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主神图书馆 > 第一百章 大人说得有道理

主神图书馆 第一百章 大人说得有道理

作者:黄金知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耆英一愣,心里思索一下,又摇了摇头:“这事情哪能那么简单,必然有特殊的缘故,肯定是这些洋人做了什么手脚。

只是这些洋人精明,不会将这些关窍说出来罢了。”

“大人说得有道理。”赵大贵脸色丝毫不变,立即附和。

耆英又跟赵大贵聊了几句话,问起有关西方的一些掌故,看到赵大贵都能对得上,说话也有条理,心里有些满意,觉得赵大贵这人虽然是投靠洋人的卖国求荣之辈,但说话风趣得体,也不是全无用处之人。

赵大贵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还保留很多现代人的习惯,与这方世界的人格格不入,巴富尔和宫慕久第一次见到他,都没什么好印象;

但是,赵大贵在这世界久了,经常跟官员和各色人等打交道,又自己有意融入这个世界,如今说得上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别人挑剔不出什么来。

耆英跟赵大贵说了会儿话,又看到斯塔克在一旁,知道此人是香港德庇时手下的心腹,不愿意过于冷落,也叫过来说话,还让赵大贵做翻译传话。

赵大贵其实知道斯塔克这人聪慧非常,到中国之后勤奋学习中文,一般中文会话和书写都没问题呢,但也不说破,帮两人做了好一会儿翻译。

三人说了好一会儿话,这船到达外海后又往回走,回到广州这边。

赵大贵抽空一给眼神,便有掌柜把事先准备好的礼物箱子推了出来。

“学生知道大人一向公务繁忙,如今能抽空到船上来,实在是赵大贵三生有幸。

学生手中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只有一些从上海带来的土特产,还望大人成全。”赵大贵恭敬施礼说道。

“本官做官清廉,两袖清风,从来不搞这些的,你又不是不知道。”耆英头也不抬地说道,却也没有起来真正推辞的意思。

“学生自然知道总督大人清廉,不敢坏了大人的名声,选的都是时鲜瓜果等土产品,加起来也没几两银子,只是想大人终日辛苦,尝个鲜而已。

还望大人看在学生的拳拳之心,收取一二。”赵大贵诚恳地说道。

“这个...,好吧,让管家收下吧。我跟你说好,这次算是给你面子,我就先收下了,以后可要下不为例啊。”耆英缕了一下胡子说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还要多谢大人成全学生的心意。”赵大贵没口子地说道。

斯塔克微微一笑,却不说话。

耆英上船自然有亲兵和管家跟着,立即就有人上前,把东西收下来放到一边。

收下这些礼物后,耆英的明显变得亲近了许多。

“那个赵老弟啊,香港的德庇时总督前次托人给我带个话,说希望开办从广州到香港再到上海的定期邮轮,可以将五个通商港口连在一起。

能说动德庇时说话,看来老弟在洋人心目中的地位不低啊。

只是,这定期邮轮是什么,我也没听说过,更不知道怎么做,具体需要什么,你可以跟我说说。”

“所谓定期邮轮也没什么,不就是要用船,把愿意从广州到上海的人,用船拉过去吗。

只不过,以前是各家商船谁有空位临时拉一把,以后就是可以定期,每十天或每个月一次,都要在广州和上海之前来回一趟。”

“唔,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方便许多了。做这个定期邮轮,都需要些什么呢?”

“也没别的,首先是在广州港口那边要有土地,建造码头和配套的仓库什么的,这样好让人上船,同时卖船票什么的。

另外,这轮船要用煤才能发动,需要去各处买去,如果有官府支持,就会好办许多。

除此之外,最好能有一些铁匠,有事的时候好帮忙。”

“哦,这个要地要煤好理解,还铁匠干什么呢?”耆英好奇地问道。

“自然是修船用。您看以前的船是木头的,要出问题有木匠修补就行;但现在这船是铁的,修起来就得有铁匠才行,您说不是吗?”赵大贵急忙回答。

耆英想了想,觉得还真是,便点了点头:“这要地的事情好办,你看中什么地,缴纳了钱,帮你圈下来就是了。

这买煤呢,官府是不管的,最多给你我的名刺,让你到外地办事方便一些。

对了,你这铁匠要什么样的?有什么要求吗?”

“也没什么要求,广州近处就有佛山,炼铁之法天下闻名。

我本来想派人到佛山招募人去,只是因为人生地不熟,被本地人排斥,才跟大人提一下。”

“嗯,到外头办事谨慎一点也是好的,我给佛山的千户写封信,你带着信去拜访他就是了,想来他不敢不给我面子。”

“那就多谢大人了。”赵大贵这次是真得诚心实意地道谢。

三人又说了会儿话,等回到广州,耆英就心满意足地下船走了。

赵大贵暗中长出了口气,有耆英照料,大贵商行在广东很多事情都好办多了。

其实,赵大贵虽说有点家财,本来不足以让耆英重视,甚至连送礼物的资格都有些不足。

不过,英国人这边对定期邮轮的事情非常重视,香港的德庇时还多次派亲信拿着书函见耆英,陈述定期邮轮的重要性,才让耆英关注此事的。

耆英表面上跟很多英国官员都关系不错,甚至曾写信给第一任港督璞鼎查,要将他长子收为义子,最后璞鼎查真把自己长子改名叫耆英(腓特烈.耆英.璞鼎查),不过究其本质,其实是耆英跟一般的满族官员不一样,知道洋人之事容易上达天听,因此对涉及洋人的事情比别的官员更上心一些。

等到耆英走了,斯塔克才挤眉弄眼地对赵大贵说道:“这轮船坏了,还得用铁匠来修,赵买办这是哪来的规矩呢?”

赵大贵丝毫不在乎,装着一愣问道:“铁船坏了自然要用铁匠啊,贵国的船坏了,难道不用铁匠吗?”

斯塔克嘿嘿一些说道:“自然不用,我们英国的船坏了,向来是找曼彻斯特的纺织厂工人们一针一针缝的,缝得那个细腻啊,用数十年都不会坏。”

“那还真是长见识了。”赵大贵拱手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