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春秋王旗 > 关山月 第70章 酒送白衣

春秋王旗 关山月 第70章 酒送白衣

作者:花下一壶酒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1: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距离狄州城西三百里外,有一片纵横交错的奇峻山脉,最深处的某条山谷之中,林木茂盛,河流穿行,背靠高岳三面环山,山谷口处还有一座稍小一些的低矮土丘看门,就正是一块藏风聚水的一等风水宝地。

山谷里侧,在那高岳山脚下,有一片连绵参差的山间大宅,里外七进,正巧建在那山谷深处的正中间,完完全全接住了风水大势,稳稳当当就坐在阵眼之上,能看得出来是有高人指点下过罗盘之后,才盖起来的富贵宅邸。

今日风轻云淡,天气正好,那大宅正门被人从里面打开,走出来一个手持卦幡,肩挎七星宝袋,一身风水术士装扮的中年男子,辞别了大宅主人家的挽留谢意,随后便缓步走出山谷,登上那座看门矮丘,又回头望着那座藏风聚气的高门大院咧嘴一笑,却透着一股莫名的味道。

“贫道赶山走岳,追龙游江,一路上善事做了不少,想来这阴德也该积攒了不少,偶尔走眼一回,想必也该算是情理之中,老天爷可莫要与贫道太过计较才是。”

说罢,中年术士微微一笑,没再看那渐次笼上黑气的山间大宅,转身走下山坡,去往最近的一处河流岸边,摘花入河,遇水渐长,最终化作一条花叶伸展如城门大小的水上木舟,层层叠叠,稳稳当当漂浮在那河水之中。

术士轻身一跃进入舟内,再从腰间七星宝袋之中掏出两只由符纸折成的人形符偶,遇风化作人身大小,各自入水之后就漂浮在那木舟身后的水面之下,遇水不溶,各自奋力推着木舟缓缓逆流而上,离着那座三百里外的狄州城越来越远,在河水上游拐角处一个转弯,就消失在了茫茫山野之中。

清风习习,四下无人,渐有鸟鸣三两声。

大概又过了半炷香的功夫,有个脚蹬草鞋,身背斗笠的年迈老人,突然翻山越岭从河流下游狂奔而来,一路激起身后尘土滚滚,激起沿途鸟雀四散惊飞。

老人一路狂奔,在那处术士下舟入水处突兀停下脚步,仔细看了看河中水流翻卷,然后又转过头看了眼远处遥遥可见的那座守门小山头,微微皱眉沉思了一下之后,缓缓登上了那小山顶上,眼前豁然开朗,自然而然酒看到了那座建成不久的豪阔大宅。

作为江湖散修,历来所学手艺驳杂,求的就是一个融会贯通,互补偏门,不至于与人斗法时叫人抓住短板马脚,痛打落水狗。

所以,这草鞋老人也是能看得懂一些简单风水堪舆之术的,眼前这座山谷,看起来是后有靠山龙虎在侧,前有明堂水运连财的标准风水宝地,却又偏偏占了一个水火未济的不利卦象,水火分离阴阳失调,前后二者两相结合下来就妥妥成了一个大凶阴宅。

看完了山川风水的草鞋老人不免咧嘴抽气,暗叹那个为此地大宅子的主人下盘子看风水的阴阳家术士,实实在在是个狠人,比他这个不讲武德、勒索钱财的江湖野修还要阴狠毒辣,以人命祭恶龙,这明摆着就是不造出来几个阴邪恶鬼都不罢休的意思啊!

一想到这里,老人的脸色就又苦了下来,之前他在那山间酒肆那边,遇上那个风雪楼剔骨刀的时候,本以为自己天命已绝踏进了死地,结果最后竟然莫名其妙被放了一马。

那个总是喜欢给人当娘的女子杀手,在让他滚蛋的时候只说了让他来此地,打死那个藏在桌子底下鬼鬼祟祟的老鼠术士,就算他将功抵过捡回一条狗命!

草鞋老人当时还高兴来着,毕竟劫后余生捡回了一条命。

结果此刻再看眼前这一手阴毒手段,他猛然醒悟自己是被那个女子杀手摆了一道驱虎吞狼的阴险毒计,追上了说不准要受反噬,追不上就等着那把菜刀追在屁股后面砍头剔骨,前狼后虎,进退两难。

修行大半辈子,自觉杀人不眨眼的草鞋老人,此刻一屁股坐在那小小山头之上,毫无顾忌放声大哭,他娘的山泽野修,天黑下雨泥里刨食,想要安安稳稳混口饭吃咋就这么难嘛!

——

狄州旧城隍庙的院落里面。

那个跪在堂下正中间的锦袍男子,在听到坐在上首主位上的那个少年人是当朝皇子齐王殿下的时候,不由自主就开始一头冷汗,心惊胆战颤颤巍巍之下,甚至连跪在地上的跪姿都已经摆不直了。

京中老友传信过来的时候,信上说的那位负责来传旨的,可是钦天监的灵台郎,可眼下这场面,眨眼之间就从一个只有从五品的朝堂官员,换成了一个正一品的当朝皇子亲王!

他要是还猜不出来这里头有猫腻,他也不配当了多年的一州城隍正神了。

下一刻,果然不出所料。

当那位亲王殿下说出那丁元辉的名字的那一瞬间,锦袍男子肉眼可见的面色惨白了下来,浑身颤抖更重,一点都不再像是一个还算位高权重的一州城隍。

临茂县城隍丁元辉,又怎么可能会在这里?

锦袍男子与那狄州知府二人串通一气布的局,断掉了临茂县城香火气运,又收走了小县城中家家户户的门神灵气,所作所为就是为了要坐视那座山间小城,被那林中妖物最终屠城!

虽然此事是以那知府崇宰之为主谋,但他作为一地城隍,可是亲自负责下手操刀的,又岂能脱得了干系!

李璟坐在主位上,像是没有看到那个跪在下面的州城隍一连串的面色表情变化,眼见问了一声无人应答,堂中又鸦雀无声,于是又笑眯眯跟了一句:“这是没来?怎么区区一个小县城隍,如今都敢托大至此,如此不给上官面子了?庆功宴都敢不来登门拜贺,这是不把你杜城隍放在眼里啊?”

锦袍男子俗家姓杜,在世时也曾是凉州边军武将,战功赫赫。

此刻听闻头顶齐王如此发问,心惊胆战的锦袍男子一时间有些摸不太准,那奏表上是说了些什么,还是只是就提了一嘴那丁元辉的名字?

“小神启禀王爷,那临茂县丁城隍大概是距离此地太远,加之可能有城中俗务缠身,故而未能到此,还请王爷见谅。”

摸不准这位一脸笑意的天家之子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他也没敢说得太过,还稍稍替那将死之人遮掩了一二。

“原来如此。”李璟笑了笑,不置可否。

“薛城隍的奏表里说,陇右道捉拿在案的那头厉鬼,是在一个叫什么雁鸣湖的地方长成的水鬼,生前好像就是你说的那个临茂县的许姓女子,大概是受了什么冤屈之后投湖枉死在那湖中,因为怨气深重故而成为了怨灵,又得了些别的机缘,才在区区几年间,就长成了一头为祸一方的阴邪恶鬼,但那奏表字数少说得不太详细,不过既是狄州辖下子民,想必杜城隍应该知道其中原委?”

原本就已经抖抖索索的锦袍男子,在这一瞬间彻底委顿在地,那个被欺辱致死的许氏女子,他是知道的,但什么时候长成的元婴厉鬼又不在他的印象之中,此事不知是阴差阳错,还是什么人有意为之,但无论如何,此刻都已经不重要了。

在听到这位齐王殿下如此清清楚楚的说出了某些来龙去脉之后,锦袍男子就明明白白确定了一件事,他的好日子到头了。

坐在主位上端着酒杯的齐王李璟,笑眯眯看着那杜城隍瘫软在地,脸色才缓缓变得冷肃下来,虽然声音中好像还是带着些笑意,但无论听在谁的耳中,都已经是重若万钧的杀气森森!

“这么看来,杜城隍是知道的嘛!”

眸中带笑,眼刀入骨!

李璟看着那狄州城隍已经有口难言,说不出话来,又看着他身后那群一个个畏畏缩缩趴在地上抖成筛糠的大小神灵,突然就有些扫兴。

身居高位为祸一方的时候,好像一个比一个硬气有能耐,有朝一日被人问到跟前,刀斧加身,就又成了一堆怂包软蛋!

都是狄州地界上的神灵,互相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跪着的这些里头,要有一个能说出来自己不知此事,老子李璟两个字白送给他!

我承云帝国军武立国,民风尚武,教化勤恳,什么时候养出来了这么一群只会恃强凌弱,又敢做不敢当的孬种?

少年王侯没兴趣再搭理那个锦袍男子,随后挪移视线看向那个前一刻还在大作诗词助兴的玉萍河伯,见他一身独属于水神一类才有的藏青色锦衣官袍在身,于是指着他笑眯眯道:“看样子你是个河伯?本王进门前听了一耳朵,他们都说你诗才颇高可比仙人,那你要不要此刻也来上一首,让本王也听一听你到底是怎么个仙人之姿?”

那被点了名的玉萍河伯刹那间魂飞天外!

好端端给人送个礼拍个马屁,谁能想得到前一刻还高高在上如鱼得水的一州高位,眨眼间就成了个连命都保不住的阶下之囚!

此刻别说是作诗,他一个小小河伯能在一位摆明了是来杀人的一品王侯面前,哪怕说出来一句完整言语,都算他肝胆过人!

齐王李璟看着那个突然就磕头如捣蒜,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一点神灵该有的姿态气度都无的蓝袍河伯,本就不太大的兴趣又降了三成,此刻已经彻彻底底拉下了脸,看着堂下一个个如看死人。

他冷笑一声,道:“你们是不是觉得这陇右道山高皇帝远,离着长安城万千里之遥,所以我李氏就看不到你们,也拿你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一个问题问完,李璟也没等着谁回答,一脚踹在身前那长条桌案上,直接将之从台阶上踹下去,一阵巨响翻滚之后蒙头砸在了那个锦袍男子头顶。

可叹那狄州城隍本就心丧若死,此刻被桌案拍在头顶,作为神灵虽然不至于直接昏过去,但也不太轻松,但更让他害怕的是,此刻这位齐王殿下是要真正发火了。

“各位都是消息灵通之辈,我皇家传诏都还没到,你们就都已经先拿了消息在手里,如此神通广大,想必应该也不是完全没听说过不良人的名号吧?”

李璟呲了呲牙,冷笑着看向那被一桌子菜肴酒水端端正正淋了一头,又被一张不大不小的桌案拍了一脸的锦袍男子,道:“杜城隍,你要不要猜一猜你这满堂宾客里,有几个不良人?”

“真以为离京遥远,我李氏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当年让你们偷偷摸摸害死一家百姓,已算我皇家对不起治下子民了,如今还惦记着要让满城百姓被妖物屠城?谁给你的狗胆包天!”

少年突然往前倾了倾身形,随后看着那锦袍男子,脸上再次扬起笑容,道:“是那知府崇宰之,还是那个鬼鬼祟祟来此作恶的外境仙人?”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堂下神灵虽然多多少少都知道临茂地界发生的事情,有些可能也心怀同情,却没有一个人敢试图搭救过,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跟上官作对,有好下场的不多。

但无论如何,他们没有一个人知道这里头还有外人插手,都以为当年作恶的那个,只是个从州外来的富贵年轻人,私底下猜测的也可能就是某位朝中高位的家族子弟,但此刻听这齐王殿下的说法,意思是这里头还有非承云帝国仙籍的外来人?

李璟说完最后一句,也懒得再多跟这帮子傻蛋掰扯,他本就不是个勤快人,要不是今天实在生气,都不想说这么多废话!

安安静静站在一旁的无须老人不问自明,知道殿下不想再说话,于是就恭恭敬敬跨前一步,从袖口中掏出一封皇帝诏书,开始宣诏。

狄州城隍杜长山,违反朝堂纲纪私自接触地方官员,为虎作伥祸害治下百姓,神位不正,罪大恶极,削去神籍贬为淫祀,不必押送帝京受审,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狄州治下各地山水神灵,全部禁足受封原籍,等待钦天监灵台郎赴各地勘验核查,与此事无关者不奖不罚,知情不报者官降三级,降出官制者,贬为神府仆役,以观后效!

临茂县城隍丁元辉,念其护持治下有功,持正不阿心系百姓,官升三阶,封狄州城隍享一州香火,望念兹在兹,尽心竭力护佑狄州百姓,保社稷昌隆!

……

千里之外,临茂县城隍庙。

重新蹲回供桌上的小县城隍丁元辉,在狄州城隍庙中那位宫中常侍念完诏书的一刹那间,神道金身金光暴涨,原本已黯淡无光的那一缕神火,也在瞬间大放神辉!

感受着体内源源不断从整个狄州地界涌过来的香火愿力,他微微愣了愣神,随后就看到一道泛着龙气金辉的明黄色诏书虚影,从那遥远的千里之外电掣而来,眨眼就进入了城隍庙中!

终于明白了其中原委的小县城隍,一瞬间面露喜色,但更多的则是神魂摇曳,眼眶泛红!多年来苟延残喘,以为是死到临头了,却没想到还能有今日之峰回路转!

红袍城隍从供桌之上起身,直接跳下神坛,随后快步走出庙门,在一众麾下震惊失语的狂喜表情中,转身向着承云帝国京城长安方向,恭恭敬敬三拜九叩!

陛下万胜!承云万胜!

……

狄州旧城。

齐王李璟等到郑常侍宣诏完毕,就没再看那老人要如何处置那个已经死罪的狄州旧城隍,晃晃悠悠出了城隍庙开始在城中闲逛。

街上百姓稀少,没住几个人,看起来有些清冷,反倒显得那四处张灯结彩、披彩挂红的神道灵物,有些凄凉冷清。

那位负责行刑的宫中貂寺也没让少年殿下久等,直接当着一众狄州各处山水神灵的面,将那已经不似人形的狄州城隍一掌拍散神魂,连给他重入轮回的机会都没有,直接魂飞魄散!

第二掌隔空拍在大殿中的神灵金身上,沾染香火灵气微微泛着金色的泥胎神像,霎时之间四散崩飞!

老太监也没给那些跪了一地的大小神灵偷鸡摸狗的机会,反手一捞,就将那已然不算是泥土的神灵金身碎片全部拢回,收入一只百宝袋,再放入拇指上那枚扳指须弥物。

做完这些后,老人轻飘飘看了眼堂下还跪着的各位神灵,语气凉凉道:“咱家身份不高,不过一介阉人,也总知道吃了主子的俸禄,就该明白是在给谁当奴才!尔等都是一地神灵,少说也是管着一方山水的高位所在,身份比咱家高出千万丈,各位若还是分不清里外,只认上官不认皇家,那么有空闲的时候就请各自摸一摸自己的神道金身,看看你们这一身泥胎,是不是真硬得过帝国行伍的快刀铁蹄!”

说罢,老太监缓缓走下台阶,一步步走到门口后又停住脚步,背对众神轻飘飘说了一句,“言尽于此,各位好自为之,都散了吧。”

说罢,老人身形一闪,彻底自堂中消失不见,只留了那一地的山水神灵两股战战,尤其以那个玉萍河伯受惊最甚,堂堂神位竟然腿软得都站不起来了…

老貂寺找到自家主子少年王侯很容易,在一处原本该是个酒家的二楼窗前找到少年人的时候,就看到这位自小从不沾酒的齐王殿下,不知从哪里踅摸来的一坛清酒,正在缓缓饮酒,脸色不知是给那酒水辣的,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不好看。

这位在那城隍庙正殿中,都没喝那一杯仙酿的天家子弟,此时好像就有了千杯椒浆都浇不灭的万般愁绪。

老人负责服侍眼前皇子已经很多年了,差不多就是看着他长大的,所以此刻多多少少能明白一些少年心绪,但习惯了少说话的老太监并没有上前劝阻,只是将那只装有神灵金身碎片的百宝袋交给了少年,而后就继续静静垂手恭立在一侧,静等王爷发话。

喝了几杯酒的少年人皱了皱脸颊,有些嫌弃地将那一只酒坛放在窗台上,又将手中那只酒杯倒扣在坛口,然后嘟囔道:“宗正卿那老头,我每回去找他玩儿,他都抱着一只酒坛子不撒手,我以为是个多好喝的东西,今天尝一尝,也就这样了,没什么好的。”

老貂寺依旧垂眸躬立,不发一言,主子提到的还是主子,没有他一个奴才能插嘴的地方。

李璟坐在窗边,抬手轻拍了拍有些开始发烫的脸颊,随后转过头笑眯眯看着那老人道:“狄州府衙那边,就有劳貂珰独自去一趟了,只是看一看这些山水神灵,本王多少还有些兴趣,但那个什么知府就算了,帝都里比他脸大的多了去,本王不想再往脑海里多添一张恶心人的嘴脸。”

老人亲亲点头应是,但将要转身之际,又为不可察皱了皱眉,重新转回身看向少年,轻声道:“那王爷…?”

“在京的时候,我听了些小道消息,说我姐姐出去一趟就有了个心上人。”

少年转头望向窗外西边的方向,蓦然而笑,一口白牙泛着莫名的光彩,“所以我得去看看是个什么样的人,把我那漂亮得像是只金凤凰一样的好姐姐给骗走了。”

——

山道酒肆这边,坐在酒桌边的楚元宵看着那个青衣账房,又有些为难。

先卖酒,又卖刀,这位账房先生真的是一把赚钱的好手,好像做买卖就盯上了自己一个人,专门来赚自己的钱。

少年也不是不眼馋那把刀,但是囊中羞涩,一百多颗铜钱根本禁不住花。

从盐官镇出来的这一路上,他跟余人两个多的都是走山野路,也少有要花钱的地方,临茂县城那边被那位刘县令招待,也没花钱,所以那一百多颗铜板就还剩下很多。

可今日这两碗面已经花出去好几颗铜板了,钱袋子都瘪了许多,要是再买刀,他把整个钱袋送出去都不够,差得多!

那青衣账房大概是终于有了一回眼色,看出来了少年的衣兜窘迫,就生怕到手的买卖又要飞走,于是善解人意又补了一句,“俗话说来得好不如来得巧,今日你我有缘,小兄弟要真心想买,我也不还价,算是咱们交个朋友,你只要说个数就成!”

站在一旁不发一言的女子掌柜,在两人看不见的方向撇了撇嘴。

这嘴馋酒瘾还没下去,交朋友的瘾又上来了,老娘三个月不给你酒喝,看你还敢不敢不还价!

对未来三个月没酒喝的惨淡光景一无所知的青衣账房,此刻依旧笑眯眯一脸期待看着少年人,彷佛就是在静等着他掏钱。

眼见情景有些尴尬,那醉眼迷蒙的白衣文士再次适时抬头,笑看着那个有些犹豫的少年道:“你也不是买不起,没有钱可以用其他东西抵嘛!”

楚元宵闻言一怔,转头看了眼那白衣。

当初在五方亭那间书铺里分赃的时候,苏三载跟说书匠路先生两个人一边给他分东西,一边还曾顺口提过,哪些东西是品相好但用处不大可以卖了换钱的,哪些是品相好不好无所谓但很有用的,反正到头来就是都很值钱。

这件事从他出了小镇之后就从没跟人提过,连余人都不知道,这个白衣文士却像是未卜先知了一样。

少年低头沉吟了一下,自小就精打细算惯了,所以掏家底这种事于他而言跟割肉差不多,但这一路走来能合眼缘的东西不多,眼前这把刀就是那为数不多,能让他觉得好像应该买到手里的东西之一。

当初在盐官镇时候,把那把名为“大夏龙雀”的横刀卖给那个白衣姑娘的时候,他其实更多是觉得自己有些败家的舍不得,但并没觉得有多大的失落感,做买卖有得有失,终究就是各取所需了。

但眼前这把刀,自它成为一件做买卖的物品的那一刻,楚元宵就好像有了一种突然想把它买进手里的感觉,又不好说这感觉具体是哪里的由来。

眼见少年犹豫,买卖有门,青衣账房好像都已经看见了自家账上有钱进门,就赶忙又加了把火,“这样,小兄弟要是觉得花大价钱买刀亏了,那我就做个我家掌柜的主,再附送一坛我家酒窖里的顿递曲,真正的好酒,你觉得如何?”

楚元宵见这账房先生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都要从他手里挣钱,就又转头有意无意看了眼那个女掌柜,结果正巧就碰上女掌柜看过来的眼神。

女人见状没好气哼了一声,“看什么看?又不是跟老娘做买卖!我归去酒庄虽是个路边小酒肆,但说出去的话一口唾沫一颗钉,他答应了你要送酒,那送就是了!”

本还有些心底惴惴的杨账房,听着掌柜的都放话了,就笑得更加开心了,但他并不知道自家掌柜的,已经把他的禁酒期限又涨了一个月。

楚元宵咧了咧嘴,再次若有所思转过头看了眼白衣,结果那文士这次只给了他一个头顶,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又在喝酒。

少年想了想没再犹豫,装模作样从布兜包裹里掏东西,其实是千挑万选从那玉牌须弥物里拿出来了一件,苏三载曾说过可以卖的东西。

那是一只小巧玲珑的玉雕狮子,蹲坐在地,一只前爪微微抬起,彷佛在抓握什么东西。

这东西当初是云海间的那位老掌柜代替朱氏赔给苏三载的,说是有招财进宝的好寓意,而且那玉质本身也算比较值钱,拿到某些山下当铺里去换钱,也是能值个几千文的。

少年记得,当时苏三载分东西的时候还说那范老头不地道,那么高的身价给人赔东西,也好意思拿这么个才值几贯钱的破东西出来抵债,但最后嘟嘟囔囔也没去找那范老头换,最后就又落在了楚元宵手里。

此刻少年拿这东西出来,是觉得这东西不算是仙家物,但递给做买卖的酒肆店家,就刚好能用上那个“招财进宝”的好寓意,而且价格也差不多,几千文买一把刀应该也是合适的,就刚刚好。

青山账房看着少年掏了半天掏出来一枚玉狮子,骤然眼前一亮,这玩意儿看着不赖,读书人就喜欢这种有意思又有品相的东西!

双方一拍即合,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买卖就算是做成了!

再等到青衣账房去酒窖那边,如约搬来那坛所谓顿递曲时,早就提前致谢过了的少年人已经带着青衣小厮提前离开了,两个人忙着赶路,实在是等不及那个一去一个时辰都没回来的账房先生。

酒桌边就只剩下了还在静静喝酒的白衣文士,和那个有些拘谨坐在桌边,双眼蒙纱的黑衣年轻人。

杨账房听着那黑衣年轻人轻声转述的少年留言,就觉得有些委屈,他也不是不想快些搬酒来,只是刚进了酒肆后院,就被自家掌柜的揪着耳朵一顿数落。

女掌柜倒也不是计较他为了做买卖又搬出去一坛酒,酒肆地窖里这玩意儿多的是,多一坛少一坛问题不大,主要是实在看不过眼他那个不会看眼色的狗脾性!

给一个十来岁的少年人卖酒,人家不买你又当成买卖附送,你家就没点别的东西能给的了?赶路人送几个烧饼,让人路上吃就不行?

骂骂咧咧念念叨叨,杨账房被揪着骂了一个时辰,感觉自己都快聋了…

至于那个黑衣年轻人转述的少年留言,其实也不多,就两句。

第一句是说楚元宵他自己急着赶路,不告而别实在抱歉,等以后回来路过的时候,一定来酒肆赔礼道歉。

第二句则更简单。

那坛顿递曲,送给白衣喝。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