,记得当时他还责备了蒋三几句。”

陶鲁大致明白了什么回事,高叫一声:“传娄子通。”

“娄子通参见大人。”

“免了。娄子通,黄冈县黄册库中定亲契约案的案卷,是不是你拿走了?”

娄子通装作糊涂,说道:“大人,什么定亲契约案的案卷?下官从来没有听说过,我拿它何用?”

“娄子通,你也是见识过问案的人了。现在说出来可比以后查出来要好很多,你别错过了机会。”陶鲁严正地说道。

“大人,下官委实不知什么定亲契约案的案卷,您叫我怎么说?”娄子通咬牙说道。

“你进入黄册库不久,蒋三就在外面崴了脚,难道真就这么巧?”陶鲁冷笑道。

“大人,蒋三什么时候要崴脚,下官如何知晓?”

“好,好。你既不说,本官也不勉强,且站过一旁吧。”陶鲁知道没有真凭实据,他一定不说实话,便转向杜平问道:

“为何当事人手里没有判词?”

杜平一听,也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低声答道:“卑职一时疏忽,未及让书吏誊抄判词给他们。”

陶鲁冷哼一声,冷冷地说道:“尽是一些尸位素餐之徒。起来吧,以后再跟尔等算账。”又问方俊杰兄弟,“你们可还记得判词是怎么说的?”

“记得。”方俊杰兄弟俩齐声答道。

“杜大人,你与方家兄弟各自写出判词,两下对照,若写得一致,也能证明定亲契约案确经黄冈县断过;若写的不对,说明你们所言不实,本官定不轻饶。你们想想,敢不敢写?”

三人毫不犹豫:“敢!”

“好。来人,拿两副笔、砚来。”

判词不长,杜平和方俊杰两人一挥而就。

“莫大人,请你当众念念。”

陶鲁发了话,莫仁兴不得不遵从。他先拿过杜平写的判词,当众念道:

“‘钟离退还彩金,司徒同意废约;双方各得其所,自此再无瓜葛’。”

又拿过方俊杰手中那张:

“‘钟离退还彩金,司徒同意废约;双方各得其所,自此再无瓜葛。’”

一字不差。

“原告,你还有何话说?”陶鲁望着司徒蛟问道。

司徒蛟所恃的是定亲契约在手,方家兄弟手里却是无凭无据,因此料定官司必胜。现在陶鲁让杜平与方俊杰分头写出判词,大是出他意外。急切间彷徨无计,只将眼睛向莫仁兴睃来。只见莫仁兴正襟危坐,眼睛平视,两手的食指弯曲着勾在一起,轻轻地拉动着。

司徒蛟灵光一现,已知莫仁兴的意思,忙说道:“回大人,若真是两年前的判词,他们如何记得如此清楚,竟然一字不差?显然是他们事先串通好的。恳请大人明察。”说完,忐忑不安地等着陶鲁等人的质问。

不曾想陶鲁“哈哈”一笑,说道:“此言不无道理。但你说他们事先串通,可有证据?”

“大人,这本是件没影子的事情,他们却杜撰出什么判词,而且竟是一字不差,您觉得合理吗?要说证据,”司徒蛟从怀里掏出一张纸,“这才是证据。这张定亲契约一直在草民手里,杜大人何时判过作废?”

“说来说去,你还是说黄冈县从未判过你那定亲契约?”陶鲁故意问道。

“本来如此。”

“也罢,既然黄冈县从未判过你那定亲契约,便将你的诉状发回黄冈县审断,如何?”

司徒蛟双手乱摇,急道:“不可。他们早已串通一气,草民请求大人让他回避。”

“照这么说,只有黄州府来断了?”

司徒蛟正要点头,方彦杰高声说道:“黄州府与司徒蛟才是早已串通一气的,草民请求黄州府回避。”

陶鲁怒瞪双目,指着莫仁兴、杜平两人斥道:“尔等果然为的好官,一桩简简单单的定亲纠纷,让尔等搞得官威尽失。”

正说着,只见朱荣㳦那个随从疾步来到朱荣㳦身后,附耳说了几句。

朱荣㳦眉头一挑,失声问道:“你说的当真?”

“小的不敢肯定。”

陶鲁见他主仆两人神色不对,便关心地问道:“世子,您们……”

“哦,陶大人,您可记得两年多前王府那桩库银失窃案?”朱荣㳦问道。

“怎么不记得?王府的库银被窃三千两,盗贼至今还逍遥法外呢。世子如何突然提起此事?”

朱荣㳦对那随从说道:“你与陶大人说说。”

“是。”那随从转向陶鲁说道:“陶大人,王府库银失窃之后,一直是怀疑系省城盗贼所为,因此久未破案。不料今日在这黄州府隐隐约约看到那盗贼的影子。”

“哦?此案未破,本官始终不能释怀。您且说说,那影子在哪?”陶鲁激动地问道。

“大人,无凭无据,在下不敢乱指。”

陶鲁一拍脑门,说道:“是本官性急了。既然窃贼可能在黄州府,那好办,莫大人——”

“卑职在。”

“你速将知府衙门的捕快悉数派出,挨家挨户给我搜查赃银。还有,通告各县衙门尽数差遣捕快协同查找,三日之内,务必破获此案。”陶鲁有些兴奋。

“大人,这……”莫仁兴似有顾虑。

陶鲁不快地问道:“怎么?有难处?”

莫仁兴赶快说道:“不是。大人,已经两年有余,只怕盗贼早已将赃银脱手,查找只怕不易。”

“这个你放心。三千两银子不是小数,况初时风头正紧,那盗贼定会隐匿不动,等过几年避过了风头,他才敢脱手。”陶鲁十分有把握地说道。

“还有,寻常大户富户,也有几千上万的银两放在家中,如何辨别赃银?”

“这个容易。”那随从说道:“王府的库银底部,均有‘王示’二字的印记。”

“王示?”

那随从以为莫仁兴不解,说道:“对呀,王示。这批库银王爷原本是为犒劳戍边军准备的,因此熔铸时便在银锭底部拓上‘王示’二字,意思是王家赐予的银两。”

“既有印记,那便好办。卑职这就去差派捕快,并修书通告各县。”莫仁兴为在布政使大人面前图表现,起身匆匆离去。

陶鲁与朱荣㳦会心一笑,朝堂下说道:“杜大人,黄冈县是重点,你速回县衙,差遣捕快火速搜查赃银。”

“是,大人。”杜平声音响亮,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有布政使大人这句话,自己就算是复职了。

“娄子通,即日起,你不再在黄冈县衙门办事,暂回家等候,随时听传回话。”

娄子通一脸的惶恐,朝堂上叩了几个响头后飞一般地离去。

“司徒蛟、方彦杰、方俊杰,你等先回家暂候,待本官破了赃银案,便来断你们的官司。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