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八章 游击 (四)

天纵莫敌 第八章 游击 (四)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八章 游击 (四)

从寿城出来,有两条路可以通到桂林,一条是沿着西河往下游走,走到与洛清江汇合处就到了永福镇,永福镇属于桂林直属,不同于百寿,属于省管县,到了永福就有了通往桂林的车路。这一路比较平坦,从永福到泗顶达长安镇的驿道宽大,偶尔还会看到一些马车,在驿道上奔驰。莫敌没有选择去永福,而是在塔山口岔上了另一条小路,翻过金竹坳来到临桂两江。莫敌打算顺路到李宗仁长官的老宅作一拜访,自动李宗仁长官在广西独霸一方之后,到两江浪头就成了桂系上下的朝圣所在,莫敌也不能免俗,更何况是顺路,不去一趟也说不过去。

从寿城到两江,八十里山路,莫敌走了一天,几近断黑才到达目的地,饶是行军多年,这种强度的走路也相当的辛苦,在金竹坳的小路上,有马不行骑,不仅不能骑,还要牵着小心翼翼的行走,稍不留意,马失前蹄,就会摔下山沟。

当夕阳把西边的山峰映出一个个巨大的影子时,莫敌一行绕过屏风般的马头山,李宗仁家的老宅就座落在山脚下,驿道从大门口经过,临路是一排高大的青砖墙。

赵国龙走到李府前,通报说:“四十八军176师526旅上校副旅长莫敌回百寿探家返桂,顺路前来拜访,不知是否唐突。”

早有专人迎了出来,一脸的笑,说:“进门就是客,还请做个登记,好知道是哪位贵客到了。我姓李,是府里的管事,族里专门委派在将军府里负责接待工作。”说罢,捧出一个绲了金边的大簿子出来,放在门房的案桌上,递过一只狼毫笔。莫敌翻了翻前面登记,有名人也有普通人,军职的有将军也是校尉,莫敌也很工整的写下自己的名祎和职务,把笔递回给李府的人。李府这位李管事捧着簿子很认真的看了一回,赞叹了一声:“好字,军人能写出这么一手好字,可谓天武双全。”

李管事在前头引路,把莫敌引到中堂就座,让赵国龙跟一干随员把东西搬进来,在一栋小二层楼上安顿了下来。莫敌这才发现,李府占地不小,大大小小的天井,房子一进又一进,九曲回廊。府里客房不少,估计是经常接待前来拜访的人,布置了大量的客房,很快就有人来问,有多少人吃饭,赵国龙恭敬的回答之后,看到府里的人在收拾西头花园里的残枝断叶,带着人走了过去,帮手干了起来。

李管事带着莫敌在李府走了一圈,随便参观。

府邸大多为木结构的二层楼房,由安乐第、将军第、学馆、三进客厅、炮楼等组成,分布有7个院落、13个天井,共有大小厅房113间,上下有多套楼梯相通,走廊交错,很是气派。

李管事告诉莫敌,李宗仁将军很少回来,家里的兄弟也都在外工作,父亲早在民国十四年就辞世,止有老母在堂,七十有三,年事已高,在府里南侧设一佛堂,深居简出,来往的人都不好去打扰他,年前黄旭初主席来两江,也没有得到接见。上个月,蒋委员长和夫人来到浪头,老太君才出来见了他们一面,一起喝了杯茶,老太君对蒋夫人宋氏说,我知道现在打日本人,我们一定能够打胜,日本没有什么可怕,我们中国人多,哪怕是中国妇女每人拿一把菜刀,就可以把日本人全部砍死!把蒋夫人都给说乐了。蒋委员长直夸:母教典型!

李老太君平素不见人,却特别喜欢孩子,她把南院的正屋腾出来,做了一个小学堂,族里的孩子们都集中在这里上课,每天中餐,由府里提供。开学时,李老太太会过来一趟,告诉学生们,她信佛不念佛,孩子们在这边读书,书声琅琅,比念佛声好听得多,谁读得大声读得好,太婆有赏。凡族里的孩子考上外面的学校,都会得到老太君的奖赏,这些年,也只有这些学子远行前,才能进入后院的安乐堂拜别老太君,这些年也只有他们才能见到老太君。

莫敌来到小学堂前,这是一个老式的私塾结构,当中是个堂屋,两边是教室,楼上还有教师的宿舍,李管事告诉莫敌,这个学堂的教师的束修,全部由李府支付。从这个学堂走出的学子,全部是李氏子弟,是李长官的族人,他们都以从这个门走出为荣。

莫敌点点头,能将自己的府第打造成学馆的,能有几个,李长官就是其中之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达到李长官这样的成就,也要向他学习,回到百寿,造福乡梓。

晚餐很简单,专为莫敌等人开了一个火锅,杀了一只麻鸭,焖了一锅,青菜萝卜,随吃随烫,一木盆的白米饭,冒着热气。没有喝酒,也没有人相陪,李管事跟一干工作人员在后厨吃饭,他们吃得更简单,一人一碗,饭菜堆在一起,三口两口扒完,该干什么的干什么,很有规矩。

吃完晚饭,莫敌走出李府。府外的田野,视野开阔,天上的星星很亮,映着身后的马头山。入冬了,没有虫鸣没有蛙唱,更显宁静,北风吹来,让人不觉生出寒意。在这个地方,竟然能够孕育出李长官这样一代豪杰,也算是人杰地灵。这些年,随着李白黄的励精图治,广西的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自己这一趟从安徽到江西,从湖南到广西,安徽江西战乱深重,从潜山到到望江,渡过长江,进入江西。经过大战后的江西北部长江一线,人烟罕见,没有中**队也没有日本军队,只有野狗乱窜。直到万年县才看到人烟,可看到的人烟也是惨中带残,难民灾民流民将一个美丽的市镇生生的弄成人间地狱。

绕过鄱阳湖,也绕过了日军与**的锋面,在鹰潭坐上了浙赣铁路的火车经株萍铁路到达株州,这一带在红军离开后,全面整顿全面发展,这两年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进入到湘南后,扑入眼帘的是一种大后方的感觉,在衡阳换上进入桂林的湘桂线列车,莫敌心里,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感。9月,湘桂线开通衡阳到桂林线,一条铁路把过去孤悬在外的广西与中原大地紧密的连在一起,过去要走半个月,现在竟然只需要一天一夜,就能从衡阳抵达桂林。讲究的在火车上寻一卧铺,睡上一觉,不讲究的,硬座也很不错,只是偶尔从车头飞过来一些煤灰,从窗中飘入,扑在脸上,让人睁不开眼。

过了全县进入广西,百里村小站,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到家的感觉,也许是列车有意安排,到达百里村正好是太阳升起的时候,穿出丘陵,面前由然开阔,一厢厢一块块的水田,纤陌纵横,把大地隔出精致的小块,田地上,开着紫色的小花,一朵朵,一片片,原来广西的冬天,也如此花枝招展。

经过兴安,灵川,火车在嘶鸣,在奔驰,越靠近桂林,莫敌的心跳得越快,当火车停在桂林站时,莫敌才发现,面前出现的桂林站,与之前看到的明光火车站相差不多,只是感觉完全不同,摸了摸车站正门冰冷的园型大柱,莫敌仿佛感觉到一点温暖,这份温暖并不是来自大柱,而是自己的心底。

一阵寒风吹来,莫敌紧了紧大衣领子,在北方呆了一年多,已经适应了北方的寒冷,广西的寒风少了很多凛冽,多了不少温情。村外的大榕树,在寒风的吹刮下,发出吱吱呀呀的叫声,在寂静的夜空里传出去很远。

“老大,回去休息吧!”赵国龙从远处走了过来。

“国龙,想家了吗?”莫敌问。

赵国龙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才想起在黑夜中莫敌看不到,连忙说:“有点!”

“明天到了桂林,我要在桂林警备司令部呆一段时间,主要是把这段时间的作战情况进行汇报,估计要到元月下旬才能搞完,这段时间,你和弟兄们都回去看看。”

“好啊!”赵国龙说:“六月底,我接到家里的信,给我讲了一房老婆,让我有空回去相看。”赵国龙说:“这一年我们在外面打仗,得了政府不少奖励,我们家,在一个叫梅子洲的地方,一条小河从我们家门口经过,可以撑小船到平乐。我们家一直以撑船为生,没有土地,这一年,政府给了我父亲十亩良田,还给了一块宅地,我们家搬到岸上,起了房子,也就有了媒婆上门。”

媒婆,是最势利的行业,谁家有钱有地,好就奔谁家去。莫敌笑着说:“只怕这么一来,你们那个地方参军的人更踊跃了,真正可以发家置产。”

赵国龙也笑了,想当初,作为一个无聊的小混混,跟着徐平徐乐在平乐街头打混,哪里能够想到还会有衣锦还乡的一天。手里拿着一个日军的电筒,照着面前的路,在黑夜中,仿佛一道利剑,直指长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