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576章 量身定制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576章 量身定制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1: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常浩南放下与张韬的通话,悠悠叹了口气。

对方的担忧不无道理,化物所那种相对开放的环境,面对有组织、高强度的“学术围猎”,确实存在难以弥补的缝隙。

“毒苹果”计划虽妙,但他最希望看到的结果,还是一切平静,无事发生——

火炬实验室和连海化物所的研究进度本就领先,不需要依赖任何场外因素。

而相比于“防住内鬼”,更好的局面当然是根本就没有内鬼。

所有人铁板一块,其乐融融,最后皆大欢喜。

不过,常浩南同样非常清楚。

绝对不能拿人性来兜底。

没来由地,他突然想起了自己本科时的那个室友,黄志强。

尽管如今华夏和美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已经跟十几年前大相径庭,可人的思想未必能这么快就扭转过来。

更何况在舆论宣传这方面,对手的功力着实了得。

香蕉人的数量无疑正在减少,但不太可能彻底消失。

“亚波。”他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计算中心的号码:“你把从连海化物所送来的所有异常样品报告重新修饰一下,然后标注成‘高活性潜力变体’和‘新型结构探索’,接触等级……”

“……”

“暂时定为‘内部参考’级。”

意味着有一定权限的研究人员就可以接触到,但需要登记。

照理来说,已经属于保密数据的一部分。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这个级别大有被滥用的趋势。

部分单位出于推卸责任或者单纯的懒惰,有时会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数据内容全部归类为“内部参考”。

而众所周知,保密资源是有限的。

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处处皆备则处处皆寡。

除去少部分特殊情况以外,“全部保密”基本等于“全不保密”。

所以,常浩南的安排实际相当微妙。

既不完全隔绝视线,又制造了获取的难度和价值感。

电话那头的栗亚波沉默片刻,但很快也大致猜到了常浩南的意思

“……好,我这两天优先处理。”

放下电话,常浩南看着眼前的电脑屏幕,有些出神。

这么多年以来,他还是第一次希望,自己的计划是在做无用功……

……

几乎与此同时。

“霞姐,霞姐?”

连海化物所的学生办公室里,连续几道清脆的声音打破了夜晚的寂静。

“嗯……怎么了?”

付琴霞终于回过神来,但目光却还死死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则悬在鼠标上方,微微发抖。

“你闹钟在响,是不是有什么实验到时间了?”

坐在对面的学妹林涵指了指正滴滴作响的手机。

付琴霞随手划掉手机提醒,接着又故作轻松地理了理头发:

“没事,昨天定的,用完忘取消了。”

说完之后,就有一次把注意力放回到了眼前的电子邮件上。

发件人:William Hudson, UC Berkeley

主题:Faculty Position Opportunity at UC Berkeley

奇怪的是,这封邮件直接发进了她的私人邮箱,而不是在研究所更常用的edu邮箱。

“或许是因为之前投稿的时候留过备份联系方式?”

付琴霞这样想到。

她知道,最近所里有不少人都收到了内容类似的挖人邮件,只不过并没有引发太多讨论,更是没听说有谁真的准备跳槽。

实际上,在十分钟前刚刚看到邮件标题的时候,她也完全没有这样的想法。

然而,在鬼使神差地看过全部内容之后,付琴霞的想法动摇了。

因为这简直是一颗救命稻草。

还是照着她的困境量身定制的救命稻草。

邮件中,威廉·哈德森教授首先盛赞了付琴霞近期在先进功能材料领域的工作,接着表示尤其对她在基础学术方面展现的功底印象深刻,并认为这正是自己团队目前所稀缺的。

恰好伯克利化学系正考虑设立一个预聘轨的教学型副教授职位,职责重心在本科教学与课程建设,科研要求“适度且灵活”。

岗位提供有竞争力的起薪、丰厚的安家费,以及——最击中付琴霞要害的——五年内免除考核压力。

说实话,哪怕把邮件里的岗位换成长聘教授,对于她来说都不会有这么强的诱惑力。

付琴霞本科时是专业力最顶尖的学霸,并因此而获得了进入连海物化所直接攻博的珍贵机会。

然而,科研这条路上,勤奋与灵感缺一不可。

几年下来,她痛苦地认清了自己在原创性研究上的天花板。

博士勉强毕业,但缺少亮眼的一作成果。

国内顶尖高校的教职遥不可及,次一档的学校她又心有不甘。

留在化物所做博后,与其说是在科研道路上更进一步的追求,倒更像是在学术圈边缘的无奈徘徊。

最终的结果也并不出人意料。

科研毫无起色,就业市场却一年比一年严酷。

原本还给她递过橄榄枝的几所一本边缘学校,也都提高了招聘要求。

实际付琴霞也知道自己的情况,就算成功入职,她也很难达成学校所设定的考核要求。

而纯教学岗位,正是她擅长且渴望的避风港。

美国学校的情况付琴霞也了解过一些。

预聘轨职位并非终身合同,但教学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带班情况和以及学生反馈上面。

这种考核,她倒是并不担心。

鼠标指针在鲜红的“删除”按钮上颤抖着悬停了几秒。

最终,她深吸一口气,只是关闭了邮箱网页,让那封邮件静静躺在收件箱里。

但邮件内容却已经烙印到了她的脑海当中,久久挥之不去。

一直到第二天中午,付琴霞都处在浑浑噩噩的状态当中。

终于,她装作不经意地戳了戳对面的林涵。

这天是个周末,办公室里只有她们两个人。

“哎,涵涵,最近……有没有收到什么奇怪的邮件?”

林涵计划明年年初春毕,正在鼓捣自己的毕业论文,闻言抬起头。

“奇怪的邮件?”她脸上带着点迷茫,“垃圾邮件倒是一堆,什么会议邀请、期刊投稿的。师姐你说哪种?”

“就是……国外大学,说什么教职机会之类的?”付琴霞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随意,“听说最近好多人都收到了。”

林涵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差点把手边的水杯推到地上:“师姐,你逗我呢?”

她把电脑屏幕调转过来,指了指屏幕上面“硕士学位论文”几个大字:“我一个还在准备毕业的小硕士,哪能捞着这种机会?人家要挖人也是挖研究员,或是你们博后吧?最少也得是快毕业的博士差不多。”

这个回答很有道理,就连付琴霞自己也觉得问题问得不太合适。

林涵重新把电脑放回自己面前,继续道:“再者说,我也没考虑过出国的事情……估计发给我我也不会看。”

这句话让心如猫挠的付琴霞稍微冷静下来一些。

但紧接着,对方又话锋一转,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羡慕:

“不过话说回来,国外好像真有不少学校有那种专门教书的职位?不用死磕**文、申基金,想想也挺好的,安稳,而且说出去也是在国外的大学工作,多有面子。”

这无心的话语像根细针,再次精准地刺中了付琴霞心底那点隐秘的渴望和焦虑。

安稳和面子,正是她现在最奢求的东西。

付琴霞低头假装继续看文献,心思却早已飘远。

一番纠结过后,她决定首先搜索一下邮件里面的内容。

万一是假的呢?

“William Hudson Berkeley Chemistry”——系主页上确实有这位教授,研究领域是能源材料,看起来资历颇深。

“Teaching-track professor UC Berkeley”——伯克利确实有这种制度,评价褒贬不一,但普遍承认其工作压力远低于传统 tenure-track(终身轨,包括非升即走等一系列制度),当然代价是上限很低。

“Academic job market US”——跳出来的信息让她倒吸冷气,竞争惨烈程度不亚于国内,非顶尖名校博士或博后经历几乎没戏。

结果,付琴霞越看越心动

可同时,焦虑也像藤蔓般缠绕上来。

这样的机会,必定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随时可能被别人捷足先登。

但“带成果进组”这个条件,像一块沉重的筹码,压得她喘不过气。

要是有能带进组的成果,哪还用纠结这些?

犹豫和渴望在她心里反复拉锯。

十几分钟的天人交战过后,付琴霞蹭地站起身。

就算物化所整体并不实行涉密管理,但总归是科学院重点单位。

她还没心大到直接用实验室的网络和电脑跟对方取得联系。

“师姐?”

对面的林涵被她吓了一跳。

“哦……我出去买点东西,你到时候直接走就行,不用等我了。”

付琴霞头也不回地拎起背包,离开了实验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