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415章 我得意的笑

都督请留步 第415章 我得意的笑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高欢和他麾下的重臣们,都在密切关注梁国的动乱,如果有可能,他们一定会插手干涉。然而刘益守却并没有给他们介入的机会。

一方面是梁国的彭城和襄阳两个方向都是严阵以待,不太可能成为突破口,另一方面则是刘益守在入主建康后,用政治手段迅速平息了争议,“赦免”了参与叛乱的藩王。

虽然这样会造成很大的隐患,但却为他后续的行动争取了时间。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初夏。好久不见的梁国“邸报”,被潜伏在梁国国内的密谍抄录了一份,多方辗转送到了邺城,摆在了高欢的案头。

以前高欢有心无力,并不关心梁国的政策如何,毕竟知道了也没法拿对方怎么样,那时候他还是尔朱荣麾下都督,知道这些不过是自寻烦恼罢了。

可如今自己已经建立政权,扶持元氏天子,无论军务政务都走上正轨。梁国的国内政策如何,就是很重要的一类情报了。

拿到这份抄录的邸报后,高欢就召集重臣们到书房里商议对策,顺便让长子高澄列席旁听。

“我跟你说,上次那个,又白又软,真是……”高澄一脸淫笑的跟祖珽二人交头接耳,忽然听到高欢咳嗽了一声。

高澄连忙闭嘴,只跟祖珽“眼神交流”。

“龙雀(孙腾表字),把这份邸报给他们都看看。”

“喏!”

孙腾将手里厚厚一叠邸报的抄录版分发给众人,在场人人有份,发完了孙腾手里面还有多的。如今高欢霸府文士众多,抄录文案之类的事情,办起来很麻溜。

书房里顿时陷入诡异的寂静之中,只有手指摩挲纸张的声音。

“刘益守大才啊。”祖珽小声在高澄耳边说道。见对方面色不虞,他改口道:“我是说他麾下有大才。”

高澄虽然对刘益守很不爽,但他不能否认这份邸报里面的谋略水平,只能不情不愿的点了点头。

“诸位,你们看完了吧。都说说看,有什么想法?”

高欢沉声问道。如今他身上再也看不到曾经的轻佻无形,已经是稳稳的人主之相,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

“父亲,刘益守这是要北伐青徐,他要当南面的曹操!”

高澄忍不住大声说道。

众人都忍不住点了点头。邸报里说了要送粮秣到两淮,除了出兵青徐外,不可能走第二条路了。

“萧老头死后,他的嫡长孙萧欢继位,刘益守算是辅政大臣了。只是……他会甘心给人鞍前马后的跑腿么?”

高欢疑惑的问道。

这不是在问高澄,而是问书房里的所有人。

孙腾拱手说道:“主公,刘益守如今掌控了建康中枢,取而代之,不过迟早罢了。这点主公应该深有体会。”

如今刘益守的境遇,跟高欢其实是有些类似的。正如高欢不会真心给元氏打工一样,刘益守亦是不会给萧氏打工,哪怕他娶了萧衍的女儿。

邸报上还说了一些类似“官员考核”“定期入京述职”等事务,看得出来,刘益守一边在摄取权力,一边亦是在改革梁国的制度,不声不响的办事。

“梁国萧老儿昏聩,本不足为虑。若是刘益守主政,倒是有些麻烦了。”

高欢沉吟片刻,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父亲,梁国众藩王野心勃勃,不如我们联合其中一支,在梁国搅风搅雨。”

高澄今日甚是积极,似乎已经摆脱之前“私通庶母”的影响了。

看到他如此上进,高欢微笑着摆了摆手道:“如今萧欢登基,名正言顺。藩王被赦免后再次造反,不得人心很难成事。若是我们与他们现在联合,只会浪费了好棋子。”

和梁国藩王联合,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只是现在时机不太对。更重要的是,高欢担心的是尔朱荣,除非南面有更好的机会,否则他是不会行动的。

意见没有被采纳,高澄感觉自己老爹高欢应该是老了胆子没了,悻悻坐下,一脸不高兴。

“高王,当年刘裕就是靠着北伐,收拢了世家手中的兵权,靠着北伐的威望,成功登基,代晋建宋。如今刘益守很可能故技重施,以北伐之名收拢梁国各地兵权。”

孙腾慢悠悠的继续说道:“刘益守出兵青徐,倒也不是不能理解。这青州徐州,百年前都还是南面的呢。”

不得不说,孙腾的话可谓是一针见血。刘益守借着北伐的名义收拢兵权,这都是老套路,前面早就有人玩过了。

桓温、刘裕都是这么玩的,前者差点改朝换代,后者改朝换代成功!

“本王亦是觉得刘益守很可能会出兵青徐。”

高欢点了点头,孙腾会这么判断,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青徐跟两淮接壤啊!打下来的土地,全部都会被刘益守吞到肚子里面,而不会让梁国得利!

这种借着梁国这棵大树,干自己想干的事情,简直不要太爽。于情于理,刘益守都很有可能在青徐捞一票,能占多少地盘就占多少地盘。

“这样吧,刘益守北伐的事情,不可不防。让高岳和段韶搭档,带精锐五千,郡兵两万,屯扎任城(山东济宁)以备不测吧。让封隆之、李元忠带本部人马屯兵睢阳以为策应。

高敖曹带本部人马镇守荥阳。”

高欢想了想,很快就作出了部署。

高岳部在青徐正面,封隆之和李元忠在青徐侧翼,高敖曹部为替补,一旦前方失守可以迅速补位。

这些兵马加起来数量也不算少了。

“秋收之后,若是刘益守带兵来犯,我们就在南面跟他们交战。若是刘益守只是虚晃一枪,今年秋后,本王打算亲征晋阳。”

又要打晋阳啊?

书房内众人顿时愁眉苦脸。尔朱荣这厮为人不咋地,政治智慧也几乎没有,可人家就是会打仗!很难对付的一个人。

“高王,如今征讨晋阳,时机还未成熟。这两年晋州、并州、肆州大旱,都过得比较惨。尔朱荣一天天的衰弱下去,我们完全等得起。”

孙腾不动声色的劝说道。

“可是本王连觉都睡不好啊!”

高欢叹了口气,宝宝有苦只有自己知道。上次没有攻克晋阳,导致他在国内威信大损,就连投靠过来的斛律金都有些蠢蠢欲动,听调不听宣了。

要重塑威信,只能攻克晋阳,从而进军北秀容川,扫平尔朱荣麾下势力。

“诸位无须多言,今年秋后,做好准备出兵晋阳。梁国兵马不足为惧,青徐易攻难守,他们来就来就让他们来,我们还可以再打回去。”

高欢话说了一半,忽然看到高澄又在走神。他拍了拍桌案道:“阿澄跟着高岳一同出征青徐吧,省得你在邺城整日惦记着人家闺房里的小娘子。”

去青徐?

忽然被点名,高澄一脸错愣,还没回过神来。

祖珽捅了捅高澄的胳膊,对方这才不情不愿拱手道:“好的父亲。”

“都散了吧。”高欢摆了摆手,对于青徐那边的情况,他其实是不以为然的。倒是这份邸报里面关于内政方面的东西,让他很感兴趣。

走出书房,高澄拉着祖珽的胳膊,压低声音道:“再带我去别家娘子那里,一边赌一边玩女人真是太好了!马上要去青徐,我要好好快活一下!”

见祖珽似乎在想什么有些愣神,高澄不满的说道:“你这是怎么了?去青徐我会带你一起的。”

“世子,你说刘益守会不会猜到这份邸报会传递很远,甚至流落到北方呢?”

祖珽一脸思索模样,提出来一个令高澄难以回答,甚至不敢去想的问题。

“你是说……”高澄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我是在想,刘益守会不会故意让这东西流到我们手里呢?”仟仟尛哾

祖珽压低声音问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兵不厌诈啊。”

“他……不至于这么狡猾吧?”

高澄难以置信的问道。

就为了哄骗高欢,搞一份假邸报,连梁国各州郡的人都一起骗,这是人干的事么?

“也许是我想多了吧。”

祖珽讪讪说道。其实有一个非常难以自圆其说的逻辑,他完全没有想明白。

既然知道青徐是易攻难守,如今维持住彭城的战线已经是极限,那么刘益守从这里突破,又有什么意义呢?

新占的地盘,也会被人很快夺回去,然后反复拉锯。他这么做图个什么呢?

难道是通过不断的战争,把梁国的兵权收紧?

祖珽有点怀疑,刘益守也不至于说这么废柴吧?在他看来,只知道玩弄权术夺权,而不知道开疆拓土的领袖,全都是废物一个,只能窝里横。

因为你在摄取权力的过程中,难免就会削弱国家的实力,让一些有能力却又不服从你的人下来,换上一些蠢笨如猪但忠心于你的废物。

外人不来的时候,尚且可以给你时间慢慢去整合。然而一旦北方大军南下,你拿什么去抵抗呢?

祖珽研究过刘益守的“发家史”,此人真可谓是贪如狼、狠如羊、狡如狐、猛如虎之辈。能犯这种低级错误么?

然而苦于信息不足,凭着那一份邸报,刘益守的目标确实就是青徐,从他藩镇所属位置,再到粮秣和辅兵的调度,无不是冲着青徐而去的。

祖珽只能认为是自己想多了。

“不要说那些没劲的,找几个元氏的妇人,就像上次那样……”高澄在祖珽耳边低声说道。两人勾肩搭背,鬼鬼祟祟的离开了高欢的府邸。

……

“殿下,萧詧正在带兵攻城!”

王僧辩肩头中了一箭,他忍住疼痛,一路跑到江陵城的湘东王府书房,对萧绎急切说道:“敌军攻势凶猛,请殿下立刻回转湘州,这江陵城未必能守得住。”

此时萧绎居然还在看书,根本不知道有人正在攻城。

“守不住?废物!本王怎么会再回湘州!本王是不会走的!”

萧绎不满的叫嚣道。之前朝廷发文说不追究藩王起兵的责任,他还嘲笑刘益守软弱无能,没想到建康朝廷不动手,萧欢的弟弟萧詧倒是先动起手来了。

湘东王大军之前在建康损兵折将,如今守城的都是新招募之军,和以前的精兵没有可比性。大概也就比穿着军服的农夫强那么一丢丢吧。

正在这时,王琳的副将陆纳来到书房门前,急匆匆说道:“萧誉的水军出现在江陵以西,王将军不敌,已经撤回江陵城渡口。请殿下速速前往巴陵郡(岳阳)暂避,江陵并非天险,只怕现在已经守不住了。”

这……有点处心积虑啊!

萧誉是萧欢之弟,他出兵好像也挺正常的,不就是萧统后人联手起来抢地盘么?

“走!本王走还不行么!”

萧绎气得跺脚,不得已跟着王僧辩一路来到江陵渡口,王琳水军残部已经等候多时。看样子萧詧和萧誉似乎没打算把事情做绝,江陵南面的渡口竟然水路陆路都没有被封锁。

“殿下的根基在湘州,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僧辩苦劝道,现在明显是对方网开一面,要是再不走,萧詧等人发了狠会做什么事情,那就难说了。当然,湘州偏远,确实比江陵差了一大截,这是也客观事实。

萧绎和王僧辩、王琳等人带着水军残部离开后,萧詧的兵马就已经攻克江陵,顺利进入到萧绎的王府里。

藩王之间狗咬狗,你指望那些守城的士卒能有多少战心?

萧詧十分客气的将萧绎的妾室、随从等聚集起来,派人送往巴陵,然后就没有下一步的动作了。

原湘东王府的书房里,萧詧十分恭敬的给独孤信倒了一杯酒,脸上藏不住喜色,又略有些感慨的笑道:“哈哈哈哈哈,皇兄还是记得我的,江陵繁华远不是边镇襄阳可比。”

他那爽朗的笑声中带着得意,不是装出来的。

南梁时江陵城因为水路陆路四通八达,国家又有几十年和平,因此无论是城池规模还是人口财帛都得到了极大补充和发展。而襄阳城和北面接壤,小规模冲突不断,大踏步朝着“军事要塞”的方向发展,远不如江陵繁华。

朝廷最近的诏令,将萧詧移镇江陵享福,让萧绎滚回湘州。萧绎刚刚从建康返回江陵,岂会把这种政令当回事,完全不予理会。

没想到独孤信得刘益守私下军令,二话不说,跟萧詧一番合计后,便带兵帮萧詧打下江陵城,作为安家的地方。

萧詧本来还对独孤信“鸠占鹊巢”异常不满,又因为缺兵少将不敢发作,如今得到江陵这块“肥田”,他自然不会再去争夺襄阳。

而且有人替他“看门”防着北面,西面又是兄长萧誉的封地,萧詧完全不惧叔叔萧绎抢地盘。在江陵城这样的繁华之地生活,简直美滋滋。

“刘驸马对宗室之人是十分体恤的,哪怕那些造反的藩王,也没有痛下杀手,而是给机会让他们改过自新。殿下可以在江陵安心生活,不必担心其他的。

只要有刘驸马在,殿下在江陵的位置就稳如泰山。

如今太后(蔡氏)也去了建康,殿下在这里更是可以随心所欲了。”

独孤信不动声色的说道。

“姑父对国家一片忠心,本王是知道的。”

萧詧感慨的说道,心中满是遗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