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夏纪神游 > 第二十五章 学堂中听闻修道

夏纪神游 第二十五章 学堂中听闻修道

作者:莫问龙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8: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易三郎将写了一半的《锦瑟》一诗给涂抹干净,再将涂抹的部分撕下扯碎了、扔进书案旁的废纸筐中,从书柜中抽出一幅叫做《荇苍会序》的楷书作品,将之挂起来,对照着临摹。

渐渐写到三分之一处,“是日,天清气和,有雁行长空,有锦鲤戏水,有良友兴甚而漫空舞剑......”

易三郎停笔,任由墨水滴落,吁了一口气,伸出左手,仔细看着手掌,瘦削白皙、皮肤细嫩。童子羸弱之身,手无缚鸡之力,自由潇洒是不可能的了......

将笔一扔,转身去了府中藏书的屋子。

莫六缓缓走进偏厅中,低头看着书案上写了小半的《荇苍会序》。目光停在“漫空舞剑”后面的两三个墨点上,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许久,上前将易三郎写好的纸张收拢,用一根丝线缠成卷筒,插进瓷桶中,也转身向藏书房的方向慢慢走去。

藏书房内,长宽近丈余的世界地图《寰宇形胜图略》被制作成折叠屏风,易三郎伸手将屏风拉开,随意扫了几眼,又费力将之推回半折叠状态。又到了另一边扫视着另一幅屏风,这一幅同样是丈余长宽,原本就被伸展开的,最上面写着“诸夏舆图”,图上标记了几十个国家,其中五个疆土最广袤的分别是“中夏”、“姜夏”、“景夏”、“桓夏”、“齐夏”,其余几十个国家疆土都小了许多,零星散落的分布在地图上。

虽然见过很多次,但易三郎这时再看,还是忍不住赞叹“好壮阔”、“好气魄”!实在是......这数十国度皆是大夏文明的体统,纵横十几万里,人口几十亿,文字相同,语言相通,礼仪相类。这,是一个庞大的文明体系!

在藏书房逛了一会儿,易三郎找了一套《大夏简史》,看着一溜的书匣,挠了挠头,实在是太多了,虽然写着“简史”但是这十来个书匣呢,少说怕是得有七八十册!

易三郎只觉头皮发麻,咬牙爬上取书的梯子,想抱起编号第一的书匣,倒是能抱起来,就是重了点,想了想抽出第一册下了梯子。一册一册的读吧......

......

夏元四千七百〇三年一月二十日,还是初春的时节,这天难得的下了一场小雪。

易三郎起了个大早,青禾还有另外几个孩子——签了长契的孤儿和家里雇仆的孩子赶着去学堂,易三郎穿着厚实的棉衣、披着毛皮大氅、笼着袖子目送着青禾爬上府中的马车,转头看向身边偷偷打哈欠的小女孩,小女孩十一二岁的样子,衣服穿得跟个球似的。

“青鹄,你这是穿了多少件衣服啊?这么怕冷啊?话说你怎的不去学堂上学啊?”

典型的易三郎问问题的方式,说一回话恨不得一气问四五个问题。

名叫青鹄的小丫头与青禾同一年被侯府收留,性子有点野,较少跟在易三郎身边,易三郎从自闭中清醒过来后,刘全特意安排到易三郎身边照顾,希望她活泼的一面能感染易三郎。

“三郎,我是真的冷!”说话还打了颤,两件棉衣叠加下手脚笨拙的青鹄,放下了捂嘴打哈欠的手。

“我不想念书,念书太痛苦了,蒙学之后我就再也不想念书了,我想学武功,明年我就够年龄了,到时候我就去学武功......”

易三郎闻言,转身看着青鹄道:“其实,我也想学武功,我还得等四年才能学正式练武......”

“你知道吗?不念书是学不好武功的。”

“啊?谁说的?石大不是也没怎么念书嘛,他的武功就很厉害啊!”

易三郎转身朝偏厅走去,昨晚在偏厅看的《大夏简史》,这会儿去接着看。嘴里回答着青鹄道:

“各家各派的武学都有各自的指导思想,不好好念书连武道思想都不懂,怎么领悟武道真意。再说了你要是得了一本武学经典,要是看都看不懂,怎么练?难道临时找人来教啊?”

“至于石守诚,他练的“石化金玉”,属于横练功夫,倒是不需要领悟真意,可是你一女儿家,难道想像他那样练得一身扎实硬朗的肌肉吗?到时候五大三粗的,怕是不好嫁人哦!”

“啊!这,这......”

不知道是冷的,还是联想着自己变成易三郎描述的肌肉形象被吓到,青鹄连连打了两个冷颤,又想到嫁人,小脸羞红。

“所以,下个月还是跟我一起去学堂吧,边念书,边学习武道基础知识,打好了基础才好学武功......”

易三郎撇嘴偷笑,当先走进偏厅,拾起书案上的《大夏简史》,歪坐在软塌上翻看。

过了几息还是没听到青鹄回话,便抬头看过去,见小丫头皱着眉头站在门口,就开口问:

“怎么了?让你跟我一起去学堂,你还不乐意了?”

青鹄看看三郎,低头小声道:“我不像青禾那么乖巧懂事,又不喜欢念书,手脚还笨......怕是长史不让我跟着三郎去学堂......”

小丫头嗫嚅着,竟有些自卑。

易三郎看着小丫头,琢磨出了点意味,倒也没什么想法,生活的艰难会将人雕琢成各式各样。到底还是个小孩子,带在身边引导也许会变好,好过不管不顾让她野蛮生长成心机怪。心里琢磨着,口中再次道:

“小丫头,心眼倒挺多,想那些有的没的!我问你,你既然想学武,我也跟你说了学武要念书,起码得把学堂念完,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去学堂?嗯,就在下个月。”

青鹄吞了吞口水,有些赧然道:

“我愿意......长史那边......”

“叔父那里我会跟他说。这厅里有些冷,你去叫人弄个火炉来......”

话没说完,莫六拎着个火炉进来,刚转身要出去的青鹄忙侧身站在一边,莫六将火炉搁在三郎软塌前,又加了两块木炭。

易三郎看着青鹄站在一边有些不知所措,失笑道:“青鹄,去厨房弄些茶点茶水来吧。”

包裹的像个球一样的青鹄抬手施礼道:“唯。”

转身笨拙地走出去了。

......

永兴坊的学堂,在坊中央,学堂占地纵横约有七十余丈,教习五六十人,有学生约千余人。学堂中有五座楼房作教学用,每一座楼房算是一个年级,每座楼都有六层,每层有三间课室。

此时易三郎和青鹄就在一年级的六层的一间课室里,还是青禾领着找到的课室。爬六楼让易三郎痛恨不已,这意味着可能有一年的时间,他都要爬六楼了。

课室中有二十个座位,青鹄坐在最后面,易三郎则在青鹄旁边的一个座位。

第一堂课,主教习照例做了宣讲。易三郎既感到无趣,又有些期待。无趣的是这种貌似激励人心的形式,于他而言上辈子听过无数次,甚至觉得像是在用鸡汤洗脑。期待的是,这毕竟是个自己认知不足的世界,不知会不会有些新鲜的东西。

果然他听到了这样一段话;

“......诸位学子求学,或从文或从武,或二者并行,无论文武皆是道途......诸子百家,大道无尽,修道分文武,入道途径,唯有读书!”

虽然依旧有些空乏的鸡汤味,但这本来是给小孩子喝的,他一个喝腻味了的成年人自然是不适的。但是主教习这一番“求学问道”中“文武修道”的话还是给易三郎带来了新的想法。

......

这是第一堂武学课,一位教习在白板上写下一个“武”字,面向学生道:

“诸位小郎、女娘,可知这武字何解?”

易三郎偏头看了看青鹄,果然见青鹄双眼放光,似乎已经臆想到持剑纵横江湖的场面,易三郎连忙转向教习的方向——没眼看!

这教习先生倒也没作提问,而是继续讲:

“诸位在蒙学中当是学过的,上为戈,下为脚,其形为持戈所向。与文相对,为征伐、强力、示威之意,亦引申为战争、勇敢、英勇之意。武是一种暴力,但为人掌控,而掌控才是武道的根本......”

“掌控武力需要智慧和思想精神,数千年以降,我诸夏先贤孜孜求索,形成了诸子百家各种思潮,思潮升华演变与武力结合盛开了灿烂的花朵......”

先前,听了主教习的开学宣讲,易三郎已经有些心得,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产生了些新的想法,只是并不太明确。这会儿,听武学的教习又再次提到诸子百家,他突然醒悟了。

易三郎早已经听说过,文道先天精神意志强大,可以干涉实物,文道宗师甚至可以施展出法术般的手段,甚至文道有成之后反哺肉身、习武会更容易。再按照之前莫六叔的说法,连方术阵法都算是武功。还有,寿命方面,先天可以活二百五十岁,宗师可以活到三百六十岁,大宗师寿命五百岁......

那么,应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确实是一个修行的世界!修行深入到了人们生活中,修行拥有着极其完善的体系,就因为这个世界人们称呼习惯,才导致了易三郎以为这是一个武侠世界!

虽然没听说过有神仙,不能说这是个修仙世界或者修真世界,但是这确实是个修行的世界!这并不是一个易三郎原本以为的武侠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