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767章 弃虚求实

汉道天下 第767章 弃虚求实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到鲁国儒生几个字,荀谌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孔融,突然轻松了许多。

仔细想想,孔融还真是对不起圣人血脉。枉有早慧之名,除了登李膺龙门之外,根本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事迹。

他只会批评,却无所建树。

“你考入讲武堂,是诸葛亮的建议吗?”

“算是吧。”徐庶淡淡地说道:“以前不肯读书,是因为以我的家世,恐怕也难以读书入仕,转而习剑。现在不愿读书,则是觉得圣人之道未必在书本之内,不如从军,既能谋生,也能开拓视野。所以诸葛亮一说,我便应了。”

荀谌眉头微皱。“元直,圣人之道固然未必尽在书中,但典籍却是圣人所传,乃是求道的门径。不读书,如何知道?”

徐庶回头看看荀谌。“刘表既是宗室,又是名臣之后,本人也学问渊博,堪称大儒。荀君觉得他知道吗?恕我直言,真正以读书知道的人,我没见过,倒是看到不少迂腐之辈,甚至是伪君子。”

荀谌反唇相讥。“讲武堂虞祭酒是迂腐之辈,还是伪君子?”

徐庶咂了咂嘴,神情有些尴尬。

一时不慎,说得太绝对了,被荀谌抓住破绽,反倒无法应对。

“如果你想拜访的是读书人虞翻,那你就来错了,现在就回头还来得及。”一个声音从头顶传来,声音不大,但字字清晰,有如在耳边一边。

荀谌停住脚步,抬头一看,只见前面的楼上有一人凭栏而立。中等身材,面容清瘦,眉宇间毫不掩饰傲气。

徐庶连忙说道:“荀君,毛君,这就是虞祭酒。”

荀谌心中不喜,拱手道:“那敢问足下是什么人?”

虞翻轻笑一声。“度田只是行王道的办法之一,本身并非王道。读书也是求道的办法之一,本身并非求道。同样的道理,你明于彼而拙于此,着实令我惊讶。”

荀谌顿时面红耳赤。

虞翻用他的文章来反驳他的观点,这可比他利用徐庶的一时失言来堵徐庶高明多了。

如果说徐庶只是鲁莽,那他就是虚伪,至少是不懂装懂。

即使如此,荀谌还是反问道:“不读书,如何求道?”

“三皇五帝读什么书?”

“三皇五帝乃是圣人,生而知之,自然不用读书。可是圣人不常有,普通人不读书,岂能知道?”

“天高地卑,日月经行,寒来暑往,风鼓雨润,道在其中,何必读书?如今太学嚣嚣,群言鼎沸,守私利而忘公义,惧战乱而不治其因,逞小智而拒大道,是他们读的书有问题,还是他们自己有问题?”

荀谌语塞,血往脸上涌。

毛玠拱手施礼。“陈留毛玠,见过祭酒。未落席而受祭酒之教,幸甚。”

虞翻转头看向毛玠,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毛君虽然迂腐了些,却能安贫乐道,不违本心。能与毛君一见,也是我的荣幸。元直,请毛君登堂。”

“喏。”徐庶下意识地应了一声,话一出口,又有些尴尬。

虞翻只请毛玠登堂,荀谌怎么办?

“祭酒?”

虞翻淡淡地说道:“我不是读书人,我只是求道人。荀君若是问道,不妨一起来。若是谈经论典,恕虞某无暇奉陪。”

荀谌苦笑,摇摇头。

当初荀文倩就提醒过他,虞翻是狂生,不能以常理计。现在一见,果然如此。真要与他计较,丢脸的还是自己。

“谌虽愚钝,不知道,但能听祭酒与孝先论道,自然也是要听一听的。”

“那就来吧。”

徐庶大喜,躬身相邀。

荀谌、毛玠登堂,上了楼,来到虞翻面前。

荀谌看了一眼正堂。

刚才在楼下时,他只听到虞翻的声音。现在上了楼,才发现楼中人不少,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却几乎没有声音。

大堂正中央,摆着一个木架,架上有大大小小的圆环,每一个圆环上都有一个球,似乎还可以滑动。几个人围着木架,正轻声商量着什么。

“这是……”

“浑天仪。”虞翻伸手示意,请他们入座。

荀谌却没有坐。“是洛阳的浑天仪吗?看起来……不太像。”

“你见过洛阳的浑天仪?”

“见过。我不仅见过张衡所制的浑天仪,还见过贾逵所见的浑天仪。不过都与你这个不太像。”

“我们做了些许改进。”

“些许?”荀谌表示怀疑。

虞翻笑了,却不再说,只是示意荀谌、毛玠入座。

见荀谌疑惑,徐庶说道:“荀君,我讲武堂研究星象,不是为了预测吉凶,而是为了军事。”

荀谌会意,涉及到军事秘密,虞翻不肯多说也就自然了。

入座之后,虞翻开门见山,直接表达了对荀谌那篇文章的态度。

一方面,他欣赏荀谌务实的态度。

问题最终是要解决的,讨论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讨论,讨论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天子举行论讲,是希望能群策群力,最终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再写一部《盐铁论》或者《白虎通》。

推行农学,至少是一个务实的解决办法。

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荀谌避重就轻,诚意不足。

推行农学是好事,加大对农学的研究也的确有可能提高粮食产量,为解决人地矛盾提供方案。但农学研究不是短时间内能实现的,度田却是最便捷的方法。

重农学,却反对度田,等于舍近求远,避开了真正的矛盾。

所以,这篇文章虽然有可取之处,本质上还是阳奉阴违,表面不一。

荀谌心中发虚,脸上却有些挂不住。

“依祭酒之见,又当如何?以大兵驱之,强行度田?”

虞翻笑而不答。“荀君来太学有些时日了吧?”

“大约半个月。”

“哪天起程回冀州?”

荀谌眉心微蹙。“你怎么知道我要回冀州?我还打算参加论讲呢。”

“太学论讲虽未举行,但会有什么意见,无非那么几条。你如果真能通过辩论得出结果,未免想当然。退一步说,就算最终证明了唯有度田才是最佳办法,山东就能接受度田?”

荀谌、毛玠心中一紧。

虞翻身为讲武堂祭酒,有这样的态度,显然不是好事。

这说明朝廷——至少有一部分人——根本不相信论讲能解决问题,还是倾向于用兵。

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虞翻说得对。

辩论是为了解决问题,但辩论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就算最后能取得一致意见,认为度田势在必行,山东士大夫就会接受度田吗?

不可能的。

“这么说……大战难以避免?”毛玠说道。

“也不尽然。就算要战,也不是所有人都会顽固到只能兵戎相见、玉石俱焚。”虞翻转头看向荀谌,嘴角带笑。“荀君,你说呢?”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