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异常事物管理局 > 第十四章 浮屠塔

异常事物管理局 第十四章 浮屠塔

作者:一百八盘萦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8: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开了几天“新车”,赵宣才算是适应了这样一台“面包车”。

零百加速不到4秒钟的面包车铁定是全球独一份,跟以前零百得踩三分钟油门的相比,差别不要太大。

另外对赵宣来说,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训练没那么紧张了。

毕竟能速成的内容就那么多,剩下的都得慢慢来。

就这么捱到周六,赖在床上的赵宣却被电话吵醒了,拿过手机一看,张渊。

“死胖子,这才八点多……”赵宣迷迷糊糊的接起电话。

“赵宣,潘家园,开车来,快点。”电话里传来的却是程舒曼的声音。

赵宣还以为自己睡迷糊了,把手机拿到眼前,确实是张渊的号码。

“啥事啊?”赵宣精神不少,这对狗男女,有蹊跷!

“别抢别抢,我来说……哎你怎么还咬人呢,属狗的啊。”这次电话里面是张渊的声音了:“潘家园,发现个好东西,得拉回所里去。”

赵宣也不废话,问了详细地址,匆匆打理了一下就出门了。

既然张渊说要拉回所里,那就肯定是有异常。

赵宣到了地方,刚在路口买了个煎饼果子,就看见不远处程舒曼正在向他挥手,张渊也在旁边。

“什么情况?”赵宣走向两人,随意打了个招呼,一边吃一边问。

“边走边说。”张渊引着赵宣往前走,说道:“我是没看出问题来,但程舒曼说有,那六七成概率是真的。”

“我说有,那就是百分之百有。”程舒曼在旁边不服气。

“行行行,十成好吧。”张渊应付了一下程舒曼,继续跟赵宣说:“搬不动,只得叫你来拉了。”

张渊停下脚步,指了指面前一块石头。

石头有磨盘大小,半人高,沾满干结的泥土,隐约能看见有些花纹。

“这得有一吨多吧?咱俩搞得定?”赵宣不确定。

“我试了下,几百斤吧,没那么重。”张渊压了压声音:“空心的,回去说。”

赵宣见程舒曼在一旁跟店主砍价,把张渊拉到一旁:“可以啊,这就约会了?”

“约个屁约!就知道约!”张渊急了:“我也是被拉来当壮丁的!小萝莉居然认为我能一个人把这东西搞回去!”

“你们俩说什么呢?”程舒曼付了钱,转头问两人。

“天气!”“早餐!”两人不默契。

“神经病。”程舒曼懒得理会两人,抱起旁边一幅油画,踢了踢石头:“拉走啦!”

“这个也是?”赵宣仔细打量了一下程舒曼手里的油画,梵高的《向日葵》,但是显然是新鲜出炉的,怎么看也不像有异常的样子。

“不是。”程舒曼白了赵宣一眼:“你以为我来这里干什么的?”

“咳咳。”赵宣转移注意力。

赵宣跟张渊两人找老板借了个板车,又从旁边杂货店买了两根尼龙绳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石头拉上车。

“幸好是个面包车。”张渊感叹。

“再提面包车我跟你急啊。”赵宣对这事显得特别遗憾。

“说说吧,什么情况。”赵宣一边开车,一边死死拉住张渊的手:“我的哥!那个是自爆!你又不是不知道,别乱动。”

“程舒曼来买油画。”张渊遗憾的收跃跃欲试的回手,指了指身后,说道:“正好看见这个石头,就给我打电话,我倒是没看出来又什么异常,但是这东西绝对是新出土的,如果有异常,估计我们得出差咯。”

“程舒曼你怎么看出来的?”赵宣之前一直在打量石头,也没发现什么问题。

“直觉!女人的直觉!”程舒曼得意的挥着拳头。

“你那能叫直觉么……”张渊正准备反驳,程舒曼从后面伸手勒住了张渊的脖子,勒得张渊脸都红了,张渊赶紧改口:“直觉直觉,绝对是直觉。”

赵宣也没太注意,只当做是两人打闹。

把车直直开到研究所门口,张馆长、宋少锋、还有宋少镇都在等着了。

“搭把手,先把东西拉下来。”张渊跳下车,咋咋呼呼的叫宋少镇帮忙。

回来的路上张渊已经把情况大概的说了一下,宋少镇连板车都已经准备好了。石头在板车上还没放稳,张馆长就凑了过来。

“叔,等会再看,先拉进去呗。”张渊跟张馆长说。

“工作时间,叫职务!”张馆长瞪了张渊一眼,继续打量石头,又从石头上扣下一块土,右手拇指和食指一碾,左手在下方,接住灰尘,凑到眼前看了看。

“新坑,老土。”张馆长重重叹了口气,咬牙道:“该死的。又是盗墓贼。”

几人推着石头进了研究室,宋少镇用小铲子,把石头上的土刮到塑封袋里。又用同样的办法在其他几个位置也刮了一些土,在袋子上分别做上记号。

这才转头对旁边看着的几人说道:“够了,我去测测年代,你们清理一下吧,最好把土都收集起来。”

宋少镇指了指桌上早就准备好的工具,也不客气,转身出了房间。

剩下几人客串了一把考古学家的工作,拿着刷子铲子,一点点的把石头上的浮土剥离下来,收集到一个个塑料盒里,按位置编上号,再用喷壶把石头表面打湿,用抹布擦干净。

渐渐地,石头显露出真容来,一朵莲花出现在众人面前。虽然有些风化,但是连花瓣上的脉络都还能分辨出来。

重重叠叠的花瓣上方托着莲蓬,莲蓬和花瓣之间隐约有一道缝隙。莲蓬侧面均匀分布着三个杯盖大小的圆孔。

清理完了浮土,赵宣也不知道接下来干什么,只是站在一旁打量石头莲花。

倒是张渊跟张馆长叔侄两人在仔细观察莲花,不时拿卷尺量一量尺寸,在本子上记录一下。

“浮屠塔啊。”张馆长拍了拍石头莲花,感叹道。

“啥东西?”赵宣不懂。

“胜造七级浮屠知道吧?”张渊用一种鄙视的口气对赵宣说:“这东西就是那个‘七级浮屠’的浮屠。”

“这是塔?”赵宣看着地上半人高的莲花。

“看点书吧你!”张渊恨铁不成钢:“这是莲花座!”

“这是浮屠塔的底座。”张馆长倒是比较温和,跟赵宣解释:“一般来说,上方应该是一层层的塔型,四周雕刻佛像,如果是七层,那就是平时所说的‘七级浮屠’了。不过从形制来说,方形的比较多见,像这件这种圆形的,很少。”

“按比例来看,不是七层就是九层,如果被分拆了,不好找啊。”张馆长说完,重重叹了口气。

赵宣点点头表示了解,又问:“那这也没异常啊?”

张馆长摸了摸莲花和莲蓬之间的缝隙:“这里,有机关。估计是里面藏了什么东西。”

另外几人听见有机关,纷纷来了兴趣,围上来试图解开机关。但是摆弄来摆弄去,除了让圆形的莲蓬成功转起来以外,没有任何进展。

“土层里的有机物碳十四鉴定结果出来了。”宋少镇拿着几张A4纸,推门进来,说道:“大概在一千六百年前后。”

“跟我推测的差不多,应该是北魏时期。”张馆长点点头。

“在干什么呢?”宋少镇把手上的报告递给张馆长,看向围着石头莲花团团转的几人,问道。

“莲座里有机关,你也去试试?”张馆长翻看报告,头也不抬的说道。

“我来看看。”宋少镇也很感兴趣,也凑上去,绕着看了一圈,说道:“这不是很简单吗?”

“你来你来……”张渊双手示意,满脸的不服气。

“只是比较费事,你们要帮忙。”宋少镇量了量莲蓬周围圆孔的大小,又从旁边的架子上找出三根钢管来,插在洞里,试了试松紧。

继续说道:“你们帮忙抬一下。”

宋少镇指挥宋少锋、张渊、赵宣三人,抬着莲蓬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的转动,不时在纸上画着图。

过了好一会,三人真就这么把莲蓬从莲花底座上拆下来了。

“一个看不见的迷宫而已。”宋少镇挥了挥手上的稿纸。

赵宣接过稿纸,见上面弯弯曲曲的画着一个迷宫,再跟莲花底座上三指来宽,五六公分深的纹路比较一下,竟然丝毫不差。

宋少镇指挥几人把莲蓬翻过来,空心的莲蓬内部有三个凸起。

宋少镇指了指凸起的位置,解释道:“这个三个凸起卡在凹槽里,顺着凹槽从最低处走到最高处,就拿出来了,不过能把同一个迷宫一模一样的刻三遍,工艺不简单。”

说完,又沿着莲花底座上的花纹,从最底下一路顺着凹槽划到顶。

“不难吧?”宋少镇收回手,问张渊。

张渊撇了撇嘴:“瞎猫碰到死耗子。”

“呵呵。”宋少镇也不跟张渊争辩,指了指莲花中心的空缺:“看看里面有什么吧。”

张馆长挥退众人,亲自上阵。

张馆长看了看里面,找了把长镊子,小心翼翼的从里面夹出一些黑乎乎的碎屑,不知道是布还是纸,一一放到准备好的塑料盒子里,宋少镇在旁边帮忙编号。随后伸出手去,缓缓的从里面拿出一个类似花盆的瓷罐子来。

把罐子在桌子上放好,这才缓了口气,向众人解说道:“简单的防破拆装置,瓷罐紧紧顶在石头上,如果用暴力手段拆开,瓷罐很容易碎掉……”

“不对。”张馆长讲到一半,猛然顿住,死死地盯着眼前的瓷罐。

瓷罐大概跟普通花盆差不多大,宽口大肚,罐口有盖,被黄泥死死封住,通体青色,虽然有些偏黄,但看起来晶莹如玉,绝对是精品。

“青瓷……”张馆长喃喃自语。

“是越窑没错,怎么?”张渊在一旁不理解。

张馆长没理会张渊,只是自言自语:“虽然越窑青瓷三国之前就有,但是这个色泽和纯净度,至少要到隋以后才有!不对!至少要唐……”

也就是说,在一个北魏的浮屠塔里,放着唐朝的瓷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