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主神图书馆 > 第六十二章 赵大贵的野望

主神图书馆 第六十二章 赵大贵的野望

作者:黄金知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初赵大贵经历天劫的时候还是二月底,没几天就是三月份了。

到了三月份,大贵商行再次开张做生意,赵大贵最大的感想就是生意不好做啊。

英国人几个月前刚到魔都的时候,那真是缺人缺门路,都不需要会英语,但凡愿意跟英国人接近做生意的商贩,都会受到重用。

然而,到了如今,魔都买办界已经形成了赵大贵、吴健彰、林阿钦、杨坊等四大买办为首,还有十几个小买办同在一起争食的格局。

赵大贵有之前建立的信誉和人脉在,想赚点钱还是可以的,但想获得之前那种接近垄断的地位,就不可能了,必须跟别的买办竞争才行。

“必须把魔都商界统一了才行,至少也要让中国买办们发出统一的声音才行。”赵大贵第一次意识到垄断的重要性,喃喃自语着。

赵大贵认为魔都的对外贸易存在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即1843年11月中旬到1844年二月底为止,是对外贸易的第一阶段,属于拓荒阶段,但凡冒险接近洋人的中国商人,都能赚巨大的利润;

而从现在到以后的几年,就是魔都商界格局初步建立的时候,也就是说今后数十年,哪个公司占多大市场份额,其实要决定于这几年的经营状况。

如此说来,赵大贵似乎应该拼命拓展市场,不计代价地占更多市场份额,跟其他买办划定领地范围才行。

可惜的是这事情不好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赵大贵拒绝参与鸦片贸易,考虑到鸦片的价值占洋人带来的商品总价值的一半左右,至少有一半的对外贸易是赵大贵不能插手的;

剩下的一半,也就是洋布的贸易,赵大贵也要跟其他买办竞争,最多占洋布贸易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就算不错了。

“就这点市场占有率,我们还要忍受比以前更低的利润,付出更多的劳动,总之是没有以前赚得爽啊。

按照我的估计,从三月份到今年年底,我们能赚二三十万两银子,就要烧高香了,而且这还要我们前期投入十万元左右的本金才行。”

在三月初召集商行里的所有掌柜和伙计开会的时候,赵大贵试图让大家明白形势的严峻程度,声嘶力竭地说道。

只是,他这一番话反应不怎么好,所有人在底下瞪着赵大贵,摆出不知所措的样子。

“先散会,大伙儿先回去,就几位掌柜留下来商讨一下事情。”赵大贵一阵心烦意乱,摇摇手说道。

如今的大贵商行,人手比以前多了很多,原先只有陈谢两位掌柜,后来那位谢掌柜还被水匪打死了,但这段时间赵大贵疯狂扩张,又招募了六位掌柜。

因此,大贵商行如今在陈掌柜等七位掌柜以下,还有数十名商行伙计和数十名福威镖局镖师可用,可谓声势大振。

但是,在赵大贵看来,这都是成本的增长,以前他一个人就能做的事情,现在要七八十号人一起干,而且赚的钱还不如以前他自己干的时候多。

“陈掌柜,你是最早进我们商行的,你觉得怎么样?”赵大贵让陈掌柜先说话。

陈掌柜比其他人也就是来早了一两个月,这点资历实在不算什么,只是他本人又是掌柜中最年长的一个,赵大贵便默认他隐隐然成为掌柜们的领头人。

只是,陈掌柜今天听完东家一席话,却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我知道东家是忧心今天生意不好做,只是您是不是有些多虑了?

如今经营洋布和鸦片的商行,好像都是大赚特赚的,我们商行就算不赚昧心钱,不做鸦片生意,光靠洋布和其他洋货,也能赚不少钱吧?”陈掌柜小心翼翼地问道。

“唔,这倒是我说得不够清楚,我担心的不是赚不到钱,而是担心赚不到足够的利润。”赵大贵回答。

“您刚才说二三十万两的利润,这不够多吗?”

“当然不够。”

“那您觉得多少钱才算合适?”

“至少是四五十万两吧,以前我一个人跑单帮,只有两位掌柜帮忙的时候,也赚了这么多钱。

现在,我们这么多人,还要加上很多本钱,赚的钱至少要比以前翻一倍吧?”赵大贵理直气壮地回答。

“要按您这么一说,那还真是。”如果是对别人,陈掌柜还要指责人心太大,但一想到赵大贵当真是几个月就赚四十多万两银子的,就没法说这话了。

几位掌柜互相用眼神隐晦地交流,终于明白自己的东家对赚钱的欲望大到这个程度,想在商行里舒舒服服过日子是不可能了。

以前的时候,赵大贵一直对进货价和出货价等机密信息保密,使得底下的掌柜不清楚自家商行到底赚了多少钱,但如今竞争越来越激烈,以赵大贵的身家和人脉也能扛住一两名掌柜出走的风险,赵大贵才把一些关键信息透露出来,也好让掌柜们心里有数。

别人不说,至少陈掌柜知道赵掌柜到湖州买的每包一百六七十元的湖丝,最后是以每包四百元以上的价格出手之后,表情变得异常精彩。

“各位觉得怎样才能赚更多利润,也说说吧。”赵大贵转过身,对其他掌柜说道。

“我观洋人做生意,不过丝茶两项,只是茶叶的利润又比生丝低很多,那么我们以后多进点生丝,怎么样?”沉默了一阵之后,一位姓张的掌柜说道。

“是这个理儿。只是,生丝的季节性很强,湖州去年的生丝库存几乎被我一锅端了,下一批生丝再出来,也要等到秋季以后啊。”

“东家说得在理,不过生丝也不是湖州一个地方出产价,除了辑里丝,还有大蚕丝的,在嘉兴和杭州等地,应该还有不少库存。

而且,除了蚕丝,野蚕丝是否也能做呢,北方青州等地盛产野蚕丝,价格向来比蚕丝便宜,就不知洋人收不收野蚕丝呢?”

赵大贵想了想,觉得这还真是个有用的建议,便拿出个小本子,用洋人那里买的钢笔,将意见记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