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夏纪神游 > 第二十七章 文抄修行路不通

夏纪神游 第二十七章 文抄修行路不通

作者:莫问龙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8: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与莫六一起用过晚膳后,易三郎跑去正堂,刘全还在边用膳、边查看着几本文册,易三郎瞄了几眼,似乎是侯府中的生意相关的账册和总结汇报。

与刘全见礼后,易三郎犹豫了一下,接受了仆从奉上的果盘和酪浆,权当陪着刘全用晚膳了。期中,易三郎好几次抬头看向刘全,却又不太好意思问出口。

毕竟,人嘛,谁都不希望重视的人看见自己阴暗的一面。

另一方面,三十来年的社会主义旗帜下生活形成的三观,也在反对着易三郎做一个文抄公——这个说法已经极具美化了,准确说是剽窃者。

数千年华夏文明传承,留下了多少绚丽灿烂的诗词文章。这个世界上,诗词歌赋、话本小说也是诸子百家之列,若是能以文道之法引得精神共振,只怕易三郎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就大宗师,甚至更高境界......

若是可行,这个诱惑就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无法想象的地步。

刘全饮了一口汤,看着三郎道:

“说罢。何事啊?平时也不见三郎想起来陪我用膳的......”

易三郎有些尴尬,又马上反应过来,自己可是经常和明德叔父在一起用膳的,怎么说的好像自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一样。

算了,不计较了。易三郎打着腹稿,慢慢道:

“叔父,我今日第一天上了学堂。学堂教学果然与蒙孰不同,就是武学课也与往昔在府中筑基时所学不同,不但讲了武道发展的历程,演习六祖正拳之前还要先诵读大道歌诀呢!‘道生天地,天地生人。人禀阴阳,一炁生三。人身三宝,一炁相关......’”

“还有,‘道不远,在身中,物则皆空性不空。性若不空和气住,气归元海寿无穷。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

刘全倒是有些享受这种感觉了,易三郎现在这会儿的表现,更像是有所求时的小孩表现。边用膳,边不时翻看着着文册,边听着易三郎献宝邀功似的背诵着大道歌二首,也不插话,任由他表现。

易三郎背诵着,却渐渐颇觉无趣。索性停下来看着刘全,见刘全完全一副看你表演的作态,干脆开口问道:

“叔父,先修行精神功法到一定境地再修武道是否是妙途?”

刘全擦拭完嘴角,招来仆从撤下餐具。态度变得认真,温声道:

“确实!只是真正的精神功法极度稀少、且修行条件过于苛刻。众所皆知的“天子望气”是国君专属,“牧守一方”也需要从政并达到一定的位格才可修行。此外道佛两家核心的“经”“印”“诀”“观”更是需要成为嫡传或者寺观之主才得秘传。另外墨家御神一脉、阴阳家通幽一脉也有独特的锤炼精神法门,只是这两家的精神功法是需要入了门径才可修炼的。最后就是少数江湖流传的神功,比如只在传闻中的“炼神诀”、东国澪水郡的凛氏家传的“寻龙典”......”

刘全渊博不凡,见识更在莫六之上,不仅能准确说出道佛两家精神功法的核心,还额外说出了墨家和阴阳家也有精神功法,甚至还有江湖流传和国外世家功法名称。

易三郎倒是镇定,从刘全口中还是能听出些未明说的意思,那就是:似乎还是没什么希望学到的......

“墨家和阴阳家的入了门径是何意?江湖流传的神功......有希望入手吗?”

“入了门径就是指修炼他家派别的武功、或者研习经典到先天境;所谓江湖流传,就是指传闻的、没能证实的,而且无法确定能否入手的。”

“......罢了......那道佛两家的“经”“印”“诀”“观”是何意?”易三郎兴致缺缺道。

随手将书册翻页,刘全不抬头的回答道:

““经”“印”“诀”“观”,是指道佛两家精神修持的核心——诵读经文,手掐印法,口吐真言或咒语,心中观想特定对象或事物。据传,得其一即可得道。各派自有其独特的经印诀观等秘法修持精神。”

易三郎怔然,脑海中《龙象般若真经》中关于智慧精神的一应内容逐一对应上:大日经、金刚顶经,金刚印、菩提心印、大光明印,六字真言、大日如来心咒,大日如来观想法!

呵呵......挺齐全的!不管是选择修炼哪一项似乎都有成效,可我不敢照着练啊!

易三郎苦恼不已,有心莽它一波,又唯恐这里面有什么陷阱玄虚——看多了神话玄幻、修仙类小说,总归是心存忌惮的。若真是有什么玄虚,最可能的就是在这种涉及精神的部分了。心中纠结,脸上就表现得像是欲言又止。

刘全合拢书册,瞄了一眼门外,这都好一会儿了,莫六也不进来,看来是知道三郎有问题要问我,到底是哪般问题,这两人表现这么奇怪......

“三郎你到底想问什么?”

明德叔父果然深沉老练,一眼看出我在绕弯子了呢。

易三郎干笑一声,舔了舔嘴唇,表情有些危险的问出心里话:

“叔父,假如是他人的学术成果,被抢先发表了,发表者能获得精神共振、凝练意志吗?”

刘全闻言,诧异的看着三郎,表情变得奇怪。

“三郎自己想的?还是哪里听来的?抑或是获得了什么孤本手稿?”

易三郎下意识觉得有些发冷,刘全的表情让他有些不安。

“我......偶然间想到的......”

刘全认真看着易三郎的脸,神色变得严肃郑重,也有些生气,肃然道;

“三郎!切莫走入邪道!思想、精神、意志事关魂魄本我,切不可胡来。须知,骗他人易,骗己心难,自身所有的才属于自己。冒夺文名之事,凶险异常。即便是极端寡廉鲜耻之人,其心底也是知道冒夺来的学术成果实不属于己身,心怀纠结的后果就是道心破碎;”

“若有心性扭曲至极,心底认可了掠夺之物便是归属己身的,却又须本身达到所发表的成果该有的境界,否则便无法与认可成果的同道心灵共振获得增益,可若本身便已达到相应的境界,又何须窃夺他人成果,此是两相矛盾矣!”

“再者,这等阴私造假之事,一旦露了破绽,自会引来人心怀疑,质疑者形成规模,其众又会再起共鸣共振,造假者受此共振反噬,轻则道途断绝、重则身死道消!”

“三郎如今尚年幼,心思活跃灵动......但须谨记叔父一言:文道修行若非“心诚”二字,与魔道何异?”

言罢,刘全依然一脸肃容,紧盯着三郎,似乎想从三郎脸上看出点端倪来。

太尴尬了,易三郎脸皮不自然抽动一下,话说就算剽窃文抄之事可行,他也会因自身的坚持而犹豫不定。只是此刻明德叔父这么严肃......就好像小孩子举例假设如何如何,家长立马警惕起来审问:你是不是做了什么什么。

一方面因为自己确实产生了一些想法,不管说是未遂、还是说没到那地步,但他本心里是羞赧的;另一方面是觉得这番表现实是愧对了叔父的殷殷期望,内心愧疚;再一方面,则是内心刚刚泛起的小九九被窥破的尴尬......

刘全缓缓松了口气,声音放得柔和道:

“三郎,切记:持正守心方是修行正途......”

也许是觉得还是对孩子太严肃了,也可能是觉得严厉之后也需要温声安抚,刘全话题回转道:

“精神功法难得。但是世间流传的经典,大多有明心益神的效果,时常诵读也能增益些精神,虽不如精神功法之效,却胜在稳妥,世间大多修行者皆是如此入道。有许多学究虽无创新成果,却也能在通透经典后,步入精神先天......三郎若真有意精神功法,可多读些道佛经典,若是有所契合,也无需入门,只要睽得些门径,以侯府名望自可加入其中的某些流派之一,有所成就后或可得传......”

刘全其实明白,他所提是堂皇正道,只是这正道所需时间难料,可实是时不可待,易三郎的身体本就先天不足,自我封闭又空耗了三年,早就有夭亡之兆。两年前自封闭中醒来后,虽说身体好了许多,可是那早夭的祸兆却还是未曾消除。

“三郎最近不是在读史吗?读史可借古鉴今、开明智慧,不过不要太晚,须早些休息。”

易三郎闻言,心下暗想:这是在赶我走了的意思?太生硬了吧?

不过看刘全又展开书册查看,加之之前的尴尬,便就此告退了。

眼见易三郎离开,刘全脸色变得阴沉,放下书册,沉声唤道:

“莫六。且来有事相商......”

话语方落,莫六已跨入厅中,默然看着刘全。

刘全面露复杂之色,略沉吟问道:

“近日,可有什么人与三郎接触过?”

莫六摇头。

刘全再问:“三郎可有反常举止?”

莫六沉默了一下,低声道:“今日他初入学堂,有些不安,课间曾下意识寻找我和石守诚还有宋神通的身影。另外,回府路上,他询问文道修行和精神武功的信息。”

刘全叹了一口气,低声道:“他也问我关于精神修持的信息了......”

莫六仰头看着屋顶,缓缓道:“三郎对自身武力的追求已成执念了。明德兄,三郎的身体本就先天不足,健康成长已是不易,武道本就难有成就,却又心心念念想习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