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夏纪神游 > 第二十六章 精神修行的疑惑

夏纪神游 第二十六章 精神修行的疑惑

作者:莫问龙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8: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果这是一个修行的世界,修行之道分为文武两种,武道是从肉身锻炼开始,文道是什么呢?

易三郎不由得后悔之前没有仔细了解清楚,自以为武道才是获取个人武力的方法,现在仔细想想,只有明德叔父曾经说过只言片语:“习文可明是非真理,洞彻思想迷雾,通达精神念头......先天......显化精神念头,干涉实物.......反哺肉身强健体魄......精神思想升华......宗师......意志凝练......可以施展法术......”

如此推测,文道修行起点是学习,不,应该是学识!讲求的是思想、精神、意志。

按照这位夫子的话,武是一种力量,武道需要智慧和思想。

两年前侯府演武场较考时,易三郎就已明白:武道也分诸子百家的流派,武道除了纯粹武道外是需要凝练意志才能达到较高的境界。

那么,武道其实也是讲求思想、精神、意志的。所以,文武之道是相通的,殊途同归!

如此一来,可不可以走个捷径呢,先一步达成精神意志的凝练,或者退一步说精神成长到一定程度,待到能修炼武功时,是不是会有加成效果或者更容易呢?想来是的!

依靠文道提升精神?易三郎并无信心,武道高手听说的多了,文道高手他还没见识过呢!想来应该是很难的。

但既然是想走捷径了,那么不妨大胆一点,有没有一种锻炼精神的功法,可以同时避开武道年龄和文道学识的窠臼?

脑海中下意识有经文要义显现:龙象者,世间勇猛大力也;般若也,明悟智慧、纯粹精神。龙象般若,渡世妙法,以龙象护持般若,以般若驾驭龙象......般若修持,三密相应,口诵真言、手结印契、心作观想,我即是佛,佛即是我......

强行按下意识,易三郎转而思索着:要不要选择一些百家经典来阅读,汲取思想......

一想到思想,就想到教员同志......

易三郎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地球华夏成型,尤其网络信息时代,各种信息爆发冲击磨练,已经极为稳固,到了这诸夏地界还完全保留着记忆,自觉三观未曾完全破碎,也难以重新塑造,在这个世界的影响下应该会有一定改变,但是底子上还是那个华夏青年的思想底子......

一整天下来,易三郎都心不在焉的,各种想法纷乱。课间凑在窗户边看着莫六叔在课室外间的隔间里抱剑打坐,转到另一面窗户,楼下一座六角的方亭边,石毅嘴上咬着根草梗靠着亭柱发呆,倒是不知道宋神通藏在哪里呢。易三郎稍稍心安,但很快又想着怎么掌握属于自身的武力,坊中学堂不比宫中蒙孰安全啊......

都是内心的不安全感给闹的!其实易三郎自己是知道的,在京城他再度遇到危险的可能性小到离谱,但是这几天他老是做梦。

梦里,伴随着一声轻浮的“走你”,他的灵魂被一脚踢出肉身,颠沛流离的终于转世到如今的新家里,可是刚出生时那一晚,府里的人心惶惶,浓重的烟火味......难产时差点要双双丧命的母子二人,婴幼时虚弱的身体,母亲时刻不离身的关爱,母亲将青色玉珠藏进护符交给自己、千叮万嘱不可离身,然后不久母亲过世......两年前驰道遇袭,只能观望的无力感。还有,那个极美丽温柔的女子轻轻的笑着说“安之,要好好活着哦。”

再想起梦中的情形,易三郎觉得有些心慌得喘不过气来。伸手轻轻按在怀中,隔着衣服似乎还能感受护符传来淳厚安宁的气息,易三郎心里默默道:“娘亲,孩儿会好好活着的,自由、洒脱、长久的活着。”

......

未时尽,申时上一刻时,下学了,易三郎收起今天几乎没怎么看的《大夏简史》,暗叹一声“虚度时间”,转身看着比自己还更虚度一天的青鹄,竟然莫名的有些安慰,这感觉让反应过来的易三郎羞愧不已。

马车上,青禾青鹄坐在一边,易三郎与莫六坐在一边。石毅与宋术(宋神通)骑马跟在车厢旁。

易三郎略微整理了一下想法,先向莫六问道:

“文道修行是怎么样的?”

莫六温言回答道:

“文道修行,曾一度被儒家独占,但是诸子百家兴衰更替、交汇聚散下,各家各派总会有英杰现世,领一时风骚,传承各自的学问和思想......”

“习文首先需要学习各种先贤经典,找到与自身最契合的方向,继续研习,直到明了其中某种道理,然后将其阐述出来,文章、某种规则理念或者是工物学上新制的器物均可,这般成果得到广泛认可,引来人心思想精神的共鸣共振。这种共鸣共振达到一定地步就会让阐述者的精神升华步入精神的先天境界,这时文道修行者的精神念头显化,可以反哺肉身,使肉身渐渐向先天转变,甚至可以一定程度的干涉实物。”

“若是学问成果累积或者有极大的开创性,并且也得到认可,巨量的思想精神共鸣共振、洗练阐述者的思想精神,会使阐述者凝练出独特的精神意志种子,这时阐述者就进入了文道的宗师境界......但是一般到了文道先天,大部分文士都会兼修武学。”

易三郎心道果然!文道修行果然困难!但是,这还不是他最想了解的问题。

“三郎今日又对文道感兴趣了?”

莫六还以为三郎终于焕发了小孩心性,又对习文产生了兴趣。

易三郎总觉得似乎脑海里闪过了什么念头,但是被莫六一句问话给打断了思维,想了想干脆暂时不去理会那一闪而逝的灵光。

“就是今天听讲时联想着产生的疑问,当时也不好打断夫子提问。”

“六叔,你说这世上有没有一种可以直接锻炼精神力的功法,是可以在正式练武或者养成文道精神念头之前就修炼的?”

听这话语似乎又回到武道方面的样子,莫六仔细看了看三郎,心里惋叹,文道艰难又极具魅力,大多人只是沉浸到了学问里,享受获取知识的感觉,并不是真的怀着有所成就的企望去学习。文道真正到有所成就时,几乎就是一步先天境,在此之前几乎都是默默无闻,这一时期往往需要颇为漫长的岁月,十几年、几十年也只是等闲。

“三郎,世上当然有直接锻炼精神力的功法,先由精神晋入先天、宗师甚至更高境界,再反哺肉身,之后修习武力手段,这样的功法自有独到之处。”

眼见易三郎一副急迫想知道的表情,莫六也不待他在提问,继续道:

“最知名的是“天子望气”与“牧守一方”,”莫六心中叹息着看了三郎一眼,接着道:

““天子望气”是国君专属的功法,“牧守一方”也需要作为一地主官才可修炼。”

“此外,道佛两家各有秘传......都是极难得的高妙功法......传法时会经过漫长严密的考察......”

唉!瞧莫六叔这言语断续涩滞的表现,显是又没希望的!毕竟是秘传!罢了,刚才闪过去的灵光是什么来着?

易三郎回想着莫六叔讲述文道修炼的话语,希望能再激发出那道灵思。可是直到马车到了侯府门口,拐着弯走上修成斜坡的车道,一路驶进后院,他都没想起来那一闪而过的念头。

干脆拉着青禾青鹄和六叔不让下车,复盘着当时的情景和话语。

“当时六叔说文道修行一度被儒家独占,但是各家流派融合又分散,就都有了文道修行的路子......”青禾边回想边复述。

青鹄有些不甘示弱接着道:

“首先是读经典,找到适合自己的流派......”

易三郎摇摇头,示意继续,莫六则是笑而不言,只当小孩游戏一般看待。

“研习出道理来并阐述出来,可以是文章、理念或者是器物......”

青禾刚皱着眉头半总结半是复述的说到这里,就被三郎扬手打断道:

“就是这里!阐述......成果......文章......理念......器物......”

易三郎眼放精光,眉头翘起又慢慢舒缓,最终变成皱眉。

虽然是个理工科大学毕业的,可是离了专业十来年,最多就是个九漏鱼的水平。

而按照这两年的认知和读史的总结,这个世道总体发展水平估计与前世一战到二战的时期相仿佛,有些方面更先进,有些方面稍显落后。技术理论上的有道家入世各学派,有术士中运用天地自然的致用流、墨家中机关器械流还有儒家格物学派等文道修士;实用器物上电车、电灯、电报、电磁弩枪等电能应用,日常上报纸、水泥、香皂、化妆品、自来水......了解一下。

区区一个九漏鱼,连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还不全,莫非还想口胡造飞机、电脑?还口胡不出来呢!质能方程E=mc^2?算了吧,就一个模糊概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还真能口胡出小男孩和大伊万来不成?

做珠宝玉石古玩店坑死人啊!易三郎心里对自己啐了一口。

那么就只剩文章了......诗词歌赋、话本小说......

仔细组织了一番语言,话到嘴边了又咽下去。不行,六叔的性格还是有些端正了。这种有些阴私的问题去问明德叔父更合适一点......

嗯?!!!

怎么下意识就把明德叔父和阴私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