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忽如一夜风雨骤 > 第二百四十七章 路到尽头怀恨去

忽如一夜风雨骤 第二百四十七章 路到尽头怀恨去

作者:闲云了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为在衙门口发现了张献忠命人张贴的布告,杨嗣昌换掉了身边所有的人员,仍恐泄密,命令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易出口。

纵使如此,仍无法找到张献忠及其所部的下落,偶尔有所发现,待官兵追过去,张献忠及其所部早已杳无踪影。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咱的身边指定有他的人。他的人当然不会仅仅为了获取情报,一旦有隙可乘,要了咱的命也未可知哪。”

反复地想着,杨嗣昌不仅说话愈加谨慎,冷不丁地还会觉得脖子后面凉飕飕的,似有兵器搁到了上面,忙回头去看,虚惊一场却不肯信,因为感觉告诉他,适才身后指定有人,只是这人武功极高,在自己回头的那一瞬间,风一样退去了。

“不是吗?事实如此哪,你没见这一瞬间有风刮过吗?不然,怎么会突然有风刮过?”

为了证明自己的准确,杨嗣昌常常会如此劝自己。

劝着,连觉也不敢睡了,实在睏得不行,便坐着犯迷糊。

坐着犯迷糊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日子久了,杨嗣昌忍不住想:“实在不行,咱就多加岗哨,岗哨多了,奸细必无机可乘。”

拿定了主意,待要下令,却转而又想:“可不敢,万一这些岗哨中正好有奸细,岂不正随了奸细的愿?即便有,当着这么多岗哨的面,他的阴谋又怎么得逞?

也不能这么说嘛,万一这些岗哨都是奸细,岂不要了咱们的命?怎么可能,哪里会有这么多奸细?怎么就不可能?现在还有不可能的事吗?嗯,咱如此完美的剿寇方案不都无法执行吗?”

越想越觉得是,也就越觉得无措。

用不了多久,杨嗣昌已须发皆白,凡事力不从心,不得不给崇祯写奏疏:

“……此身之忧劳病瘁,日呕痰血,夜不得眠,奄奄垂毙,不敢言矣!更兼襄库饷无半文,督臣移咨可骇,臣愈增忧愤,不知死所。……”

写罢,总觉尚有未尽之言,一时间却又想不起,再三看过,大喊了声:“来人哪——”

近侍应声而进,小心翼翼地道:“小的在,但请阁部大人吩咐。”

杨嗣昌不认识似地,看看再看看他,半晌才道:“命,快马上奏皇上。”

这近侍偷偷地瞄了瞄他,想:“这才几日,他居然须发皆白,形容枯槁,连说话都这般有气无力,分明就是一活死人嘛。”

正想,闻得他总算说了话,忙应声去接了,躬身而出。

杨嗣昌把奏书交给他,两眼便在一动不动地瞅着他,但见出了门,又依例回头关了门,突然打了个冷战:“难道他就不会是奸细?果那样的话,岂不是要把咱对皇上讲的话传得天下皆知?”

想着,已喊道:“你回来。”

这近侍闻声,忙转回来,不解地看着他,道:“阁部大人还有啥吩咐?”

杨嗣昌掩饰地道:“你把奏疏拿来我看,似还有啥疏漏。”

这近侍忙恭恭敬敬地递给他,静等他补正。

他转过了身,背对着近侍,认真地端量着,奏疏的外表没有丝毫的改变,又打开来看,内容竟也没有更改过的痕迹,放了心,回过头来,重又递给了近侍,道:“去吧。”

这近侍好奇地看了看他,走了。

这近侍刚走,他禁不住又想:“咱怕的是传得天下皆知,去看那些外表又有啥用?还有,刚才实在太过凶险,万一他从背后扼住咱的喉咙,凭他的壮实,咱岂不是一命呜呼了?”

想到这里,额头上已冒了汗,他用衣袖抹了抹,两眼紧紧地盯着房门,不时地还要去瞄两眼窗口,因为他突然意识到窗户也是能进刺客的。

偏于这时,门突然缓缓地被推开了,他登时心惊肉跳起来,如临大敌似地瞅着。

是新任中军!

因为感受到了他的异样,不忍惊扰了他,不想还是让之这样,新任中军一脸不安,却还是道:“启禀阁部大人,张献忠率部出川了,夜袭了当阳城。”

见是新任中军,他的惊惧轻了些,闻言,不由又睁大了眼,道:“出川?怎么可能?纵使黄陵城一战无功,左良玉还有数倍于敌的人马,难道拦不住?即便左良玉拦不住,黄陵城距当阳还有那么远的路哪。”

中军道:“事实如此,左良玉根本就没有阻拦过,张献忠一昼夜急行军就到了当阳。如此以来,张献忠就彻底跳出了包围,再要网住他就更难了。”

“谁说不是呢?”杨嗣昌附和了一句,所有的念头都集中到了“追上他,消灭他”上面,让之近乎竭斯底里地道:“快,追上他,消灭他。”

新任中军不解地看着他。

他不耐烦地道:“快呀,收拾了,去追,凡有懈怠者,本督师一概绝不轻饶。”

新任中军不敢怠慢,忙去传令。

事实却是,行不了一日,杨嗣昌就昏迷了过去,军医用了猛药才让之醒了过来。

见众人正一脸焦急地看着自己,杨嗣昌不由奇道:“奇怪,我怎么睡着了?”

军医带着哭腔道:“阁部大人太累了,不能再前进了,必须要静养。”

杨嗣昌道:“静养?怎么可能?嗣昌还没有完成皇上交办的差事呢,即便死,也要死在为皇上办差的路上,快,继续前行。”

见其说的坚决,众人知再劝无用,只得按军医的建议,护着他缓缓而行。

二月二十八日,到得夷陵(今湖北宜昌),杨嗣昌的意识清醒了些,待要问问军情,眼前却莫名其妙地冒出了皇上夺情以来的一幕幕一桩桩。

蓦然,听得外面有人在压低了声音说话,疑心顿起,嘴上已道:“谁呀,什么事?”

正是新任中军,在听探马报告洛阳、襄阳相继失守,福王、襄阳王、贵阳王被杀及李自成突围开封的消息。

新任中军误以为他睡着了,不想他竟出言发问,不敢怠慢,忙应声进来,道:“我,正听探马报告了一些消息。”

杨嗣昌道:“什么消息?”

唯恐加重他的病情,新任中军原不想告诉他,但猜他已听了个大概,只得如实说了。

杨嗣昌闻言,大惊,许久才失声痛哭道:“皇上哪,嗣昌犯了滔天大罪,还有何颜面再见皇上?”

哭毕,杨嗣昌饮食不进,行至荆州沙市徐家园,已卧床不起,一切事务交给监军万元吉处理,并通知家属来荆州见他最后一面。三月初一日,杨嗣昌死于沙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