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乾陵惊魂夜 > 第103章 祸起祖坟风水变

乾陵惊魂夜 第103章 祸起祖坟风水变

作者:老宝子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27: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年夜的风裹着雪粒子撞在陈家灶房的窗纸上,陈旭东蹲在火盆前,指尖捏着张远山给的黄符直打颤。

符纸上的朱砂纹路像凝固的血,他想起张远山说"烧了它,能挡三天煞",又想起大哥陈向东昨晚拍桌子的动静——"妈你别咒我!

腊月廿八的货最金贵,错过这趟,春播的化肥钱上哪找?"

"小东,别烧了。"陈母从里屋出来,围裙上沾着没擦净的面渣,眼眶红得像泡在酒里的枣。

她伸手要抢符纸,指甲在陈旭东校服袖子上勾出个线头,"你哥要是真撞了邪,烧这个顶什么用?

昨儿后半夜我听见他在院里转,嘴里念叨'车轮子发烫'......"

"妈!"陈旭东猛地缩回手,符纸边缘在火盆里蜷起焦边,"张师傅是李宝哥带来的,李宝哥能找着乾陵的宝贝,他说的肯定准。"火苗"噼啪"炸响,符灰打着旋儿飘起来,落在陈母鬓角的白发上,像撒了把细盐。

陈父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烟锅子在青石板上磕得咚咚响:"随他去吧,这小子主意比牛还倔。"话音未落,外屋传来"哐当"一声,是陈向东摔门的动静。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棉袄,肩上搭着草编的货票,见屋里三双眼睛盯着自己,脖子一梗:"我走了,明儿晌午准回来。"

"向东!"陈母追出去,棉鞋踩在结霜的院坝上打滑,"车斗里别装铁器!

张师傅说那东西招煞——"

"知道了!"陈向东的货车轰鸣着冲出院门,尾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蟒,转眼就没了踪影。

陈母扶着门框直喘气,陈旭东看见她指节捏得泛青,指腹还沾着今早揉馍时没洗净的面,在门框上蹭出一道白印。

后半夜的火盆早熄了,陈旭东裹着被子迷迷糊糊睡去。

这是他半个月来第一次没被噩梦惊醒——梦里没有黑黢黢的车轮子往大哥骨头里钻,没有腥风卷着烧焦的橡胶味。

他醒来时天刚蒙蒙亮,窗纸上泛着青灰色,床头还飘着点符灰的焦糊味。

"小东!"陈母的尖叫从堂屋炸开来。

陈旭东光着脚冲出去,看见母亲攥着桌上的纸条,手指抖得像抽风的筛子。

纸条是陈向东的字迹,歪歪扭扭的:"妈,钢材市场老张说有批新到的角铁,我去晚了就被人抢光了。"

"角铁!"陈母膝盖一软瘫在木椅上,椅背的雕花硌得她后腰生疼,"张师傅说铁器招煞......他怎么就记不住呢?"陈父抄起手机拨号码,屏幕亮了又灭,灭了又亮,始终是"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

县城钢材市场的大喇叭正喊着"腊月廿八清仓大甩卖",陈向东把货车停在张老板的档口前,哈着白气拍车厢:"老张,那批30号角铁可给我留着?"张老板从铁皮棚里钻出来,手里还攥着半根油条:"留着呢,就等你这老主顾。"他扫了眼陈向东发青的脸色,"你咋跟个霜打茄子似的?

昨晚没睡好?"

"可不么。"陈向东搓了搓冻红的耳朵,跟着张老板往仓库走。

脚底下的碎石子硌得棉鞋生疼,他突然觉得后脖颈发凉,像有人拿块冰贴在那儿。

回头看,只有装货的叉车"突突"响着,铁铲铲起角铁时迸出火星,在冷空气中划出金红的线。

早餐铺的煤炉烧得正旺,陈向东端着粥碗的手突然抖了下。

碗沿磕在桌角,小米粥溅在蓝棉袄上,洇出块深黄的印子。

老板娘举着汤勺过来:"陈师傅这是咋了?

手直打摆子。"他盯着碗里晃动的粥,突然想起张远山说的"墨黑的煞顺着车轮子爬进骨头缝",后槽牙咬得发酸:"没事,许是风大吹的。"

出县城时已过晌午,货车斗里的角铁码得整整齐齐,用麻绳捆了三道。

陈向东把车窗摇下条缝,寒风灌进来,吹得仪表盘上的全家福直晃。

照片里他搂着媳妇,怀里抱着刚满周岁的闺女,媳妇脸上的笑比身后的油菜花还亮——可那是五年前了,媳妇跟人跑了,闺女跟着姥姥,他只能没日没夜拉货。

"嗡——"方向盘突然震得发麻,陈向东皱着眉去扶,却觉得掌心像压了块秤砣。

后视镜里闪过道黑影,他猛打方向盘,轮胎在结冰的路面上打滑,"吱——"的刹车声刺破空气。

货车撞断护栏的瞬间,他听见自己喉咙里发出破风箱似的声音,眼前最后闪过的是闺女周岁时戴的银锁,在阳光里晃出一片白。

陈旭东的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时,他正蹲在院坝里给母亲揉腿。

屏幕上显示"未知来电",他刚接起,就听见个带着杂音的男声:"是陈旭东吗?

我是县交警大队的,你哥陈向东同志......遭遇交通事故,当场死亡。"

手机"啪"地摔在地上,陈母的手还搭在他肩头,指腹还留着揉腿时的温度。"东子?"她轻声唤,像在叫小时候走丢的儿子。

陈旭东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只能指着手机。

陈母突然扑过去捡起手机,贴在耳边的手背上暴起青筋:"同志你说啥?

我家向东......"

她的声音突然拔高,像被人掐住脖子的母鸡,接着"咚"地栽倒在雪地里。

陈父冲过来扶她,刚触到她冰凉的脸,自己的太阳穴就突突跳起来,眼前发黑栽在雪堆上。

陈旭东跪在地上,看着父母的身体在雪地里蜷成两团,突然听见远处传来汽车鸣笛——是交警来接他们去现场了。

事故现场的风更冷,像刀子往骨头缝里钻。

陈旭东隔着警戒线看见那辆熟悉的货车,车头撞得像团揉皱的铁皮,货斗里的角铁七零八落插在路边,有根还扎进了路基的树里。

陈向东趴在驾驶座上,蓝棉袄被血浸透,变成深褐色。

他的右手还搭在方向盘上,指节青黑,指甲缝里嵌着没洗净的机油。

陈母突然挣开搀扶的警察,跌跌撞撞扑过去。

她跪在地面积雪上,把脸贴在儿子冰凉的手背上,喉咙里发出呜咽,像受伤的母狼。

陈父摇摇晃晃跟过来,刚看清儿子的脸,两眼一翻昏了过去。

陈旭东站在原地,看着雪粒子落进大哥的头发里,落进母亲的白发里,突然想起昨夜烧符时,符灰飘起来的样子——像极了现在,飘在空气里的,没个着落的,绝望。

交警在旁边记录着什么,远处传来救护车的鸣笛。

有位老警察拍了拍陈旭东的肩:"节哀,我们会尽快调查事故原因。"陈旭东木然点头,看见母亲正用冻红的手,慢慢帮大哥把歪了的领口理好。

院坝里的灵棚材料还堆在墙角,是今早陈父准备给老支书搭的,现在却要用来......他不敢往下想,只觉得裤兜里的符灰袋硌得大腿生疼。

雪越下越大,模糊了警戒线外的人影。

有人在远处喊:"陈家的,来认遗物!"陈旭东跟着走过去,看见塑料筐里有大哥的驾驶证、半盒皱巴巴的烟,还有个带血的银锁——是闺女周岁时的那个。

他攥着银锁,突然听见风里传来模糊的声音,像有人在喊"开阵",又像大哥货车发动时的轰鸣。

雪粒子打在交警老周的警帽上,他把事故鉴定报告往陈旭东手里递时,指节冻得发红:"刹车油管老化,低温下脆裂了。"报告上的铅字在陈旭东眼前跳成一片模糊,他听见老周又说:"不过...货车超载了,角铁压得车斗下沉,加重了刹车负担。"

陈母突然从灵棚里冲出来,手里攥着半块没吃完的供糕。

供糕上的红枣被她指甲抠出个坑,枣泥沾在青布孝服上,像块没擦净的血渍:"油管老化?

他上个月刚在镇里修的车!"她踉跄着抓住老周的衣袖,"张师傅说铁器招煞,他偏要拉角铁...你们警察信不信,是煞星撞了他?"

老周叹了口气,轻轻抽回手臂:"大娘,我们只信证据。"他朝边上的年轻警察使了个眼色,两人钻进警车时,尾灯在雪幕里划出两道暗红的痕。

陈父蹲在烧纸钱的铜盆前,火舌舔着黄纸,把他的脸映得忽明忽暗。

他突然抓起一把纸钱狠狠摔进火里,火星子"噼啪"炸响:"煞星?

煞星能把刹车油管咬断?"

灵棚的白幡被风卷起,露出棚下陈向东的遗照。

照片是去年秋收时拍的,他穿着蓝棉袄站在玉米堆前,嘴角沾着玉米粒,笑出一口白牙。

陈母突然扑过去,用袖子拼命擦照片玻璃:"东子脸脏了...妈给你擦干净..."她擦着擦着就哭出声,肩膀抖得像筛糠,"你咋就不听劝呢?

昨儿我摸你后颈,凉得跟块冰...你说跑长途的哪能没点凉气,可张师傅说那是煞...煞..."

陈旭东蹲在门槛上,看着母亲把供桌上的苹果碰得滚到雪地里。

他伸手去捡,指尖刚碰到苹果,就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来——苹果上沾着母亲的眼泪,冰得扎手。

裤兜里张远山给的符灰袋硌着大腿,他突然想起张远山说"铁器招煞"时的表情:那老头眯着眼睛,指节敲着茶碗,茶水在碗里晃出细碎的波,"铁器属金,金气重的物件遇煞,能把煞引到骨缝里。"

"咚咚咚——"

院坝外传来敲门声。

陈旭东抬头,看见张远山的黑布棉鞋踩在雪地上,鞋边沾着泥点。

李宝跟在他身后,羽绒服帽子上落着雪,手里提着个红布包。

陈母猛地站起来,孝带从头上滑下来,她也顾不上,跌跌撞撞扑过去抓住张远山的胳膊:"张师傅!

你可得给我们家看看...东子走得冤..."

张远山没说话,先看了眼灵棚里的遗照。

他的目光在陈向东发青的嘴角停了两秒,才转向陈旭东:"符烧了?"陈旭东摸出符灰袋,袋子是用红布缝的,边角磨得发白。

张远山接过袋子,放在鼻端闻了闻,眉头皱得更深:"烧得太急,符气散了七分。"他转身对陈母拱了拱手,"大娘,我先去看你们家祖坟。"

陈家村的祖坟在村东头的土坡上。

雪覆盖了荒草,只露出几截枯枝,像伸出的黑手指。

张远山踩着雪往上走,每步都踩得很实,李宝跟在他身后,能听见雪在脚下"咯吱"作响。

快到坟前时,张远山突然停住,仰头看天。

李宝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只见阴云像团被揉皱的灰布,正缓缓往西南方向移动。

"看那堆渣土。"张远山抬手指向坟头右侧。

李宝这才注意到,原本平缓的坡地被堆起个一人高的土堆,土堆上还压着半块水泥板,"上个月修村道挖的土,就堆这儿了。"陈旭东小声解释,"我爹说反正荒坡没人用..."

张远山蹲下来,用枯枝扒开坟头的雪。

露出的黄土里混着碎瓷片和煤渣,他的枯枝突然顿住:"原本地脉是'玉带环腰',水从左绕,气从右聚。"他指向土堆,"这堆渣土压在'气口'上,把地脉截断了。"他的枯枝在地上划出个歪歪扭扭的圈,"现在是'断头局'——气进不来,煞出不去,家里顶梁柱要遭横祸。"

陈父突然咳嗽起来,他扶着旁边的老槐树,咳得腰都直不起来:"张师傅...能破吗?"张远山没答话,从怀里摸出个铜罗盘。

罗盘指针转得飞快,最后"咔"地停住,针尖直指土堆。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腿的雪:"破法有二。

一是铲了这堆渣土,把地脉接回来;二是迁坟,找块'双凤朝阳'的地。"他看了眼陈父发白的鬓角,"迁坟要花钱,铲渣土...明儿就动手。"

陈旭**然打了个寒颤。

他觉得后颈又凉起来,像有人对着他耳朵呼气。

张远山猛地转身,从红布包里摸出把铜钱剑。

剑穗是血红色的,在风里猎猎作响。

他掐了个诀,剑尖直指陈旭东后颈:"冤魂缠上了。"陈旭东眼前闪过大哥撞车时的画面:碎玻璃扎进脸,血顺着下巴滴在方向盘上...他腿一软,差点栽进雪堆里。

张远山抓住他的手腕,把一枚用红绳串着的古钱套在他腕上。

古钱上铸着"开元通宝",边缘有些磨损。"戴着,"张远山说,"夜里别往村东头走。"陈旭东摸了摸古钱,觉得有股暖流传进胳膊,后颈的凉意竟真的淡了些。

回村时,天已经擦黑了。

村口的老槐树上挂着几盏红灯笼,是准备过小年的。

有几个村民凑过来,王婶攥着张远山的袖子:"张师傅,我家娃最近总说看见白影子...您给瞅瞅?"张远山笑了笑:"明儿再说,今儿陈家的事要紧。"

李宝落在后面,看着张远山被村民围在中间。

雪光映着他的白发,倒像头上顶着团云。

陈旭**然跑过来,手里攥着个塑料袋:"李宝哥,这是我哥的银锁...您帮我收着?"塑料袋里的银锁沾着血,在雪地里泛着冷光。

李宝接过时,指尖触到锁上的刻字——"长命百岁",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了。

"对了,"张远山突然回头,"等陈家的事了了,明儿我想去上海老城隍庙转转。"他搓了搓手,"听说那儿有个卖古钱的摊子,收着枚唐镜,说不定跟乾陵有点干系。"李宝一怔,想起他们此行的目的——揭开乾陵之谜。

雪还在下,远处传来零星的鞭炮声,混着陈母的哭声,在空气里散成一片模糊的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