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414章 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本卷完)

台城太子府的大堂内,宾客满座。“准天子”萧欢坐在主座上,刘益守坐在他身边最近的位置,而大堂内的其他人,都是一些生面孔。

甚至萧欢自己都没见过,只是听过名字!

像什么徐擒、张率、庾肩吾、王规、刘孝仪、刘孝威这样的,都是写的“宫格体”诗名声在外,却从未见过本人长什么样。

“陛下,这些都是靖安侯当初招募的幕僚,才华了得。如今国家正是用人之际,陛下正好将他们好好安置。”

刘益守温言说道。

听到这话,在场的九个人都站起身,对着萧欢深深一拜,又对着刘益守深深一拜。

当初萧纲手下有“入幕十文士”,如今萧纲被贬为靖安侯,“发配”吴兴。这些人都没有跟他一起前往,而是赋闲在家。

其中南齐宗室后人萧子显已经亡故,剩下的九个人,都被刘益守找到,一起推荐给萧欢,众人无不被他的大度胸襟所折服。

终于体会到一点当皇帝的快乐了!萧欢大喜,起身与这九人寒暄客套了一番,宾主尽欢气氛十分融洽。

“陛下,登基大典的相关事宜,还未准备妥当。微臣还有公务,就不打扰陛下的雅兴了。”

刘益守看时候差不多了,双手拢袖对着萧欢深深一拜。

“姑父慢走……”

萧欢想起身,刘益守客气的坚持说道:“陛下请留步。”

等他走出东宫,这才如释重负的叹了口气。源士康架着犊车已经在门外等了许久,刘益守上车后轻声说道:“公主从寿阳接过来了么?”

“回主公,已经在府里等着您,高兴得嘴巴都要合不拢了。”

源士康笑道。

“那是当然的,不过这次我若是杀她几个兄长,恐怕她就笑不出来了,回府吧。”

刘益守一脸淡然的摆了摆手说道。

犊车缓缓前行,过了一会,源士康有些疑惑的问道:“萧欢身边并无羽翼,主公何苦将萧纲的幕僚介绍给他呢?”

源士康不太聪明,却是当之无愧的自己人,忠心程度是可以挡刀的那种。二人相识于微末,感情深厚。换做别人,刘益守都懒得搭腔,但是源士康发问,他就不能敷衍了事了。

刘益守不厌其烦的解释道:“堵不如疏,萧欢身边总是会有人帮忙的。与其让他找到卧龙凤雏,还不如送他几只孔雀。世人看到我如此对待天子,定然可以减少将我视为乱臣贼子的诸多诋毁。

将来真正的人才想靠近萧欢时,今天太子府里的那些人定然会加以排斥,甚至做我的眼线。

如此惠而不费之事,做一做又何妨呢?”

刘益守的解释通俗易懂,连源士康这种政治智商欠缺的都听明白了。

他心中暗想:刘益守好像除了钓鱼和单打独斗不行以外,其他的事情都是一套接一套,让人防不胜防。

他做的那些事情,你说是阴谋吧,好像又没有那么阴,你说是阳谋吧,里面又暗藏无数小套路,让你完全无法招架。

就好比说今天这样的情况,萧欢能够拒绝这些人的投效么?

恐怕还是不行的,一旦拒绝,外人会认为他不能容人,比刘益守的格局差了太多,甚至连萧纲都不如。

然而一旦接纳,这些人除了写诗写文章外,毫无治国的才能,甚至连权术水平也不行。他们还会排斥后来者,使得真正的人才得不到萧欢的重用。

但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萧欢不能接纳的人,自然而然就会跑到刘益守这里。因为这位大都督不仅有容人之量,还有识人之明。

这一来一去,此消彼长,后面会如何已经很明显了。关键是,徐擒、张率这些人本事没有多大,名声倒是不小,也有文学作品在世家圈子里传播。属于“大才”的范畴。

这种情况就很类似于盛唐时李白诗写得好就能当官,还显得理所当然一样。

刘益守此举,不仅是抬高了自己的形象,还堵住了萧欢的前途,可谓是一箭双雕。

源士康忍不住叹了口气,几年前二人第一次在寺庙里相见,如今几年过去了,自己变化不大,刘益守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连他这个一直跟随的老属下都完全认不出来了。

“主公举重若轻,英明神武,属下难及万一。”

憋了很久,源士康憋出这样一句话来。

“这马屁我爱听,你可以重新组织一下语言,再拍一次。”刘益守哈哈大笑道。弄得源士康涨红了脸,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很久之后,刘益守才幽幽叹息道:“若是写写文章就能管理天下,那这官当得也太轻松了点,如今天下大乱,哪里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啊。”

……

小别胜新婚,萧玉姈如今才领悟,如果一个女人深爱她的男人,房事的时候是什么下流不堪的事都能做出来的。

疯了半个晚上的她,全身都被汗水打湿了,连手指都动不了,瘫软在刘益守怀里。

“听说这次我三哥的妃嫔,阿郎是一个都没要呢?”

萧玉姈用手指无力的戳着刘益守胸口问道。

“对,都分给陈元康他们了,除了斛律羡以外。”

刘益守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

“她们在家里开了赌局,赌你这次会要几个。”萧玉姈轻笑道。

“谁赌我一个都不要的?”刘益守好奇问道。

“只有冯娘子说你一个不要。她解释说当初你在洛阳有机会弄几十个美人回府,都放弃了。如今更不可能收那些别人弃之不用的女人。她说你是个内心很傲气,平日里又看不出来的人。”

萧玉姈认为刘益守怎么说也要收几个意思一下,要不然主公都不玩,下面的人怎么好意思甩开膀子玩?没想到刘益守还真忍得住。

今夜对方把她折腾得死去活来,一看就知道是很久没碰女人了,战斗力惊人。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刘益守大言不惭的说道。

“你就吹牛吧。”

萧玉姈没好气的叹息了一声,抱住对方的胳膊说道:“这次我以为会骨肉相残的,没想到你居然放走了我那些兄长。真是……我都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总不能成亲两次吧?”

刘益守摸了摸她湿漉漉的头发笑道。

“纵观这几百年来的驸马,没有比你更好的了。”

萧玉姈嘴角露出微笑,喃喃自语说道,很快便沉沉睡去。

“对你好的人,就真的是好人么?”

黑暗之中,刘益守眼睛盯着窗纸里透进来的白月光,无声叹息。

……

几天后,萧欢的登基大典如期举行。在此之前,邀请各地宗室前来参加大典的邀请函,也通过梁国的官府驿站系统发到各地。

萧纲、萧绎、萧纶、萧续等等,全都有份,一个不缺。甚至连远在蜀地,此番夺嫡完全没有参与的萧纪,都给发了邀请函。

本来萧欢觉得此举完全没什么意思,毕竟给他那几个叔叔们发了,那些人也绝对不可能来建康。但刘益守的解释是:他们可以不来,但是你不能不发,这是新任天子的气度与胸襟。

至于萧范之流的外围宗室,也同样收到邀请函。萧绎等人敢不去建康,他们可不敢不去!

这些人来,总不可能一个人来吧?登基大典,难道不给天子准备礼物?随从要不要来?

一时间,经历大难过后艰难重建的建康城,又隐隐热闹了起来。

在这些人里面,有个非常特殊的宗室,既是非萧衍一脉的外围,又把萧欢得罪死了,这个人便是萧映。

邀请函送到吴兴,要求萧映参加登基大典。而且吴兴水路离建康并不远,坐几天的船就能到,这还是一路慢悠悠晃荡的。急着赶路的话,水路两天就能到。

离得这么近,不去好像不合适。但是去的话……被扣押怎么办?这个难题摆在萧映的案头,令人一筹莫展。

当然,麻烦远远不止于此。

近期建康那边发过来的“邸报”,上面的内容很是不同寻常!

梁国各州郡和诸多藩王在建康都有所谓的“驻京办”,萧衍在位的时候,朝廷有什么重大政策,都会通过“驻京办”,以邸报的形式送到各地官府。

算是一种非正式又地地道道官方渠道的“红头文件”。这种“邸报”并非固定发送,有时候一年好几次,有时候天下无事萧菩萨修佛忘记了,一年也没有一次。

而自诸藩王起兵后,“邸报”这种东西还是头一次的送到各地官府手中。最近的这一期邸报,里头含含糊糊的说了一件大事:朝廷准备北伐青徐!

其他地方,或许看看就完事,真正跟青徐接壤的两淮,刘益守那边也不必在意这种事情。但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送到吴兴府衙的,除了这份邸报,还有朝廷的正式公文:三吴乃鱼米之乡,请在秋收前,提供足够大军出征的粮秣和辅兵,将其送到两淮前线!

如果送到建康,萧映和陈霸先等人或许就忍了。但是押送的粮草和辅兵送到两淮,那不是直接便宜了刘益守么?

综合所有消息,可以很明白的看出来,现在的建康朝廷对于三吴地区有着深深的恶意。不,或许只是希望把萧映和陈霸先打掉罢了!

吴兴府衙的书房内,萧映愁眉不展,桌案上摆着的公文和邀请函,就像是催命符一般,让他坐如针毡。

“兴国,你以为如何?”

萧映面色难看,沉声问道。他不怕自己怎么样,就怕三吴其他地方也收到一样的邸报,一样的军令。他们拒绝,别人可未必会拒绝。

“此乃刘益守的步步为营之计。”

陈霸先叹了口气,主要是建康易主,极大打击了三吴诸多豪强的心气。他们说不定会投靠萧欢,而不是莫名其妙的起兵造反。

主要是师出无名,胜率太低了。

“殿下或许真要去一趟建康。”qqxδnew

陈霸先沉声说道。

“去建康?”

萧映说话的调子都变尖锐了一些,带着浓浓的恐惧。他去建康,还能活着回来么?

“殿下,萧欢刚刚登基,要争取人心。之前朝廷已经下令赦免诸多起兵的藩王,也不追究各路豪强起兵的事情。如今各地局面都趋于平静,刘益守枭雄之姿,又怎么会自拆牌坊呢?”

陈霸先觉得,既然都占据建康了,当然要注意吃相。萧映怎么说都是藩王,哪怕是宗室外围,也不是普通身份。你贸然将其扣押,其他人会怎么想?

“不行不行,本王这么去建康……风险太大了。”

萧映打死也不去建康,并且怀疑陈霸先说这些“风凉话”,似乎别有用心。

察觉到萧映某些“不能明言”的想法,陈霸先无奈说道:“殿下,称病不去也可以。但那样,我们就彻底跟建康中枢撕破脸了。

这份军粮和兵员的调令,也当做不存在咯?”

萧映不参加“登基大典”,等于是将自己与萧绎、萧纶等人放在同样的境地。也就是说,三吴之地,至少是吴兴,也上了朝廷的“围剿名单”。

对方发兵只是迟早的事!

“既然如此,那就不予理会吧。”

萧映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心中隐约觉得此举不是很妥当,却又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殿下,可与靖安侯联络一下,以备不时之需。反正,他现在就在吴兴。”

陈霸先不动声色的说道。

萧映沉默不语,其实他本意是不愿意再与萧纲有什么瓜葛的。人走茶凉,世间常态,不说也罢。

“殿下,靖安侯……想来很不甘心吧?殿下又何必站在最前面呢?”

“如此,那便将靖安侯请来吧。”

萧映叹了口气,陈霸先说得很对,有萧纲站在最前面也好,毕竟他是萧衍嫡子啊!

……

这天天空万里无云,登基大典如期举行。祭拜过太庙后,萧欢将萧衍的牌位放入宗祠,算是“承前启后”。因为这个大典是属于“先上车后补票”的行为,所以一切从简。

太极殿内,萧欢坐在龙椅上,尽量绷着脸不让自己笑出声来。贴身宫人端着一个木盘,上面放着梁国皇帝才能戴的“梁冠”,慢慢的走近萧欢。

“慢着!”

朝中一武将出列,对萧欢行礼道:

“此番陛下能入主建康,全靠刘驸马浴血奋战,主持公道,才能让大义得到彰显。小小宫人,又岂可承受梁冠之重,可以为陛下戴上梁冠?

传到北方,那些胡人还以为我梁国无人。

请刘驸马来为陛下戴上梁冠!”

众人定睛一看,出列说话的人竟然是羊侃!

如果是以前萧衍在位,他的话大概没人会当回事。但此番坚守台城羊侃已经展露出过人的实力,无人可以小觑。再说,他给刘益守搭台子,谁敢站出来拆台?

“羊将军言重了。”

嘴上虽然客气,但刘益守依旧是直接出列,走到那位宫人面前,轻轻摆手示意对方退下。

他拿着梁冠,走上前去给萧欢戴好,随即退回原位,双手拢袖,弯腰行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他带头,其他朝臣们纷纷有样学样的齐声行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欢心情欢愉到要爆炸,只觉得自己现在身体里充满了使不完的力气。(本卷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