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重走未来路 > 第455 兴衰各有期

重走未来路 第455 兴衰各有期

作者:万木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0: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455兴衰各有期

魏道乾根基不稳,没有能力全面清洗以范必克为首,遂妥协态度谨慎安抚诸派系共存的内阁:“只诛首恶范必克,不问其他人等。”

除了首恶范必克被鞭尸悬挂城门,范必克朋党嫡系基本安好无恙,甚至魏道乾不得不默许范必克嫡长子前往它藩避难。类如魏东生这样的范必克从属势力,魏道乾的打击报复更加有限,仅仅停止了针对魏和学院的特别财政拨款。

魏道乾的妥协换来内阁诸派系好感,鲁豫共和国顺利退回君主体制。

1608年签署济南盟约前,范必克借助毛九忠军威整合河南行省,快速兼并了卫辉伯爵藩、洛阳伯爵藩、南阳伯爵藩、汝南伯爵藩等领地,彻底把河南行省并入鲁豫共和国版图。魏道乾憎恨范必克,却欣然接受范必克等产业贵族的努力结果,把旧四伯爵藩国视作鲁藩固有疆土。为了安抚河南行省百姓,魏道乾甚至私下把鲁藩改名为鲁豫联合王国,藉此永久霸占河南行省。

蛰伏三年时间之后,魏道乾渐渐厘清内阁派系底细,旋即开始小动作。

魏道乾想通过一场酣畅淋漓胜利建立威望,而后恢复君主权威。选来选去,魏道乾选中吴藩作为杀鸡儆猴对象。1612年到1614年的鲁吴战争,此前声名不显的鲁藩海军都能逼赢吴藩,可见吴藩海军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强大。1614年到1621年这七年时间,无论鲁豫共和国还是鲁豫联合王国都拼命建造战舰,海军实力只会更强,或能轻松碾压吴藩。

可是,战争哪有魏道乾想象的这样简单。

首先,战舰数量增多并不意味战斗力提升。鲁豫共和国退回鲁豫联合王国剧烈转变期间,昔年逼赢吴藩的优秀海军将领固然凄惨到没有罢官免职,却从此被鲁藩王室刻意打压、限制使用,进而严重影响了鲁藩海军的战斗力。其次,鲁吴第一次战争结束之后,吴藩国民皆视为奇耻大辱,内阁拼命操练海军,研究新战术,与九年前的吴藩海军相比明显有了质变。

鲁吴第二次战争爆发,鲁藩海军的确曾一度占据优势,可随着战争旷日持久化,吴藩海军的新战术体系渐渐起效,势头越打越猛。僵持到1625年,吴藩连续赢得多次大规模海战,甚至差点火烧青岛港,迫使鲁藩不得不割地赔款认输。

魏道乾非但没有重塑王室权威,鲁豫第二次战争反而成为他一生污点。

说句实在话,无备的鲁藩打有备的吴藩,吴藩自然而然更接近胜利。可鲁藩百姓才不会这样善解人意呢,九年前能打赢,就年后怎就输了?答案肯定不是吴藩海军强到无法挑战,而是魏道乾昏庸无能,远远不如范必克。

面对全国众口一词指责,魏道乾只好继续蛰伏。

当然,魏道乾非常不甘心,正面战场失败之后,他又尝试寻求外交手腕致胜,希望联合皇室海陆进击,彻底打垮吴藩。

1616年,魏顺帝遇刺而亡,嫡长子魏胜明继位,是为魏夏王朝第十五任皇帝。

魏胜明崇尚无为而治,总体延续父亲魏顺帝的政策,“外交为主,军事为辅”理念谨慎恢复魏氏威望。魏胜明特别谨慎用兵,轻易不肯出兵干涉各藩内政,但吴藩或许是例外。近些年来,吴藩积极进取抢夺越藩和卫藩等旧海洋帝国的贸易份额,又利用海军优势阻击鲁藩、燕藩、魏藩、赵藩等新兴海洋国家,渐渐成为垄断毒瘤。不止鲁藩,许多藩国都想削弱吴藩,他们想来应该不会反对皇室用兵吴藩。

魏胜明和魏道乾暗中策划到1629年,皇室集结20万步骑从陆地进攻吴藩,皇室海军和鲁藩海军则从海洋向吴藩发起进攻。

追溯吴藩之始,它是北中国诸藩削弱皇室的一颗钉子。吴藩时刻牢记建藩原因,不惜耗费巨资在夏吴边界建立密密麻麻的棱堡,号曰棱堡长城。可惜时代在发展,棱堡长城面对皇室最新研发的新式攻城战术骇然全面崩溃,短短两月时间,皇室军队就迅速占领吴藩绝大多数国土,吴藩仅能依托山地艰难保卫处州府、台州府、温州府等地。

棱堡长城大溃败仿佛一道飓风席卷魏夏帝国,各藩国纷纷不可思议语气叹服这场战役,热情讴歌魏胜明乃是魏夏王朝的中兴之主。

话说,毛九忠百战百胜横行旧大陆那段时间,两次反魏包围网都被毛九忠轻松撕裂,皇室的表现很难令人满意。彼时群议汹汹,都说魏夏得国将近三百年,也该到了改朝换代时候。怎想就在魏夏王朝生死存亡危机关头,先有魏顺帝安抚内外诸藩,领导魏氏诸亲藩艰难抵抗毛九忠侵袭;后有魏胜明这样杰出继承人,竟能短短两月时间就把强盛海洋帝国吴藩打的晕头转向。

某种程度而言,魏胜明比毛九忠还厉害。

中原诸藩国之所以能够拖死毛九忠,靠的就是各藩境内的遍地棱堡。毛九忠野战无敌,也不怕棱堡要塞,但是攻取一座棱堡要塞总要耗费无数时间和无数兵力。论阻遏毛九忠之功绩,棱堡战术乃是当之无愧的首功。吴藩的棱堡长城防线更把棱堡战术发挥到极致,可毛九忠束手无策的棱堡战术,却惨遭皇室军队轻松瓦解。

皇室掌握了针对旧棱堡战术的新型攻城技术,魏夏帝国境内的旧棱堡霎那间都成了无用建筑。

皇室复兴了!

怎么办?

必须进行遏制。

一夜之间,中原诸藩国纷纷改变态度。即使再不满意吴藩垄断海洋贸易,他们也不能任由皇室吞并吴藩,否则强大起来的皇室肯定又要削藩了。面对实实在在的威胁,魏胜明的外交手腕全都化作无用功,越藩、魏藩、燕藩、赵藩、楚藩、明藩、交趾藩等曾经敌视吴藩的藩国纷纷改变态度,调头支持吴藩抵抗皇室削藩。

以上,是陆地战场的进取。

海洋战场就是吴藩的地盘了,哪怕只剩下区区三府之地,吴藩海军依然能够暴打夏鲁联合海军。与此同时,鲁藩内阁也畏惧皇室复兴,反对夏鲁同盟这样的饮鸩止渴行为,渐渐演化成王室和内阁的全面冲突。1631年,魏道乾逝世,嫡长子魏顺会继任鲁藩国王。鲁藩内阁旋即逼迫魏顺会与吴藩签署和平条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支持吴藩抵抗皇室。

魏胜明却不甘心就此退出吴藩,骇然联络昔日仇敌魏藩,希望魏藩能够在北方牵扯燕、赵、鲁等藩。魏藩公爵毛尚并立志完成毛九忠遗愿,当即利用夏吴战争难得机会,明面向吴藩宣战,其实却从陆地出兵,渴望趁机兼并赵藩。

怎想,魏赵战争的结果再次震动魏夏帝国。

魏君西嫡长子魏大廉,1625年继任赵藩国王,数年间无甚作为。此时骤然遇到“虎父无犬子”评价的毛尚并,魏大廉却锥刺囊中,猛然利剑出鞘,在保定府大破魏兵,毛尚并甚至不慎死于乱枪。

一战擒杀毛尚并,魏大廉顿时成为当世赫赫有名的军事新星,近邻鲁藩都感觉到了威胁。

毛尚并虽死,魏藩实力犹在。再说,赵藩周边还有无数邻藩扯后腿,魏大廉根本不敢仓促扩大战果。魏大廉冷静要求魏藩签署和平条约,废黜昔年毛九忠扶持真定伯爵藩、河间伯爵藩、保定伯爵国等地方势力,并趁机加强中央集权彻底控制三府之地,泰半完成了其祖爷爷魏顺宗未能完成的夙愿。

与此同时,毛尚并壮年而死,膝下只有一女。以魏夏帝国传统继承法而言,魏藩内阁应该依法寻找毛氏宗亲继承魏藩公爵,但是一名名曰姜忠魏的贵族权臣却适机发难,以“我毛氏岂逊色魏氏”为由,无视魏夏分封帝国普遍继承法,坚持推举年仅3岁的毛尚并孤女毛思蕸为新一任魏藩公爵。

姜忠魏推举毛思蕸继任魏藩绝非因为他对毛尚并忠心耿耿,而是想以联姻方式篡国。刚把毛思蕸捧到魏藩公爵尊位,姜忠魏就造势为他的4岁儿子姜为牟和毛思蕸订婚,间接令自己的孙子成为魏藩新主。考虑姜忠魏的一己私心,魏藩恐怕短时间内很难再有毛九忠时代的辉煌。

各藩兴衰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面对南方皇室和北方赵藩的先后复兴,鲁藩内阁上上下下都充满危机感,苦心积虑寻找新的盟友。吴藩这位旧敌,也因为遏制皇室的需求,重新成为鲁藩的最佳合作对象。1633年,吴藩派遣一支庞大外交团访问鲁藩,就贸易竞争和蓬莱殖民地、昆仑殖民地范围进行全方位沟通,希望从此建立稳定的鲁吴联盟。

……

鲁藩青岛府魏和学院。

经过魏东生24年努力,魏和学院已经形成囊括六年蒙学(小学)、六年举学(中学)、不定期学院(大学)在内的简单教育体系。一名毕业生的荣耀归于他自己,一群毕业生的荣耀则归于他母校,随着一届又一届毕业生走向社会,魏和学院渐渐有了一定名气。

魏和学院越来越好,魏东生的第六世肉躯却越来越老、越来越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