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 第一百零九章 兵戎相见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第一百零九章 兵戎相见

作者:月明碧琉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9: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消息传到太子宫时,恰逢一阵雷声卷过天际,一场雷雨猝不及防地下了下来,豆大的雨点在地上溅起不小的水花,殿内一片安静,良久刘据道:“母后,父皇竟在建章宫中…”

此时,刘据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自从江充治巫以来,所有的迹象都似乎表明他的父皇被困甘泉宫中以至宵小乘机作乱,但此时刘彻的诏书和移驾却让一切都变了样。意欲平叛之人到头来却变成了作乱之人,以至变成众矢之的,被天下口诛笔伐,刘据既惊且愕,卫子夫亦是如此。

“石少傅,你如何想?”卫子夫抬眸望向石德。

石德祖上自高祖刘邦开国便随侍在侧,整个家族在大汉朝累有贤名,而他在刘据少时便为太子少傅,多年来深为刘据所信任。故而当巫蛊之祸发生时,刘据第一时间便召他前来商议,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如今形势竟如此诡异,圣驾不仅没有如他所想一般被困甘泉宫,反而还颁布诏书移驾建章宫指挥平叛,这所有的一切说明了什么?难道…圣驾真有易储之心?

当卫子夫问向石德时,他亦处在惊愕和怀疑之中,闻声回道:“皇后,老臣亦是百思不解。若圣上没有被困甘泉宫中,为何皇后与太子数次使人前往皆无回应?若圣上对太子有猜忌之心,江充被诛后为何不遣使者前来询问?若圣上真有易储之心,为何要等太子掌控南军后再由左丞相刘屈氂率军讨伐?凡此种种,岂非于理不合?”

卫子夫徐徐点了点头,道:“太傅所言本宫亦是同感,只是如今太子起兵,不管初衷如何,在陛下眼中已为大逆之举。本宫思忖着如今陛下既在建章宫中,不如由本宫前往请罪,将此前因后果一一道来,陛下圣明,定然不会受小人蒙蔽,待所有事情查清,本宫想陛下也会还太子清白!”

“母后!”刘据切切言道,“此事因儿臣而起,到今日局面亦是由儿臣而为,故此前往建章宫请罪之事也该由儿臣来做!儿臣相信待父皇查明前因后果后,定然能理解儿臣苦衷!”

“太子不可!”石德闻言忙劝阻道,“太子已是旋涡中心,此时绝不可贸然前往建章宫中,能搅动此事者绝非等闲之辈,若事情未明之前太子前去请罪,风险甚大!不若由皇后前去求见陛下,将此事始末告知陛下,相信以陛下之圣明,查明真相乃是早晚之事。”

“石少傅说的是!”卫子夫点头赞同,对刘据道:“据儿,事情未明前还是由母后前往会更好些。”

刘据明白此事干系重大,当下也不再坚持,只躬身一礼对卫子夫道:“有劳母后!”

----

稍作收拾,卫子夫立即坐上马车去往建章宫面圣。建章宫在长安城以西,距离直城门不过数十里路,马车出了城门不足一个时辰便就到了,但此时的建章宫守卫森严,一副如临大敌之势。

马车在建章宫宫门前停了下来,芸娘上前将皇后符节交予门侯检验,道:“请开宫门,皇后求见陛下!”

谁料门侯验过符节并不开门,只一揖道:“陛下有旨,未央宫来人一律不见!”

芸娘闻言急道:“皇后就在马车之中,还请门侯通报陛下!”

门侯道:“还请皇后恕罪,陛下旨意下属不敢不遵!”

“你…”芸娘急的直跺脚,“如此伏天,若皇后凤体有损,你担待得起吗?”

门侯面有难色,但依然坚持道,“请皇后回宫!”

芸娘还想与之争辩,只听卫子夫在马车中道,“芸娘,扶本宫下来!”

“皇后…”芸娘忙上前扶着卫子夫下了马车,卫子夫上前对门侯道:“既然陛下有旨,本宫也不为难你,你只需前去禀告陛下,本宫在此等候。至于陛下见与不见,由陛下决定!”

当今皇后都如此说了,一个小小的门侯自不敢拒绝,闻言门侯忙恭声道:“诺!”言罢转身入宫门,疾步而去。

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建章宫宫门外虽有阴凉,但不足以祛暑,等了一炷香时间,卫子夫额头的汗水便密密匝匝地淌了下来,芸娘心疼擦拭道:“皇后再忍耐片刻!”

“嗯…”卫子夫笑着点点头,道:“无妨。”

又过了一炷香时间,门侯脚步匆匆前来回道:“禀皇后,陛下说太子失德积重难返,请皇后回去。”

卫子夫闻言急忙道:“本宫正为此事而来,其中曲折必得本宫面圣方可。还请再去禀告圣上!”

门侯为难道:“皇后莫要再为难小人了,陛下不见,天气炎热皇后还是回去吧!”

“不行!”卫子夫断然摇头道,“如今太子身受不白之冤,本宫定要为太子讨个清白!还请再报陛下!若陛下不见,本宫就在此地一直等下去!”

门侯见状无奈,只得道:“皇后稍候,小人再去通报!”

又是两炷香的时间,门侯一脸无奈前来回道:“皇后,陛下依然不见…请皇后回吧!”

虽是酷暑时节,但卫子夫闻言心中一阵寒意,夫妻三十余载,何至如此薄情?如今自己的儿子被诬私行巫蛊反叛作乱,身为父亲的他却连一个解释的机会都不愿意给,“陛下,你当真是被小人蒙蔽,还是早就对据儿有了猜疑之心?”卫子夫细思极恐,心中早已寒意成冰。

“皇后,陛下既然不见,我们明日再来吧!”芸娘一旁好声劝道。

卫子夫摇了摇头,坚定道:“本宫哪也不去,就在此处等候召见!”

----

夏蝉声声,躲在树叶的阴凉处鸣叫不止,建章宫中赵嫣和苏文立于凉亭之中,只听苏文道:“夫人,听闻如今皇后还在宫门外求见陛下呢!”

赵嫣望了望凉亭外一丝风也没有的天空,微微笑道:“那就让她等着吧,陛下是不会见她的!”

苏文赞道:“多亏夫人好手段,太子宫的两名使者只怕到死,还懵然不知发生何事呢!”

赵嫣嘴边含了一丝不屑道:“谁让他们选主子时不仔细看看?太子谋反他们自然同罪论处,怪不得任何人!”

“那是自然!”苏文点头笑道,“小皇子自是天生的尧帝命,当日谁也没想到那杜周竟能随王弼一道入宫,若没有他告知陛下太子谋逆,如何能这般顺利逼反太子?”

赵嫣闻言笑得越发妩媚,道:“我儿天命所归,关键之处,自有人相助!”

苏文更是忙不迭恭贺道:“夫人所言极是!老奴愿为夫人差遣!”

赵嫣眼中笑意盈盈,目光越过瓦蓝的天际,将来,执掌这天地乾坤的,必然是她的弗陵子吧!

----

七月的黄昏总是迟迟来临,酉时四刻,建章宫宫门关闭之时阳光依然有些刺眼,望着绛红色的宫门缓缓关上,芸娘好声劝道:“皇后,我们明日再来吧!”

卫子夫默然地点了点头,再等到明日她的儿子便多一份危险,可是除了明日再来,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车马朝着未央宫方向辘辘而去,夕阳西沉,将驰道铺上了一层金黄色,马车在路的远方变成一个黑点,渐渐消失不见。

----

第二日寅时,天色还未大亮,建章宫宫门缓缓开启之际,门侯便见一辆马车停在宫门口,马车旁立着的是昨日见过的椒房殿侍婢,门侯忙上前对着马车礼道:“见过皇后!”

车帘掀起,卫子夫的声音从里面传来,“本宫在此等候觐见,请待陛下起身后为本宫通传!”

门侯应声诺,退了下去。

直到酉时四刻,宫门又将关闭,卫子夫抬眼望向殿宇重重的建章宫,心中千言万语却无一字可倾吐,默然良久,转身离去。

第三日,正待卫子夫跨出殿门之际,太子刘据喊住了她,“母后!”

卫子夫闻言回首,只见刘据眼中含满泪水,泣声言道:“母后为儿臣奔波劳累,儿臣惭愧至极!既然父皇不信儿臣,母后再去也是无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让儿臣堂堂正正为自己的清誉打一场!”

“据儿…”卫子夫抚着她的儿子,不舍道:“母后看着你从小长大,成家生子,还希望看着你名正言顺地登上大宝,成为一代明君!开弓难回头,母后不能让你们父子兵戎相见,据儿啊,母后…”

未等卫子夫说完,只见刘据的侍从官太子洗马奔跑入内,大声道:“太子不好了!刘屈氂率三辅之兵前来攻打太子宫!”

“什么?”卫子夫和刘据俱是大吃一惊,刘据忙问道:“三辅之兵何在?”

太子洗马一边喘气一边回道:“已在太子宫外!”

“据儿…”卫子夫眼中满是担忧,拉住刘据道:“让母后再去建章宫求你父皇…”

刘据缓缓摇了摇头,道:“母后,你已连续去求父皇两日了,父皇可曾见过你?既然父皇已经不信儿臣,儿臣唯有自证清白了!”言罢握了握卫子夫的手,眼神坚定地转身离去。

“据儿…”卫子夫无力喊道,眼前的状况已经容不得她去选择了,她的儿子说的没错,既然没有了信任,唯一能做的,就是自证清白!

“杀!”一阵呐喊声从宫墙外传来,双方已经开战,卫子夫擦了擦眼泪,转身走入殿中,对身边的芸娘道:“命太子洗马速去了解战情,报于我知!”

卯时。“皇后,双方仍在交战,战况不明。”

辰时。“皇后,太子所领南军伤亡一千余人,中都官狱不良人死伤十之一二。”

已时。“皇后,太子所领南军伤亡三千余人,中都官狱不良人死伤十之三四。”

卫子夫脸上的表情一直沉重而端凝,她不发一言,听着前方的战报,任由心中的山呼海啸滔滔而过。她担忧过、惧怕过,但从不曾逃避过,她知道如今她们母子已无任何外援,除了自证清白别无选择。

午时。双方休战。

“母后!”刘据疾步入内,他脚步坚定朝卫子夫走来,卫子夫忙起身唤道:“据儿…”

“母后!”刘据走近,好声安慰道:“刘屈氂虽然率三辅之兵,亦没有占到儿臣多大便宜,双方伤亡相差无几,不过石少傅提及由长水校尉统领的长水、宣曲胡兵,倒是令儿臣生出不少想法。”

“来,先吃些东西。”卫子夫指着备下的吃食,让刘据坐下,方才言道,“据儿说说看,有何想法?”

刘据道:“长水、宣曲之地的胡骑骁勇善战,如今刘屈氂率三辅之地兵力前来攻打,若是儿臣能调动这支胡骑,胜算自会增加不少!”

卫子夫点头道:“据儿所言不差,母后亦听你舅父说过,长水、宣曲之地的胡骑乃是当年攻克匈奴后,降汉匈奴兵所组建,自是十分勇猛,若能调动此骑当是最好!”

刘据听得母亲赞同,更是下定决心道:“母后亦如此说,儿臣马上命人持符节前去征调!”

“好!”看着刘据临危不乱地应对乱局,卫子夫心中欣慰不少。

申时。一个坏消息传了过来,长水、宣曲两地胡骑已被侍郎莽通奉旨征调,正赶来增援刘屈氂的兵力。

刘据闻报,当下脸色一变,走下门楼。

听着耳边的厮杀声,刘据的目光越过眼前交战的双方,望向城北。

酉时,太子刘据一身甲衣,率亲兵来到长安城外的北军军营南门之外,将北军使者护军任安召出,道:“北军使者护军任安听令!”

任安俯身道:“北军使者护军任安,在!”

刘据大声道:“今有左丞相刘屈氂率三辅之兵攻打太子宫,本宫命你速速发兵,拨乱反正!”言罢便将手中符节颁与任安。

任安接过符节,拜道:“任安遵命!”

刘据见征调北军如此顺利,当下心中大宽,又私下言道:“任将军出身卫大司马府中,舅父虽已仙游,然知将军忠义仍在,此一战,本宫就拜托任将军了!”

任安沉声道:“太子言重了,此乃臣之本分!”

“好!”刘据赞道,“本宫等你发兵!”

“诺!”任安应道,转身返回营中。刘据在北军营外等候多时,却不见营中有任何发兵之举,再召任安,任安闭门不出。刘据见此大变,心中愤懑不已,朝着北军军营大声骂道:“任安,你这老匹夫,言而无信,可恨至极!”

接连骂了数声,北军依然未有任何动静,眼看已至戌时,刘据不能久待,只得掉转马头,朝长安城奔去。

经过一日釜战,虽然双方各有伤亡,但征调长水、宣曲胡骑不得,又受北军使者护军任安敷衍,刘据对未来战局的把握越来越小。

次日天刚放亮,刘据又命太子宫卫率将长安四市青壮约数万人之众,以平定叛乱之名临时组织了起来。就在卫率领着这些人经过长乐宫西门外时,遇上了刘屈氂率领的军队,双方迅速交战了起来,瞬间,鲜血遍地,死伤无数。

刘据接到奏报,连忙率南军主力和中都官狱不良人赶来加入交战,本都是大汉子民,在这一刻却杀红了眼睛,血流成河。

----

“据儿…”卫子夫梦中醒来,大汗淋漓,长安城的混战已经持续了五日之久,所有人都在盛传太子谋反,已兵败身亡。

“不会的,据儿,你一定不能有事,母后还在等着你,只要你父皇入城他一定会明白你是被冤枉的…”

夜色深邃而迷离,太子洗马已经有两日未来禀报,卫子夫如置火端,煎熬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