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 第一百零八章 步步相逼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第一百零八章 步步相逼

作者:月明碧琉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9: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与此同时,未央宫中太子刘据告令百官,绣衣使者江充诬陷东宫,其罪当诛。

卯时一刻,刘据亲自监斩江充,他大声骂道:“赵国之奴,扰乱汝国国君父子尚嫌不够,尤来我朝中作乱,离间本宫父子之情!其心之险恶,殊非言语所能及,如此罪大恶极,诛!”

江充虽老谋深算,但从未想到一向仁厚的太子会突然反扑,更未想到等待他的结局会是身首异处,想及将来的大富贵,江充满心不甘,他大声呼叫道:“太子你若斩我,陛下必将重罚于你!”

刘据望着江充,眼中俱是不屑,冷声道:“斩!”

随着刘据一声令下,江充还来不及说第二句话,头颅便被砍了下来,鲜血淋漓中那落地头颅上的眼睛充满惊惧地瞪大着,望着这个大富贵还不曾来临便随风逝去的巍巍皇城,不甘闭合。

----

午时,骄阳似火,正是暑气旺盛的时候,长安城街道上车马稀稀,西北处的城门雍门外驶入一辆马车,值守城门的军士拦下道:“入城文书!”

马车内递出一枚特制的铜质令符,守门军士一看忙低头道:“得罪了!请!”

车马辘辘正要起行,忽然一个声音道:“请问车内可是陛下使者?”王弼循声挑起车帘,只见一名身着廷尉服的官员立在眼前,王弼侍驾多年,一见此人自然认得,忙道:“廷尉大人!”

此人正是廷尉杜周。

早朝时太子刘据以监国之名,亲自监斩江充,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杜周见此情形惊惧不已。正在他巡查城门防守之时,看见马车内递出的特制铜符,杜周顿时像落水人看见了稻草一般望见了希望,当即赶紧上前拦住。

杜周一拱手,试探问道:“使者入京想必是为要事而来吧?”

王弼心中一动,他本就是胆小怕事之人,在紫殿中听闻苏文所言已是胆颤心惊,未料探查京中动向之事竟落在了自己头上,皇命难违,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往长安而来。廷尉杜周的问话,也许恰好可以解了他眼下的难题,想及此处,王弼道:“正是!廷尉大人若是方便,小使有几句话想问大人。”

杜周微微一笑道:“方便!不如你我寻一僻静处说话可好?”

王弼正合心意,随即在离城门不远处寻了块安静的地方停下马车,王弼下车对杜周一揖,道:“敢问廷尉大人,如今宫中可有要事发生?”

杜周脸色一变,抬眼望了望四周,见四处无人方才低声道:“宫中之事,难道陛下不知?”

王弼见杜周这番神色,不由紧张道:“不知宫内发生了何事?”

杜周见王弼紧张了起来,心中更是多了几分猜测,愈发压低了声音道:“今日卯时一刻,太子监斩绣衣使者江充!”

“什么?江充死了?”王弼闻言倒吸了一口冷气,两眼怔怔道:“这太子到底意欲何为啊?”

“太子之意还不明了吗?”杜周低声道,“绣衣使者江充奉陛下之意查治巫蛊,在太子东宫内挖得桐人木偶,那江充随即便被太子捉拿了起来,不过一日功夫便以诬陷太子之罪被处以斩刑,太子如此行径,岂非谋乱之心昭昭?”

“谋乱?”王弼闻言大惊失色,忙对杜周道:“廷尉大人慎言!”

杜周冷哼一声摇了摇头,嗟叹道:“还有何好慎言,如今东宫兵甲齐全,只差没有揭竿而起!陛下素以为太子敦厚,故而安心在甘泉宫中避暑,未料太子竟存如此狼子之心,悲乎悲乎!”

王弼见状心中愈发犹豫了起来,若是当真如廷尉杜周所言,这未央宫还真是入得出不得,可若是不去宫中回去如何复旨呢?前思后想,左右掂量,王弼踌躇不定。

杜周觑着王弼的神色,更是忧声道:“使者若是去往宫中,必得小心!”

王弼一听心中又是一颤,沉思片刻朝着杜周一揖,道:“廷尉大人实不相瞒,小使正是奉陛下旨意去往宫中探查动静,若是情形真如大人所言,可否请大人在陛下跟前做个人证,将在京中态势向陛下如实禀奏?”

杜周闻言正中下怀,当下便拱手道:“此乃下官职责,义不容辞!”

王弼不由大喜过望,连声谢道:“多谢廷尉大人义举!”

马车在城门口转了一个圈,随即出了城门往北郊甘泉宫驰道驶去,车轮扬起尘土纷纷,在刺眼的阳光下纷繁舞乱。

----

待太子宫詹事杨峻一觉醒来,日色已过午时,杨峻心中陡然一惊,自己只是小寐片刻,怎么竟过了这许多时辰,耽误大事了!揣着怀中太子的亲笔书信,杨峻自责不已。

眼看时候不早,杨峻赶紧起身走至耳房外,只见两名宫人守在门外,杨峻忙道:“太子詹事要事求见陛下,烦请通传!”

宫人应道:“夫人早有吩咐,请杨詹事等候陛下通传!”

杨峻心急道:“在下已在此候了四个时辰,如何还不见陛下通传?”

宫人摇头道:“陛下圣躬不适,还是请杨詹事耐心等候!”

杨峻闻言无奈,只得点了点头,转身入耳房等候。

此时,甘泉宫外太子舍人许彦递上铜符求见圣驾,门侯让其入宫后,依然是由一个小黄门领着入了钩弋宫,引至一处耳房内,道:“请使者在此稍候,等陛下通传!”

许彦一揖,对小黄门言道:“多谢!”言罢,便领了同行二人在耳房内坐下等候。

----

日脚匆匆,漏刻一刻不停,已漏至申时,杨峻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向两名宫人言道:“在下奉太子之命急事求见陛下,还请侍者代为传达!”

宫人依然不疾不徐道:“请詹事等候通传!”

杨峻见状从怀中掏出银钱,掂了掂往宫人手中塞去,好声央求道:“在下出来办事所带银钱不多,下次必给二位补上,还请侍者替在下传达一下!”

两名宫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即将杨峻塞入手中的银钱推了回去,道:“请詹事莫要为难!”

杨峻被拒,眼看着天色不早心中愈发焦虑,踌躇片刻后当下心一横拨开两人就往外跑,两名宫人见状大声喊道:“抓住他!”

话音未落,便见殿外跑来数名侍者,将杨峻一把拦下。杨峻见状顿时明白了过来,初入宫中时的那盏清水和两名在耳房外值守的宫人,还有在殿外看守的这些侍者,眼前的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有人不想他面圣!

同样,在另一处耳房内等候通传的太子舍人许彦,亦是等得十分心急,他请求宫人数次传达均是被拒,无奈之下,只得继续在耳房内静候。

----

酉时,天色依然大亮,只有天边彤色的云彩层层叠叠映着西沉的落日,提醒着一天之中黄昏时分的来临。

太子宫中,刘据虽然端坐殿中,但心中早已急如焚火。派去甘泉宫中的两拨人皆是没有回应,眼看着日色西沉一天又将过去,他心中的焦虑越发强烈。

“少傅,本宫派去甘泉宫中的两拨人皆未归来,少傅如何想?”刘据的目光望向石德,带着不安和焦急。

石德的脸色亦是十分凝重,即便太子不问向他,以他从政几十年的经验早就嗅到了不同于以往的危险。故而当刘据问起时,他并未直接回答,反而缓缓言道:“太子,老臣忽然想起了一桩旧案,太子可有兴趣一听?”

刘据眼底泛起疑惑,徐声道:“本宫愿闻其详!”

石德缓缓言道:“昔日秦国始皇帝宾天之时,曾留下遗诏令太子扶苏即位,但遗诏为中车令赵高所篡改,并联合丞相李斯拥立始皇帝第十八子胡亥登基,矫诏逼令太子扶苏自尽。”言及此处石德稍作停顿,只见刘据脸色忧沉,默然不发一言,而身为皇后的卫子夫亦是神色端凝,沉思不语。

石德继续道:“自江充奉旨入未央宫治巫以来,皇后已多次派遣使者前往甘泉宫问陛下安,皆不得回复。太子一向仁厚,怎会私行巫蛊诅咒圣上,可偏偏江充却能在太子宫马厩内搜得桐人木偶!而当太子擒诛江充,派使者向陛下言明内情之际,使者却迟迟不见归来。老臣前思后想,深觉此事疑点甚多,如今陛下身在甘泉宫中,情形不明,为免当年扶苏之祸,老臣恳请皇后、太子早作打算!”

言罢,石德起身,向着卫子夫和刘据缓缓拜下。殿内一片宁静,只听到漏刻不断滴水的声音,一片沉默中,卫子夫抬眸望向刘据,徐声道:“据儿,你以为如何?”

刘据的脸上夹杂着惊愕和难过,他望向卫子夫的眼中盈着泪水,哽咽道:“母后,难道父皇…父皇…”刘据抑不成声,最终未能将一句话说完。

卫子夫虽然眼眶通红,却始终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看着动容的儿子,她缓缓道:“据儿,石太傅所言不差,如今你父皇状况不明,你身为大汉太子,此时更要担起太子之责,剪除奸佞,平息祸端!”

刘据望着母亲郑重地点了点头,将心头的难过压了下去,定下心来沉声道:“儿臣明白!”

戌时三刻,刘据命太子卫率将宫内卫队和所能调动的车马人员清点整齐,又发动了中宫的中厩马车,取武器兵库,调未央、长乐两宫卫队,告令百官圣驾因病困居甘泉宫,状况不明,有奸佞之人妄图乘机叛乱。

一夜之间,长安城人心浮动,百官惶恐。

----

但在距离长安数百里之外的甘泉宫中,却是另一番境况。

戌时已过,小黄门王弼领了廷尉杜周出现在甘泉宫中,刘彻虽然已经睡下,但一早嘱咐了宫人,王弼归来不管何时都要报于他知。故此虽已二更天,但宫人不敢耽搁,小声上前唤醒刘彻,刘彻亦是满腹心事,浅寐之中闻声便醒了过来,起身道:“宣他进来!”

不多时,王弼满脸惶恐地躬身入内,颤声道:“陛下!大事不好!”

刘彻闻言一惊,忙问道:“发生了何事?”

王弼道:“回陛下,小奴入城后便听闻绣衣使者江充为太子所斩杀,太子见私行巫蛊诅咒圣驾之事已隐瞒不了,早已做好兵戎相见之举…”

“什么?”刘彻振衣而起,震惊道:“你说太子斩杀江充,举兵起事?你所言可属实?”

王弼见圣驾动怒吓得颤抖不已,伏地回道:“陛下,廷尉杜周尚在殿外,陛下一问便知!”

“杜周?”刘彻急喝道,“快宣!”

须臾,杜周入殿,刘彻满脸怒容道:“朕听闻太子斩杀江充,更欲举兵起事,此事可确实?”

杜周沉声道:“回陛下,确有此事!臣今日早朝,太子当着百官列数江充罪状,并亲自监斩,如今长安城中已为太子所掌控!”

“哗…”一声,殿内案几上的物件顿时被刘彻的宽袖一把甩落在地,刘彻脸色铁青,不发一言。杜周伏地不语,他心中十分肯定,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

子时,刘彻将加盖了玺印的诏书封卷好,放入匣中递给杜周道:“里面是朕的诏书,你速去长安左丞相刘屈氂府中,太子所能调动兵力不多,命他统率京中兵力,控制乱局!”

“诺!”杜周双手举过头顶,接过诏书转身而去。

辰时,左丞相刘屈氂已接到诏书,火速统领驻防京畿兵力后,刘屈氂站在太子宫宫门外宣读诏书:“太子失德,天下共唾之!朕命左丞相刘屈氂集京畿驻防兵力讨伐叛军,断不能由叛军冲出长安城!”

“上!”诏书宣读完毕,刘屈氂一挥手,将太子宫团团围住。

“太子,左丞相刘屈氂自称奉陛下诏书,率兵围住了太子宫。”管理太子宫的太子家令一脸惊慌,疾步入了内殿朝刘据禀奏道。

刘据身着甲衣,正与石德商议如何接管长安城驻防兵力,闻报不禁愕然道:“左丞相刘屈氂怎会得父皇诏书?”

“你可看清那诏书上是否有圣驾玺印?”刘据向家令问道。

家令摇了摇头道:“左丞相刘屈氂只是在宫门外宣读诏书,属下并未看清诏书上是否有玺印。”

石德踱步道:“这就是了,那刘屈氂一直在京中如何能得陛下诏书?看来老臣预料不差,定是有人勾结刘屈氂假传诏书,逼令太子!”

刘据点头愤然道:“左丞相刘屈氂与李广利乃是儿女亲家,素来与本宫不和,见如今形势自然乘虚而入!少傅,待本宫点兵,将那厮杀得片甲不留!”

“好!”石德赞同道,“刘屈氂手中仅有区区驻防兵力,不足为惧!先击败刘屈氂,挫挫对方的锐气!”

刘据点头相应,令卫率清点出一万南军兵卫迎战刘屈氂。果然,刘屈氂数千人的兵力远不是南军的对手,不出一个时辰,刘屈氂便丢盔弃甲,抱头逃窜,在一阵混乱中甚至还弄丢了官印和绶带,刘据立于门楼之上观战,见状不由大笑道:“若是百官见左丞相如此狼狈,不知作何感想!”

石德在一旁道:“太子勿要轻敌,如今太子手中仅有未央、长乐两宫两万余人,若是对方以陛下诏书之名征调三辅之地兵力,到那时我军亦忧!”

“少傅,本宫无父皇旨意,无法调动北军,若三辅之地兵力被调动,本宫如何应对?”刘据闻言担忧道。

石德道:“此事老臣已思虑良久,太子可派使者将长安中都官狱二十六所的囚徒赦免放出,这些不良人聚集起来约有数万人之众,如今乱局可堪一用!”

刘据点头赞道:“少傅妙计!”

不久,刘据便派遣门客张光持符节至中都官狱,将数万囚徒悉数放出,由石德和张光分别统辖。而刘屈氂战败后逃至甘泉宫中,见了刘彻便放声哭道:“陛下,太子率南军数万人叛乱,臣无能,有负圣上所托!”

刘彻闻言气得浑身发抖,不住骂道:“逆子!逆子!朕纵容你日久,是该好好收拾你了!”

“陛下…”刘屈氂伏地哭泣道,“太子羽翼已丰,非陛下不能胜之!”

“传朕旨意,颁布诏书征调京畿三辅之地兵卫,朝廷中二千石以下官员,皆由左丞相统筹管辖。”刘彻眉宇间充斥着怒气,对刘屈氂言道:“三辅之地兵力约五万之众,朕不日移驾建章宫。有朕在,此一战你放心去打!”

“诺!”刘屈氂扬声应道。

不久诏书下,京畿长安及三辅之地兵卫悉数被征调,而刘彻也由甘泉宫移驾建章宫,掌控兵权指挥平定太子叛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