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主神图书馆 > 第九十九章 两广总督耆英

主神图书馆 第九十九章 两广总督耆英

作者:黄金知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大贵稍微翻了一番,其中有关于现代火枪、火炮的制造的书籍,有关于现代军舰和商船建造的书籍,有关于玻璃和香皂、香水制造的书籍、有关于火药和蒸汽机的书籍,清政府真要有心攀爬科技树,依靠这些书籍能省数十年的弯路。

对赵大贵来说,这些书籍比“九阴真经”、“九阳神功”、“六脉神剑”等盖世武功秘籍都要重要。

在鸦片战争前后,就有很多法国商人和美国商人给中国官员送先进火炮模型和船模,出售各种武器等,恨不得中国跟英国打得不可开交,给英国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痛,就是在战后,这种努力也从没放弃过。

这得是多想看英国倒霉啊,赵大贵也难得吐槽一句。

可惜的是,熟读圣贤书的中国官员和皇帝们,向来对这些努力嗤之以鼻,未曾理会。

把澳门的造船业全部端走,又得到一万两千本科技类书籍,赵大贵这次的澳门之行算是远超预期了。

搬迁设备和人员涉及的琐事很多,从上海租过来的船还不够用,赵大贵便带着书籍和部分工人,先回到香港,让两名留下来慢慢打理这些事情,再租船到上海什么的。

回香港的时候,谢尔敦和杨威利就一定要跟着一起走,赵大贵手里如今有了顾盛带来的全部西方科技书籍,有了这些书籍引诱,都不用赵大贵动用,这两个人就要哭着喊着一起到上海去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如今中国研究西学的人都是相当任性的人,家里花了大量钱财,又培养十几年让他们读书认字,但长大了之后却无意到看起来很有钱途的科举场或官场拼搏,反而鼓捣根本赚不了钱的所需钱财,想来他们家人的心理阴影面积是不小的。

回到香港后,赵大贵带来的书籍在学者们群中引起了一场轰动,他们平时也就在传教士和洋人手中捡点漏,淘换点西方书籍看,还从没看过如此全面系统,足以做成一座图书馆的书籍。

可惜的是,这些学者中真正懂得英文,可以多少看懂英语的人极少,也就那么五六人,只能让这些人先看完后翻译,其他人在旁心痒难耐,也无可奈何。

还好,赵大贵表示等回到上海后,要找人专门整理和翻译这些书籍,以供大家阅读,同时还提示,最好还是学者们自己学点英语,就不用等着别人都看完翻译了,再拾人牙慧。

这一番话,倒是让不少人心中一动。

赵大贵购买的那艘“东方号”改装得差不多了,斯塔克还帮忙找来能开船的船长和水手等,赵大贵将人面试了一下,觉得比较满意,全部聘用。

在赵大贵的计划中,以后开动定期邮轮,肯定是要从上海到香港,然后再到广州,之后才再返回的,在广州也要购地建码头和配套设施。

又想到广州其实有大量西学派学者,利用从上海带来的学者们邀请之外,自己还能添一把火,赵大贵便跟船长商量好,开着这艘蒸汽船到广州去,权当是正式运营之前的预演了。

等到“东方号”到达广州,引起了一片轰动,弄得人山人海的。

广州人见识不凡,西方船只其实见过不少,但这种外壳全部用铁制作的蒸汽船还是第一次,争相到码头观看。

广州的西学派学者们果然心痒难耐,托人请托要到船上来看看,赵大贵自然让他们上来观看,顺便跟他们介绍上海东方学院的福利,又将船舱里堆积如山的西方书籍指给他们看。

“这位赵老爷真是大手笔啊!”

“整个广东的西学书籍全部加在一起,恐怕也不如东方学院藏书的十分之一!”

学者们纷纷赞叹,又觉得东方学院的福利甚好,很多人当场表示愿意到上海工作,就是一时没有答应的,也露出深思的表情。

赵大贵在广州展览东方号,广州的商人们也特别感兴趣,纷纷过来观赏,探询有没有借以做生意的机会。

一看这行情很好,赵大贵干脆开办广州到香港的临时航线,也就是说,只要花五元钱,就能坐船到广州旅游一趟,然后再回来。

五元钱其实有些高了,如果自己租小木船,广州到香港也就是几百文的事情,但架不住东方号装饰豪华,充满异国风情,很多有钱人还愿意试一试。

不过,赵大贵心里也明白,这些人多只是想尝鲜,估计过个一两个月,这样的热情就会减退不少的。

东方号的热闹还惊动了两广总督耆英,专门派下人过来,要到东方号视察一番。

总督大人要来,自然不能等闲对待,赵大贵便特意不收其他人商船,将蒸汽船好好打扫一番,还让斯塔克少校过来作陪,才让耆英总督带着多名亲友和官员,一起商船游览一番,还让船长把船开动,一直开到穿鼻海再回来。

耆英对这趟旅行相当满意,还专门把赵大贵叫过去说话。

“赵老爷这生意做得不错啊,有钱啊。”耆英开玩笑地说道。

“学生也是托朝廷和大人们的洪福,赚点辛苦钱。”赵大贵忙拱手说道。

耆英见到赵大贵自称学生,感到诧异,便询问其缘故,等到赵大贵回答说自己原是上海县的童生,便呵呵一笑,并不多说什么。

“赵老爷原来还是位读书人,难得难得,还望平时不忘忠君报国,多为我大清做贡献。

对了,现在正是国家危难之际,很需要了解西方的虚实,可否将这船借给朝廷,研究研究呢?”耆英看似不经意地问道。

“那敢情好,如果朝廷需要,我赵大贵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报销一二。

只是,这艘船实是洋人开的轮船商行的船,因为学生在商行里有股份,平时帮他们打理杂务,帮忙揽客而已。

如果大人要用船,我跟那些洋人们说一下,一定要让大人满意。”赵大贵呵呵一笑说道。

“原来是这样,那就要赵买办有心了。”耆英脸上笑容不变,心里却暗骂一声油滑。

“对了,我有件事情一直觉得奇怪,这木头比水轻,能浮在水上没问题,怎么这铁做的东西也能在海上跑,不会沉下去呢?”过了一会儿,耆英想到一事,好奇地问道。

“对于这个,学生也不是很清楚。不过,用铜铁之物做成盆之类的放到水上,一时也不会沉去,是不是同一个道理呢?”赵大贵说道,心里想着这要真想解释,就得从阿基米德开始好好讲解,我倒想好好讲,只怕你还不耐烦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