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聊斋狐婿 > 第179章 感悟所获

聊斋狐婿 第179章 感悟所获

作者:士心本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20:3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公子可在华府见到‘小人宅妖’?”

“没有,我等只在华府桂园闻香赏花,别的屋院不曾去。”

“或许,这只是华明渊的怪梦奇思。”

……

申时,刘府书房。

刘彦与明渊、万山作别后,回到自家将‘趣事’讲与九娘子听。

阿九思道:“我看不似做梦。听华公子描述,他那时应该‘魂儿脱梦’了, 做梦时魂儿脱梦,灵觉会打开,能够清楚感知身外东西。”

“而且他口中小人还说,我家有猛犬,能嗅小人气味……”

“华明渊就算有奇思,怎会想到这个?”

“我倒觉得,他家有小人精, 我家黄犬能闻见小人之气。”

刘彦笑着取来一册《于氏春秋》,说:“娘子如果见到,就请来与我相见。再告诉小六,不可伤害它们。”

阿九领喏,收起思量看公子翻书:“公子可要修学?”

刘彦点头道:“今与万山、明渊论学,我得知一门‘入书出书明经术’,想一试究竟,看看此法妙处。”

“你若见我‘入定’,那我必是‘入书’了。”

“如若一更天见我不醒,可叫醒我。”

说着,又问‘可做汤圆给玉娘月儿?’

阿九含笑讲述‘如何给她们做汤圆’,观折扇说:“现在她们都吃了汤圆,入扇炼魂。”

主仆几句小谈,便各行其事。

阿九出门见老夫人,找黄犬小六。

刘彦正坐收心,手持《于氏春秋》观读, 而后思量‘入书办法’。

思量间,他眼盯着书,心念专注往书中沉入。

久而久之,感应书面内容似水面荡漾。

他不由自主向内探头,就如把脸面沉入一盆清水之中……

一霎时,神思有种改换天地之感!

书中文字描述的字意、话意、真意,逐层在他思想内舒展开,如见图文,如问声语。

书中所记于氏先祖的话,犹如老者之言,传入他耳内、心窍、神思,文字流于三者间。

刘彦明察,自知入书了。

这等奇妙修学心境,似乎比观想读书,多了一种‘声情并茂’的耳闻听感,仿佛真意直达心窍。

他乐在其中,生出一念道:“难怪入书易出书难。若非亲身体会,怎懂得其中乐趣?只有这般奇妙,方使人沉迷忘我。”

“其实这【入书明经术】,与《于氏春秋》记载的【问经养学】颇为相似。应该也是一类‘心学法术’”

“我可仔细参悟体会。”

“今夜师兄开授内篇心学,我正好以此为题, 与他请教。”

想到这里,他收拾杂念,细细感悟。

此一番修读,使刘彦进入‘心流状态’。

周围一切声响都不入耳,与观想、心斋时如出一辙,自然也忘了时辰。

转眼间日月轮转,一更天梆子敲响。

书屋内,油灯点亮,阿九端来一碗‘米酒汤圆’放在桌角处。

沈玉娘、小月儿站一旁看公子。

望着公子头顶团聚的‘明光气云’,内中照见《于氏春秋·养学篇》。

篇中文字,如小鱼排列。

阿九看一眼,与母女笑说:“公子处于书境之中,头上明光是为‘心境文光’,气云乃‘学问精气’,里面透照出的书文,即是公子正在领悟的……”

“此乃儒家明经术,是养学问的一种法门。”

玉娘轻声说:“公子过去修学,都是于梦中读书,或是做书屋观想。没见过公子使这个法门养学。”

阿九点头道:“今日公子与杨、华两位论学,从他们口中获知这门法术,也是头一次用。”

“一更天到了,我叫醒公子。”

说话绕着刘彦看半圈,耳语叫声‘公子’。

见他似乎不闻,阿九转睛分顾玉娘月儿,咬唇抬手一指点触那‘明光气云’。

霎时,那云内书文小字好似被惊动的群鱼,一涌而落,往下聚拢,尽归刘彦天灵。

汇聚成团的学问精气,亦随文字收入归窍。

刘彦脑思内,得一篇明光烁烁的真经。

他于心境收敛学问,将其藏入自家‘经阁’,透脱放下书道:“娘子‘指点’的恰到好处。”

“正巧拨动我灵思!”

“此入书明经法,乃介于‘心斋’与‘观想’之间,与《于氏春秋》中‘问经养学’大抵相通。”

“只要熟用此法,便可更进一步‘问经养学’,于书中见经意、见天地、见精灵。”

“不过,须是‘六经’那等诸子书……”

“奴婢恭喜公子,又得道理通达。”

阿九笑颜道贺,端起汤圆说:“公子饱食经书,也莫忘了吃饭。”

刘彦笑看玉娘姐,接下碗先喝一口甜汤,温暖舒畅浸润口腔,便与她们攀谈家事。

一碗汤圆吃完,他们齐入正房见老夫人。

刘氏牵手自家读书郎,说起今日她与慧静所谈。

大意是‘我已明白我儿学问不俗,儿乃儒家真学君子……’

刘彦见母亲‘识破’,也就不在隐瞒,不谈明悟过程,只说眼下身学,夸赞慧静佛性禅心。

母子把手说话小炷香,大概都说透了。

刘氏留玉娘母女叙话,刘彦出正房入南房,又与沈炼、平儿欢谈一炷香。

一更过半方回书房。

入睡前,他又写一篇《汤圆赋》,让阿九依照晌午之法,取赋文做馅,包一匣汤圆。

今夜去东湖,也给君家尝尝。

阿九应喏说:“公子将神人视作凡俗,如此结交神明,公子当属第一人。”

刘彦写完赋文润笔道:“神人只要尚存六欲,那便本性与人无异。只比常人正直聪明。如此神明可以养情义。”

“若神人不存六欲,就是一尊泥像,只能敬而远之。”

说完,他便回床解衣入梦。

……

二更天时分。

雪珠、粉珠驾车来接,见到刘彦说:“今夜君王召回在外当差的四位公子,要与你引荐,已在艮园设好宴。”

粉珠又道:“君王说,今日是家宴。”

听‘家宴’二字,刘彦生出几分温情,大体明白师兄‘引荐四子’用意,更明白东湖师兄把他摆在何处。

随吩咐阿九带上食匣和赋文,同赴东湖家宴。

此时艮园,相君四位公子齐聚一处,正商议‘如何礼见刘世才’。

“父亲与刘世才认作师兄弟。按照辈分,该称呼他‘叔父’。”

“可七妹、八妹却说,她们与刘世才平辈论交,八妹还说‘七妹直呼其名’。”

“今日我等初见,该当如何称呼?”

“若称‘叔父’,岂不是矮了诸妹?”

“若称‘仁兄’,父亲……会不会怒我等无礼?”

四位公子商量之下,谁都没有拿定主意。

那边七郡主相晴,看哥哥们呆头呆脑,挽手八妹过来道:“可商议妥当?”

大公子抱拳道:“请妹妹指点。”

相晴爽利说:“依我看,你们就与他平辈论交。刘世才和爹爹都不会怪罪,只要心存礼敬,便不失大体。”

“七妹言之有理。”

二公子附和,与众兄弟定下称呼,又去女眷席位寻妻,教她们‘统一称呼先生’。

不多时,两位王妃领雪珠、粉珠先入园,告知众子女、儿媳准备礼见。

刘彦随相君说汤圆入艮园,见东湖一众家眷宴席前迎候,笑说:“师兄礼数未免过高。”

相君淡然道:“寻常人家不都如此?”

“今日你我兄弟小酌两杯,品尝你那‘汤圆’后,再论‘内篇五卷’。”

“也让我那四个犬子旁听,叫他们知晓贤弟之才。”

刘彦点头,问起‘四位公子儒术境界……’。

他只知道,君家四位公子,有两位入赘太湖,另两位在黄河当差。

两人说话来到宴席前。

四位公子上前见礼,逐一报名后,称他‘世才兄’。

刘彦乐意平辈论交,还一礼道:“正巧我来时带了一匣汤圆,此物有团圆之意,正应今日家宴……”

随公子说话,阿九提食匣摆放在宴席。

雪珠、粉珠、凝云帮着打开,取出两大汤盆‘浮圆子’,盆内文光荡漾,散发赋文精气。

一颗颗香火包成的汤圆,漂浮盆中,光晕清澈,看得东湖一家很新奇。

七郡主问:“这团圆之物,就是‘汤圆’?此物你如何制成?我看着像是文章,里面内有乾坤。”

众目齐聚一人。

刘彦分视相君,先说‘人吃的汤圆如何做’,后说‘这敬鬼神的汤圆如何做’。

并让阿九取出《汤圆赋》与东湖一家过目。

称:“此赋即是汤圆之馅……”

四位公子惊讶,不想刘世才如此妙用儒术。

三郡主赞不绝口,七郡主笑看刘彦,夸他‘别出心裁’,叫雪珠众女拿碗成汤圆,迫不及待想尝尝味道。

其父相建元拂须通读《汤圆赋》,已然知其味,滋味上心头。

请刘彦落座,谈道:“世才此赋文写尽其味,亦深藏人间欢喜。”

“好,为君子者,应当如此。”

“此赋文,就留在我水府。往后家宴皆食此物,回头我酿些酒馅,包汤圆与你品尝。”

刘彦举杯敬酒,答谢师兄厚情。

一杯饮下,宾主尽欢。

在座水府家眷都得一颗浮圆子品尝,赋文之味,直达神灵。

这般美食佳肴,胜过他们所食香火无数,东湖家宴由此开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