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异常事物管理局 > 第十七章 诳他的

异常事物管理局 第十七章 诳他的

作者:一百八盘萦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8: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余绍和,46岁,高中毕业。之前一直在S省和H省给几个文物店做掮客,15年据说是中介了一个大生意,赚了一笔钱,来到京城,开了这家‘和绍斋’。”

“主要经营魏晋南北朝石刻,从之前的记录来看,倒都是经营一些合法文物,还有部分‘现代工艺品’。”

林凌坐在副驾驶,端着手机念宋少锋发来的消息。赵宣偷偷打量林凌,第一次见林凌话这么多,侧面望去,林凌似乎还有些兴奋。

“怎么?”林凌发现赵宣正在看她,转过头看着赵宣,脸颊似乎有些发红。

“没什么,第一次发现你话这么多。”赵宣倒是表现得满不在乎。

“哦,跟之前调查的一个案子差不多,所以有些……”林凌显得有些慌乱,急冲冲的准备收起手机,被赵宣拦住了。

“别啊,接着说呗。”赵宣看着路,一边说:“多说说话挺好的。说话太少不好。嗯嗯,多说点话好。”

林凌听着这话来来去去的,这才发现赵宣握着方向盘的手一直在颤抖,嘴角浮现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林凌摇摇头,继续说道:“不过从最近几年的缴税记录来看,成交量绝对不足以维持。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他在私底下绝对有见不得人的交易。”赵宣帮林凌补充。

赵宣停好车,一边翻看自己手机上的记录,一边跟着林凌往“和绍斋”走去。

两人进了“和绍斋”,赵宣便四处打量,上一次来帮忙扛石雕,连门都没进。

进来一看,店面不大,一进门是一个木制的屏风,转进店里,左边贴墙放着一排博古架。

架子上东西不多,二三十件大大小小的石雕放在架子上,主要是佛像和佛头,还有几件半人高的石雕靠墙放在地上。

右手边是一张中式的茶桌,几条凳子,桌上一个小香炉,飘着冉冉青烟,店面虽然不大,但是古色古香,颇有味道。

一个中年男子端坐在太师椅上,一手拿着一串珠子,一手拿着毛刷,正在卖力的刷珠子。看见两人进来,男子放下手上的东西,笑着站起身来。

男子不高,身材偏胖,圆脸寸头,一撇八字胡,身穿一身白色唐装。加上刚才放下的珠子,完美符合“中年油腻男”标准。

赵宣看过照片,知道这就是“和绍斋”的老板余绍和。

余绍和笑起来倒也有些和蔼可亲的味道,问两人:“两位,随便看看?还是看好什么了?本店虽小,在业内也算是有点名声,保证童叟无欺。”

赵宣没接话,把早就准备好的安全局证件递了过去:“余老板,有个案件需要调查,希望你能配合我们。”

余绍和看见证件,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冷冷地说道:“配合?昨天公安的才来问过一次,这次换国安啦?你们随便问,我随便答。”

林凌在旁边柳眉一竖,就准备上前,被赵宣拦住了。

赵宣乐呵呵的跟余绍和说:“余老板别这么说,这次的案件很有可能涉外,想来你既然是从事这个行业的,应该更不愿意咱们国家的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吧。”

“行吧,你们问吧。”余绍和坐回了椅子上,泡了壶差,也不给两人倒,就在那里自顾自的喝着。

赵宣在职场摔打两三年,别的没学会,说话的本事倒是学了不少。见了余绍和的态度,倒也不生气,只是笑眯眯拉着林凌坐在余绍和对面,说道:“余老板,我就想问一问,前天卖出去那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余绍和头也不抬,轻轻嘬了口茶,淡淡道:“一个周边农民卖给我的,说是家里修房子挖出来的,门口那个大石头只算是这个东西的添头。”

余绍和抬手指了指不远处一个放在架子上的佛像。佛像二三十公分高,风化得很严重,只能大约看出个样子来。

“我看那块石头似乎是空心的,里面可能有东西,就收下来了。两个东西加起来不到一千块。”余绍和不咸不淡,继续说道:“前天有人来买,我有得赚,自然就卖了。”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余绍和把茶往茶盘里一倒,意思是这就要送客了。

林凌正准备反驳,被赵宣在桌子下面拉了一下,这才按捺下来。

“余老板这周边可够远的。”赵宣假装没看到余绍和的动作,继续微笑着说道:“想不到这S省的农民,还能拉着几百斤的东西,跑到京城来卖。”

“干我们这行的,不能打听太多,不然饭都吃不上。”余绍和似乎是没听懂赵宣嘲讽的语气,仍然是一幅爱答不理的样子,说:“你们这些外行,不懂这个,也是正常。”

“我确实不懂。”赵宣赞同的点了点头:“不过不管懂不懂,至少余老板每个月都有那么一两天不在京城,啧啧,比姑娘的那啥还准。你猜猜看,我知不知道你去了哪里?”

余绍和听了赵宣的话,猛地坐直了身子,紧紧地盯着赵宣,问道:“你怎么知道?”

见了余绍和的动作,赵宣笑了笑,也不管余绍和,径自拿过余绍和的茶壶,给林凌和自己各倒了杯茶。

抿了一口,这才继续说道:“也不知道你们是叫‘鬼市’啊还是什么的,我不懂,等我回去好好查一查呗。”

赵宣把茶杯一推,站起身来,拉着林凌就准备走。

“等等。”余绍和急忙起身叫住两人,盯着赵宣,似乎想看穿赵宣知道多少

看了许久,这才叹了口气,颓然坐下,伸手示意两人也坐,这才说道:“赵警官,如果我把知道的告诉你,那我……”

“明白明白。”赵宣打断了余绍和的话,点头说道:“行业潜规则嘛,只要跟我们的案子没关系,我也没这么多精力去管。”

余绍和这才松了口气,一五一十交代起来。

按余绍和的说法,这个石雕是两兄弟张德顺张德义送到这里来卖的。

两兄弟都是四十来岁,本来只是地道的S省农民,某次上山砍柴,偶然发现了几个瓷碗,看着还很新,以为是附近人丢的,就顺手拿回去洗干净了用来喂鸡喂狗。后来被“路过的”富商花几百块买走了。

本来这就是二十一世纪初常见的“捡漏”桥段,但是两人心思比较活络,就打起了倒买倒卖的主意。

一边去周边的村落“捡漏”,一边四处购买赝品回来随意放着,宰一宰希望来“捡漏”的古董商。

一来二去的,倒也认识了不少文物贩子、盗墓贼,两人干脆做起了跟余绍和一样的生意,四处给人当掮客,偶尔也帮着盗墓贼打打下手,喝点汤。

两兄弟一来是地道的当地农民,二来是谨遵“不听不看不问”的原则,三来是绝不亲自下地盗掘,公安数次打击盗掘文物,倒也没波及到他们。

这次也是一样,两人找到余绍和,希望寄一件东西让他帮忙卖一卖试试,也不多话,唯一的要求就是这东西不能卖回S省。

余绍和之前就认识两人,只不过离开S省以后便没什么联系。不过本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想法,再加上抽成比较多,也就同意了。

至于东西是怎么来的,干古董这行的绝对不会多问。

前两天程舒曼和张渊来看石雕,余绍和就上了心,因为一般的古董商或者收藏家绝对不会这么小心翼翼的不去动上面的封土,当时余绍和就已经认定,两人不是考古学家就是公安缉查的。

为了撇清关系,余绍和只好假装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让几人“捡漏”。

接下来两天,余绍和一直在跟张德顺张德义两兄弟联系,想提醒他们被盯上了,但是电话怎么都打不通。

“赵……三藏警官。”余绍和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小心翼翼的问赵宣:“这事,跟我没什么关系吧?”

“暂时没发现有。”赵宣一边记下了两兄弟的电话,一边回答余绍和:“我们没那么闲,追查你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

“我就知道这么多了,真没别的了。”余绍和松了口气,又问赵宣:“我能不能问问,那个石头是什么东西?”

赵宣跟林凌已经走到门口,听见余绍和的问话,赵宣转过头,淡淡说道:“国宝。”

余绍和张大了嘴巴,肉眼可见的沁出一头汗。

林凌一直没搭上话,等到出了“和绍斋”的大门,这才问赵宣:“你怎么知道的?”

赵宣知道林凌问的是之前威胁余绍和的那一番话,扭头看了看,见余绍和并没有关注这边,这才压低声音说:“我也不知道,诳他的。”

“这也行?”林凌有些惊讶。

“看小说看的。他确实每个月都有离京的记录,谁知道他去哪里了,试试呗,反正又没什么损失。如果你一个人来,你准备怎么干?”赵宣好奇林凌的手段。

“揍他呗,揍到他肯说为止。”

“……”

赵宣把刚才的消息跟宋少锋交代了一下,拉着林凌去旁边的奶茶店,等宋少锋后续的消息。

林凌端着奶茶,说道:“你这讨好女孩子的手段,太落后了。”

“你还懂这个?”

“我不懂,但我知道你是真没钱了。”

“呃……”赵宣噎了一下,笑了:“你这么说话不是挺好的吗?”

林凌也不答话,只是静静的喝奶茶。

赵宣也不再多说,只是一边喝着奶茶,一边偷偷打量林凌。

果然,身边有美女,这奶茶喝着味道都不一样,啧啧,生活真美好啊。

赵宣没享受多久的美好生活,宋少锋的电话就来了。

接起电话,赵宣还没说什么呢,宋少锋那边就急急说道:“H省怀县,刚发现两具干尸,跟你消息一比对,就是你说的张德顺张德义两兄弟。情况很像‘孙阴九’,你跟林凌直接去。”

“走吧。”赵宣站起身,跟林凌说:“那两兄弟,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