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忽如一夜风雨骤 > 第二百四十八章 再传噩耗护嗣昌

忽如一夜风雨骤 第二百四十八章 再传噩耗护嗣昌

作者:闲云了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话得再回到上次朝会,见陈新甲、范复粹先后领了旨,崇祯想想再无话可说,问道:“诸位爱卿还有啥要奏的?”

朝臣们均觉没有惹事上身就已经万幸,哪里还敢再说,忙纷纷道:“皇上圣明。”

“圣明?哼,不过嘴皮子功夫,谁知道你们心里是咋想的?”暗想着,嘴上道:“散朝吧。”

说着,转身回内室。行至内室门口,蓦然回头来看,但见朝臣们正快速而出,忍不住又想:“哼,朕这次可不能单听你们说,须得设法弄清你们到底在做啥。

咋办呢?对了,让王承恩去督查。不行,督查不行,须得暗访。不然,王承恩虽不会骗朕,但他们可以弄假来骗王承恩,朕岂不是还要被骗?”

拿定了主意,边走着边对王承恩说了。

王承恩一愣,旋即想:“自皇上承继大统以来,每年都要组织督查或暗访,却屡屡用人不当,借机捞取好处,不仅没能得到实情,反而加剧了贪腐。

皇上肯定了解这一点,他这次让咱去,到底是想得到实情,还是念咱家辛苦让咱家乘机捞一点儿?”

猜测着,嘴上试探道:“皇上派老奴去,不知是侧重贪腐,还是办差呢?”

崇祯恨恨道:“贪腐可恨,借各种理由不办差,耽误朕的大计,更可恨,一体来查,看看他们到底是人是鬼?”

王承恩心里有了底,想:“无论怎样,咱家是坚决不贪的,哼,只要咱家不贪,心里就亮堂,心里亮堂了,自然也就不怕鬼。既然皇上想要,咱就去弄了给他。”

想着,忙告辞了出来,却禁不止又想:“如今哪个衙门没有点儿糟烂事儿,咱若是都去弄来了,成了众矢之的且不说,恐怕皇上也无可奈何,皇上已经够烦的了,快要过年了,咱就让他清净一点儿吧。”

盘算着,王承恩不由叹了口气。

到这个时候,各衙门已然肆无忌惮,不少过去只有在幕后才敢办的事,都公开在办。

王承恩根本无需尽力,只要稍一打听就能知道,或者说,王承恩不出宫就能想得到。

不过,王承恩还是真的去办了,也搜集了不少的真凭实据,只是汇报的时候把话反过来说了。

崇祯听罢,满脸狐疑地看着他,道:“果真如此?”

王承恩用力地点了点头,道:“皇上命首辅大人严查贪腐,他们纵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迎风而上哪。”

崇祯道:“你不知道他们,他们的胆子肥着呢,或许他们欺骗了你。”

王承恩佯怒道:“哪个王八羔子敢骗咱家?咱家这就去抄了他的家。”

崇祯无奈地道:“快要过年了,算了,都痛痛快快过个年,过完年再说吧。”

“嗯,咱所料果然没错,这才是皇上真实的想法。”自得着,王承恩道:“皇上仁慈,正是他们的福分。”

崇祯冷“哼”了一声,道:“或许就因为朕太过仁慈了,仁慈是好事,太过仁慈就要坏事了。”

说着,崇祯突然莫名其妙地涌上了一股不祥的预感,这预感竟让之心惊肉跳,为了抵御这预感,又道:“过年了,过年是好事。”

王承恩忙附和着,但王承恩知道,崇祯倡导节俭,过年也不过就是回后宫陪周后等吃顿饭。

事实是,因为这预感,即便这顿饭,崇祯没吃几口就一个人去呆坐着,谁也不见。

过年也就过个年三十,过罢了年三十,便算是过完了年,过完了年,崇祯又忙了起来。一旦忙起来,不仅心无杂念,时日竟也不觉。

这日,那股不祥的预感再度泛了上来,扰得他心烦意乱,不得不站起来,快步踱着。

正踱着,王承恩匆匆进来,递了几份奏疏过来,忙低头来看,正是关于洛阳、襄阳相继沦陷,福王、襄阳王、贵阳王被害及李自成围开封的!

看罢,崇祯已是泪如雨下,拿起奏疏冲正看着自己一脸悲伤的王承恩扬了扬,示意他让朝臣们传阅。

朝臣们好奇地接了,看过,不由纷纷低了头:“坏了,又有人要倒霉了,千万可不要落到咱的头上。”

范复粹亦如是想,但作为首辅,见崇祯流泪不止,只得硬着头皮道:“此乃天数,皇上且勿悲伤以保重龙体。”

崇祯道:“虽天数,亦赖人事挽回。”

范复粹无言以对。

崇祯已怒道:“河南巡抚李风仙,作为地方大吏,丢城失地,致使福王被害,罪大不可赦免,着令立即逮捕法办;河南总兵王绍禹遇敌不战,乃丢城失地之根源,着令马上处死。”

说着,崇祯余怒未消,顿了顿,接着道:“襄阳之所以失守,皆郑崇俭纵兵擅还,失误军律,导致流寇失控所致,当弃市。还有那个畏罪自杀的邵捷春,委实死有余辜。”

“果然,又是诛杀大臣。看来,他也只有这法了。唉,先别管那么多了,只要别弄到咱头上就是。也不敢这么说,似这局势,谁敢说啥时就交上了霉运。

咋办呢?快往外推脱啊。把责任推出去了,咱不就离得远了吗?”

盘算着,见崇祯说完之后半晌再不说话,朝臣们纷纷道:“作为清剿主帅,杨嗣昌对失藩负有直接的责任,该当从重治罪。”

崇祯不屑地看了朝臣们一眼,见陈新甲匆匆进来,继续道:“陈新甲,作为兵部尚书,虽有重整军务之功,但失藩一事罪不可卸,着令官降三级,戴罪视事。”

“本来嘛,这事就跟人家陈新甲没有多大关联,人家也不过在替人顶罪,嗯,还是继续推到杨嗣昌头上为好。”

打定了主意,朝臣们又开始攻击杨嗣昌。

陈新甲在想:“皇上分明就是在袒护咱,看来,皇上也并非似他们传说的那样无情。”

正想着,见群情激奋,动情地道:“刚刚接到奏报,杨阁部已经去了。”说着,把奏报交给王承恩,由王承恩转奏了上去。

听得杨嗣昌已去,朝臣们愈发无所顾忌,言辞自然亦愈发激烈。

崇祯懒得去听,自顾阅罢,感叹道:“杨嗣昌正月初八就因病向朕提出了辞呈,朕以无复有能督师平贼者为由拒绝了,不想他竟就去了。

二藩沦陷,他当然有责任,但可以‘议功’ 之例免罪。

杨嗣昌系朕简用,用兵不效,朕自鉴裁,况尚有才可取。大家排斥,意欲沽名。……本该重治,尔等又说朕庇嗣昌,姑饶这一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