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主神图书馆 > 第一百零一章 广州和佛山的资源

主神图书馆 第一百零一章 广州和佛山的资源

作者:黄金知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广州是数百年来清国唯一的通商港口,与西方的交流颇多,以底蕴而言,远在刚开埠不久的上海之上。

赵大贵在广州考察了一下,发现有很多有意思的工业,比如全中国的钟表和怀表都靠从西方进口,但在广州,却有好多中国工匠可以自己制作西洋钟表和怀表的,做工考究,质量优良,并不比西方引进的商品差。

更有意思的是,广州有专门的生丝复缫厂,引进西方机械对生丝进行复缫,甚至有几家丝厂都用上蒸汽机缫丝或复缫。

(知了注:广州这时期就有蒸汽机缫丝厂和复缫厂,史料上有记载,不是知了在胡说八道)

原来,中国的生丝生产向来简单,养蚕的农民收获蚕茧后,自己在家弄个灶台,支个锅,将蚕茧用水泡透了,再用极为简易的手摇式木制缫丝机,将蚕丝一点点抽出来。

本地的丝绸织造厂拿到这种生丝,就直接用来织造,生产出丝绸。

然而,西方丝织业向来精细,拿到这种生丝后还要复缫一下,将长度拉伸几倍,才用来生产丝绸。

因此之故,西方丝绸用的生丝原材料更细更精致,生产出来的丝绸也更精美雅观,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挤兑中国丝绸的生存空间,使得原来中国丝绸的出口额高于生丝出口额的情况,变为生丝出口额远远高于丝绸。

英法的工业比较发达,因此中国生丝拿到欧洲,是要送到这种复缫工厂去复缫的;而美国可能是工业基础较差一些,要在中国完成复缫后才会拉到美国去。

可以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生丝,都要在广州进行复缫后才出口到美国,这也解释了广州这里为什么会有技术和设备相对先进的复缫厂,需求诞生进步啊。

赵大贵打听了一下,中国生丝进行复缫以后,售价至少可以上浮四五成,有时候甚至翻倍:

赵大贵在上海卖上好的辑里丝,卖四百元以上就觉得很合适了,但这种复缫的生丝,每担能高达五百二十五元到六百五十元,中间的利润堪称暴利。

赵大贵以购买生丝的借口进这种复缫厂考察,又跟工厂主人商量,能否合伙开工厂,或者高价转让机器设备或工人,结果几乎是被人轰出来了。

“就那么点东西,我扫一眼就知道大概怎么做了,还保什么密呢。”赵大贵摇摇头,却也无可奈何。

在广州,拉拢更多西学派学者,考察一些技术较为先进的行业,以赵大贵个人来说是觉得收获颇丰的。

接着,赵大贵又拿着耆英给的名刺和信函到离广州不远的佛山去,按之前说的要招募铁匠什么的。

佛山是明清四大镇之一,从明朝时期就以发达的冶铁业文明,就是到了现在,也是整个清朝铁业和金属加工业技术最为先进的地方之一。

赵大贵有耆英做靠山,在小小的佛山几乎可以横着走,当地军镇的千户极力巴结,提供各种方便。

鸦片战争期间,佛山帮助官府冶炼铁炮什么的,一度极为红火,战后就有些萧条了,铁匠们不见得找不到活做,但至少不怎么如意。

赵大贵给出颇为丰厚的工钱,要把人拉到上海去干活,有不少大匠和普通匠人感兴趣的,其中还有很多是有火炮铸造经验的名匠。

赵大贵对这些铁匠几乎是有多少要多少,有铸炮和制枪经验的铁匠是一定要拉走的;

一些岁数大了,挥不动铁锤,但经验特别丰富,凡是跟铁有关的事情,从耐火材料到炼铁炉的制作全部精熟的老铁匠,也是宝贝;

其余铜匠、银匠等但凡愿意到上海去的高明工匠,也要打包带走,甚至包括数名专门做鞭炮和火药的匠人。

上海商业极为发达,但工业水平却不高,当地铁匠的手艺水平远低于佛山镇的有丰富军工生产经验的匠人,毕竟上海本地的铁匠连最简单的泥模铸炮法都未曾掌握;而佛山的匠人,连清朝最先进的铁模铸炮法都非常精熟。

还是跟澳门一样,赵大贵自己开个头,然后留下两名掌柜,负责将佛山招募的工匠带到上海去。

闲暇之余,赵大贵在佛山逛街,居然找到一家叫“宝芝林”药店,一打听,这药店的老板叫黄麒英,是本地著名的武术家和医生,再一打听,这位黄麒英医师有个儿子叫黄飞鸿,只是年纪较小,如今只有十一二岁。

“这算什么,逛到黄飞鸿电影里来了吗。”赵大贵暗中吐槽,心里却明白在原来世界的历史中,黄飞鸿的父亲黄麒英在这个时间段确实是在佛山经营宝芝林的,还靠一身武功跻身广东十虎之一,与苏乞儿等齐名。

赵大贵进去拜访黄麒英,交谈一番,又希望请他到上海办医馆,费用和薪酬什么的都好说,但黄麒英并不感兴趣,只是客气地拒绝,赵大贵也无能为力。

总体而言,赵大贵觉得自己到广东就是做人贩子来的,从澳门、广州到佛山,要收罗大量工匠和学者,忽悠到上海做事,大体来说买船、弄书籍、忽悠人都是非常成功的,在宝芝林碰个软钉子,也是可以理解的。

赵大贵在这三个地方忽悠的人太多,也不可能带着大家一起上路,只能是自己坐上“东方号”,带着上海和广州的部分学者先走一步,其他的人只能是在几名大贵商行掌柜的带领下,慢慢汇聚到上海去了。

东方号到了香港,赵大贵便拿出带来的钱财,造访广州商人开的钱庄和西方人的银行,兑换一吨左右黄金。

上海的黄金兑换能力有其极限,赵大贵多次在上海兑换黄金,已经对上海各大钱庄的兑换能力造成一定影响,而且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怀疑,因此还要在广东这边换些黄金。

只是,这么一来,手上的银元现金就不到二十五万了,让赵大贵切实感受到钱不够花啊。

接着,补充一下补给品就要北上,赵大贵又改主意,带着大家到雷州徐闻县考察,然后再到上海去。

赵大贵是钱主,别人也无所谓,就当做是旅游一趟吧。

雷州徐闻县比广州等繁华之地偏僻多了,但因为正好就在海南琼州府正北方,从地图上找起来却容易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