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异常事物管理局 > 第十五章 化龙散

异常事物管理局 第十五章 化龙散

作者:一百八盘萦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8: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一群人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会不会是唐以后仿北魏风格建造的?”赵宣推测。

“不会。”张渊摇摇头,说:“风格可以仿,但是制造工艺做不了假,哪怕是相差一两百年,制造工艺也很难做到跟以前一模一样……”

赵宣大概听懂了,仿造的东西,可以仿制造型,但是要用之前的工艺,那非得重新建造一整套以前水平的工艺流程。

就以雕刻用的铁凿来说,硬度变化了,那雕凿时候的力度和凿刻的次数都会变化,如果想用跟以前一样的铁凿,那又得找到跟以前一样的炼铁炉,就这么不停的循环下去,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就只有一种原因了。”张院长摩挲着面前的瓷罐,叹口气,说道:

“在唐前后,这个浮屠塔被挖出来,然后取出了里面的东西,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又重新埋了回去。由于填埋在原来的位置,所以土层也是原来的。”

周围的人纷纷点头,这算是比较合理的解释。

“少镇,再去查一下这个瓷罐的封土的年代吧。”张院长也不再纠缠这个问题,说道:“这些事让考古学家去头疼吧。我们的主要任务不是这个。”

几人默默等着宋少镇的结果。

赵宣一边打量着面前漂亮的瓷器,一边拉过张渊低声问道:“这瓷罐值多少?”

“宋以前的瓷器,十年起步。”张渊给了赵宣一个鄙视的眼神,说完比了个九的手势,悄悄说道:“流出国外,至少值这个。”

“九百万?”赵宣试着给价格。

“九位数!”张渊提高声音:“像这种品相、这么完整的青瓷,全国都没几个,国宝!”

赵宣惊讶的缩了缩脖子,不说话了。

等了一会,宋少镇回来了,把报告往桌上一放:“一千四百年,确实是唐。”

“先不管年代的问题。”张馆长拍拍手示意众人:“既然是防破拆的,那么异常就是藏在里面了,去隔离箱打开吧。”

瓷罐由张渊抱着,剩下几人跟着,去了另外一个房间。

宋少镇指挥张渊把瓷罐放在一个形似大鱼缸的玻璃箱里,玻璃箱四周有粗细不同的管子连接箱子,底部还有两只机械臂伸出一截。

宋少镇把箱子合上,扣紧锁扣,按了几个按钮,一阵机器声传来。

赵宣随着宋少镇的目光,往一个显示屏上看去。

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倒是清晰明了,就是玻璃箱内部各种气体的含量。

随着机器声,氦气含量渐渐上升,停在了95%左右,宋少镇又按了几下按钮,机器声停止。

随后宋少镇坐在玻璃箱前方的操作台前,上下摆弄了几下操纵杆,玻璃箱里的机械臂灵活的挥舞。

宋少镇满意的搓搓手,转头问几人:“那这就开始了?”

几人纷纷站在玻璃箱前。

“赶紧的!”张渊催促。

宋少镇也不推辞,转过头,开始专心操作操纵杆。

两只合金的机械臂,一只扶着瓷罐,另外一只则一下一下的把瓷罐盖子上的封土一层层刮掉。

在封土差不多快刮完,已经能看见里面青色的釉层的时候,就听见“嘭”的一声,好像打开了啤酒瓶一样,罐盖跳起一截,翻倒到旁边。

赵宣吓了一跳,不是因为声音,而是因为这盖子要是摔碎了,这价值可就少一个零!

不过玻璃箱的底部似乎是软的,罐盖并没有出问题。

随着盖子的打开,显示屏上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了一截。

“简单的充气办法,生石灰加水。”宋少镇指了指显示屏上的二氧化碳,紧接着说道:“估计是为了里面的东西能快速扩散,小心了!”

随着宋少镇的声音,一股灰色的烟雾从罐子里钻了出来,不一会便布满了整个玻璃箱,连罐子也看不清了。

宋少镇看了看显示屏:“不是气体,含量没变化,是某种粉尘,暂时不知道成分。”

程舒曼在一旁“哎”了一声,指着玻璃箱道:“就是这个。肯定是异常。”

“没见过啊。”宋少锋观察了一阵,摇摇头,说:“这应该不是有记录的异常。”又问其他人:“我没记错吧?”

“粉尘、烟雾状的异常就那么几种,怎么会记错。”张渊接话,随后皱了皱眉头:“等等,我想想。”

“叔,给我图书馆二级权限,我去找本书。”向张馆长说道,又转头跟宋少镇说:“如果等一会这烟散掉,那就说明是粉尘。”

宋少镇表示同意。

张渊边往外走边强调:“做好密封!如果是那玩意,吸进去可就不好玩了。”

张馆长这次倒没为难张渊,拿出手机,给张渊调了个临时权限。

“张馆长,你知道张渊说的是啥不?”赵宣看着灰色的烟尘确实如同张渊所说,渐渐散去,只是在四周的玻璃和瓷罐上沾了一层,看起来跟灰尘有些类似。

“不记得。”张馆长呵呵笑道:“哪里能跟年轻人比记忆力。”

“哪里哪里,您老年轻着呢。”赵宣拍马屁。

张馆长抬手指了指自己:“你都叫我‘您老’了,我还能年轻到哪去。”

“叫‘您老’不是尊敬嘛。”赵宣不为所动。

“行了,这么拍我马屁,你想干什么就直说吧。”张馆长看穿了赵宣的想法。

“呃。”赵宣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就是想去仓库参观参观,学习学习。”

赵宣倒是提前打听清楚了,张馆长兼着仓库长呢。这么久了还没去过仓库,这会有机会,当然要拍拍马屁。

“你这才来不到一个月,就瞄着仓库的三级权限啦?”张馆长瞥了赵宣一眼。

关于权限,赵宣倒是学得很清楚。

整个异常局里,最难升的就是仓库,异常局围墙内的权限,四级大部分是临时人员,完成审核的正式成员都是三级,就可以在所里随便走。

图书馆稍高一些,完成基础培训可以给三级,里面的书只能看,不能带出。

而仓库的权限,就要难上一些,四级权限基本不给,而三级,至少得熟悉所有已知异常,并且完成过几项任务才行。

至于各个地方的二级权限,硬性条件“满一年”赵宣就达不到了。

目前小组里,宋少锋分别是“一级、一级、二级”。林凌和程舒曼是“一级、二级、二级”。

另外张渊比较特殊,因为弄坏一本古籍,图书馆被张馆长降级为“三级”,别的倒是跟林凌她们一样。

而赵宣,现在还只有“三级”的局权限和“三级”的图书馆权限,仓库则没有权限。

赵宣毫不脸红:“这不是想着进步呢嘛。”

张馆长反倒被逗笑了:“你这家伙。”

说话间张渊拿着一本书走了进来,说是书,其实就是厚厚一摞打印纸装订在一起。

图书馆里这样的“书”不少,很多古籍都是孤本,图书馆也只有影印版。

张渊把书往桌子上一放,拍了拍封面,说道:“说法一样,时间一样,看接下来的实验了。”

赵宣看过去,《炀帝荒诞录》。

书籍很破,影印出来更加看不太清楚。

张渊拍了拍书,说道:“这是前两年,在南边一个市里修地铁时候,挖出来的一个初唐墓里出土的。”

“从墓志上看,这也是个奇人。墓主人是南陈朝的豪族子弟,本来有望出仕做官,但是因为隋灭南陈,没了出仕的希望。”

后来隋朝开了科举,又刻苦读书,辛苦考上举人。但是又因为家族跟南陈关系颇深,本来已经考上了进士,却又被隋炀帝取消了资格。因此对隋朝怀恨在心,就四处收集隋帝的怪诞事迹,当然主要是隋炀帝。”

“然后编写了这本书。虽然都是道听途说,但是因为此人也算是高门子弟,所以听来的事情还算是有板有眼。”

张渊用手指在书名上划了个圈,继续说道:“当然,当时不叫这个名字,假托古代君王的名字写的。”

“后来此事辗转被隋炀帝听说,一是没有证据,二是作者家族中在朝堂上还有一些故旧。倒是免了死罪,只是以‘诽谤古人’的名义降罪,落了个终身不得出仕。”

“想不到这人倒是坚挺,活了六十多岁,硬是撑到了听闻隋炀帝的死讯。”

张渊也觉得很有意思,笑了几声,说:“后来李世民带兵打仗到当地,听说有这么个人,就派人给他重新修墓,算是给隋炀帝‘暴君’的形象上再加了一笔。”

“紧接着又重新编录了这本书,改回隋炀帝的名字,不过考虑到书里有些内容对皇权不敬,只是抄录了两本,一本随其下葬,另外一本收录宫中,用来给今后的皇帝儿孙们自省。”

“现在剩下的,就是这本了。”张渊翻开书,一边翻找一边说:“图书馆刚收录这本书的时候我听说这事,觉得有意思,就随意翻了一遍,还有点印象……这里了。”

张渊翻到一页,指了指上面的字。

“书上说,某某年,有一个道士向隋炀帝进献了一种奇毒。说是闻了这毒药,人就会逐渐变为‘鲛人’,不仅会长出鳞片,而且会离不开水,只能生活在水里,离水即死。”

“炀帝听说此物,觉得很奇特,便找了几个死囚试验。几个人闻了,果真变成了‘鲛人’。随后炀帝又问这毒药的制作方法,道士也一一回应,随后炀帝赏赐了道士一些田地财物。”

“到这里这个故事就完了,作者也不知道具体的方法,只提到需要用到‘鲛人’身上的鳞片。”张渊说到这里,合上了书。

继续说道:“我也是突然想起,从时间上来看也差不多,不知道是不是这种东西,等宋少镇他们试验看看吧。”

“隋炀帝还给这种毒药起了个挺好听的名字。”张渊补充了一句:“叫‘化龙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