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人性空间 > 第二十二章《人性的焦虑》

人性空间 第二十二章《人性的焦虑》

作者:苗洪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3: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我来到周家大约第一个多月的时候,子影给发了薪水,是直接转我银行卡的。现在取款可真是方便多了,只要你打扮的不要过分怪异,到取款机前刷脸即可。改天我得试下,我到银行照相的时候头发比较短,看看我留长发那取款机是否还认得出我没。别开玩笑了,据说,当取款人佩戴帽子、墨镜时刷脸时机器均显示无法识别。现在的刷脸取款仅仅只是刚刚开始。未来,你的一个眼神、你的静脉指纹,甚至你的声音,都能成为银行识别你的暗号。在梦里,我又回到了阔别五年的周家别墅。我怎么又重复起我们这部小说的第一句话。我只不过是想说,如果我果然在现实中再次回到这所别墅时,它还会记得我吗?我在这里整整居住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当我在离开之前,面对已经揭开的关于第三房间的秘密,钢琴的秘密,玫瑰的秘密及其那个神秘的老太太的秘密,我突然感觉,知道这些背后所隐藏的秘密之后,又能挽救什么?我们的读者曾经和我一起为这些秘密而焦虑。是我与读者们共同的好奇,才促使我踏上了探索这些秘密的征程。或许就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这部小说的创作与面世。实际上,当我揭开这些秘密之前,子影就已经不辞而别,而那个神秘的老太太在得知子影消失时不久,在这所别墅的一个角落里与世长辞。

现在想想,这世界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有着隐藏至深的秘密。这些秘密或许是预示着荣耀,以及无尽的耻辱,然而,秘密的荣耀部分却并不一定是主体生活下去的心理支撑,但是耻辱却有可能是他活着的动力,因为他要雪耻或复仇。因为我们明显可以在许多关于复仇的传奇小说中可以得到证明。那些背负耻辱一生的复仇者往往会在杀死仇人的一瞬间,自己也含笑而去。当然,我们仅仅依次为例说明许多秘密一旦被揭开背后所折射的无意义性。保留着一份秘密,或许让你过得更加从容。在子影的丈夫离开这里到澳大利亚定居之前,据说这所豪华的别墅里每个周末都几乎举办一场类似鸡尾酒式的宴会或舞会。

那个时候的楚子其实还不到十岁,不知道这种豪华的场面带给他怎样的联想。应该有保姆单独照顾楚紫的生活。但是,这个照顾楚紫的保姆是否是和其他保姆身份一样的保姆,还有待于我们做继续的阐述。楚紫是子影和澳大利亚丈夫共同生育的孩子。因此,我们在这里涉及到一个基本逻辑性的问题是,子影和他的前任丈夫是否曾经有过孩子。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子影又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和现在丈夫结婚的。在前面的较早期章节中,我们曾经专门有一个细节是交代楚紫出生大概时间的。

当然,我们目前尽管没有证据判断楚紫有没有同母异父兄弟姊妹的事情。按照楚紫父亲比子影大将近20岁的跨度来说,应该会同意子影与前夫生育的孩子来到这个家庭一起生活。这样说尽管有些武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子影是凭借自己的条件嫁到这个家庭里,而不是自己愿意嫁到这个家庭里。所以,在逻辑上来说,子影唯一结婚的条件有可能就是将自己原先的孩子过来一起生活。而另外,对于一个从事舞蹈事业的女人来说,善良的成份其实是陪伴她直到生命最后一息的人伦情感及道德情感。所以,当我们的小说按照顺序书写到这里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个关于道德范畴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个讨论的主题是,对于一个已经有孩子并且和前夫离婚的情况下而再婚时,决定这个孩子到现在家庭生活的因素是由母亲的善良决定还是又后来的丈夫决定。而且,当这个孩子的父亲在放弃对他的监护权之后,孩子本身的不幸遭遇也是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或许是出于怜悯及同情心,后来的丈夫接受了这个与他本无血缘关系的孩子一起生活。所以说,当我们的故事进行到这里的时候,那种极度关于煽情的再婚浪漫情节的描述在这里显得明确失去了都市文学的份量。

而实际上这种文学艺术与现实焦虑的碰撞早在根据作家叶辛同名小说改编的《孽债》中就遭遇了许多因再组家庭引起的后续道德焦虑——实际上,当我们在二十年后再度回首这部收视率曾经达到万人空巷的电视剧当中时,突然发现,叶辛老师仅仅只不过是在感性方面唤起着对寻亲孩子同情的同时,并没有在道德方针上解决孩子们的最终归属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这些孩子的灵魂流浪及身体流浪都将是永远的存在。当然,随着那些孩子的成长及自理能力的提高,他们会客观的重新认识自己及其父母亲现在的家庭。当道德的碰撞遭遇婚姻时有时候给人带来的道德约束力的确力不从心。现实中的房子就是那么大,这些寻亲的孩子实际上已经到了识别自我空间概念的年龄,可是,他们最终又将回到哪里去?

当这一话题再次回到我们这部小说的时候,其实会感觉到关于叶辛老师《孽债》话题的重提仍旧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于子影这代女性群体来说,她们无论是否离异,如果结婚时间正常的话,她们的孩子正是成立家庭的高峰期。如果是对于离异而却又因为某种程度的自尊心或者说对前夫持有某种要挟心理自愿放弃丈夫所有资助的女性来说,面临这一关的到来时,其实是显得特别的艰难而疏离。房子,汽车只不过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将来这些孩子是该诅咒自己的母亲或是诅咒自己的亲生父亲。父母亲当年离婚时,母亲哄着骗子孩子到法庭上坚持着与母亲生活的供词,而母亲又以所谓的感情折磨始终不让孩子去探望父亲,自然也不让父亲探望孩子。母亲总以为母爱能战胜所有困难,可是当自己作为一个中年妇女,连孩子读大学的费用都捉襟见肘时,母爱在现实生活的残酷面前又被无情击破。

而对于子影来说,即便离婚N次,她与前任所生育的孩子都无疑不存在这些经济上拮据因素。所以,我们的小说又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的相关讨论。那就是,当一个经历N次婚姻的女人,抛开比较实际的现实问题时,她的心路轨迹又是如何延伸的?而另外,又假设这些离婚都是由子影本人主动提出的离婚要求的情形之下,她的人格是否又依然保持稳定保持原状呢?解除婚约只是结果,而其实所谓主动提出解除婚姻背后所隐藏的是无奈及对于目前婚姻状况的不堪忍受成分。但是,除了种种所谓的被动式离婚与主动式离婚的概念之外,是否还具有第三种原因存在呢?所有离婚表面的背后其实都保留着永远不能解开的秘密。我们困惑与迷茫于子影表面上的豁达与性格的明朗,如果在外人看来,她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再婚N次的女性。

我们在创作这部小说之前,曾经向创世中文网都市频道的编辑透露过我们关于子影这一经历N次婚姻女性初步的描述规划。在这个初步提纲中,子影是一个经历N次婚姻女性的文学身份是一个在原则上被确立的角色。如果按照这个婚姻的运行轨迹来分析的话,子影在最后表示出对爱情对婚姻的觉悟实际上是非常正常也是合乎逻辑的发展曲线。但是,关于子影的叙述工作是因为在她的孩子楚紫自杀后才通过回忆,闪回等手段描绘子影这一人物的。因此,即便我们再怎么强调那个逻辑性的婚姻觉醒,但是,孩子死亡的这一关却无论如何是不能被忽略的元素。我们必须寻找出楚子与子影母子关系中的那些非理性的东西。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子影矛盾重重的人格间接导致了楚紫的自杀。但是,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因为我被安排到子影家里做家政工作的目的是明确的,既照顾因丧子而孤单的目的。这里其实有很多无法推敲的东西。因为在我到来之前,子影家必须有一个类似管家式的人物负责这所庞大别墅的管理工作。我没有看见,并不是说曾经没有这类人物的存在。我仅仅是因为某个房间的水管破例才知道这所别墅曾经有过保姆的存在。而另外,由于子影即将出国定居而辞去了这些保姆及花工也不是没有可能。别以为这种繁琐的描绘没有意义。实际上很有必要。因为它使我们在没有第三者的证明之下可以得出的证明是,这些繁琐的细节实际上证明了子影的出国定居计划本来是按照正常计划进行的。只不过是楚紫的死亡让她临时改变了启程的计划。

实际上,对于未能如期出国的子影来说,情绪是极其复杂的。既有未能及时出国的焦虑,也有关于因楚紫死亡而带来的种种抑郁与不安,实际上,我本人在这里工作也是一个焦虑的体验。我每天的工作基本上并没有实质性的工作。甚至连饭都不要做。这是个外卖服务遍地开花的时代,只要你愿意,即便是来自远程的特色食品也能在几小时之内送到机场,然后再有专人送到家里。如果子影开心的话,偶尔会带上我去参加一个上流阶层的宴会及舞会。现在有经验了,每次去参加这种高档的宴会之前,我都会提前叫好外卖吃饱再说。子影曾经带我去一家制衣店为我定做了好几件非常时尚而贵重的服装。而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真正穿过它们。其中有一件衣服,差不多是我五年程序员工作薪水的总和。而另外,这个城市最寒冷的季节也会保持在摄氏15度以上。面对那些投来羡慕目光的裁缝师傅,我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子影总是在这个时候提醒我,太太,别忘记你的工作是编程设计师。看看你的样子,简直就是连高档香水都没有用过的女人。奕香, 菲拉格慕,古驰,维多利亚的秘密,祖马龙 ,迪奥,雪尔妮兰 。还记得那个保姆的房间吗,我曾经给她买了许多贵重的化妆品,她从来没有用过。可是,一夜之间,在她离开的时候,却全部塞在行李包里给带走了。真是个虚伪的女人。太太,这应该是你最奢嗜的一刻了。以后你也不会到这里再做衣服了。我说这些只是让你明白,钱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即便买不到幸福,它至少不会让流落街头。尽管我不崇拜金钱,但是它至少会让我减少很多生存的压力。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希望当一名舞蹈艺术家。可是,那天我上了一档电视台的节目才知道,我演出了20多年的《睡美人》影响力还不如这一次出现在电视节目里的冲击波强度大。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发现所谓的舞蹈艺术家实际上只是当你站在那个舞台,站在那个金色剧院的时候你才是舞蹈艺术家,离开了这些,你什么都不是,怪不得我在舞蹈学院上学的时候,就有同学甚至连学业的正面都不要去演电影,演电视剧。实际上,外国芭蕾演员也有直接去演电影的。

看过《红凌艳》吧?佩吉是一名很有天赋的芭蕾舞演员,她对芭蕾舞的热爱让她觉得她生来便是为了舞蹈。她参加了芭蕾舞剧《红菱艳》的演出,在剧中,她扮演那个穿上红鞋一直舞蹈到死的舞女,她的演出获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她的演艺事业就此扶摇直上。之后,她结识了作曲家朱利安并且迅速坠入了爱河。

剧情倒是非常感人肺腑,莫伊拉·希勒是《红菱艳》的女主角。本身就是一位出色的芭蕾演员。1926年,她出生在邓弗姆林苏格兰。1931年她搬到恩多拉罗得西亚北部,在1936年她回到了英国。三年后她加入萨德勒斯韦尔斯芭蕾舞学校。在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她的父母带她去住在苏格兰。1941年进入了著名的国际芭蕾舞团。她整整活了八十岁才离开人世。而她演出的那个舞女可没这么幸运。为了所爱的人,佩吉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但婚后平静的生活令她无法忍受,似乎总有一种魔力在召唤她穿上舞鞋翩然起舞。佩吉听从了内心的召唤,她离开了朱利安重新回到了舞台,但渐渐的,她想起了自己曾经扮演过的那个穿着红鞋的舞女,她觉得她们的身影正在慢慢重叠,不安的佩吉猛然醒悟,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并非舞蹈而是家庭,她冲出剧院想要重拾朱利安的爱情,但一辆火车从天而降,终结了她年轻的生命。我想想,我是不是也能像她那样活到八十岁。实际上那个一直舞蹈到死的舞女,是因为是因为爱的焦虑才一直在舞台上旋转,旋转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生命没有了,焦虑自然也就结束了。或许正是这莫名其妙的爱情才让你焦虑,才让你在不休的舞蹈中忘却焦虑。

记得楚紫活着的时候就经常一个人在阳台上演奏小提琴。那些曲子现在想起来,依然在那里回荡着。雨后的彩虹中,楚紫单薄的身影支撑着小提琴,卡洛儿的曲子《在爱中》总是在楚紫的演奏中缓缓流淌。每当楚紫在演奏《Niccolo Paganini Romance from The Magic Bow》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起他小时候天真烂漫的笑容;

而《Massenet, Jules Meditation aus from extralt de》总是会让我想起那些痕迹般的记忆碎片。又象是世界末日,又像是一切从新开始。《Somewhere in Time》,《卡桑布兰卡》还有《降D大调第三号慰藉曲》。

对了,太太,您听到过这首又楚紫演奏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吗?她可凝聚着一家三代与丹顶鹤的生死情缘。30年前,女孩徐秀娟为找寻飞失的丹顶鹤献出了生命,而30年后,她的弟弟同样牺牲在她当年找寻飞失的丹顶鹤献出了生命。他姐姐当年牺牲的时候,他才17岁。人总要有个信念,或许是因为有了信念的存在你才没有焦虑。

——当您阅读到这里的时候,您是不是发现压抑了整整二十个章节的情绪,是否在顷刻之间就化为乌有?事实上,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进入这种乐感节奏式描写方针的话,那么凭借那些单调的文字,您永远体会不到一轮冷月之下的玫瑰别墅是如此的让梦牵魂绕。这些音乐的再现是否冲淡了您阅读过程中长久的困惑,焦虑及莫名其妙的情感?文学艺术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驱散你的焦虑与抑郁,能够让你回首从容仔细看清楚焦虑与抑郁真实模样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启蒙及文学价值的体验。他会让您感到灵魂的超越与震撼。这就是说我们的作品的本意。

好了,先生们,今天的这一章节就先写到这里吧。我们的读者朋友尽管和我一起卷入这个关于逻辑旋涡的日子已经很久了。实际上当你习惯于这种关于逻辑思维的演绎再现时,你就会发现,我们的这部小说一直在逻辑的纠缠中一直引领着你向故事的纵深处飞速迈进着。这是一个关于逻辑黑洞的推进与进化的复杂过程,我们总是在最关键时刻的提醒着你在重叠与记忆我们先前所出现每一个细节的基础上,证明着我们的故事一起在向前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