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八章 游击 (五)

天纵莫敌 第八章 游击 (五)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八章 游击 (五)

清晨,莫敌推开房门,一个颀长的身影早已等在门前,一身的长衫,儒生打扮。看到莫敌,双手一拱,说道:“莫将军早!我是此处学馆的教师,看到将军的签名,对将军的书法十分欣赏,想请将军给我的学生们上一堂书法课,还望不要推辞。”

“我?书法课!”莫敌大嘴张开,合不拢来。

“正是,正是,将军之书法,笔走龙蛇,大起大合,有大家风范。”教师道:“我们这里是小地方,想找到一个书法造诣如此之深的教师十分困难,还请将军看在莘莘学子求学艰辛的面上,教授一二。”

莫敌点点头,说:“蒙教师看得起,莫敌不敢推辞,切不可认为这是小地方,我家在金竹坳的那边,比这里更小。我的字三分靠父亲传授,七分全凭这些年四处临摹,从军十数年,临碑十数年,只要有心,就能写出好字。”

“此言很是,很是!”教师点头道。

来到学馆,三十来个学生站在中堂上迎接,看到莫敌到来,齐齐鞠躬。

走进教室,学生再度鞠躬后才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莫敌看到他们的书桌上,都摆着笔墨砚纸,纸很少,每人只有一两张,还是很下等的草纸,知道是供应不足。笑着问:“你们是想学写大字还是小字?”

大多数学生都说写小字,只有两三个说写大字,问写小字的原因,都说是没有纸,小字可以多写几个,写大字的说学会了写大字,可以春节写对联。

莫敌说:“今天,我教你们写大字,但是不用纸,好不好?”

学生们立即高兴起来,连旁边的教师也笑了,看来这位也是练沙盘字出身的。在沙盘里用木棍写字,是寒门学子常用的招数,一个一尺见方的小盒子,放了细细的河沙,写完字后,用棍子一耙,立即回复平面,重新再写,只是这样写出来的字得其形而不得其锋,局限很大。

莫敌说:“我们要自己准备写字的工具,好不好?”

学生们好奇的点点头。

莫敌带着学生们来到南墙根,这里堆放着不少地砖,一尺五见方,甚是整齐。这种地砖由黄土压成模,烈火烧就,大户人家用来铺地,显得干净整洁。莫敌让学生们一人搬一块,用干草擦干净,放在各自的书桌上,然后每人再找到一节竹筒,装上一筒水备用。

教师看到莫敌这不是弄沙盘,也好奇的跟着做。

接下来,莫敌找到一截大毛竹,先锯成一尺来长一节,再破成食指大一条,把一头用小刀切成细细的一丛,俨然是一支粗糙的大笔。莫敌把这只大笔,在竹筒的水里一蘸,在地砖上写下了一个大字:“学”。

学生们很快也弄好了自己的笔,有些跑到厨房借刀,有些跑回家里制作,一个学生回来得最迟,他竟然把村里的篾匠给拉了来,让他做一两百枝,算钱算米随便。

平时静悄悄的学馆里热闹得如同圩场一般,后院的老太君也惊动了,让人出来看是什么回事,不一会,打听消息的小姑娘跑回去告诉她,昨天在这里住的那个将军,今天在教学生们写字,不用字和纸,用水和竹子,偏生这样写出来的字,又好看,又大方,地砖吸水很好,一写完就干了,可以继续写,写到地砖不能再吸水了,就放在太阳下晒一晒,晒干了又能再用。

“呵呵,这人还真有办法,我们这里偏僻,笔墨纸都不方便,练字总是练不到家,这么一来,这批学生的书法水平一定大大提高。”小姑娘说。

“这是好事。”老太君也笑了:“扶我出去谢谢他。”

“太婆想见他,我请他进来就行了,哪里还用劳动你出去。”小姑娘说。

“不同的,他是教师,不能劳累教师来见我。”老太君刘氏说:“天地君亲师,教师可是榜上有名的。”

说罢,在小姑娘的帮助下,老太君从后院走了出来,直往前院的教室。

在教室门口,莫敌正在用竹子做的笔,教学生们如何运力,如何走笔,如何承转,如何起收,一个“永”字很快就在地砖上出现,金勾银划,很见功力,引起学生们一阵阵惊呼。

“好,就这个永字,每位同学在自己的字板上写五个试试,如果觉得写得不错,可举手让我去看。”莫敌说。

这时,教师看到了站在门口的李老太君,连忙迎了过去。

“老太君,您怎么来了?”教师说。

听到教师的说话,学生也齐齐站了起来,齐声高叫:“请太婆安!”

“我怎么来了!”李老太君笑道:“听说有明师来教课,我也想跟着学学。”

莫敌知道这位就是李长官的母亲,连忙立正,一个标准的敬礼,口里却说不出话来。老太君笑着说:“这个礼我可受不起,哪里有受老师敬礼的道理。”

莫敌笑着说:“后生小辈,哪敢在长辈面前妄自称师。”

“师就是师,岂有妄自一说!”老人来到莫敌面前,说:“我们学馆虽然教师书法出众,但是浪头远处偏僻,缺墨少纸,孩子书写太少,难以练到书法精髓,每次去桂林考试,总是吃亏。老师以水代墨以砖代纸,让孩子们有了写字的基础,书法一定大进,浪头一村,都会感谢老师的教诲。且让老妇人代替浪头人,给老师见礼。”

莫敌一听这话,吓得一跳三尺远,走到李老太君身侧,再也不敢站在她的对面。胆敢受她老人家一礼,回到部队上,弟兄们非活撕了自己不可。

离开浪头小半天,已经走上永福通往桂林的官道,莫敌还回味着之前在李府的场面,老太太让管事的过来,交待道:“要在登记簿上重新记录,这位莫敌将军不是过府造访的客人,是李府的教师,李府的书法,全靠莫师所授。”

离开李府时,管事给莫敌拿出一封光洋作为束修,把莫敌臊得一脸通红,急出一头大汗,好不容易才推辞掉,管事又拿出一大堆的吃食,让赵国龙拿着路上吃,并告诉莫敌,如果这些再不拿上,老太君就会亲自出来,吓得莫敌二话不说让赵国龙收了。上路后赵国龙才告诉莫敌,这些吃食不止可以吃到桂林,甚至可以吃到衡阳。

尊师重礼,这个地方能够走出李长官,绝非偶然。

从两江出来一路都是低矮的土山,很远了,还能看到李府身后的马头山,莫敌心想,一定要想办法把之前从塔山口到两江的山路扩宽,扩成一条翻越金竹坳的驿道,用马车把百寿与两江接通,把两江一地的人文之气引到永宁古城。

岔进官道后,莫敌的小马队速度也快了起来,路上偶尔会有汽车驶过,卷起浓浓的扬尘,路边的小树上,盖了灰蒙蒙的一层,或者要等到一场大雨之后,才能回复小树的本来面目。

中午过一点,马队到了秧塘机场,临桂一地虽然地处桂林西郊,却一字排开了两个飞机场,从两江过来先到的是秧塘机场,然后才到二塘机场,二塘机场比较老,也小一些,因为飞机越来越大,跑道越来越长,二塘机场渐渐落伍,被秧塘机场所替代。机场里很空荡,宽大的跑道上没有飞机,远远的看着一些美国霍克双翼飞机,摆在跑道边。

这种地方,普通老百姓是不会靠近的,莫敌一行人全副武装,才会走近,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打扮,飞机场的岗哨并没有制止他们,而是让他们看个够。

“这就是我们的飞机?”赵国龙问:“怎么跟我们在安徽前线见到的飞机不太一样?”

“我也不知道。”莫敌说:“这种两层翅膀的飞机跟日本人的单层翅膀的相比是不是更好。”

也许是听到了莫敌与赵国龙的对话,一边的岗哨忍不住笑了,对莫敌说:“长官说错了,单层翅膀的要比双层的快得多。我们这种飞机还是五年前从美国买回来的,叫霍克三,五年前是好东西,现在落后了。长官在安徽前线看到的日本飞机,大多是九六轻型爆击机和九六陆上攻击机,那种飞机飞行速度快,航程远,比我们的强得太多。”

“哦!”莫敌点点头,自己对于飞机和空军的了解,还不如飞机场门口的岗哨,很诚恳的问道:“我在合肥也见过我们空军的飞机,也是单层翅膀的,听说是从苏联进口的,不知道那种飞机跟日本人的相比哪个更厉害。”

“日本人的厉害一些。”或者是从来没有人向他请教这些知识,岗哨很是兴奋,说:“苏联的伊16只有中央有,我们也没有见过,听说能飞到每小时440公里的极速,那种飞机,想打下来得准备更多的提前量才行。”

“什么是提前量?”莫敌好奇的问。

岗哨想了想,在地上拾起一根木棍,画出了飞机的飞行和子弹的射击轨道,耐心而认真的把提前量这个知识尽量通俗易懂的告诉莫敌等人。讲完了,还很老师般的问了一句:“懂了没?”

莫敌等人有点傻乎乎的点点头,他们已经一头雾水,这种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有点深。反而是赵国龙的手下一个战士机灵,说:“明白了,就像打飞鸟一样,要把沙枪瞄准飞鸟的前面一些。飞机飞得比鸟快,也更加远,要用三八步枪打下飞机,得瞄准更前面。”

“三八步枪打飞机?这怎么可能!”这回轮到岗哨傻眼了,在他看来,要能打下飞机,必须使用重型高射机枪。

赵国龙转身问手下:“尿泡你是真懂了还是假充?”

被叫成尿泡的手下拍拍胸口说:“这有什么,我廖大炮什么时候吹过牛。打过猎的都懂这个道理,只是不知道打飞机到底要提前多少罢了,要试过几次才能确定。”

莫敌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功,古人诚不我欺。对廖大炮说:“回到安徽后,你去当排长,弄几挺九二重机枪,练练打飞机,没准还能揍下一两架日本人的飞机来。”

廖大炮胸脯一挺,兴奋的回答:“是!”能当上排长,这可是一步登天的好事。

看看天色,已经中午过了,莫敌谢谢岗哨后,小马队离开了机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