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仙帝养成日记 > 第三回:甄志文怒砸容天壶

仙帝养成日记 第三回:甄志文怒砸容天壶

作者:参茶在杯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4: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开个价吧。”

“王爷能看上咱们家的丫头,是她的福气,哎呀呀,咱们是良家子,可不兴这些……”

甄志武搓着手,一脸谄媚的看着面前的男人。

男人一席月白色的长衫,身姿挺拔如松。

似乎是嫌这地界太不入眼,连坐下都不肯,被那县令并着七八个穿着补子的官吏众星拱月般簇拥着,显得鹤立鸡群。

“王爷说了,让你开个价。”一旁的县令瞪了甄志武一眼:“没眼色的东西。”

“是是是。”甄志武掰着手指头,假作一副为难的表情:“说真的,这是我本家侄女,虽然父母都亡故了,到底是打断骨头连着筋,长房大哥又不在,我也做不得主……”

啪!

碎瓷片崩在甄志武的脚背上,直把他吓得跌坐在地。

“卖!我卖!”他一手撑着地,另一只手竖着摊开:“按着牙行的行情,这个年龄的小姑娘,五十两银子,不过分吧?”

那些带补子的官员大多不通庶务,干脆默不作声。

只最低品级的县官了解行情,略微不满地瞪了他一眼。

一个粗使丫鬟,若是死契,也不过四五两银子。

即便是品貌好一些瘦马胚子,也不过二十两银子。

甄志武这狮子大开口,真是把王爷当冤大头坑了。

不过,按着他的意思,这可是他家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亲。

得加钱。

那边,甄志武得了便宜还卖乖:“大哥那边看得严实,我这儿不好交代。”

“无妨。”

……

云阳甄家。

甄英揉了揉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面前的男人。

大伯,在外经商的大伯竟然回来了!

奇怪,现在还是冬末春初,正是到乡野里卖种子收余粮的时候,大伯怎么会放过这么个机会回家来?

甄英手忙脚乱比划着,想问大伯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一会儿又想说昨夜有人送她,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睡在柴房里。

见大伯一脸迷惑不解地看着自己,她才恍然。

大伯是不会手语的。

低头一看,身上的披风早已不见,只是一块儿看似普通的破布。

甄英回过神儿来,昨夜的事情,她不能告诉任何人,即便是大伯。

甄志文端详了半晌,全然不可置信,可甄家上下,的的确确,只有四房的孤女甄英一个哑巴。

然而面前的少女破衣烂衫,骨瘦如柴。

他无法把这女孩儿,和当年意气风发的四弟、温婉娴静的四弟妹联系起来。

“英儿?怎么会是英儿?”甄志文一时不肯相信,仔细辨认了半晌,才哑然道:“你怎么睡柴房?你是做错了什么事儿?还是得罪了什么人?”

他一边说着,一把拉起她:“你大小也是个主子,得拿出些……”

甄英的手抽了回去,嘴里轻轻痛呼一声。

甄志文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

一双粗糙的手,因冻疮而红肿着,才显得不那么瘦。

行商走南闯北,什么事情没见过?

甄志文以为“吃绝户”只会发生在缺少教化的乡野之地,万万没想到自己家里,一向慈眉善目的母亲竟会做出这等事情。

他甚至想起自己决定行商,和母亲商量了一宿,末了,两鬓斑白的母亲哆嗦着从首饰盒中抽出两层的金器。

本朝重农抑商,商人不许穿金戴银,不许着罗、绢等贵重衣料。

甄家原是地主,四房又中了举,算是官绅人家,可以保留一些金银器物。

可四房没了,大房要经商,再拥有这些东西,就算是僭越了。

那时他还略有些奇怪,那些金器花样纹路并不老气,还以为是母亲留给几个孙子孙女的聘礼嫁妆。

甄志文猛然惊醒。

他行商多年侍奉老母,自问平日持身甚正,有“儒商”之名,九泉之下也可堂堂正正告慰祖先。

可是……

“你过来。”

坐在书房里,甄志文看着眼前的女孩儿。

他什么都说不出口。

那小姑娘枯草一般的乱发下,是因为营养不良显得皮包骨头的宽额头。

那一双眼睛暗沉沉的,藏着死气。

这小姑娘浑然不知发生了什么,殷切地进了屋子,双手刚要触碰到茶壶,又如同触电般缩了回来。

那是一把上好的容天壶。

甄志文不明所以,还以为是她要喝水,自倒了杯茶,递了过去。

甄英没有接过,惶惶然噗通一下,跪倒在地上。

书房里顿时弥漫着一股尴尬的安静。

“啪。”

茶杯在墙上花儿一般炸开,脏污了两幅名家真迹。

无论哪一幅,都比甄英的命要金贵。

更何况一套自用的紫砂壶,四个杯子,缺了哪个都不能再成套了。

甄志文脑子里乱哄哄的,仿佛有千百铜锣一直炸响。

方才那响声惊动了院子里洒扫的粗实婆子。

那婆子看到了满地茶水,又看到跪坐在地上的甄英,第一反应就是高高抬起了手……

“够了!”甄志文咆哮着,手在黄花梨的太师椅上重重拍打。

甄家上下,从未听见这位向来儒雅随和的家主这般疯狂的样子:“滚出去!给我滚出去!”

甄家偌大的家业,他行商的第一笔本金,第一批货物,上头沾满了这女孩儿的血泪。

哑女口不能言,孤儿举目无亲。

甄志文这个大伯外出行商多年,难得回家。

这个女孩儿……

甄志文只记得她小时候哆哆嗦嗦跟在祖母身后,手脚比最年长的丫鬟都伶俐。

云阳甄家,说来也曾是一地望族。

只是近些年,没一个得力的老爷或是少爷中举出仕。

不能做官,饭还是要吃的,长房行商,偏房坐贾,是维持家业的唯一出路。

甄志文拉起甄英,把她按在次座上。

“是大伯对不起你。”

甄英神色惊惧,满脸狐疑,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外头。

“以后,这些事情都不用你做了。”

说着,甄志文取下腰牌,塞到她手上:“明天早上去公中领一笔款子,想买啥买啥……”

说道一半,想起女孩儿有口不能言,又招了招手,喊来小厮:“去请沈嬷嬷传话给大太太,就说四姑娘大了,身边也没个伺候的人,让她挑两个好的……”

甄英呆愣楞地看着大伯,从那无奈的叹息声中,咂摸出了点儿亲情的味道。

甄志文常年在外,许久没见过侄女了,一时无言,末了,拍了拍甄英的后背:“你先回房,明天…”

长夜,书房燃起烛火,甄志文在书桌后思索起甄家的未来。

甄家也曾是一地望族啊。

只可惜几辈都没出读书人。

他这里说的读书人,是中了举,能免除赋税的读书人。

哪怕是个候补,只要有了功名,家中偌大的产业就能周转开来。

可惜了。

老二和老五都不成气候,三妹再好,也只是个姑娘家。

倘若当初没贪她的彩礼,把老三留下,家里也不至于落到如此田地。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可谁又能预料到,三妹她,能考中女官呢!

嫁了人,守了寡,当了官儿……免的是夫家的赋税,不是她娘家!

好容易供出个中了举的四弟,本以为可以免除徭役赋税,却在上任路上不明不白的死了。

少了做官的亲戚,甄家虽然富庶,到底许多事上大不如前。

胡氏的公爹那一辈,尚且还能为儿子聘到宫女做主母,到了胡氏的嫡长子,也只得找一个秀才家的女儿做宗妇。

甄志文苦笑一声,云阳甄家,说起来是书香门第,家中的小姐却连县城都不曾去过。

旁支的孤女,甚至连大户人家的丫鬟都不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