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八章 游击 (六)

天纵莫敌 第八章 游击 (六)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八章 游击 (六)

傍晚,莫敌一行进到桂林城,没有去警备司令部报到,而是直接去了张香圃在静江王城南门左边东巷和江南巷岔口的公馆。这两年,在张香圃的潜心经营下,张永发的发展势头正猛,他的布庄开始向周边县城辐射,各地客商来张永发调布,一率采用先交钱后发货的方式,说明张永发的信誉很好,而且货物紧俏。在桂林城,经常能够听到街上说一句顺口溜:张永发的染布水--永不褪色。

桂林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也叫王城,四个城门东南西北,正中是南天一柱独秀峰。四个城门外是外城,外城被水三面环绕,以漓江杉湖榕湖壕塘组成的环城河是桂林外城东南西三个方向的天然屏障。唯有北边没有水道作为屏障,又让叠彩山、鹁鸠山和铁封山几座高山弄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关口。鹁鸠山上依山而筑的城墙,向西延伸,异常险要,山前有三角亭,为当年军事指挥所所在地。南宋末年,蒙古兵进攻素有“用兵遣将之枢机”的桂林,从南宋宝佑六年(1258)至咸淳八年(1272),历时14年时间,筑城防守。南定寨、戍军寨、戍将衙、望火楼、都作营、小教场、桂林驿、马军寨、右军寨、守兵寨均在此一线。 桂林警备司令部也处于叠彩山与伏波山之间的八角塘,那里有军人招待所,莫敌等人凭派司免费入住。

桂林城北面是山,三面环水,水上有桥,通向四方。榕湖上有古南门,壕塘中间有西门桥,东边的漓江上一条浮桥联通两岸,浮桥很结实,能走马车。

内城里过去是靖江王的王府,现在基本上用作政府部门驻地,外城才是普通民众与商户所在,能够紧挨着王城根,说明与官府的关系不是一般的亲近,因此,东西两巷就成了桂林市最黄金的地段,张香圃能在这里弄到一块土地,修建一座占地面积不小的公馆,也算是很有实力。

得到通报,张香圃急忙迎了出来,口中大叫:“天纵老弟,一别经年,想煞为兄了!”

莫敌也紧走两步,跨进公馆大门,说:“一年不见,张兄更显气派了!”

张香圃走到莫敌身边,紧紧挽着莫敌的右手,仿佛一松手莫敌就会消失不见一般。赵国龙们把莫敌给张香圃准备的礼物搬进来后,一行人自去了八角塘的军人招待所,那里才有军马寄养场。明天一大早,他们就要离开桂林,各自返回老家,直到元月下旬才归队,能够在月底前赶到衡山,让莫敌准时参加第一届游干班就行。

“这个公馆相当的气派!”走入公馆的内庭,莫敌发自内心的赞叹道。

“呵呵!还算过得去。”张香圃说:“前方吃紧,后方反而有了商机,我的布匹已经纳入军队的统一采购,虽然价格比市面上低一些,但是胜在采购量巨大,薄利多销。仅这一项,我就赚了不少,这个公馆,不过是半年的军购利润而已。”言下之意,颇有得色。

莫敌点点头,做生意,能够做到官商军商,与一般的民商相比,大不一样。

莫敌这一次回来,时间十分充裕,本来以为从安徽要靠两条腿走到桂林,不曾想先是坐上了浙赣线的火车,湘桂线火车开通,更是大大的缩短了旅程,预计一个月的行程缩短为五天完成,计划两个月的旅*正在路上的竟然只有十天而已,余出来的一个多月时间就成了莫敌的休假,回了趟家还有足够的时间在桂林逗留。张香圃知道莫敌这一次在桂林有大半个月的时间,很是高兴,把公馆的客房收拾好,让莫敌在这里长住。

第二天一早,张香圃把之前一起混吃混喝的老友鬼鬼们全部叫出来,在味香馆喝粤式早茶,并约定,晚上去月牙山下的广寒楼喝花酒。月牙山并不远,在漓江的那边,从桂林城水东门走出,就是漓江边的水东门码头,碧绿的漓江尽在眼底,极目环视,南是象鼻山,北是伏波山。江的对岸就是普陀山和月牙山,普陀山和月牙山共有七个山头,摆成北斗七星的造型,因此也合称为七星山,普陀山中有洞,也称之为七星岩。月牙山,因山顶有洞,形似一轮月牙而得名,半山有月牙亭,山下有月牙楼,也称之为广寒楼,这里是桂林城的红灯区所在,满目皆是流莺雏妓,一到晚上,好不热闹。从月牙楼走出不远,横卧在小东江上的就是著名的宋代石拱桥,因为不少风尘女子在这里莺莺燕燕花枝招展,凭栏召客,因此这座桥也叫做花桥。

张香圃把宴席就布置在月牙山下的广寒楼里。

在张香圊安排的下人引导下,莫敌信步走过浮桥,在桥中央南望象山,真如神象饮水,伫立江边,北望伏波,江水在这里变得平静,真有伏波之能。穿过花桥,走上著名的寡婆子街,很快就来到月牙亭下。张香圃知道莫敌有临摹碑帖的爱好,让人先把他带到月牙山下的龙隐岩中观摹摩崖石刻,在这里,莫敌能够呆上足足一天,自己也好趁机处理一些事务,到开宴时,再让人去龙隐岩中把莫敌叫来就行。

果然,一到龙隐岩中,莫敌立即沉溺其中,连张香圃的人跟他打招呼向他道别也没有听到。

龙隐岩,集桂林石刻之大全,有唐时张浚、刘崇龟的《杜鹃花唱和诗》,有宋碑130多方,著名的《元祐党籍》碑、《平蛮三将题名》碑、石曼卿的《饯叶道卿题》28字, 笔法坚劲,更是传世稀品。《米芾程节赠答诗》弥足珍贵,范成大、张孝祥、吕胜已、徐梦萃、梁安世、陈谠、陈孔硕等人题刻,无不墨笔精妙。

除了精品、绝品,龙隐岩中还有许多奇品,让人拍案叫绝,不仅书法堪称胜品,一些宏扬佛法的浮雕也极尽艺术。清康熙四年所刻阳线观音像, 线条精细,面容丰满, 髻堆上有三个小头像, 额间有一只小眼睛,嘴唇上还有两撇胡须,形象十分奇特。清朝的王静山在龙隐岩刻了一个高70厘米、宽82厘米的佛字草书,引来无数游人的浓厚兴趣。远望,它如一个梳着发髻的老太婆,双手擎香,虔诚地跪着烧香拜佛,笔画间可见香烟缭绕。近看,却是一个四笔挥就的“佛”字。糅书、画为一体,匠心独具, 颇有欣赏价值。

莫敌仿佛看到了数百年来,文人墨客在此欣然作画,命笔而书,更是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文化的厚重和雄浑。如此博大的文化,如此丰富的传承,却要面临日本人铁蹄的践踏,莫敌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怒火,为了让大好河山不至于沦于日本人之后,只怕今后的杀戮还要再多三分。

手指在遥遥的临摹,心中则试图将这一笔一划深深的刻下,莫敌进入忘我之境。

突然,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传了过来,紧接着,就是一阵阵的爆炸声。巨大的声音把莫敌从沉溺中唤醒。“飞机轰炸!”莫敌立即反应了过来,腾身而起,跑到洞口,来到小东江边,往东一看,日本人的飞机正从头顶上飞过,从飞机上航弹正在桂林城区方向落下。

爆炸持续了半个小时,很快,龙隐洞里就挤进了不少躲炮的人群,莫敌没有再呆在洞里,而是与躲炮的人群擦身而过,他要去不远处的月牙亭上看看,这次轰炸,给桂林带来的损失有多大。

城区里的大火开始漫延,北风下,火势迅速扩大,在月牙亭上看过去,浮桥已经被炸断了,伏波山到象山一路沿河早已燃起了通天大火,他想知道张香圃所在的东巷是不是在烈火的范围内,但是滚滚浓烟伴着火势,挡住了他的视线。

桂林城中,到处是火,日军的轰炸没有什么准确的目标,完全是盲目投弹,炸到什么是什么,炸死谁就是谁。

莫敌一路小跑,跑下月牙山,跑过花桥,在漓江边停下了脚步,浮桥被从中炸断,一半在东岸一半在西岸,有一些垫浮桥的小船被炸烂,看来要一点时间才能把浮桥恢复。莫敌仔细看了看,东巷一带没有出现大火,正阳路一带的大火却愈来愈烈,向杉湖边延伸。莫敌知道,杉湖边,都是一些名流人仕的小别墅,如果说正阳路一带烧的是商铺,那么大火到了杉湖边,烧的就是桂林的文化中心。

“救火啊!为什么不救火呢?”莫敌着急的暗道。

“过渡过渡,回头船便宜了啊!”一声吆喝传来,莫敌一看,几条小船正满载着客人向漓江东岸而来,撑船的船老大正在叫喊,想要几个回头客,这个时候,实在没有什么人愿意跑到城里去。

莫敌冲下码头,一步跳上船,问:“好多钱?”

船老板看了莫敌一眼,说:“军人免费。”

莫敌看了自己身上的军装一眼,军人,竟然还能够享受这个待遇。

渡船回程走得很快,因为船上除了莫敌,就只有撑船的船老板,看来这一趟回程,船老板是没有钱收了。不过不要紧,河对岸的码头上,已经挤满了人,船老大不愁没有生意。

莫敌挤开船头抢着上船的人,箭步走向水东门,跑向江南巷,他第一个念头就是想知道在江南巷和东巷转角处的张公馆怎么样了。

在张公馆门口,莫敌看到急急忙忙想往外走的张香圃,连忙问:“张兄,损失如何?”

“损失不大!十字街中了两颗*,我的布庄也飞进了弹片,伤了一个客人。”张香圃说。

“那就好!”莫敌说:“你这里要是一切正常的话,我想去警备司令部,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我这里没有什么问题,这次轰炸,比上个月那次要厉害得多,警备司令部一定很忙,你只管去警备司令部看看。”张香圃说:“我还要去铺面看看,晚上月牙楼就去不成了,只能在家里随便弄点。”

“这个时候先不考虑这些,我先走了。”说罢,莫敌向八角塘方向走去。

桂林城,乱成一团。莫敌沿着盐街顺着王城东城墙走到八角塘,这里更是乱得不成样子,莫敌不知道自已应该去找谁,站在大楼门口,与来来往往脚步匆匆的其他人相比反差有点大。

“天纵?”耳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莫敌回头一看,是钟纪,三十一军的少将参谋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