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二章 战余(十八)

天纵莫敌 第十二章 战余(十八)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二章 战余(十八)

在岳西县的东部,是茫茫峻岭,一直延伸到潜山境内,著名的古南岳天柱山,就处于潜山境内。潜山北部,分成泾渭不同的两种地形,西边是山地,是大别山的边沿,而东部,则是平缓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潜山县境的北部,是连绵的山区,也是安庆一带著名的三不管地带,是大别山闹匪患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又以潜山县境内最为严重,因为县治梅城远在南边的潜水河畔,对于北部的大山,鞭长莫及。而与这一片大山紧邻的岳西县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放之任之,不愿给自己添麻烦。至于东邻桐城,北邻霍山和舒城,直接就不予理睬,眼不见为净。

当莫敌把这个地形特点向各位略作说明,就见靳同轩脸上泛出了轻松的笑意,罗卫眼尖,指着靳同轩说:“同轩看你的表情,应该是理会了老大的意思,说说看,你的意见。”

靳同轩看了看莫敌,又看了看围坐在一起的众人,说:“我把我的理解说一说,老大看看是不是切合你的想法。”看到莫敌点点头,提高了声音,继续说:“老大的意思,是不是把这伙赤军放在属于潜山管辖的大别山东麓,这个地方,潜山不愿意管,我们管不着。只要他们做事注意分寸,不太出格,不会有人干涉他们的存在。就算是上头发现,怪罪下来,我们也能睁着眼睛装糊涂,一推六二五。”

“很有道理。”罗卫仔细看了看地图,说:“这个地区,往北主簿官庄一带,是岳西霍山桐城和舒城交错地带,霍山和舒城属于138师辖地,更加复杂,很好很好。”

石重看了看,说:“我们可以告诉对方,平时可以呆在其它县,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到岳西暂避一时,可以与我们在头陀的兵站联系。”

钟鼎鼐说:“这样最好,郭台青这人不错,我不想看着他们为难。”

莫敌点点头,对覃国升说:“这个事就交给你来处理,务必妥当。”

覃国升立即站起来,很认真的回答了一句:“是,保证完成任务。”

这一下,大家都明白了莫敌的意思,如果让石重钟鼎鼐去处理,肯定会倾向于对方,如果让靳同轩和何得贵去处理,又肯定会制约对方,只有覃国升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与对方没有什么成见,凡事会以大局为重,不会循私。

带着野补团的集体意见,覃国升与石重带着张生虎、赵胜安两个连以及近千人的辎重大队人员向东开拔,在潜山槎水分手,石重带着人继续前往桐城庐江一带打劫,覃国升则带着自己的小卫队北进板栗山,与郭台青洽谈。

郭台青随着石重进入大别山后,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如鱼得水,大山如同他们的母亲,在这里生存,远远要比平原容易,就在石重回岳西走了一圈这么一点时间,他们就在当地做了一笔不小的生意,因为之前打劫所分到的大量物资,正是山区百姓所缺乏的,他们用这些物资,向当地百姓换取了大量的物资,主要是特产瓜篓子。准备通过自己的渠道销往安庆,年关将近,市场看好。在进入大别山区之前的这段时间,他们的日子过得有点差,因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最后通谍日益临近,所有在长江流域一带活动的赤军全部北迁,郭台青也得到了命令,要在1941年元月1日前离开枞阳,进入黄泛区以北地区。换防没有问题,问题是没有一分钱的开拔费,也没有具体的路线规定,更没有沿途的接待方案,借五个胆子给郭台青,他也不敢离开自己熟悉的这块土地。石重因为感谢他带来好消息,把他带到大别山四十八军的防区,却不能作主把他留在这里,自己到底能不能在这里落脚,郭台青自己也没有底。

看到覃国升来到,郭台青知道,自己应该可以在这个地方呆下来了,心里才有了一点放松,眼看就要过年了,还在外面流浪,作为游击大队的负责人,实在有点不愿意。他的游击大队,是一个营一级的编制,跟着他来到大别山区的,却不止五百人,因为一些游击队员还拉家带口,因为他们中间的一些家属,在枞阳当地,属于赤色积极分子,早就上了军统的黄榜,如果不离开,只怕第一个清除的就是他们。即使是这样,他们还有不少人在当地潜伏了下来,成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中的一环。

覃国升才到村口,郭台青得到手下的通报,连忙迎了上去。

两人互相打量了一下对方,郭台青三十三四岁,身村偏瘦,大眼高鼻,身上穿的是和平建**的军服,只是帽子上的五彩五角星换成了两粒扣子,左臂上的白底蓝字写得分明:新四军。

两人作了自我介绍,覃国升还拿出了自己的派司,176师野补团少校政治部主任。看着覃国升的派司,再看看覃国升尚带稚气的脸,郭台青暗道,这个政治部主任,年纪轻轻,不知道是什么来路。在他看来,国民党的政治干部,大多是老朽,如果是年轻的,不是军统的学生哥就是复兴社的青年军。想起这两个系统,郭台青不由自主的离远了半步。

看着一担担瓜篓子正整装待运,覃国升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说:“郭队长还是个生意经,这个东西清肺、化痰、止咳、润肠、通便,每年我们向安庆运多少,安庆就能消化多少,价格不低,听说,日本人收集后,大量运回东洋,药食两用。”

“这个东西在老百姓手里不值钱,能够换回一点日用品,也算是给当地民众做点好事吧。”郭台青说:“这个地区属于潜山,潜山不同岳西,有兵站可以进行贸易,距离他们最近的岳西兵站,是岳西的毛尖山,来回一趟不容易。你们野补团在岳西搞了十九个兵站,在治安上,在交通上,在物资流通上,可给当地的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潜山一带的百姓,一说起岳西,说起你们野补团,总是很羡慕的样子。有好几个乡绅问我,我们能不能在潜山这边也弄起岳西那种兵站。”

“弄兵站,不容易,岳西因为交通过于不便,弄兵站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说白了,就是想把旧时的驿站给恢复起来。”覃国升说:“也是我们后勤部何主任有才,才在驿站的基础上建立了市场,加进了商贸因数,从而带动了当地的发展。潜山是527团的防区,我们不敢越区经营。至于你们想做,我个人是不反对的,只要能够给当地百姓带来好处的事,我都会支持。只是有一点希望郭大队长考虑,你们如果在这里搞兵站,会不会太过高调。”

郭台青知道覃国升的意思,自己呆在这里,就应该做一个缩头乌龟,敢胆伸头,只会招来横祸。想到这里,郭台青叹了一口气。

在郭台青的带领下,覃国升走进一座残破的寺庙里,寺庙的香火应该已经断了很久,菩萨的金身也大多见了泥胎,观音的净瓶早已不见,连执净瓶的手也断了大半截。这座残破的寺庙成了郭台青的大本营,各处都是修整的痕迹,大人小孩出出入入,到也热闹。就地取材,佛像前的香案被移到了大殿正中,架了一块门板就成了桌子,桌子上摆着地图、这才多少象一个部队的驻处。

覃国升坐在桌子边的一张长凳上,郭台青给倒了一口盅的热水,算是进门茶,覃国升接过来,喝了一口,走了大半天的路,着实有点渴了。

“郭队长准备在这个地方作短暂的逗留还是准备长驻?”覃国升问。

郭台青自己还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即使有了想法,也不敢随便乱说,从心底里,他对覃国升还有几分提防之心。用询问的眼光望着覃国升,问道:“覃主任的看法呢?”

覃国升知道对方的小心思,也知道对方处于目前的环境,多提防是对的,也就随便的说了一句:“无论怎么样,也要在一个地方过完一个年再说吧!”

郭台青看了覃国升一眼,这位,还真是一语中的,今天是元月六日,腊月初九,昨天才过了腊八节,距离过年也就是二十来天的时间。自己本来也就是打算在这里呆到过年,年后必须离开,不是因为这个地方不好,而是这里距离大路还太近,还太够偏僻,真要是潜山的杨创奇和桐城的周孟雄出兵来剿,自己没有退路。眼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北部与霍山舒城交界的山区。

覃国升的观察能力很强,从郭台青的眼角看到了他的计划,点了点头,这个郭大队长,是个明白人,既然如此,不妨给他一个空头人情,说:“郭队长,你们驻扎在这里,我们就成了近邻,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大家不妨多多交流联系。从这个地区,到我们岳西的巍岭主簿一带相距不远,如果有何为难,不妨到这一带暂避一时。主簿一地,原属舒城,民国二十五年才划归岳西,如今是舒城不管岳西不爱,你们临时住住也无妨。”

“多谢!”听到覃国升的话,郭台青有点感动,到处被驱逐,只有覃国升给了句好好听的,在这个年头,算是难得的了。

岳西他是不想进去的,即使莫敌同意他进去,他也不会进去,岳西的兵站管理已经到了每一个村屯,自己在那里,即使有一些落脚之地,也找不到裹腹之物,做生意自己做不过兵站,搞革命自己也搞不过莫敌,民众之心已经完全被对方收复,去到岳西,如果想活下来,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接受野补团的收编。

当天晚上,覃国升也住在这座破庙里。看到覃国升一个小分队,竟然带有电台,郭台青知道,对方与自己相比,阔得太多。不管贫穷还是阔绰,来的是客,弄点好吃的招待总是应该的。好在之前与当地百姓的物资交换中,郭台青换了一些腊肉山货,弄了几道菜到也拿得出手,在当地百姓处买了一些土酒,接风酒热热闹闹开了席。

这边酒杯才端起,那边电台也来凑热闹,一份电报送了过来,覃国升接过来看了一眼,浑身剧震,吓得不轻,手里一哆嗦,酒杯掉到地上,摔得粉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