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主神图书馆 > 第六十三章 苏州模式

主神图书馆 第六十三章 苏州模式

作者:黄金知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大贵想了想,觉得这还真是个有用的建议,便拿出个小本子,用洋人那里买的钢笔,将意见记下来。

“去嘉兴和杭州购买生丝,还有到山东收购柞蚕丝,都是好主意,我记下了。

其他几位有别的想法没有,都说出来,大家斟酌斟酌。真要想出个好主意,赚了钱,商行也绝不会亏待你们的。”

看到赵大贵对张掌柜的意见很重视,其他人也受到鼓舞,述说起自己的想法。

他们说的,有将洋货带到其他港口和内陆城市销售的,也有要打价格战,抢了其他买办生意的,甚至有人提议利用赵大贵在英国领事馆的官职,给洋人高管们送点钱,直接将其他买办驱逐出去。

当然,赵大贵笑了笑,否了让巴富尔领事驱逐其他买办,只留下大贵商行作为唯一的买办商行的做法。

先不说这合不合商业道德,巴富尔手中有没有这么大全力,单说英国人费了数百年功夫才把广州的公行制度打破,推行自由贸易,巴富尔就绝不会同意在魔都以另类形式复活公行垄断制度。

会中,甚至有人提议经营鸦片,增加经营项目,被赵大贵严厉禁止,无论如何赵大贵也不能涉足这样的生意,就算这生意很有钱途也不行。

“其实,洋人到我大清要的是丝茶,我们大清商人要的是洋布和洋货,都是各自市场里特别畅销的东西,走的量都很多。

我们可不可以这么做,洋人商船带洋布过来,我们不跟他现金结算,而是将人货物的代理权拿下,然后直接给人弄茶叶,然后就把多余的洋布拿下,自己到苏州慢慢出售?”一位掌柜提议道。

“你是说以物易物?这算是个好办法,只是其中的风险不好管控啊。”赵大贵倒把人说的意思听明白了,叹了口气说道。

坑了开埠初期很多买办们的物物贸易模式其实很简单,甚至听起来还很有道理,在开始的时候还有不少人借此扩张和赚钱的,只是到了后期才坑死大量商人而已。

不过,即使这种模式有其先天的缺陷,又坑过好多人,物物贸易本身在魔都还是顽强地生存下来,即使在数十年后还有很多人以这种模式做生意的,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苏州模式。

在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模式。

举例来说,有英国商船带着满船货物到来,可能是价值十万元的洋布,到魔都是想用来换取价值十万元的茶叶的。

那么,大贵商行就可以拿下这个单子,跟船长说不必要费力把洋布卖了,直接将洋布放到大贵商行的货栈,然后换上商行提供的十万元的茶叶,回到英国就行。

这样一来,能快速做单子,货物也好,船长必然高高兴兴地同意。

然后,大贵商行就可以去找一家茶栈,希望以洋布换上价值七万元的茶叶,鉴于洋布的畅销,卖茶叶和卖洋布能赚两份钱,茶栈肯定也高高兴兴地同意,赵大贵当初代理第一艘船货物的时候,就干过这事情,赚了第一桶金。

因为茶叶的利润在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左右,大贵商行用这茶栈眼里七万元的茶叶就能获得英国商船带来的价值十万元的洋布;

然后,按照洋布的利润在两成左右,给茶栈价值六万元的洋布,就能结算了。

到了最后,茶栈和英国商船都获得了想要的货物,大贵商行就得到了进口价四万元的洋布,一旦出售,不难赚到五万元左右的货物。

物物模式能大幅加快生意速度,但中间蕴含的风险也极大,即使所有环节都不出现问题,大贵商行最后得到的也只是价值四五万元的洋布而已,还得自己去出售,才能套现获取真正的利润。

而且,要做到这点,还要有很多愿意跟洋布置换茶叶的茶栈,而且数量也不能少,否则就很难匹配。

按照历史记载,上海的茶栈和货栈数量不少,但并不足以支撑如此大规模的物物贸易。

中国买办们的解决方法是到货栈多得多的苏州找货源,也就是让苏州的货栈(包括茶栈和丝栈以及其他货栈)提供英国人需要的货物,将洋布之类的从魔都运到苏州去,进行物物交换;

至于买办们手里拿到的洋布,也不用在魔都销售,直接在苏州找个货栈代售就行,然后按照销售的难易程度和时间的快慢,给代售的货栈给百分之五、十到十五的代理费就行。

以上是以茶叶换洋布的例子,如果用生丝换洋布,商行得到的利润就更多了。

魔都和苏州之间有一条黄浦江的支流,也就是有名的吴淞江,但是因为大量货物通过吴淞江运输到苏州去,所以洋人们习惯于将这条河称作苏州河,最后越来越风行,使得这条河的正式名称从吴淞江变成苏州河,直到现代也一直沿用。

赵大贵觉得这物物贸易的模式确实不错,但这中间的风险也必须考量,别的不说,最后拿不到现金,只能拿洋布后慢慢销售就是个硬伤。

之前做生意的时候,赵大贵不是没想到这个模式,但一直没有完全采用,至少坚持自己最后拿到的必须是现金,就是因为套现麻烦,而他本人又是希望在最短时间内换得黄金的。

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刚开埠的时候中国商人和外国商人之间才刚接触,严重缺乏信任度,而且谁也没想到洋布在中国卖得如此火爆,甚至比鸦片还受欢迎。

赵大贵跟掌柜们商量了一阵,总算把这一年怎么赚钱的思路给理清楚了。

很多事情,说起来简单,实际执行的时候却有许多麻烦事需要解决。

首先是,不管做什么生意,怎么做生意,都要有本钱。

现在还不是赵大贵做第一船生意的时候,上下嘴唇一碰,五万元现大洋就能入手。

赵大贵原先有六十多万元的财产,可惜先前为了升级,都吸金吸掉了,其中的三万五千两用于升级和建造建筑,剩下的一百公斤的灵金战甲沾染了魔神的血道气息和天劫的雷道气息,变成青红两色,不好拿出去,那就只剩下两千多两灵金可用。

赵大贵将这两千多两灵金弄到体外,又将其幻化成五十两一块的金条,上面还弄出莲花标记和“大贵商行定制”六个字,然后拿到本地的钱庄储存,以此为抵押物,跟钱庄借钱;

只是说好,这些黄金带着大贵商行的专属物品,属于非卖品,钱庄不能将这批黄金跟其他人家的黄金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