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575章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张韬的心猛地一沉。

他还没自信到相信自己的学生如此抢手。

更何况,其中有些名字在学术领域对他毫无威胁,只会在教育领域让他颜面扫地。

诈骗?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立刻被否决。

其它人的情况不知道,但眼前王令骁邮箱里的这封,绝对是如假包换。

这不是偶然的学术猎头行为,更像是一张精准撒开的网!

张韬感到一股凉意从脊椎升起。

他突然想到了最近央视的专题片。

“围猎……”

这两个字不受控制地从他脑海中蹦出。

“你问过所有人了吗?课题组里还有谁收到了?”张韬的声音变得异常严肃。

“我不敢大张旗鼓地问,怕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或者打草惊蛇,就悄悄问了几个熟悉的人……”王令骁摇头:“大概有一半明确表示收到了,另一半有可能是真没收到,也有可能是没注意邮箱。”

这类邮件确实有很大概率被直接归类为垃圾邮件,不会出现在收件箱里。

但问题的严重性还是远超想象。

连海化物所是国家级研究所,但并非保密单位,管理上相对开放,人员背景虽然经过审查,但在“糖衣炮弹”面前,尤其是面对世界顶级学术圣殿的诱惑,谁能保证百分百的定力?

更关键的是,项目涉及大量合成、表征、测试,流程复杂。

即使核心成员可靠,一些外围的实验助理、测试员、甚至负责清洗器皿的学生,也可能有意无意地接触到关键样品碎片、测试数据打印稿、或者实验室电脑里未及时清理的中间结果。

保密,在他这里存在着天然的、难以彻底堵死的缝隙。

张韬不再犹豫,立刻拿起桌上的红色保密专线电话,直接拨通了常浩南的号码。

火炬实验室。

常浩南刚回到自己宽敞却略显冷清的办公室,倒了杯水还没喝上两口,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就急促地响了起来。看到来电显示是连海化物所张韬,他立刻接起。

“张院士?这么晚还没下班?”常浩南瞄了眼窗外已经渐黑的天色。

“常院士。”张韬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完全没有闲聊的意思,“刚刚所里发现一个紧急情况,需要跟你沟通。”

随后,他用最简洁的语言,将王令骁发现的情况快速叙述了一遍。

“……邮件来源确认过,基本是真实的官方渠道。时间集中,目标明确指向项目核心成员。我判断,这不是普通的学术招聘,极有可能是一次有组织、又针对性的行动……甚至,不排除是某种掩护,为窃取信息的行动进行干扰。”

“您那边有什么打算?”常浩南没有马上给出意见,而是询问了张韬的想法。

“坦白说,压力很大。”张韬回答道,“化物所的性质你是知道的,开放研究,人员流动相对正常……我们虽然对项目核心成员都做过背景审查,但研究流程长,环节多,外围人员接触敏感信息碎片的风险客观存在。”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沉重:

“以化物所现有的安保和保密措施,对付普通商业间谍或许够用,但面对这种国家力量支持、不计成本的系统性围猎,我……没有十足把握能确保信息滴水不漏。最稳妥的办法……”

张韬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恐怕是把整个镍钴双元阵列材料的研究项目,包括所有核心人员、关键样品、数据,全部转移到你们火炬实验室进行。你们那边的安保级别和保密环境,才是铜墙铁壁。”

常浩南几乎没有思考,立刻否决:“不行,张老。这个方案不具备可操作性。”他拒绝得斩钉截铁。

真实原因无法明说——火炬实验室还负责着其它更加机密的研究项目,绝不可能让大量外部人员和设备进驻,徒增泄密风险。

他只能换一个理由:“动静太大了。整个团队、设备、样品、数据迁移,牵一发而动全身……再说火炬这边空间和资源都高度饱和,实在没有余力容纳这样一个完整的研究组。”

电话那头的张韬沉默了几秒,显然也意识到自己情急之下的提议过于理想化。

他叹了口气:“是我想简单了。那……眼下怎么办?加强化物所这边的保密力量?向上级申请增派安保人员?对所有接触项目的人员进行更严格的背景复查和监控?”

这些措施虽然必要,但显得被动且效果存疑。

常浩南脑海中飞速盘算着。

被动防御永远防不胜防。

就在此时,他脑中灵光一闪,想起了刚才在计算中心与栗亚波讨论时,看到的那几份实验报告中三类差异巨大的样品性能——

特别是那些催化有害副反应的“毒化”样品和极易粉化的“脆弱”样品。

一个大胆的念头浮现出来。

“张院士。”常浩南的声音恢复了冷静,“只有千日防贼,没有千日做贼,不如引蛇出洞,或者……给贼一个‘假宝贝’。”

“哦?你的意思是?”

张韬精神一振。

“刚才栗亚波给我看你们送过来的测试报告时,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常浩南缓缓道:

“同样是按照我们初步设计的路线合成的材料,不同批次的样品性能差异极大。除了少数符合预期的良品以外,还有两类‘不良品’”

“我们现在的计算模型发现了问题,正在修正……但外人不知道这点!在他们眼里,这些都是在探索高性能锂硫电池正极材料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也值得研究的中间产物。”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意味深长:

“如果我们……不小心’地,让其中一部分看起来‘很有价值’的样品分析报告流传出去……您说,那些心急火燎想复制我们成功、或者想弯道超车的对手们,会怎么做?”

张韬在电话那头,眼睛瞬间亮了:

“他们会如获至宝!把这些错误的路径当成有价值的线索去深入研究?”

“没错。”

常浩南肯定道:

“特别是那份催化有害反应的毒性数据,如果被当成某种高活性表现去追逐,不仅会浪费他们的资源,还可能把他们引向开发出有严重安全隐患电池的道路上去。这比单纯的保密,效果可能更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