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仙帝养成日记 > 第四回:巧行商利诱贪心妇

仙帝养成日记 第四回:巧行商利诱贪心妇

作者:参茶在杯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4: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谁人料?月容花貌乌纱罩。

无需叹,千里东风一梦遥。

族中算上旁支,云阳甄家“志”字辈的男丁,合计二十四人。

只有族长家四房的甄志祥一人中举。

甄英到底是文曲星的种,倘若好好教导,未必不能出人头地。

只可惜了,是个哑巴。

不然,哪怕她是一个女子,只要出息,一眼能撑起甄家的门楣啊!

甄志文多年行商,后来替吴王办事,偶尔也和高官贵族打过交道,眼界非常人可比。

本朝与以往不同,公主和皇子待遇一样。五岁开蒙,七岁到南书房读书,十四岁经过大考,有能力的一样可以在朝中或是地方上任职。

当今圣上的亲姐姐蓝田长公主自幼早慧,待字闺中时,便帮皇后娘娘协理六宫。

其他公主,有一个算一个,全是不让须眉的狠角色。

都是被她们姑母,万安公主的和亲给吓的。

皇子不成气候的,打发块儿封地就罢了。

而公主,还有另一层作用。

越是美貌,越是外祖家得势的公主就越得去争。

在皇家,女孩儿是紧俏资源。

跟注定是赔本买卖的王爷们不同,即便是能力不足,公主们还能从婚姻上,给这个王朝带来足够的利益。

当然,有的公主天生就与众不同。

蓝田公主英年早婚,嫁的也是世家子弟,却是在琼林宴上亲自挑的驸马。

那时,田淼上头,还有个出身五姓七家中,陇西李氏的状元压着。

有李政珠玉在前,谁都不曾注意那个腼腆羞涩的探花郎。

只有蓝田公主慧眼如炬,当晚就求到了赐婚的圣旨。

之后,蓝田公主的“旺夫”就被时人目睹。

田探花任了两年翰林院编修,撰书《声律启蒙》,为天下推崇。

皇帝嘉奖,给改派去了礼部做左侍郎。

田淼出身虽不及五姓七家,到底也算是世家出身,在世家林立的礼部如鱼得水。

三年后,因科举舞弊案,原礼部尚书路仁被贬。

此时驸马爷,也就是礼部侍郎田淼,呈上了与公主共制定的,后宫中女官制度,成功竞聘上了礼部尚书。

这时才显出蓝田公主的一盘大棋。

今年春上,从吴王府传来消息,女官选拔从京中下放到各郡。

各地藩王也要效仿宫里,任用女官了。

女官仿照朝廷官制,因在后宫之中,故称位宫制。

若是王府选女官,就叫府制。

朝有六部,宫有六局,对应吏户礼兵刑工,分别为尚宫、尚食,尚仪,尚寝,尚功、尚服。

此外,再设一宫正司,监察六局。

六局一司归皇后主管,第一批女官就是各家不受宠的宗姬。

女官们来往宫廷与前朝,是皇后的左膀右臂。

蓝田公主,更是当仁不让,出任了第一任尚宫。

待公主卸任,女官制度的各种章法都成了型,有了定例,可以扩招了。

选拔从宗姬开始,普及到了官眷之中。

这一批官眷出身的女官们,来自各级官员家中,多是不肯再嫁的寡妇、出不起嫁妆的庶女、。

有的精通庶务,有的精通女工,有的武功卓绝……

更有的,协助更改旧律,修订医书,培育良种……种种成就不虚男儿。

于是女官选拔变得越发声势浩大,直到今年,连庶民家的女儿都有了机会。

现在正是初春,甄志文连节后余粮都没收就匆匆赶回家,就是要让几个女孩儿临时抱佛脚,争取赶上明年的院试!

他那亲妹妹,嫁给那痨病鬼,过去就死了公爹,守孝三年,寡居六年……这都能一举得中。

同是甄家女儿,那几个小的,不更有机会?

“母亲,甄家男人,您这些年个看见了,别说文武科举,就是当惯了一房掌柜的,去考监生、历事这些,都还考不过人家十几岁的童生!”

赋税也就罢了,淋尖踢斛,也是常例。

可县令要给上峰“冰敬”、“炭敬”,钱从哪儿来?

还不是从他们这些商户手底下刮!

“儿子经商,朝中没人,每年白白给人家送多少钱打点不说,便是如此,县令的小舅子,不过是个吏员,儿子见他,还得赔十万个小心。”

四弟死了,家中其他子弟无能,没挣出个官身,商户徭役更重,只得拿银钱去赎买。

胡氏又是个讲惯了排场的,平时吃穿用度,都在规定范围内挑最好的用。

故而甄志文行商六年,走南闯北,风里来雨里去,甚至帮一些贵人干了不少说不出口的脏活,也只够勉强奉养老母而已。

“你的意思,是我这个做母亲的教养不当了?”胡氏一边儿用着碧玉粳米粥,一边儿漫不经心地听着儿子回话。

“儿子没这个意思,都是我们做儿子的不中用,愧对了母亲这些年来的栽培。”

甄志文陪着小心,不住地给胡氏递话:“这不是有宫选吗?儿子在京城也见过宫选的备选女官们,好些个不过是仗着父兄得力,论起容貌才情,也不过如此。现下女官人手不够,陛下又下了重赏……”

他端详着胡氏的脸色,果然,听到“重赏”时,母亲眼睛都亮了。

甄志文搓了搓手:“儿子想着,几个女孩儿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还累母亲费心教导。不如送去女书院,若是真选上了,白添一大笔进项不说,日后婚事上,母亲也可少操点儿心。”

胡氏虽是宫女出身,进宫却只在尚膳局做过柴火上的掌火宫女,顶多远远瞧见司膳女官们做菜,却连话都不曾和她们说过。

至于说在慈宁宫伺候太后?也不过是跟在尚膳局的司药背后,请平安脉时,跟着提过两回药匣子罢了。

胡氏一边喝着稀粥,心里也盘算着。

她当年也不过是小宫女,许多事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甄家算不得什么福贵之家,真要参选,怕是过不了院试这一关。

外嫁的老三能选上,那时因为老三嫁的是官,她是官眷,又是寡妇,自然要被多多照顾!

可胡氏素来端足了前宫女的架子,虽然对孙女儿们能否过得了院试心里没半分底气,面儿上却分毫不显。

她慢条斯理地漱口擦嘴,净面净手后,才端着茶盏道:“自家的姑娘我是知道的,若论起规矩,别说是云阳,就是和吴中的官家小姐比起来,也叫人挑不出错处。

“只是你祖父一辈清流仕宦,到你却从商入贾,家中向学之风不振。这些姑娘们,论起才情,怕是不及京中名门。”

甄志文如何听不出胡氏意思,连忙道:“母亲无需劳神,儿子这些年帮王爷办差,王府上一名奶娘前些日子告老,儿子帮她的子侄办过差事。这虽说宫选上说不上话,但过个院选,还是轻轻松松。”

胡氏仍在犹豫:“若是初试都选不上呢?平白上了这许久的课,可是不少银子。”

甄志文重重叹了口气:“母亲不知,我自从落为商户,朝廷派发的徭役是一年重过一年,四处遭人冷眼不说,年底节余还得去赎买徭役。几番折腾下来,一年到头的辛苦,也剩不了几个钱。

“家中几个侄女儿,若是要嫁人,少不了备一份嫁妆,左右是给人家,不如就攥到咱自个儿手里,拼一个前程。

他以利相诱,给侄女们挣一个选女官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