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春秋王旗 > 关山月 第69章 酒肆卖刀

春秋王旗 关山月 第69章 酒肆卖刀

作者:花下一壶酒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1: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女子掌柜从北边山道上回到酒肆的时候,酒肆外的四人已经团团围坐在了同一张酒桌边。

本来是给自己一番鼓劲打气之后,想要去跟掌柜的掰扯掰扯做生意门道的青衣账房,被那位醉眼朦胧的白衣文士一声叫酒给打断,突然就有些不敢去了,搬完了酒,就开始愁眉苦脸坐在文士桌边唉声叹气。

再等到那个文士自然而然倒了三碗酒给他灌进肚子,勾醒了肚子里的酒虫之后,他就干脆已经忘了本来是要去做什么,只顾着与那白衣文士推杯换盏,逍遥天外了。

那本来趴在桌边各自抱着一碗油泼面狼吞虎咽的楚元宵和余人,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莫名其妙和那两个读书人坐在了一桌的。

大概是因为那个青衣账房愁肠百结,想要找个人诉苦,却发现那白衣文士只顾着喝酒,根本就不是个会聊天的,他环视一圈之后,就盯上了那两个低头扒饭的少年过路人。

余人是青衣小厮打扮,其实显露出来的面貌年岁不大,一样也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人模样。

所以,被喝酒喝得脸颊泛红的青衣账房抢了两只面碗,然后直接放在那白衣酒桌上的时候,楚元宵和余人两个都有些愣怔,也有些无奈。

尤其是余人,自家公子还不知道那白衣文士是谁,可他知道啊!

如今要让他与那位本事高得看不到顶的大剑仙同桌而坐,那原本吃着还挺香的油泼面,一转眼间都香不起来了,他只觉得味同嚼蜡,战战兢兢。

楚元宵倒还算好,虽然是换了个桌吃面,有些不太自在,但他从小就知道粮食不能糟蹋,所以还是很快扒完了碗中的面条,然后轻轻将碗放下,一双筷子整整齐齐担在碗口。

好客青衣眼见楚元宵吃完,笑眯眯适时将一只陶碗推到了少年面前,借着酒劲挤眉弄眼,是又惦记上了卖酒的事情。

“还未请教这位小兄弟高姓大名?要不要尝尝我家酒肆这瑶泉曲?与那白醪曲有异曲同工之妙嘞!”

楚元宵有些尴尬,实在是这账房先生盛情难却,可他兜里寒酸,也没喝过酒,那碗推过来的酒水就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坐在楚元宵对面忙着喝酒的白衣文士,抽空抬头看了眼一脸为难的少年人,又转头看了看青衣账房那一脸的热切,恨不得马上就挣个百八十两酒钱入账一样,于是就轻嗤一声,似笑非笑道:“杨先生,拿着我买的酒做买卖,你这光想着挣钱却不想花钱,无本买卖是不是也太顺手了些?”

账房先生转过头哀怨般看了眼文士,本以为是个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中好友,没想到竟然如此拆人台阶,你就不怕说话招恨没朋友?你以为你跟我家掌柜的一样好看又招人稀罕?

“李兄这话说得多见外,你我同桌饮酒、醉了抱头都多少回了,拿你一碗酒水借个花献个佛怎么了?还跟我计较这个,这会儿又不是你说的咱俩都已经是拜把子的好兄弟了?”

“亲兄弟也得明算账不是?用我的酒赚钱,我还用你在这里显摆?你要让人家记住你的酒好喝,你就得掏自己家的家底,要不然他下回想喝酒,只要找我就成了,还有你什么事?”

两人之间一番言语交锋,青衣账房最后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不是因为他说不过这白衣,而是转头的功夫里,碰巧看见自家掌柜的从酒肆那边出来了,不过这一回她手里提着的倒不是菜刀,看样子好像是一盘下酒菜!

杨账房有些发愣,好家伙,小刀剌屁股,开了眼了!

他都在这酒肆里当了多少年账房了,以前什么时候见过自家掌柜还会做下酒菜?掌柜的炖肉煮面酿酒都是一把好手,但的确是真没见过她还会做菜啊!

付掌柜大概是因为又做成了一笔买卖心情不错,所以端着那盘小菜来到几人桌边时,破天荒没有拉着脸,先是不着痕迹看了眼又开始自顾自倒酒喝的白衣文士,随后转过头瞪了眼自家账房,但好心情地没有再骂人,只是没好气睨了那汉子一眼。

杨账房嘿嘿傻笑,你瞅瞅,我家掌柜的多好看?瞪人都瞪得这么风姿绰约!

楚元宵看了眼这对店家,心下了然也没多看,转过头时却发现自家伴当余人脸色不太对,面色有些发白,他递过去一个疑问眼神,但余人只是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正当此时,那个已经早一步离开的蒙眼年轻人,一瘸一拐从那北边的路口走了回来,因为眼睛看不见,所以他手中还拄着一把刀当盲杖,正是那个拽他离开的草鞋老人一开始背在背上的那一把。

刀型狭长如禾叶,带着刀鞘的刀尖处略微弯曲,正是苗刀的形制。

桌边几人回头看着那个摸摸索索来到近前的遮眼年轻人,都没有说话。

不过天生目疾的年轻人耳力很好,到了近前后就停下了脚步,拱手作揖乃是儒家之礼,“小生魏臣,龙池洲人士,今日流落此地归家艰难,特来此地乞求诸位搭救。”

坐在桌边的四人都没有开口,倒是那个专门过来送酒菜的付掌柜先翻了个白眼,叉着腰没好气道:“老娘就是个当垆卖酒的而已,又没有收过送你回家的酬金,再说礼官洲到龙池洲之间隔山又跨海的,老娘哪个有那个闲功夫送你回家?”

年轻人有些沉默,他大概猜得出来面前形势,有些话就不太好明说,这位女掌柜早在山路北侧二十里外时也跟他说过了,风雪楼接了单子要弄死绑了他的那个野修老人,但并没有说过要一并负责把他送回龙池洲。

所以风雪楼只做接到手里的买卖,但并不额外好心送他回家。

然后,她就直接把他扔到了半道上,一个人回来了。

要不是年轻人自幼目盲,练就了一副极好的耳力,而且也习惯了一路上记一记来路方向,运气也算不错,他真的都未必能再找回这间酒肆。

酒桌这边,白衣文士将碗中酒水一饮而尽,抬起头瞥了眼那个有些不知所措的年轻人,随后轻笑一声转过头看了眼那青衣账房,“杨先生,这笔买卖其实可以做。”

青衣账房一脸迷蒙的看着白衣,自家掌柜都发话了,他哪里敢接什么买卖?再说了,送人去龙池洲,谁去?掌柜的不愿意,他一个账房哪里做得了主?

白衣一笑,“我瞧着他这一身,也不像是个贫寒人家的子弟,你们若是没有空闲的话,其实可以先收留他,一日三餐也花不了太多钱,以后有机会碰上要一路东行的人,就可以将他托付出去,等他回到龙池洲,再给你们送回饭钱不就成了?”

账房先生闻言没敢直接开口说话,先转过头悄悄看了眼自家掌柜的脸色。

女子掌柜好像是早料到自家这个傻账房会有什么反应,侧过头瞪了眼青衣汉子,骂道:“看老娘作甚?想做买卖你就做,要是做赔本了,就从你月例酒钱里扣!”

青衣闻言脸色一苦,随后又咧嘴一笑,满脸开心。

你看,早说了我家掌柜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心可甜着嘞!

那年轻人侧耳听着一桌人三言两语就又把他给收留了,峰回路转,自然又是高兴,心底里也悄悄松了一口气,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野山路上,要是这间酒肆不愿意收留,他一个盲眼之人,就真的要死在山野之间了。

年轻人如此想着,暂时又无以为报,于是提起手中那把苗刀,轻声道:“一路上听与我同行的那位老人家所言,这把刀乃是龙池洲内某个大帝国的禁军制式战刀,品相应该是还不错,大概是能值些钱的,就算小生感谢各位好心人收留的谢礼,送给掌柜的。”

女子闻言看了看年轻人提着的那把刀,翻了个白眼从桌边让开身形,本来是想指着那就座的四人,又想起了那年轻人看不见,于是干脆道:“你觉得我们这几个人,有谁是用得上你那个什么禁军战刀的?老娘就是个开酒肆的普通买卖人,又不杀人放火的,要你那破刀作甚!”

喝酒微醺的青衣账房听着掌柜的如此干脆就拒绝了人家的好意,一时间急得抓耳挠腮,又想起来他之前要跟掌柜掰扯的生意经了。

果然自家这个傻掌柜不会做生意,这不明摆着是送上门的挣钱买卖,怎么还能不要呢?

见钱眼开的账房先生赶忙从桌边起身,三两步越过桌边,匆匆到了那年轻人身前,笑眯眯接过了那把战刀,回头看着女掌柜笑道:“掌柜的,人家一番好意,你要是不收岂不是驳了人家的面子?要我说啊,就该把这刀卖出去,算成是这位小兄弟的吃饭钱,咱们也能有些进项,不就是件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女子有些嫌弃地看了眼汉子,但最后还是没有选择拒绝,这个傻账房最近好像终于有些开窍了,知道替她担一担酒肆生意的担子,赚钱的劲头来之不易,自己也不好太过打击他。

“老娘只是个卖酒的,不会卖刀,你看着办!”

杨账房闻言也不意外,抱着刀踱步到那张酒桌边,看了眼那个又开始只喝酒不抬头的白衣文士,随后转过头开始打量那个一身黑衣的少年人。

“小公子,江湖路远,要不要买把刀防身?”

——

狄州城曾在很多年前迁过城址,所以就有了新城、旧城两座城池之分。

如今新城繁华,车水马龙,人烟众多,旧城那边就自然而然少了人气,朝廷官府也不曾主持过翻修重建,直接将之当成了废城,本来都是要夷为平地的,只是一直没能得空,所以旧城址内基本已是接近荒废的状态,没有几个百姓还住在其中。

反倒是那座旧城隍庙依旧热闹红火,神灵往来络绎不绝,大有摩肩接踵的意思。

虽然在那新城中也有一座同样建制的新建庙宇,但狄州城隍却并未选择搬入其中,而是依旧以旧城隍庙为家,只当那新城中的那座庙宇为别院,偶尔过去转上一圈就行,从不常驻,有那么一点当成别宫的意思。

犯禁之言,不敢明说。

这两日,狄州城隍广发请帖大摆筵席,宴请狄州地界上的各位山水神灵、土地城隍到府,说是因为狄州地界灭妖有功,要开一个庆功宴。

毕竟是一州城隍高位,在神道官制中也算是一方封疆,官阶不低,故而狄州地界上的各路大小神灵基本该到的都到了。

虽然各路山神河伯并不算城隍麾下,但有些该有的礼数还是得走上一走。

礼尚往来从不是人间官场才有的路数,所以这些神道同僚基本也都会给那城隍爷一个面子,本尊未到的,也会尽量派遣麾下小吏前来送上一份随礼。

如今狄州旧城荒无人烟,就又正好是城隍爷大办宴席的好所在,人眼不可见处,全城上下张灯结彩,一盏又一盏红底金漆写着大大的“城隍”二字的红纸灯笼,从四方城门一路挂到城隍庙门前,红绸扎遍城中各处大大小小的廊檐门柱。

远远望去,只要能看得到神道灵物的,自然而然都能知道此地有大喜事。

旧城隍庙那座里外三进的巨大院落之内,今日高朋满座,皆是神灵。

高坐主位之上的锦袍中年人,此刻面泛红光,一脸喜气,一方面是今日庆功宴进项不菲,二来则是他还听到了些官面下的小道消息。

城隍庙之所以会有今日宴席,是他老早托了朝中老友打听来的桌底消息,说是帝京长安钦天监那边,前些日子收到了一封来自他的顶头上司,也就是那位陇右道薛城隍那边的神道奏表,说是陇右道麾下捉拿到一头修为在元婴境界的阴冥厉鬼。

薛城隍历来都是个宽厚的上官,惯会替麾下各地神灵寻一些出头露脸的机会,所以那封奏表在说完了正事之后,又附带着替陇右地界上,除了凉州之外的十八州外加一府共计十九位州城隍一并请功。

元婴境界的厉鬼历来少见,妖龙睁眼一事过去也没多久,成长到如此境界的一头恶鬼被捉拿收监,自然是绝对顶天的大功一件,故而皇帝陛下龙颜大悦,着钦天监为陇右道各地城隍一脉神灵记功嘉奖,还吩咐了吏部考功司,在年终岁考时要多加照拂。

京中传来的消息还说了,钦天监负责传旨褒赏的灵台郎已经在路上了,估计会在近几日之内就到达陇右地界,届时各位州城隍估计都能得一份厚赏!

这可就是正儿八经天大的好事了,天下承平已久,神道中人立功机会不多,虽然各位被褒奖的陇右道州郡城隍,全都没见过那个已被捉拿在案的邪祟厉鬼,但能跟着上官一起得些好处,当然皆大欢喜,暗地里还要给那位会做人的顶头上官竖个大拇指出来。

今日筵席大开,狄州城隍锦袍男子,手中端着一只青葱玉制夜光杯,里面盛满了他多年不曾舍得起出来的珍藏玉魂浆,酒香四溢,满室飘香。

所谓玉魂浆,酒如其名,是以各类有益神魂的天才地宝为料酿出来的琼浆佳酿,对于神魂大有裨益!

作为神道中人,神灵金身大多为泥塑躯壳,故而他们大多是以魂体现世,只有打架时才会带上金身,此酒自然就是锦上添花的一桩美物。

锦袍男子今日起出来的这几坛美酒,还是多年前去隔壁凉州参驾薛城隍时,那位顶头上官心情好赏给他的,一直舍不得喝,今日拿出来就刚刚好恰如其分,让他大涨脸面。

堂下有位锦衣玉带面目俊美的水神,是狄州辖境内某条叫做玉萍河的河流镇守,品秩不高只有正六品。此人生前是个读书人,善格律,也是曾因诗词一事名气不浅,死后才补缺成为那玉萍河伯。

玉萍河自一座峰头顶雪的高山上发源,最终汇入穿过狄州辖境的水运主脉,整个水流弯弯绕绕长约六七百里,也不算是个小河,只是因为这河伯成神之后,多年来辖境风调雨顺,也没有大的灾殃,他就实在寻不到太大的功劳,多年来升迁无望,委委屈屈呆在六品神位上已有多年。

今日就正好是个机会,于是就在堂中现场作诗,大加溢美之词,意在博得那位不算他上司的高位一个青眼,也好来日借一借势头。

其余旁观之人无论是不是工于此道,听不听得懂那几句好像还挺顺口的七言格律,总之一个个借着酒劲大加赞赏,先说一句城隍爷果然光风霁月有诗为证,再说一句玉萍河伯才气斐然,都快赶得上那几位以诗词名传天下的神仙中人。

总之就是各自互相拍马,彼此送一个脸上有光。

至于那几位被拉出来类比的神仙中人,是不是包括那两位四大剑宗之二的诗仙词龙祖师爷,以及那位喜好四处研究美食的苏子,反正也没人敢明说,意会便是。

满堂华彩,觥筹交错,一派盛世风光景象。

那些负责在堂中各处穿行,为各位神灵老爷斟酒添菜的城隍庙侍女仆役,一个个无缘尝上一口那神仙佳酿,恭敬之余自然也一个个满目艳羡,在心底里盘算着自己什么时候能有机会,也如这些大老爷们一样,可以上桌入席,成为真正的人上人。

当然,除了这些驳杂心思之外,这些小奴们还会偷偷摸摸尽量张大一些鼻孔,多吸几口酒气,只是闻一闻便也能有些收获。

城隍庙内宾主尽欢,狄州旧城东城门外,一个舍了仙家手段不用,装模作样骑在一匹雄健战马上的锦衣少年,身后还跟着个陪着自家少爷骑马的年迈老仆。

二人齐齐驻马城前,那少年抬头望着城门上方的那两个,已经被风吹日晒给刮得不成样子的古体字,轻笑一声并未转头,对着跟在他身后战马上那个面白无须的老人笑道:“郑貂珰,你说这石头能顶住人来人往的罡风刮骨,为什么刻成了神像之后,反倒经不住富贵繁华的磋磨了呢?”

被称为貂珰,自然就是宫中常侍的雅称了。

那个郑貂珰听着王爷问话,微微沉吟,屈指摸了摸戴在拇指上的那枚扳指须弥物,里面恭恭敬敬供着一封皇帝诏书。

“回禀王爷,奴才才疏学浅,实在答不出王爷此等高深问题,只是一路跟着王爷到此,偶尔也会有些小小心得,不知当讲不当讲?”

锦衣少年微微一笑,“貂珰但说无妨。”

“所谓富贵繁华迷人眼,而这些神道中人,最开始也不过是由人而来,大多也未曾经历过人间修士渐次登高的问心关卡,一朝承蒙天家厚赐登上高位,就成了天降福缘砸死人,好一些的还能谨守本份,而有些飘飘然的,就开始压不住心中恶念,或是守不住私心欲望,故而就容易坏了朝廷纲纪,能够理解,但不可饶恕。”

老太监语气平平,脸上也没有太大的表情起伏,一双老眼浑浊无光,仍旧是双手拢袖、低眉垂眸的低矮姿态。

锦衣少年淡淡一笑,“对与不对,咱们看看再说?”

“诺。”

那郑貂珰只简单回答了一个字,但紧接着就放开了一路上收束起来,一身独属于高阶修士的雄浑气势,轻轻松松绕过在他前面的齐王殿下,直奔城内那座老旧城隍庙而去!

原本还端着酒杯,笑看着那个玉萍河伯做完了一首诗又继续下一首的狄州城隍,一瞬间手中酒杯一抖,珍而重之的那一杯酒水,猝不及防之下撒出去了一半!

他顾不上收拾那可惜了的半杯仙酿,赶忙从主位上起身,快步走下台阶朝着门外躬身行礼。

殿中诸位神灵齐齐一愣,因为那韩貂珰的一身气势太过有的放矢,所以都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只是见这位高位如此郑重,就无人敢有所怠慢,一个个赶忙跟着起身行礼,好像屁股下面着了火一样,深怕起来的慢了,招来什么祸患!

那前一刻还在城门外马背上的一老一少,眨眼之间就到了城隍庙门口,锦衣少年当先而行,晃晃悠悠进入庙内。

“呦呵,这是该来的都来了啊?看起来还挺齐全?”

少年王侯也不见外,走过去光明正大坐在主位上,打眼扫了一圈殿内跟着他的步伐转动身形,此刻已经全部朝着自己作揖行礼的一众山水神灵。

为首的狄州城隍拱手抱拳,却没敢抬头看一眼那位大马金刀坐在他的位置上,还皱着鼻子嗅了嗅桌上酒壶中泛出酒水香气的锦衣少年人,以及那个双手拢袖悄无声息站在少年人身侧的无须老人。

不敢怠慢的锦袍男子直接双膝弯曲跪了下去,引得身后一群大大小小的各处神灵,刚刚站起身没多久,就又哗啦啦跪倒了一大片。

锦衣少年也没抬眼看着下面,只是拣选了一只放在桌上菜肴一侧,没有斟过酒的干净酒杯,又自顾自倒了一杯那酒壶之中的仙酿,缓缓端起来凑在鼻子下面闻了闻。

“薛城隍上给父皇的奏表里提了很多人,本王出京之前有幸看了一眼,一大堆州城隍的名字后面,竟然还跟着一个小县城隍的名字,叫…”

少年似乎是有些语塞,好像是突然想不起来那个县城隍的名字叫什么了一样,于是转过头看了眼那拢袖老人,笑道:“郑常侍,叫什么来着?”

老人闻言并无表情变化,只是微微弯腰,躬身道:“禀王爷,叫丁元辉。”

“哦对!”锦衣少年抬起另外一只手,轻轻敲了敲额头,似乎是有些懊恼于自己的脑子记不住事。

随后,他笑眯眯看着堂下那花红柳绿跪了一片的满地神灵,笑问道:“丁城隍是哪位?今日来了没?”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