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异常事物管理局 > 第十六章 新的编号

异常事物管理局 第十六章 新的编号

作者:一百八盘萦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8: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啧啧,‘化龙散’,变成‘鲛人’,制作需要‘鲛人’鳞片。”赵宣摸着下巴,感叹道:“你说这是先有鸡啊还是先有蛋?”

“你这关注点错了吧喂!”张渊感叹。

赵宣一脸正经:“哪里错了?我这不是讨论异常的性质吗?”

张渊骂道:“你懂个屁!”

“等先确定了是不是这东西再说吧。”宋少镇打断了两人的谈话,操作机械臂,夹着一根软管,正在上上下下的吸着玻璃箱里的粉尘。

忙活了十多分钟,又操作机械臂放下吸尘器,夹了个摄像头四处查看,瓷罐内部也没放过。

完完整整的检查了两遍,这才松开操纵杆,对几人说:“粉尘的性质我会拿去检验,气体方面没有问题。罐子里还有东西,看样子好像是个卷轴,拿出来看看?”

宋少镇见张馆长点头同意,便又重新操作机械臂,把一个卷轴从瓷罐里夹了出来。

卷轴大概一尺来长,两根轴也看不出是什么木料,也没什么雕刻,只是普普通通的圆形,两端有个球状的凸起而已。

“生石灰立功了,瓷罐里充满了二氧化碳,所以卷轴才能保存的这么好。”宋少镇一边说,一边操纵杆夹住捆绑的丝线,轻轻解开,然后向边上一拉,一张丝制的条幅被展开,长度也就大半米的样子。

丝质的卷轴,明黄色,经线里掺杂了一部分红色。上面只有四个大字,“永镇江山”,字体苍劲有力,龙飞凤舞。

左下方两个红色的印,其中一个长方形,用篆书写成。

另外一个长宽不到十公分,上面的字像画一样,弯弯曲曲,很难分辨是什么字。

刚看到卷轴出现,张渊叔侄俩就已经猛地扑了上去,脑袋紧紧地贴着玻璃,双手凑在眼镜两边,使劲往里面看。

“‘大唐秦王之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张渊在那念两个印章上的字。

“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大唐秦王之印是李世民的章!

至于另外那个,更不用说什么,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就算只是一个印文的出现,也绝对是震动全国的大新闻,何况还有唐太宗的印章陪在旁边。

单单只是这一幅卷轴,就堪称国宝!

而且张渊叔侄俩似乎还在为这四个字是不是李世民亲手书写争论些什么。

“这是大案啊!这边异常也解决了,是不是转给公安去?”赵宣盯着卷轴,头也不抬的问道。

“不急,现在还不确定,这浮屠塔的另外几个部分,有没有跟底座一样有异常。”宋少锋也在上下打量,一边回答赵宣的问题:“等确定没有异常,再转公安吧。我早上就已经让林凌去跟公安对接了。暂时我们由负责,公安协助。”

“下班下班。”张渊跟他叔叔似乎争论完了。在一旁打了个哈欠,问宋少锋:“暂时没什么事了吧?”

见宋少锋点头同意,又加了一句:“加班记录填好哈。”

宋少锋挥手让他快滚。

赵宣见状,也跟宋少锋打个招呼,同张渊一起闪人。

“留意电话!”宋少锋在后面强调。

接下来赵宣倒是完整的度过了剩下的周末。

周一一早,赵宣刚刚推开办公室门,就看见组里几个人正围着办公桌。赵宣随手放下背包,一边问:“干什么呢?”

“研究所那边的实验报告,刚送来的。”张渊挥挥手里的照片。

“研究所都是加班狂魔啊这是。”赵宣一边吐槽,一边也凑到桌前:“我看看。”

赵宣拿起一摞夹在一起的照片,照片上是一头关在铁笼里的白猪。

接着往下翻,白猪的皮肤变成灰色,然后是灰黑色,还有几张特写,皮肤上布满了灰、白、黑三色夹杂的细密鳞片,按照照片上的比例尺来看,鳞片不到一公分大。

再往后,肥猪越来越瘦,然后是白猪在水里的照片,看起来又肥了。

最后一张,是白猪倒在地上,浑身干巴巴的,应该是已经死了。

每张照片上都有时间,最早的是周六下午,最晚的是周日晚上。也就是说,短短一天多一点的时间,这头白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嚯!”赵宣感叹一声:“还真是张渊你说的那种东西啊。”

“小爷江湖人称‘玉面百晓生’,哪有我不知道的。”张渊一脸得意,把手上的报告递给赵宣。

“你上次明明说自己是‘桃花剑仙’。”赵宣接过报告,白了张渊一眼:“现起的吧?”

“小爷江湖上混得开,诨号自然也多。”张渊不服气。

赵宣懒得搭理张渊,只是低头翻看报告。

报告上把这种之前没出现过的异常,暂时编号为“孙阴九”,后面还有注释,说暂定姓“孙”,“阴”字辈。

“姓什么”、“什么字辈”、“行几”,这也算是局里的黑话了,姓是级别,字辈是类别,行几是排序,简单易懂,既方便交流,又便于保密。

报告上密密麻麻的化学符号、性状分析、定性定量什么的赵宣是看不太懂了,只是翻到后面,直接看结论。

不过就算是结论,赵宣也只能略过很多专业术语去看。

赵宣大略的看了一下,“孙阴九”是一种复合有机物,形成机理有待研究。

只能影响哺乳动物,且只能通过吸入产生效果,食用和外用都没有影响。

吸入后产生的结果就是导致皮肤硬化,硬化后的皮肤之间互相挤压,就会变成类似鳞片的形状,而这些鳞片的基本成分和“孙阴九”几乎一样。

随后研究人员将鳞片粉碎后,让实验动物吸入,同样会产生跟“孙阴九”一样的效果,只是稍微有所弱化。

由于合成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参与反应,会导致细胞迅速脱水,造成“离水即亡”的现象。

如果一直泡在水里,那么这种硬化作用会渐渐从皮肤向内渗透。

到目前为止,在水中的实验动物还没有死亡,应该还能存活一段时间,有待后续观察。

接下来就是推测。实验认为“孙阴九”造成的结果,是“孙阴九”这种物质同哺乳动物体内的循环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所以,因为需要粉末状、直接吸入才有影响,但很容易造成死亡,暂定姓“孙”;

属于“可移动的、非生物性的”,暂定“阴”字辈;

目前属于发现的第九种这个类型的异常,所以行九。

最后一页则是关于对“孙阴九”的进一步研究计划和可能产生的某些收益。

整份报告零零总总十多二十页,满满的干货,再加上上百张照片。赵宣再次感叹这帮研究狂的工作热情。

几人传阅着看完了报告,赵宣一边帮程舒曼收拾满桌子的照片,一边问宋少锋:“接下来没我们事了?”

“怎么可能没事。”宋少锋回了赵宣一句,从兜里摸出手机说道:“我先问问林凌那边怎么样了。”

宋少锋电话还没通,门外就传来了电话声。

“说曹操曹操到。”宋少锋挂了电话。

“这俗话太老了。”赵宣在一边吐槽。

“你说一个85后怎么就老派成这样。”张渊也凑了过来。

“你们俩适可而止啊!”宋少锋刚说完就看见林凌从外面进来。

“什么适可而止?”林凌问。

“没什么,我们说组长老派。”赵宣接过话。

“哦,是挺老派的。”林凌表示同意。

“喂!”宋少锋打断几人,问林凌:“公安那边有什么消息没?”

“没太多。”林凌摇摇头,说:“公安只能以配合调查的的名义去问,古玩店老板一问三不知,必须我们自己去一趟了。”

宋少锋转头问张渊:“历史鉴定方面呢?”

问起正事,张渊倒也不玩笑了,正经回答:“专家肯定了我们的意见,认为浮屠塔是北魏时期的,瓷罐是隋至唐早期,里面的卷轴也很有可能就是李世民手书。”

“他们希望尽快把几件文物交给博物馆,对这几件文物的研究,能填补历史上的很多空白。”

张渊补充道:“被我用有可能涉及国际文物走私案给搪塞过去了,不过也不能拖太久,毕竟文物保护方面我们不是很擅长。”

宋少锋点点头,又问程舒曼:“最近一段时间有没有类似‘鲛人’、‘鱼人’这样的情况出现?或者死亡案件?”

程舒曼刚把报告归档,关了文件柜,转过身回答道:“今年内都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赵宣听了几人的话,长叹一声:“合着整个局里就我一个闲人啊?”

宋少锋听完,“呵呵”笑了几声:“虽然说起来很打击你的积极性,但是,是的。”

“行了,接下来有你忙的。”宋少锋拍拍手,示意所有人都过来。

待众人围过来以后,宋少锋开始安排工作:“林凌你跟赵宣去找古玩店老板。程舒曼跟张渊直接去S省。”

张渊正准备说什么,被宋少锋打断了:“不管你用什么手段,看能不能找出点线索。”

张渊听完挺兴奋:“真什么手段都行?”

“行,擦干净屁股。”宋少锋张开右手,拇指和中指使劲揉太阳穴,似乎有些头疼,又跟程舒曼补充了一句:“舒曼你看着他点,别太过火。”

“这次我留守。”宋少锋最后总结了一下:“主要任务是确定其他几层的浮屠塔是不是也是同样的结构,是不是也有‘孙阴九’的存在,如果已经有人受‘孙阴九’影响,要及时解决,不要造成影响。”

“对了。”宋少锋似乎又想起什么事,咬牙切齿道:“如果能抓到盗墓贼,一并解决。”

“是。”“收到。”几人应了一声,纷纷出门。

赵宣跟着林凌出了大门,跟程舒曼和张渊挥手道别,转头问身旁的林凌:“我们直接去找古玩店老板?”

“先去解决‘半个’盗墓贼。”林凌点点头,又指了指赵宣停在路边的面包车,问赵宣:“开车去?”

“我来我来,哪敢麻烦你林大小姐。”赵宣忙不迭回应。

开玩笑,就按这车现在的级别,补个漆估计都得好几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