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重走未来路 > 第456 第七世

重走未来路 第456 第七世

作者:万木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0: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456第七世

汇总前五世历练经验,魏东生晓得这具肉躯渐渐到了极限,第六世随时都有可能终结。考虑生命已经走到尽头,魏东生索性不再专注那些需要长时间规划的远谋,提前总结第六世历练所得所失。

……

1633年即是现实世界崇祯六年,朱明王朝早已经内忧外患,后金己巳之变兵掠京师,张献忠和李自成也都闯出名号。而在本时空,女真等部落很多年前就被燕藩渐次改土归流,甚么努尔哈赤,甚么建州女真,都无影无踪,仿佛根本没有这等人。道是建立在俄罗斯帝国废墟上的罗藩,前些年崛起一名绰号“野猪”的悍将,据说祖上颇有些女真血统,不晓得能否与努尔哈赤精神共振。

不过,即使有部落想作乱,它们恐怕也难成气候。毛九忠魏燕战争以来,燕藩萎靡不振许多年,仿佛积贫积弱没有半点儿威胁。可是,毛九忠魏武卒方阵战术早就传遍了魏夏帝国,燕藩也基于魏武卒方阵改革陆军,野战火炮积蓄无数,拥有足够的力量和足够的组织度镇压游牧部落和渔猎部落。

当然,小冰河气候也不能忽略。

小冰河气候引发的粮食减产,也对唐、周、晋等藩造成无数政治经济危机,当地米价相继不断暴增。但是,唐、周、晋、赵等藩国却有着朱明王朝没有的优势,他们一方面可以就近快速平定各地民乱,无情地把饥民以流放名义转卖到蓬莱等殖民地;一方面可以在国际上积极高价购买粮食,一定程度弥补部分粮食缺口。

凡此种种,陕西行省等地而今最多有一些零星民变,却不曾诞生张献忠、李自成那样的大股流寇。以现在推演将来,魏夏王朝应该不会再演甲申之变悲歌,重蹈朱明王朝覆辙。

……

这日,魏东生正在详细了解小冰河气候危机,保安部门突然通报说:“一名名曰方承泰的游客,自称院长(魏东生)故人,希望院长你抽空接见他片刻。”

方承泰啊。

魏东生回忆良久,才想起方承泰究竟是谁。

时隔五十年再次见到方承泰,他苍颜白发、满脸皱纹,生命显然也到了尽头。简单絮叨两句旧事,方承泰迟疑神情道出来意:“听说小小随亭侯(魏东生)来了鲁国?”

魏东生点头:“钱发群携钱小小先帮我在夏地做事,而后双双安置在鲁地。”

方承泰声音一颤:“她还好吗?”

魏东生遗憾摇头:“她已经去世十多年了。”

方承泰怅然若失,良久才又追问说:“她走时幸福吗?”

魏东生:“应该吧。”

方承泰喃喃自语:“那就好。”

魏东生:“钱发群和钱小小的坟墓都安葬在崂山山下,你要去看看嘛?”

方承泰起身道谢:“谢谢亭侯了。”

方承泰啰里啰嗦很多往事,说当年并不知道钱发群救走钱小小之事,更被人刻意误导成钱小小死于混乱。从那时起,方承泰舎弃了纯真,也舍弃了梦想,拼命向上爬,混迹尔虞我诈的政治泥潭。夏鲁吴战争爆发之后,男爵沈家谪系遇难,方承泰适机扶持自己的孙子继承男爵沈家遗产。而后,方承泰集合男爵沈家资源扳倒数名强敌,偶然获知钱小小当年其实已被钱发群救出,旋即心急火燎搜索钱小小下落,最终找到了魏和学院。

以上,即是方承泰的一生。

魏东生没有仔细追问方承泰和钱小小的纠葛,有些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时间终究无情掩盖他们所有爱恨情仇。方承泰那样的落寞背影,魏东生六世历练期间见过很多很多。

……

1635年,魏东生逝世,享年71岁。

……

18日时间缓冲,第七世历练揭幕。

……

1650年,魏胜明病逝,子魏君阳继位,是为魏夏王朝第十六任皇帝。

魏东生离去的1635年到1653年,魏夏分封帝国无甚值得一提的有趣变化。鲁藩与吴藩媾-和,魏藩被赵藩击退,皇室吞并吴藩或割地吴藩的想法最终不了了之,结果仍是僵持数百年的九州均势格局。

镜头聚焦到魏东生第七世历练。

魏东生第七世身份背景持续下滑,名义父亲仅是鲁藩合盛商会某小职员。

汇总前七世背景,魏东生渐渐明白其中规律。前四世的名义父亲,皆可归类于统治阶层,强则能够国家政策走向,弱也能够一定程度控制某地区或某行业。

第五世到第六世的名义父亲,只能归类为中间阶层。

第五世名义父亲,虽然官职名曰镇长,其实可视为现实世界华国某实权县委书记或副厅级干部。他们与统治阶层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却很难对某地区或某行业施加自己的意志,即所谓的七品芝麻官。

第六世名义父亲,可以视为小企业主。他们很难与统治阶层建立亲密无间合作关系,却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社会舆论普遍意义的成功人士说法,就是泛指处于该阶层的富裕平民。普通平民爬到这一阶层,就能傲然感慨:“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不枉来此一生。”

第七世名义父亲,可以视为知名企业小职员。他们暂时没有自己的事业可言,却有一些未来希望或者说上升空间。如果职场经营顺利,有几率进阶第六阶层,或者爬到企业高级管理层,拥有干涉企业走向的影响力;或者辞职创业,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小企业。而若职场蹉跎没有成就,那便只能一辈子随波逐流,把未来寄托在企业的未来,老老实实留在第七阶层。

第五世到第七世的名义父亲,都属于广义的中产阶层。但是因为第七阶层人口数量最多,也最具有普遍意义,哪怕它本质属于低端中产阶层,却也被舆论渐渐扭曲渲染成主流中产阶层,渐渐化作中产阶层形象。

也即是说,魏东生的第七世历练背景,进一步降低到典型中产阶层。

名义父亲死于1650年,留给魏东生一处居宅和总额250银元的存款。

第六世名义父亲留给魏东生的小魏家商行,名义父亲逝世时当年净利润才350银元,如此简单比较,仿佛249元也是一笔巨款。而且,名义父亲以小职员身份在合盛商会工作时,年薪高达83银元,绝对数字比小魏家商行时期钱发群的年薪还多。但账本不能这样计算,首先小魏家商行的年净利润和固定资产不是一回事,其次1582年的1银元和1653年的1银元也有着截然不同价值。

特别是刚刚过去的1652年,因为传闻鲁藩财政危机准备发行含银量更少的银元,“面值提高25%,银含量降低到80%”,金融市场顿时爆发惨烈的危机,银元贬值风险加剧数倍。名义父亲和名义母亲前半生兢兢业业工作,才勉强留给魏东生总额250银元的存款。

遗产仅有一处居宅和总额250银元存款,魏东生终于不必再心烦权臣摄政或者恶奴欺主了。

不是人心突然变好了,而是名义父亲既没有臣属也没有臣仆。

没有了圈养恶奴的家业,恶奴欺主自然无从谈起。

当然,上层家庭有上层家庭的烦恼,中产家庭也有中产家庭的烦恼。

第七世名义父母有着中产阶层普遍存在的焦虑感,他们渴望魏东生能够粉碎阶层枷锁向上爬,即使希望破灭,最少也要保住第七阶层地位,万万不能堕落到第八阶层。因为有着这样那样的焦虑感,第七世名义父母竭尽所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在名义父亲年薪仅有83银元情况下,他们骇然省吃俭用也要把魏东生送到一所每年学杂费高达72银元的高档私立举学。肩负这样沉重的教育负担,第七世名义父母仍能攒下250银元,可见他们有多么重视孩子的教育。

可惜,魏东生辜负了第七世名义父母的殷切希望。

类似第六世的背景设定,魏东生第七世降临的小背景也是一名落榜举生。

与此同时,名义父亲逝世的1650年到1653年这三年,扣除每年72银元学杂费开支和维持生存的必需消费,250银元遗产已经差不多花干花净。魏东生把住宅室内室外倒腾一番,发现仅剩余可怜的3银元187文。

备注解释一些货币政策,魏夏帝国试推行银本位制度时,1银元可以兑换600文铜钱,可随着银价贬值和铜价不断增值,被迫调整到1银元汇兑360文铜钱。

这笔钱不能说少。

考虑魏东生拥有属于自己的住宅,1银元187文钱完全能够低成本苟活两三月时间。但是,魏东生想凭此有所作为,就难了。莫说创业甚么的,单是想在举学母校复读一年都没有办法,毕竟母校学杂费昂贵到每年72银元,岂是无父无母所能负担。去其它举学也不可行,因为当代举学都是精英教育,周边举学最便宜的举学也得每年缴纳28银元学杂费。

真正的穷人,根本没有资格读书。

哪怕经过三百余年发展,鲁藩仍然遍地都是文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