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独行 > 第三百零三章 战事起(三)

汉末独行 第三百零三章 战事起(三)

作者:王家小郎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3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曹真的话一说完,身边的护卫立刻就应声说到,“诺!”

然后快速的前去传令,此时的郝昭还在凉州呢,想要来到陈仓也是需要时间的!

不过话说回来,郝昭现在也算是一个杂号将军了,这么多年也算是媳妇熬成婆了,终于熬出头了!

郝昭不是雍凉之地土生土长的将军,他是并州太原人!

郝昭为人雄壮,少年从军,屡立战功,不过他也是一直漂泊,最后落户到了雍涼之地,这才停留了下来!

而这一停下,就是许多年!

当年曹丕继任魏王,改年号为延康元年,然后认命邹岐为凉州刺史!

结果凉州大乱!

五月,西平的麴演勾结附近几郡制造动荡和混乱,抗拒邹岐;

张掖郡的张进把太守杜通抓了起来!

酒泉郡的黄华则拒绝太守辛机赴郡就任,他们都自称太守响应麴演。

武威郡的三个部落的胡人也再度反叛。武威太守毌丘兴,向金城太守、护羌校尉扶风人苏则告急,苏则要率兵相救,郡中官员认为叛军的势力正盛,救援武威需要大批军队。

当时将军郝昭、魏平,原来即驻扎在金城,但奉令不得西渡。

苏则召集郡中主要官员以及郝昭等人计议说:“如今叛军气焰虽盛,然而都是刚刚拼凑起来的,其中有些人被元凶裹胁,未必和贼人一条心;

应该利用贼人的内部矛盾,乘机进攻,他们中的善良之辈必然脱离叛军,归附我们,这样,我们增强了力量,叛军的势力也就减弱了。

我们既获得增加兵员的实力,又使气势倍增,率兵进讨,一定能够将叛军击溃。

如果等待大军到来,需要很长时间,敌军中善良的人没有归宿,必然与邪恶之徒同流合污,善、恶两种人混合在一起,在短期内很难分开。

虽然有命令不得西渡,为权宜之计而暂时违背,自己作决定也是可以的。”

苏则的话有没有打动其他人不知道,但是真的打动了郝昭!

郝昭同意了,于是调集军队救援武威,三个部落的胡人被降服了。

苏则、郝昭等人又和毌丘兴一起进攻张掖郡的张进。

麴演听说这一消息,率领步、骑兵三千人来迎苏则,声称前来助战,实际上是准备发动突然袭击。

苏则借机引诱麴演会面,将其斩首,并把尸体拖出来展示给他的部属,麴演的党羽便都散走了。

于是,苏则率兵和各路军队包围了张掖,攻克张掖城,杀了张进。黄华恐惧,请求设降。

河西各郡全部平定了。

这一战,主角虽然说是苏则,但是郝昭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

而且从那个时候开始,大魏先帝曹丕便让郝昭坐镇河西之地!

这一坐镇,就是将近十年的时间!

当地人民和外族都服从他,对他也是颇为的爱戴不说,曹真也是依为心腹!

之后的黄初二年,十一月辛未日,治元多与卢水部落等诸胡组成联军在河西作乱,时任镇西将军曹真率领众将进讨诸胡联军,大获全胜,平定河西,而郝昭就是其中大将!

其防守的能力,超出常人太多太多!

此战“斩首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不说,还打通了河西走廊。

次年二月,鄯善、龟兹、于阗王各遣使奉献,曹魏恢复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并且正式建立了西域长史府!

郝昭,也终于变成了曹魏有名号的将军,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他还是一个杂号将军,但是他的名声却是已经传向了天下!

就在不就之前,也就是新帝上位的太和元年,西平的残留余孽麴英再次叛乱,杀临羌县县令和西都县县长。

朝廷知道之后,便下令郝昭与鹿磐前往讨伐,斩杀麴英。

郝昭也不负众望,的确是快速的平定了叛乱,都不需要曹子丹出手,就将这件事情解决了,平定叛乱之后的郝昭也就回到了自己的河西,继续镇守这块要地。

然而此时....

“你是说曹真将军让我回军陈仓?”郝昭看着他面前负责给他传令的士卒,这是曹真的心腹,这是错不了的,作为曹真麾下的重将,也是曹子丹麾下的爱将,郝昭当然不会认错。

身份不需要验明了,但是这命令却是让他有些迷茫。

“之前不是已经传来消息,说诸葛孔明退兵了么?”好找不知道曹真将军此时让自己进入陈仓是什么意思,当然,这不妨碍他直接接过了那将令,并且快速的派遣大军准备出动。

只不过他行动归行动,既然是镇守前线,好歹也要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否则进入了陈仓两眼一抹黑,那就真的耽误大事儿了。

“具体的小人也不知道,只是之前赵子龙兵出斜谷,将曹真将军诱骗到了那里,然后诸葛孔明直接大军攻打祁山,连破我陇右之地三郡,之后让马谡为先锋,准备继续攻打雍凉。

结果那马谡却是个志大才疏之辈,直接将兵马驻扎在了南山之上,然后被张郃将军打的抱头鼠窜,最后虽然没有捉到诸葛亮,但是也没有能够轻饶了他们,陇右之地也收了回来。

曹真将军也在斜谷将赵子龙打退了,只不过邓芝虽然败了,但是赵子龙不愧是老将,愣是在我重敌寡的情况下,还能几乎带着所有人逃离回到诸葛亮的身边。

马谡身边的一个叫做王平的家伙也保住了大部队,诸葛亮退兵了,我们虽然收回来了陇右之地,但还是没有怎么重创诸葛孔明,同时还让他带走了西县之中的一千多户百姓。

曹真将军此时已经收拢了全部势力,但是他还是让您去陈仓驻守,具体为什么,曹真将军也没有说!”

郝昭听完之后也是点了点头,他大概明白了现在的情况,也大概明白了现在的状态。

说实话,诸葛亮并没有损失太大这是其一,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损失,折损的大将还是他自己斩杀的。

诸葛亮没有回到成都,而是留在了汉中,这是其二,也就是说,这一场看似结束的大战,却是未必就真的结束了。

原来如此.....

郝昭想通之后,就再次命令麾下的士卒加快了脚步,他若是要驻守陈仓,那可是一个不轻松的活计,虽然不知道曹真将军为什么这般确定,诸葛亮若是再行攻打的话,一定会攻打陈仓,但是陈仓却不是那么好防守的。

春秋秦武公十一年灭西虢,于是设立虢县,战国秦在虢县东置陈仓县,这就是陈仓的由来。

到了东汉虢县废入雍县,而陈仓县也就慢慢的废弃掉了,这个地方若是曹真不说,郝昭都想不起来。

陈仓县地处秦岭山地、关中平原、黄土高原过渡区,地貌由山、塬、川组成,地势算不得复杂,但也算是易守难攻之地,如果没有这么多年被废弃的话,那也是一处要地了。

或许是因为陈仓多少年没有经历大战了,若是说起来,陈仓最出名的时候,应该就是当初兵仙韩信的一次大战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其中这陈仓,就是现在已经被荒废的陈仓。

不过这个时候说的陈仓可不是陈仓县,而是渭河北岸的陈仓古渡口,“栈道”指的是从关中翻越秦岭,南通汉中、巴蜀的古代交通要道,由秦岭古道、褒斜道、连云栈道组成。

这条险峻的“栈道”竟是全长五百余里,当年张良一句话,高祖一把火将它少了个干干净净不说,到现在都没有能够修建利落,这条“栈道”架于悬崖绝壁和泥沼之地。。

栈道在关中的出口斜峪关,而陈仓的古渡口,距离它足足有着百四十里。

当初韩信就是直接声东击西,从陈仓古渡口冲了进去,从小路攻破陈仓县城,之后再次一路疾驰,改走大路,完成了这一壮举。

不过那是当年了,当年这般做,韩信能够直接从陈仓出兵,然后断了他们的归路之后,便带着高祖麾下的大军逼死了章邯,迫降了司马欣等人之后,这才占据了关中。

这一套现在恐怕就行不通了。

郝昭到达陈仓之后,这才知道这曹真为何要让他来这里驻守,因为实在是太破了,整个陈仓县城已经荒废的不成样子了,就这种情况下,在年底之前他最多能够修筑好外墙,而且这种情况下,他不可能在这里派遣太多士兵镇守。

和他一起前来的还有一个人,曹魏大将王双,当初这个家伙还被孙权俘虏过,不过孙权最后也不敢加害,早早的就给他送了回来。

此时王双看着面前的这一幕,二话不说就是朝着郝昭说道,“曹真将军说了,在这里一切听你的!”

说完之后,王双就去收拾了,开始一点一点的清理着这个杂乱无章的陈仓城,同时郝昭也费外的庆幸,若非是曹真将军机敏,及时想到了这个地方的话,恐怕他要死,不对,是曹氏在雍凉之地所有的将校,都要死!!

郝昭和王双在这里大感特干,而另一边,汉中的军营之中也开始一场密谈。

“帮我找到马谡!”营帐之中只坐着两个人,一个羽扇纶巾,纵使现在他刚刚经历了大败,可仍然是一副云淡风轻。

不够这般风轻云淡的诸葛孔明,说出来的那种话,却是让人有些不寒而栗的,比如现在坐在他对面的这个家伙,就是轻笑了一声之后,然不住的打了一个哆嗦。

“丞相大人,不知道你是要死的,还是要活的!”

在诸葛亮对面的就是这次暗中随军的韩龙韩大人了!

听到死活之事的时候,韩龙明显的能够感觉的出来,诸葛亮身子明显的颤抖了。

看到这一幕,韩龙也是颓然叹息一声。

韩龙不知道诸葛孔明和马谡之间到底有什么样子的关系,但是他知道,诸葛孔明是有多么的看中这个年轻人。

可以说,这位蜀汉的丞相大人,蜀汉的诸葛孔明,这一生只有一件事违背了刘玄德的意志,那就是马谡这件事情上。

当初刘玄德要大封功臣,要给他的手下将校谋臣们,瓜分这益州的利益,诸葛亮虽然觉得不妥,但是却没有说,他只可以做到独善其身,却是没有去劝谏,最后将这件事情拦下来的是赵子龙。

当初刘玄德开始学会享受,大有一种不想再努力的意思,诸葛孔明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他依旧是没有去劝谏,劝谏刘玄德,和其对骂的还是那白马银枪赵子龙。

当初刘玄德说自己要东征,要征伐江东,诸葛孔明还是没有管,他知道这样做不好,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劝不了,最后出面的还是那赵子龙。

直到刘玄德告诉了诸葛孔明,“马幼常,不堪大用!”

诸葛孔明终于学会反抗了,他拒绝了刘玄德的劝说,坚持重用马谡,他征讨南中,先要过问马谡的意见,求得攻心之计。

征讨曹魏,再次力排众议,坚持要重用马谡,让他成为大军的先锋,为大军开山架桥,为大军荡平威胁!

这不过这一次,他失败了,没有人劝谏他,没有人义正言辞的告诉他,马谡不堪重用,让这一次最好的北伐机会,就这么被破坏了。

很可惜,真的很可惜!

马谡可以说是诸葛孔明最看重的后辈了,甚至韩龙都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家伙都已经被诸葛孔明认可了,觉得他可以成为自己的代替者,说着说成为自己的接替者!

只不过,他自己不争气,信了一群群的魑魅魍魉,一个个阿谀奉承之辈让马谡失去了自我,直接将大号的形式就这么给败了!

张休、李盛等将领就是和马谡说一些没有任何用处的屁话,除了让他变得更加的狂妄自大,他是真的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所以张休、李盛等将领,直接被斩杀了,这群世家派来混军功的家伙,合该受死!

至于其他人,赵云说实话是有些冤枉的,但是必须要有一个人来镇住这群悍将们。

韩龙之前已经看到了,诸葛亮这次北伐可不是说和之前一样,只是带着他丞相府的一群属官和小将出来的,这一次可算是将蜀汉朝廷剩下的这点东西已经全都拿出来了。

小将之中的关兴和张苞都是猛将,戍卫诸葛亮自己的,廖化不过就是偏将罢了,王平现在名声不显,但是这些都是诸葛亮自己的人。

剩下的将领之中,也就剩下三个半老将能够拿得出手了。

半个不用多说,那就是吴班了,吴班真正出山还要说是当初作为领军,为刘玄德当开路先锋,一举打破了陆逊的封锁,打通了进入荆州和江东的道路。

之后,刘备统军来到秭归县,吴班和陈式率领水军推进至夷陵一线,并占据了长江两岸。

虽然之后的埋伏被看破了,所以没有建功,但是这一连串的手段也是让人看到了吴班的本事,同时也在刘禅继位之后,成为了蜀汉朝廷的后将军和安乐亭侯!

同时剩下的三名老将领就是魏延,赵云,吴懿三人了。

其中汉中都督魏延和蜀汉唯一的老将军赵云就不用说了,吴懿是现在皇太后的亲哥哥,也是益州世家的代表,同时也算得上是难得一见的猛将和智将了。

吴懿是兖州陈留郡人,叔父吴匡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心腹之一,同时他也是吴班的堂哥。

但是吴懿的年纪要比吴班大很多很多,当初刘焉迁任益州牧,吴懿因其父亲与刘焉交情很好,因而带着全家随刘焉入蜀。

在之后刘焉心怀自立为帝的想法,善于面相的人又说吴懿妹妹吴氏日后将有极尊贵的地位,于是让跟随自己入蜀的儿子刘瑁迎娶了吴氏,也让吴家一跃而上成为了益州的扛鼎之家。

建安十七年,刘备率众进攻刘璋,占据广汉郡的涪城。建安十八年,刘璋派遣时任中郎将的吴懿与刘璋手下将领张任、刘璝、冷苞、邓贤等率兵在涪县一带与刘备军交战,但皆被刘备击败,诸军退守绵竹。吴懿率军向刘备投降,受任为讨逆将军。

建安十九年)夏,刘备平定益州,拜吴懿为护军,并迎娶吴懿当时身为寡妇的妹妹吴氏为夫人,同时也确保了吴家在益州的地位。

章武元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吴懿升任关中都督。

然后在章武三年,刘备逝世。五月,太子刘禅继位,改元建兴,吴懿受封都亭侯。

可以说这么多年,吴懿的本事本没有得到什么证明,吴家的本事全在吴班这里表现着呢,但是谁也不敢说这吴懿就没有本事,最起码他升官很厉害,这一路飙升的速度,稳步前进!

就是因为有着这三个半的存在,诸葛亮才会很是为难,因为在动手之前,众人都已经说了,这次前锋要么是汉中都督,当年在先帝麾下就是一代名将的魏延将军,或者干脆就是吴懿,毕竟当初吴懿在刘焉刘璋父子麾下,那也是一代主将了。

可是诸葛亮最后力排众议用了两个蠢货。

马谡作为先锋,高翔攻打柳城,这种事情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输的十分恶心。

张郃将马谡打崩了不说,若非是王平还在,先锋大军就可以宣布全军覆没了。

高翔在柳城刚刚驻扎好就撞上了调拨兵马而来的郭淮,或许是因为被诸葛亮打的抱头鼠窜实在是有些丢面子了,所以郭淮只用了四天的时间就将高翔给打了回去。

一时间自己这一路大军,先锋和偏师全部败了,他们便宣布退兵了。

而这个时候赵云也败了,虽然最后靠着赵云将局势稳下来了,但是为了大局的安稳,赵云这个此时军中威望最高之人,必须要和诸葛亮一起受罚才行,只有这样才能让这群骄兵悍将学会闭嘴。

韩龙离开了诸葛亮的帐篷,他也知道这个时候还是让诸葛孔明好生休息一番吧,若是不让他缓一缓,恐怕诸葛孔明也会承受不住的。

斜谷出兵,占据箕谷,直接将雍凉之地的大将军曹真给诳了过去,一下子让整个雍凉之地和关中空了大半。

陇右之地,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一下子整个关中都震荡了,便是之前提出了出奇兵兵出子午谷的魏延都愣住了,诸葛亮这是告诉他什么才是真正的奇兵。

将麾下大军当成奇兵使用的,这兵家诞生千年的时间,也就是诸葛孔明这么玩过,而且还几乎成功了。

每每想到这里,韩龙都是不由叹息,实在是不知道应该如何说这件事情。

不过此时除了可惜之外,他还有一件事情要处理一下,那就是马谡的问题,马谡现在来了一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事儿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此时看到韩龙走出来,一身黑衣的韩幸也走了过来,在韩龙的耳边轻声说道。

“我等已经去看过了,马谡大败之后并没有投降曹魏,而是回到了这边,但是他的行迹却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了,汉中本就百姓不多,而陇右之地我等也回不去了。

我等怀疑,是不是马谡已经逃走了或者说,被落下了,在陇右之地被困住了?”

之前一有人回报马谡逃亡,韩龙立刻就让韩幸去打探了,他必须要知道马谡去了哪里,若是他敢投降曹氏,韩龙恐怕也要亲自去一趟雍凉之地将他揪出来。

别人在雍凉之地无可奈何,不代表他韩龙做不到。

不过那马谡还算是没有让他们太过于失望,虽然失败了,虽然闯下了大祸,虽然逃跑了,却是没有投降,这一点,算的上是相当的不错了。

“你确定这里找不到他的踪迹么?”韩龙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马谡虽然被张郃打败了,但是他不善于军事不代表他是个蠢货,相反这个家伙相当的聪明。

一个陇右之地,困不住他,他定然是已经回到了汉中,只不过现在他是在汉中藏着,还是已经从小路回到了益州西川,这件事情的确是还有待商榷的。”

韩幸听着韩龙说的这般肯定也是抿了抿嘴,他不知道韩龙哪里来的这般自信,但是既然韩龙说了,这厮不会逃不出来,那就只能选择相信他。

“我再去找!”韩幸朝着韩龙一拱手,就要再次离去,不过这一次他被叫住了。

“偌大的汉中你怎么找,再说了这益州别的不多,就是山多,他若是真的一藏,你上哪儿去寻去!”

韩龙的话让韩幸有些羞赫,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刀法不错,但是他的脑子,却是不如他们这些人,所以只是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然后嘿嘿一笑等着韩龙的命令了。

“去找黄敢吧,这次玉灏还没有回来,孙英这家伙又是病了,你去找黄敢,让他帮你!”

这次北伐不单单是诸葛亮的事情,韩龙这里也是人手不足。

为了保证后方的稳定,鄂焕这个怪物被临时借调给了张嶷处理那些不知好歹的山贼土匪,顺带清理一下益州西川的内部问题,省的一座座大山里面,什么都能藏进去。

而蒯蒙则是去了上庸之地,他舅舅让他去报仇,顺带将曹氏的主力吸引过去,然后方便汉中突击雍凉之地。

结果临行之前孙英也病重了,突然出现的大病,让他直接就不能下床了,若非是西川的大夫也算是靠谱,韩龙都要担心这个家伙是不是要去找刘复去了。

所以这次,除了韩龙和韩幸暗中随军之外,只剩下一个黄敢了。

韩幸听到要让自己找那个比自己还要小不少的小家伙,虽然有些不甘,不过还是同意了下来。

此时的小黄敢已经年过十四了,也不算是太小了,当初见到他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吸溜着鼻子的小家伙呢,这么多年过去,他也算是长大了不少,看着也成熟了不少。

或许是因为正在变声期,黄敢此时的声音有些沙哑,平素里他也没有什么事情,和忙碌异常的韩龙和韩幸不同,每日就是在自己的小帐篷之中读书练字,仿佛一个公子哥一样。

此时看到韩幸来求见,也是微微一笑,让他在那里说着,然后自己则是继续自顾自的写写画画。

韩幸看黄敢这幅样子,也不敢多说什么,便将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都一一说了。

等着韩幸都说完了之后,黄敢那篇字也写得差不多了。

“说完了?”黄敢抬起头看着这个面色阴沉冷峻的家伙,不由的露出了一个轻笑之声,“那就去抓人吧!”

说完之后,黄敢就直接站起身来,然后越过韩幸朝着外面走去。

韩幸不知道刚刚黄敢那是什么意思,自己不过就是说了一堆压根找不到人的话语,怎么到了黄敢这里,就变成了要去抓人,他要去哪里抓人?

想不通的韩幸看着黄敢都要走远了,也赶紧快跑两步跟了上去,而同时也伸手招呼来一些他的麾下跟好了,同时暗中吩咐众人保护好前面的这个公子哥。

此时韩幸等人已经被蜀汉众人所熟知了,谁都知道他们是刘禅的人,来这里是为了配合诸葛孔明,之前上庸还有雍凉之地的混乱都是他们做下的手笔了。

对于这群人,蜀汉众多将校也是佩服的,虽然在军阵上这群人都不行,但是在这种事情,必须让韩星他们这群专业的人来。

此时看着他们这群一身黑衣劲装的家伙出动了,不由的都有些发愣,他们可是知道的,这群人现在的任务就是抓捕马谡。

在此之前,他们麾下的斥候也都散了出去,想要试试能不能赶在他们的前面将马谡抓到,但是一直没有结果。

此时看到这群人气势汹汹的模样,也都是颇为好奇,难不成他们找到马谡的踪迹了不成,可是他们行走的方向,不像是出营的样子啊!

很快,黄敢就停下了脚步,看他的模样应该是找到了地方,但是这个地方却是......接替王连成为丞相府长史,在蜀汉朝堂威名赫赫的向朗向巨达的帐篷。

“向朗,怎么回来到他这里...”此时已经有不少大将跟了过来,便是诸葛孔明都已经得到了消息,赶了过来,看到这一幕都是有些震惊,不过诸葛孔明此时的脸色却是已经从震惊,转变成为了阴沉。

“可用我等去通报一声么?”韩幸看着这般大的阵仗,顿时感觉这个小家伙恐怕有些下不来台了,便想要代替他走上去,替他将这件事情扛下来,但是却被黄敢阻止了。

“他很快就会自己出来的。”黄敢脸色平淡,而且就在他这句话说完的时候,向朗还真就从里面缓缓走了出来,一板一眼的朝着外面的人,开始躬身行礼。

“向朗?”黄敢没有见过这个人,所以先确定了一下对方的身份。

“正是!”

“嗯....向朗,字巨达,籍贯襄阳郡宜城县人,幼年丧父,由兄长抚养。少年时师事司马徽,与徐庶、韩嵩、庞统甚有交情,同时也能够算的上是诸葛丞相的同门师兄?”

“是!师兄不敢当,从来未曾入得司马先生门墙,不过就是听过司马先生讲学罢了!”

“学成之后,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临沮县长,建安十三年刘表病故,转投为先帝麾下。

同年,先帝平定荆南,被派去督领秭归、夷道、巫山、夷陵四县的军政民事,成为了荆州一脉,权势最高的几人之一,可对?”

“无甚权势,不过就是为了先帝做事罢了,不求什么权势在身,其他并没有问题!”黄敢一本正经的说,而向朗则是一板一眼的回答着。

“建安十九年,先帝平定益州,您再次被调往了益州之地,您先是被任命为巴西郡太守,不久转任牂牁郡太守,又被调往房陵任职。”

“是!”

“建兴元年,陛下继位,您成为了步兵校尉,又接替王连兼任丞相长史,这次北伐之战,您被丞相大人选中,一同南征,但是却是被留下统领善后事务。”

“是!”

“听闻不久之前,廖立痛骂了您一顿,不知道可是真的?”

黄敢问完了向朗的消息之后,突然话题一转,变成了那个因为狂傲自大被扔到了不知道哪里耕种的廖立的身上,顿时让众人有些发蒙了。

而向朗和后面的诸葛孔明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也是脸色都微微一变,不过向朗是变得挣扎,而诸葛亮则是更加的阴沉了,和他们一样,但是反应较快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吴懿,一个是魏延。

至于赵子龙,压根就没来。

向朗犹豫了半晌之后,像是想通了一样,惨笑的点了点头,“是!”

廖立是武陵郡临沅人。刘备兼任荆州牧时,征召廖立为州从事,当时他不到三十岁,就被提拔为长沙太守。

当初丞相诸葛亮还没有现在这般的权势,孙权派遣使者与镇守荆州的诸葛孔明来往,曾经还问过他,蜀国士人中都有谁与他一起治政,诸葛亮回答说:“庞统、廖立,都是楚地优秀人才,他们能同我一起共兴治国大业。”

建安二十年,孙权派吕蒙暗地袭取荆州南部三郡,廖立脱身逃出,径自逃归刘备身边。刘备一向赏识和礼待他,故没有过于责备,让他做了巴郡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为汉中王,征召廖立为侍中。

章武三年,刘备去世,刘禅继位为帝,廖立被调任长水校尉。廖立自认为才能名气应当在诸葛亮之次,但实际上却游散在李严等人的位次下,所以心中常怏怏不乐。

后来丞相掾李邵、蒋琬到他治所来;

廖立本来是为他们献计才说的一些话:“军队应当远征,你们几位又擅长谋划军事。过去先主不取汉中,而前去与东吴争夺南方三郡,结果还是被吴人夺去,白白地劳累军士,无功而归。

后失掉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巴地,几乎丢失整个州。后到汉中,又使关羽死后连骨头都收不回来,上庸又遭惨败,白白丢失一方土地。这是关羽仗恃自己的勇威声名,带兵作战无方,主观臆断任性而所致,故此前后几次丧师失众。

如向朗、文恭,都是平庸之辈。文恭任职治中毫无章法;向朗过去信奉马良兄弟,吹嘘他们是圣人,现在任职长史,一向善于和稀泥。

中郎郭演长,是盲目随别人打转转的人,不可与他共谋大事,却让他当上了侍中。如今处在衰微之世,要任用这三个人,确实不当。

王连乃流俗之人,一旦聚敛贪狠,使百姓困苦不堪,以致闹到今天这种地步。”

凭着良心说,廖立的话虽然刻薄,但是同样也是十分的中肯,当初的这几件事,确实是如此了,当初若非是张翼德突然爆发了,恐怕巴郡就结束了,剩下的成都能不能保住都在两可之间。

而后面的几个人,他说的也没有问题,并且对诸葛孔明和李邵、蒋琬他们都没有说其他的,算的上是嘴碎但是心软,同时也告诉了他们,这几个人的问题。

但是很不幸的是,这些话最后让李邵、蒋琬两个人卖给了诸葛孔明。

李邵、蒋琬把这些话全告诉了诸葛亮之后。

诸葛亮便立刻写了一份弹劾廖立的奏章,说:“长水校尉廖立,坐井自大,贬论广大朝士,公然指责国家不任贤达之士而用平庸之人,又说万军统率者都是些不中用的混小子;

诽谤先帝,诋毁群臣。当有人说到国家军队简练、建制分明时,廖立傲慢地仰着脸望着屋顶,勃然变色叱责那人说:‘有什么可称道的!’诸如此类情况不可胜举。一羊乱群,都能造成危害,何况廖立官任高职,中层社会以下谁能分辨他的真伪?”

刘禅听说之后也是有些愤恨,便直接下诏废廖立为平民,流放汶山郡。

其中廖立的有一句话就是黄敢要说的,那就是关于廖立评价向朗的那句话。

向朗过去信奉马良兄弟,吹嘘他们是圣人,现在任职长史,一向善于和稀泥。

这不是虚名,而是因为向朗和马家兄弟的关系是真的很奇特,和马良是因为才能,和马谡也是因为曾经都在南中任职。

向朗曾经是牂牁太守,那个时候,马谡正好是越嶲太守,两个人也算是十分的熟悉了。

于此同时,马谡的才华其实还是有的,只不过这个才华,却是有些让他盲目自大了。

黄敢看着向朗,继续轻声说道。

“当年的马家也是荆州的大族,和马家那四个兄长不一样,他们好歹还是吃过苦的,但是到了马谡的时候,马家已经势力变得不小了,再加上有一个哥哥马良的存在。

他马谡或许是一个不错的人,但是他绝对是一个吃不了苦的,否则他不会绵竹县令调任成都县令,他的其他方面才能都不错,但是他的韧性却是最大的问题。

逃亡不是那么轻松的,若是想要逃亡,他马谡可是受不了的,除非有一个人能够帮助他。

在这里,只有你向朗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想法,不知道某家说的对么?”

向朗听着黄敢的话,脸色越来越难看了,同时也是越来越无奈了,他虽然不想,但还是点了点头。

“向朗有不少随从,去抓人吧!”黄敢回过头,看了身边的韩幸一眼,然后就转身离开了,他能够找到这些东西并不难,就如同他说的,这里面有一件事所有人都忽略了。

他们以为逃亡有多么容易么,当初黄敢他们一路逃亡,多少次差点死了,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受得了的。

马谡这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若是能够扛得住那才是见了鬼了,他现在之所以找不到,只能是有人将他藏了起来,并且将他所有的痕迹都抹去了才对。

而这般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给他准备机会,等到了时间过去一段,等到了这件事情不是这般的严重了,再将马谡带出来,让他重新成为诸葛亮的肱骨之臣。

不过,黄敢也不想给他这个机会,若是这般做了,诸葛孔明交代不过去。

韩幸从震惊之中清醒过来,然后快速的朝着向朗的身后冲了过去,他的随从不多,想要查的话,十分简单。

很快,靠着“灯下黑”这个原理逃了这么久的马谡终于被抓住了,然后扔到了诸葛亮的面前。

看着这个满脸愧疚,这一身看着就是吃了不少亏,受了不少苦的家伙,诸葛孔明也是心里痛苦不已的,不过痛苦归痛苦,他还是十分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的。

“压下去!”诸葛亮没有立刻就处死他,当他,他也知道,这个家伙这一死是逃不了的,只不过在此之前,给他一个时间,让他安心睡一好觉也是好的。

马谡被找到了,同时也确定了,第二日,明正典刑!

同时,包庇马谡的丞相府长史向朗,也被诸葛孔明罢免了,直接贬为了平民!

就在众人觉得这件事情结束了的时候,当天晚上传来消息,马谡自尽了。

他只留下一句话,他对不起诸葛孔明,也不想让这个一直看重他的长辈,就这么亲手杀了自己,所以他自己来解决自己,算是为诸葛孔明做最后一件事情吧。

(马谡之死,这个应该是自尽的。

对于马谡的结局,《三国志》中却有三种截然不同的记载。

《三国志·蜀书·向朗传》的记载是“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此段意思十分明显,就是街亭之战后,马谡并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潜逃,而向朗知情不报,被诸葛亮免去官职。

基于此种说法,民间产生了很多相关的传说,比如在姜维传的设定中,马谡潜逃后改名宁随,并在诸葛亮病逝后重新为蜀汉效力。

不过这个说法,只在三国演义里面找到了,实在是没有他的记载,暂时不管他。

《三国志·蜀书·马良传》则记载,“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即马谡在狱中病故。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记载则和《三国演义》中的说法相同:“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即诸葛亮下令处斩了马谡。

三种说法都出自原作者陈寿。同一个作者、同一部史书中对同一个人的记载出现三种截然不同的情况,表面看上去,马谡的结局是存在矛盾的。

不过若是换个角度,或许可以将这三个说法给糅合起来。

据《三国志·蜀书·马良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中的记载,马谡临死前曾写信给诸葛亮,说“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

后诸葛亮待其遗孤如同己出。如果此记载属实,可证明马谡死前未曾有机会再与诸葛亮谋面,否则也无必要写这么一封信。

而据《三国志·蜀书·王平传》中的记载,“丞相亮即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可见诸葛亮确实曾下达处死马谡的命令。

基于以上证据,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马谡在街亭举动违规,不遵诸葛亮的指示,以致最后惨败而归,无奈之下大军退回汉中。

马谡是深知自己失败后果的严重性的,因此便畏罪潜逃,而身为丞相长史的向朗碍于情面或出于爱才之心,知情不报,事泄后导致他也在家赋闲达二十年之久。

马谡最终被缉拿归案,并被诸葛亮处以极刑,然而还未及行刑,马谡便于狱中病故(自尽)了。

这种观点可以将三种不同的说法统一起来。)

马谡之死,算是给这次大战画上了一个暂时的句号,而诸葛孔明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在伤感之后,便继续做自己要做的事情了,继续发展一下汉中,然后继续整理军队。

魏延防备曹魏是一把好手,但是治政,他连三流都算不上,也就是之前汉中的人不多,这才没出什么乱子。

如今诸葛亮开始填充汉中之地百姓了,所以这治政之事,也就交给了他自己来。

而在诸葛亮继续待在汉中的时候,曹魏的朝堂上,也开始了大封功臣。

张郃这一次算是出尽了风头,几乎称得上一举挫败了诸葛孔明的进攻,实在是居功至伟。

郭淮拿下柳城也算是将功补过了,其中曹真打退了赵云,也算是保住了自己的威名。

张郃功劳颇大,回到了长安,直接被亲自坐镇长安的曹叡封为了征西车骑将军,也算是一跃成为曹氏顶尖的大将之一了。

之后郭淮率军佯攻柳城,牵制蜀军。随后又在枹罕破羌人唐泛,加建威将军。

曹真已经到了位极人臣的地步,若是不想叔侄互相杀伐的话,便不能再给他增加官位了,不过就是给他封赏了些许的财物,同时也告诉了他现在的不容易。

毕竟曹真先是中计了,这也是事实。

将众多朝臣都封赏完毕之后,曹叡也就回到了自己的底盘,曹魏国都洛阳。

三月十八日,明帝驾临长安,四月返回洛阳,诏令赦免除殊死刑以外的所有囚犯。十六日评定征伐的战功,依功绩大小对将士们封爵增邑。

不过曹魏的运气似乎在这一次之后就用光了,在曹魏的太和二年,用一场先败后胜开局,但是在五月的时候,各地便传来了天下大旱的消息。

这个时候,曹叡只能第一时间组织各个州郡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开仓放粮,这个时候,曹叡再次觉得自己的老爹给自己留下来一个十分不错的天下底子。

粮草充实,这就是底气,要不然这一场大旱真就能够让他头痛了。

所以在折腾了一个月之后的曹叡,在太和二年的六月,做了和他父皇曹丕一样的一件事情。

六月,明帝下诏说:“尊儒家学说,倡学术研讨之风,乃国家实行王教的根本。但近来有些儒官很不称职,像这样何以传播圣道?惟有通过严格考核选拔上来的博学之士,才可以担任侍中、常侍这样的要职。今特告天下:今后向朝廷举荐的良才必以通晓儒家经典为先决条件。”

二十九日,明帝诏令朝中公卿权臣各举良将一人。.

曹叡和曹丕一样,在这九品中正之法的发布之后,再次奇兵出击,征兆贤能,然后亲自选拔之后,扩充自己的势力,同时他也要克制一下这朝堂之中的势力,给他自己准备造势了。

而现在,本应该是遭到拒绝的时候,却是有些来不及了。

因为司马懿被江东拖住了,扔在了荆州,而朝中此时只有一个陈群为世家撑大局,可是这个时候,曹真和张郃的再度崛起,让陈群有些忌惮,不敢妄自行动。

而作为他们的盟友,曹休此时却是满心欢喜,因为他收到了一封投降信!

东吴的鄱阳太守周鲂得罪了吴王,要弃吴投魏了!

“方北有逋寇,固阻河洛,久稽王诛,自擅朔土,臣曾不能吐奇举善,上以光赞洪化,下以输展万一,忧心如捣,假寐忘寝。圣朝天覆,含臣无效,猥发优命,敕臣以前诱致贼休,恨不如计。令於郡界求山谷魁帅为北贼所闻知者,令与北通。臣伏思惟,喜怖交集,窃恐此人不可卒得,假使得之,惧不可信,不如令臣谲休,於计为便。此臣得以经年之冀原,逢值千载之一会,辄自督竭,竭尽顽蔽,撰立笺草以诳诱休者,如别纸。臣知无古人单衤复之术,加卒奉大略,伀蒙狼狈,惧以轻愚,忝负特施,豫怀忧灼。臣闻唐尧先天而天弗违,博询刍荛,以成盛勋。朝廷神谟,欲必致休於步度之中,灵赞圣规,休必自送,使六军囊括,虏无孑遗,威风电迈,天下幸甚。谨拜表以闻,并呈笺草,惧於浅局,追用悚息。”

周鲂的投降书信来到了曹休手中的时候,他是真的忍不住大喜不已了,这个家伙,可是江东最近崛起的名将了。

周鲂年少时好学,被推举为孝廉,历任宁国县县长、奋威将军长史 ,又转任怀安县县长。钱塘盗寇大头领彭式等聚众作乱,周鲂被任命为钱塘国侯相,一月之内,便斩杀彭式及其党羽,周鲂由是被提升任丹阳郡西部都尉。

黄武四年十二月,鄱阳郡盗贼头领彭绮叛乱,攻陷鄱阳所属城池,有数万部众之多。

孙权任命周鲂为鄱阳郡太守,与解烦督胡综协力攻讨,于黄武六年活捉彭绮,将其押送至武昌。战后,周鲂因功被加职昭义校尉。

此时他派自己的亲信者送笺书七条招诱曹休,说自己受到责难,害怕被杀,打算以鄱阳郡归降北方,请求曹魏派兵接应。

而且,据可靠消息,此时江东不断有尚书郎到周鲂处查究各种事情,周鲂因而来到鄱阳郡门之下,剪下头发谢罪。

这曹休一听周鲂这都这么做了,赶紧就相信了他。

曹休之所以相信他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周鲂已经被江东逼到了这个地步,削发代首这可不是多么容易的事情,当初曹操也曾经做过,这是需要莫大勇气的。

第二就是,投靠曹休,周鲂可不是第一个,在他之前可是有着不少人的。

吴将韩综、翟丹等人都是主动投靠曹休的,而且忠心耿耿,实在是相当的厉害了。

尤其是大将韩综,作为江东老将韩当的独子,为了能够投靠自己,带领母亲、家属、部曲数千人投奔,真是相当的不容易了,据说为了能够带着部曲前来,他还将自己母系这边所有女眷都送到了军营之中劳军,啧啧啧,优秀!

现在韩综已经成为的曹魏的广阳侯,同时还是曹魏的将军,在曹氏生活的也是相当不错的。

所以,有这些前辈,也有这种事情, 曹休毫不犹豫的就相信了周鲂的话,将这件事快速的禀报给了洛阳的曹叡,同时自己也亲提大军前去。

曹休亲自率领步骑兵十万人向皖城进发接应周鲂。

而且为了能够接应周鲂,并且表达出自己的诚意,曹休这次还带了满满当当的辎重,证明自己的实力,绝对可以保证他的安全,也绝对能够保证他所在的鄱阳郡的安全。

同时洛阳也发出了命令,让各路大军直接同时进发,他要一雪当年的耻辱,完成自己父皇当年没有完成的事情,再次证明自己比自己的父皇曹丕更加的强。

曹叡直接派遣贾逵督前将军满宠等四支军队由西阳直攻东关,司马懿领兵进攻江陵。

不过此时的尚书蒋济再看了曹休的战报之后,却是感觉这件事情不太对,直接向魏帝曹叡表示驻守于上游的吴将朱然可能会从曹休后方袭击,而吴军亦可能随时会东进切断曹休退路,建议派兵救援曹休。

其他人的话,曹叡可能还真的会不听从,但是蒋济不同于其他人,他是当初跟着曹仁出兵江东的,对于江东的了解,蒋济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个人了。

当曹叡再从新思量之后,的确是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便诏司马懿停止进军,让贾逵东进与曹休合兵一处。

于此同时,曹休军中大将,琅邪太守孙礼也劝谏曹休不可孤军深入,但此曹休立功心切,没有听从。

但是当曹休走到了石亭的时候,他突然觉得孙礼说的挺有道理,因为他的确是被包围了,陆逊这个这么多年都没有动静儿的家伙,突然就这么窜了出来,直接截断了他的后路。

说实话,如果不是陆逊突然出现截断了曹休的后路,他真就将这个江东第四任的大都督给忘记了。

从当年的夷陵大战之后,他就没有怎么在战场上面出现过了,一度让人们忘记了,江东原来还有一个大都督的。

陆逊这么多年,一直在江东内部,要么大兴农桑之事,要么就是老老实实的劝谏孙权,让他减轻税赋和刑法,总之就是一度成为了一个文官。

直到这一次。

孙权再次拜陆逊为大都督、假黄钺。于是陆逊统领六师和禁卫军而摄行王事。孙权亲自执鞭为陆逊在前开路, 令百官朝陆逊下跪。

甚至将江东诸多大将编入了他陆逊大都督的麾下。

这一次曹休来攻打江东,接应那鄱阳郡的周鲂,陆逊为主截断了曹休的后路,然后孙权又派奋武将军朱桓、绥南将军全琮为左、右督,各统兵三万袭击曹休。

这一次,孙权终于可以一雪前耻,将这个将江东的脸面践踏了无数次的曹休,团团围困在了石亭之地。

而这一次,孙权为了确保胜利,竟然是将所有的指挥权都交给了这个江东大都督陆逊。

陆逊也没有让他失望,围困一开始,他就直接让人告诉了曹休,这就是计策,这就是耍他,这就是一个陷阱,并且对他进行了无情的嘲讽。

而曹休也没有让陆逊失望,他再知道了这一切之后,已经有了当年曹仁影子的曹休,变得性格都和曹仁一样了起来,他非但是没有选择趁着这个机会突围,而是直接耻于被骗,自恃兵马精多,仍与吴军作战。

这一下子,曹休失去了最后的一次突围的机会。

双方最终战于石亭,陆逊自为中部,令朱桓、全琮为左右,大举进攻!

这一战,陆逊这个儒将直接抄起了长矛,然后亲自冲锋在前,同时告诉朱桓,若是发疯那就现在发疯, 若是他这次不发疯,日后让陆逊知道他再发狂,那他陆逊就亲自将他的腿打折了!

最终在发了疯的陆逊和发了狂的朱桓的带领下,江东大军成功的大败魏军。魏军败走,陆逊等督军追杀,直抵夹石,斩擒魏军一万余人,缴获牛马骡驴车乘万辆,军资器械无数。

若非是曹休膝下有几名勇将亲自拼死冲杀,恐怕曹休也就真的将尸体放到石亭了。

曹休麾下大将琅邪太守孙礼,曹休次子,能力举千钧的曹纂都是冲杀在最前面,这才保住了曹休的性命。

而曹军士卒前无无退路、后又追兵,惶恐之下陆续叛逃,曹休的人马几乎已经溃不成军。

此时,贾逵所部的援军经过备道兼程的挺进后及时出现在夹石,吴军以为魏国救援大军已经来到,于是迅速撤离战场。贾逵其后又拿出粮食和军资供应曹休的军队,才使曹休免于全军覆没。

此时的曹休已经没有了任何当年那威震江东的曹休大将军的影子!

披头散发,双眼赤红,看着身后的残兵败将不由得满心愤恨!

同时他也看到了那个正在亲自派发粮草辎重的贾逵,那个将他救下来的贾逵!

“去将那贾逵找来,就说本大司马找他有事相商讨!”

曹休的话听得身边的孙礼猛地一愣,因为他是他听到了这浓浓的寒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