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二章 战余(十九)

天纵莫敌 第十二章 战余(十九)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二章 战余(十九)

“出事了!出大事了!”楞了好一会,才听到覃国升有点不知所措的说。

看到郭台青关切的目光,覃国升把手里的电报递了过去,脸上的表情变成了无限的同情。

郭台青接过电报,只扫了一眼,就听狂叫起来:“我操你姥姥,这还是人吗!”手里的酒杯直掼在地上,摔得粉碎。

电报很简单,寥寥数十字:“今日早,新四军叶挺部九千余人,于泾县茂林被三战区上官云相部七万人合围,双方剧斗,至发报时,战斗仍继续,新四军死伤惨重。”

“怎么能这样,怎么能这样!”郭台青如锅台上的蚂蚁,在大雄宝殿里团团乱转。覃国升坐了下来,发了好一会呆之后,在碗里倒了半碗酒,一口灌了下去。

“这才几天,才几天啊,竟然动手了,这还是民族统一战线吗,这还是兄弟部队吗,这还是一致抗日吗!”郭台青看到覃国升灌了半碗酒,也走过来,倒了半碗,一扬脖子,吞了下去。

覃国升知道郭台青说的这才几天的意思。在12月9日,蒋委员长下令,长江以南的新四军于12月31日前开到长江以北地区;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941年1月30日前开到黄河以北地区。今天是元月六日,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给江南新四军北撤的最后期限的之后第六天。仅仅只是拖延了六天,就组织了八倍的人马合围,以有心算无心,以有备战无备,只怕这一次新四军江南纵队有点麻烦。

郭台青走了几个圈,眼珠通红,坐在覃国升对面,十分痛苦的说:“覃主任,你说这是什么事!大军开拔,不是小事,哪怕是普通人家搬家都要收拾个三两天,何况过万人的大部队。超过规定时限是不妥,但是据我所知,叶军长和项副军长他们在元月四号就已经从云岭动身了,这样还被合围,实在是太狠了。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看着痛苦而焦急的郭台青,覃国升心里冒出另外的想法,这件事还就是新四军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既然迟早都要北迁,为什么一定要拖到四号才动身,给军委会留下口实,看来中央军委会也是因为新四军严重挑衅了他的尊严,才恶向胆边生。

“这是预谋,是有计划的杀戮。”郭台青的话把覃国升吓了一跳,覃国升一想也是,七万大军要调动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泾县找到一个合适的围歼点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看来军委会对江南的这一支赤军已经不是一般的关注。随非他们在军委会规定的时限内迁出江南,否则,他们都将会遭到三战区顾祝同的围剿。用这种方法对待一支在抗战战场上并肩作战的友军,实在有点令人不齿,覃国升想。

郭台青的感觉则大不一样,作为新四军的一员,他超想越焦急越气愤,恨不得生双翼,飞往江南,参加战斗。九千对七万,无备对无备,新四军江南纵队凶多吉少。郭台青站起身来,在佛座面前找到几条残存的香棍,拿到油灯上点着,走回到佛座前,恭恭敬敬的三鞠躬,口里念念有词,求我佛保佑我江南纵队逢凶化吉,事态不能扩大。

还真是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覃国升腹谤了一声,紧接着,肚子也咕噜了一声。走了一天的路,又累又饿,正准备好好的吃一顿,没想到电报来搅局,眼看着一桌子的好菜,还没有来得及开动,就停下了筷子,实在让覃国升有点难过。

回到桌子前坐下,郭台青对覃国升说:“覃主任,我出去走走。我难受,我吃不下,就不陪你吃了。”

覃国升站起来,说:“郭队长焦急也没有用,远水救不了近火,不如就这件事好好分析一下接下来的形势是正经,既然军委会已经对江南的新四军动手,接下来会不会江北的新四军也会采取行动,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枞阳游击大队在大别山能不能呆得下去。”

听到覃国升这句话,郭台青如同被一针扎破的猪尿泡,一屁股坐了下来。

岳西天堂畈的野补团团部,一干人也被这个消息震惊了,**与新四军之间的摩擦一直都有,小的冲突也一直不断,但是对新四军大规模的动手,而且是明目张胆的歼灭战,这还是抗战暴发以来的首次。

“赤党在三战区的行为,已经触及到蒋委员长的底限,否则,不会有围歼之事发生。”罗卫说:“作为纪律部队,应做到令行禁止,要求在十二月三十一日前撤离,就是不遵守号令。不遵号令即为反叛,可以歼之。”

罗卫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在座者都是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如果对上峰的号令不遵守不执行,如何能够作战且战而胜之。战场上不遵号令可毙,战略上不遵号令是不是可以聚而歼之,这点大家就没有太多的经验,有人认为可作惩戒,但是采取如此大型的军事行动,有点太过。更有人认为,顾祝同此举,更多的是威摄成份,在大军团团包围之下,新四军江南纵队必定会束手就擒。也有人认为,新四军叶挺桂姜之性,宁死不屈,只怕不打到最后一兵一卒,他不会收手。

“老罗的意见我不敢苟同。”说话的是靳同轩:“虽然我对新四军没有什么好感,但是他们是抗日的队伍,这一点无庸置疑,在民族统一抗战之际,只要是抗日的队伍,就应该予以宽容,予以保护,而不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歼灭。内耗只能让亲者痛仇者快,让抗日力量蒙受损失。”

靳同轩的话,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抗战打了几年,各部队越打越少,能够与日军激战的部队已经所剩无几,这样还搞窝里斗,上官云相和叶挺,不论死的是谁的人,都是抗日的队伍,结果只能让侵略者高兴。

“赤军正是因为看到了同轩你说的这一点,以大义来要胁中央,以抗日为借口,占在江南发展,不愿意离开老窝。”罗卫说:“如果说日军是一道伤口,那江南的赤军就如同一个毒瘤,伤口要治,毒瘤同样要割。”

“罗副的话过了!对于赤军搞自己的根据地,我有不同的看法。”大家一看,是平时不怎么发言的何得贵,后勤部何主任是个老好人,向来都是唯唯喏喏,只会埋头弄钱,很少抬头看路,但是,这半年来,岳西的发展全靠他,大家的口粮也全靠他,他在野补团里的地位见长,除了团长莫敌,接下来就是他的口碑好,声望高。只听何得贵接着说:“当家不容易,不当家不知道油盐柴米贵。我们之前是正规军,军饷由上面发,粮草由上面供,我们从来不为自己的吃用操心。这半年,我们成了自筹粮草的野补团,就大不一样了。”

所有的人都被何得贵的话吸引了过来,这小半年,野补团粮草不断,军饷不少,时间一长,大家竟然有点忘记自己与过去有什么不同,听何得贵讲起这个话题,大家才想起,自己与过去的不同。

“我们是自筹,新四军也没有得到过军委会的一封银子,他们跟我们一样,吃穿用样样都要自己操心。”何得贵说:“我们能够活得还算不错,是因为我们有岳西县作为根据地,有足够的粮供我们食用,有足够的钱给我们发饷,十九个兵站的收入,谁不眼红。谁都知道,谁要想动一动我们十九个兵站的收益,只怕我们全团都会毫不犹豫的打过去,不管是王母娘娘还是天王老子。”

大家都笑了,还真是这个理,莫敌还是第一次听何得贵说这个话题,他知道,何得贵有一本帐,一个月会给自己一个报表,各种费用的来来去去都十分清楚,自己能够在岳西扎下来,这十九个兵站出力不少。

“新四军人比我们多,需要的钱粮更是远远的超过我们,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不产粮不产草,所有的费用都靠在战争的获取,谁有这个本事?谁能做到战无不胜,战必有得,你以为你们是神仙。”何得贵的话越来越接近主题:“不是他们一定要弄一个老窝,而是没有老窝不行。要他们离开自己的根据地,谈何容易,而且要在二十天内离开,就更不容易!地里的庄稼要收,与当地民众的交易要完结,要筹备路上的粮草,要准备各种物资。从中央12月9日齐电通告之日起,新四军能够在元月四日出发,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不信就想想我们自己,现在突然要我们在过年前离开岳西,我们能不能做到?五河的军屯冬小麦刚刚种下去,明年开春立夏就有收成,我去看过我们的军屯,那么大的种植面积,只要一季,就够我们吃一年,让我们放弃,我们舍不舍得!就算我们舍得,明年的口粮在哪里?谁给我们提供?各位弟兄,我们的问题就是新四军的问题,中央只会一句号令:走。可怎么走,走去哪里,中央并没有明确指示。路上吃什么住哪里,这不是开玩笑嘛!”

莫敌笑了,何得贵的话,不仅对远在皖南发生的事进行了总结,还给自己提了一个醒,这个岳西,必须死死的抓在自己手里,失去了岳西,自己的野补团就是无根的飘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