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数风流 > 第一卷 雒阳雏虎 第十五章 苏氏造纸行(二)

如果李继不了解的话,很有可能就会认同苏双说的话了。但他可是知道,在唐代曾出现过纸张的大发展,而且就是因为发现了竹子能够造纸。既然如此,无论怎么说竹子都必然是可以一试的。

不过李继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三。纸张在唐代的发展确实是有用竹子造纸的原因,但是竹林大都是生长在南方的,所以唐代的造纸行也大多坐落在南方。而且唐代纸张盛行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印刷术的出现,因此这才大大加强了纸的使用量,最终才迫使造纸行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而且价钱也越来越便宜。

看苏双为难的样子,李继其实心里也是有点担心的,毕竟造纸术从现在到唐朝还有好几百年的发展,谁知道有过多少次技术更新呢。可眼前自己都准备下血本了,总不能当了甲方爸爸,乙方还不听话吧。于是也不管苏双那颇为幽怨的眼神,狠下了心。

“这样好了,我出资,你们立马开始研究藤皮和竹子如何制成纸张,尤其是竹子,这是我资助你们的前提。而且我会给你们承诺,尽全力帮苏氏造纸行加大生产规模。”

苏双和苏群只能无言以对,都说了竹子不可能,这个小神童还又特地强调了竹子。不过他既然都愿意出钱了,那提点算不上太过分的要求倒也无伤大雅,至少没有对纸行内部指手画脚。这能书写的纸到底能不能造出来,可是全看天意,但资金李继是出定了。

想清楚了后,苏双也连连点头称是,准备好了饭菜,邀请李继入席,具体的章程则是派苏群跟着李继回到蔡府再另作敲定。

回到蔡府的第二天,李继就头疼了起来,倒不是因为生病了,而是一直没怎么在意的资金竟出了问题。

倒不是蔡邕不肯借,而是蔡府上居然连一点用来周转的资金都没有。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两座藏书的阁楼,要知道,这个年代的藏书可是真正的“藏”书,全天下大概只有缑山书院愿意不藏私,任由来人观阅。

蔡府上的这些孤本竹简几乎每个都花了蔡邕大价钱才换来的,或是奇珍异宝,或是真金白银。在李继向蔡邕解释了为何要借钱后,蔡邕只能无奈的表示自己实在爱莫能助。

正当站在门廊前的李继急的抓耳挠腮时,顾丰和马日磾来到了蔡府拜访。

“李继,有什么事这么为难?还有你这‘古来之神童’想不通透的事?”迎面走过来,马日磾就发现了正皱着眉头来回踱步的李继,笑呵呵的问道。

顾丰也一样没见过李继如此模样,之前在缑山书院,无论何时李继都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头一次瞧见他愁眉苦脸的模样,顿时也感到有些好笑,在一旁跟着帮腔。

“是啊是啊,小神童这么聪慧,在为难什么呢?”

“顾师兄、翁叔师叔,你们可别笑话我了,我这急着用钱呢!”

李继也不知道这两人有没有钱,只好病急乱投医了。顾丰就不必多说,马日磾平日里也经常来蔡府,李继与他两人算是颇为熟悉了,向他们借钱倒是并算不上有多丢脸。

马日磾听了只是有些奇怪,蔡邕还不至于如此小家子气吧,连孩子用的钱都不肯给。

“咦?在蔡府上会缺钱?蔡伯喈没有吗?”

“伯喈先生的钱都变成那两座书楼了,而且小子要用的可不是什么小钱。”眼看是有机会,李继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连忙解释,“小子最近正练习书法,却发现如今的竹简实在是太过笨重,锦帛又过于昂贵,思来想去也只有纸张比较适合书写。但现在的蔡侯纸又实在过于脆弱粗糙,便对改良造纸术有了想法,本以为伯喈先生必然会支持我的,只是,这万万没想到啊。昨天小子已经去了苏氏造纸行,今日便要拿出个章程,可由不得我不着急。”

改良造纸术?顾丰与马日磾听李继说完后对视了一眼,对他的想法颇感到有些佩服。不过还没等他俩继续开口,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就从两人背后响了起来,几乎跟窦娥那丫头的撒娇声有的一比。

“那把我的拜师礼送给哥哥,不知是否足够?”

先前心急。一直没有注意到,顾丰的身后还藏着一个小不点。七八岁的模样,白白胖胖的,一看就是从小养尊处优的样子,嫰的跟一块白玉似的。

见李继注意到了自己身后的孩子,顾丰便也介绍了起来。

“这孩子是我同宗的侄儿,叫做顾雍,刚从吴郡来到雒阳。来到蔡府是为了拜伯喈兄为师,别看他年纪还小,但也极为聪慧的,师弟你在蔡府可要多帮我照顾照顾。”

吴郡顾雍?李继原本焦急的心情顿时顿了一顿,心思被这个名字吸引了过去。如果自己记得不错的话,这个顾雍就是那个将来给孙权当了二十年丞相的孙吴重臣,顶顶有名的大人物啊。不过现在才这般年纪,比自己都要小,倒也不需要刻意的去讨好他,更何况他将来会投靠自己从没考虑过的东吴势力。

就在李继还思考的时候,蔡邕迎了出来。小顾雍瞧见了,不等别人介绍,立马小跑几步赶到几人前面,当即就跪倒在雪地里,认真的朝蔡邕磕了三个头,把雪花都飞溅的到处都是。

“弟子顾雍!见过蔡师!”顾丰头也不抬,努力的用自己嫩嫩的声音喊了出来。

见此情景,蔡邕捋了几下修的有棱有角的胡子,满意的点了点头,把顾雍从地上扶了起来。顾丰早就给他带了消息来,说自家的子侄近日要来拜师。几人也没多叙话,一起随着蔡邕走进了客堂。

客堂里暖洋洋的,蔡府各个屋子的炉子也都安装好了,顾雍是头一次见到,颇有些好奇的盯着那个直通屋顶的烟囱看。

等到几人入座,顾丰也主动向蔡邕复述了刚才顾雍的话。

“伯喈先生,听李继说改良造纸术缺少资金,顾雍倒是想帮帮他。既然蔡府上的钱财略有拮据,不如就把他的拜师礼资助给李继,要是一旦真的能造出适合书写的纸张来,那可真是天下士子的幸事啊。”

顾雍思考了一下,点了点头。自从蔡侯纸出现,士子们便早就有了用纸张更替竹简书写的想法。但即使是蔡侯纸已经远比早前的纸张更加坚韧了,可依旧是不适于保存,李继既然已经开始借钱筹集资金了,想必是有了比较完整的改良构思。这孩子的想法一直都是天马行空的,说不定还真能让他给干成这大事。

“如此倒也是正好,那顾雍的拜师礼就当我资助给你的资金了。李继,若你真能造出比蔡侯纸更好书写的纸来,些许钱财可比放在我这里有用的太多了。”

李继闻言,连忙起身行礼道谢,转过头来看顾雍也笑眯眯的瞧着自己,看那样子像是在等着自己给他也行礼。

李继不由得翻了翻白眼,只好也朝那恭坐在席上的小不点也行了一礼道:“多谢顾雍小弟了,若是改良造纸术成功,你的一份功劳我李继也铭记于心。”

一旁的顾丰已经沉思了好一会,自己这个小师弟从来就不会无的放矢,当初在书院时自己就有这种强烈的感觉,后来初来蔡府时也是表现的精彩艳艳。来到雒阳才不过半年时间,发明的李锅在雒阳城中的各大门户上就传开了,而且还有了“古来之神童”的美名。

今日李继为了借钱竟然如此焦急,想必是他也是极有把握的,不然也不会恬下脸来连顾雍的拜师礼都会接受。如果真的如此,自己说不定也要资助一下他,不说事成后改良造纸术怎么都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单说就此与李继更为交好,也是稳赚不亏的买卖。

抬手阻止了刚要落座的李继,顾丰笑着朝他说道:“小师弟,你有几成的把握能改良造纸术?”

“不瞒顾师兄,虽然不敢说是有十分的把握,但八、九分倒是有的。”

顾丰点点头,摸了一下自己光滑的下巴,对李继画的大饼格外的相信。

“既然如此,我便再资助于你一些钱财。除了我本人的积蓄,吴郡老家这次还带来了不少财物,本是为了让我多照顾一下顾雍,但此时师弟急需,师兄我就也一并交给你了,希望你早日能造出‘李氏纸’。”

李继自然是满脸喜色,当即笑嘻嘻的满口答应,这本金嘛,当然是多多益善了。

于是转念之间,李继又看向了在场唯一一个没有表过态的马日磾,把已经年过半百的老人看的一阵发愣。

本来他只是来看个热闹,自己陪顾丰来找蔡邕是等顾雍拜师后再聊天谈乐的,但现在这个情况好像不由得他不开口了。

“那我也资助你一些吧。若是纸张能够适于写字,倒也算得上是件令人振奋的盛事。”

这样的结果让李继很是满意,终于是松了一口气。这次的集资算是薅尽了顾雍的羊毛,给那小不点行的一礼并不算吃亏。

苏群也在蔡府上又住了一日,清点了马车连夜拉来的钱财后,与李继定下了章程。苏氏造纸行从今后造的蔡侯纸与李继九一分,但要尽力改良出能书写的纸张,若是成功,那新开发的纸张利润则是三七分。

李继自然是指望着研发后的纸张赚钱,所以毫不在意苏群那点投机的小心思,当即就同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