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数风流 > 第一卷 雒阳雏虎 第十六章 弃官服丧

汉末数风流 第一卷 雒阳雏虎 第十六章 弃官服丧

作者:君清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32: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天李继在小院子里悠闲的坐着,看蔡府下人们在藏书的阁楼进进出出,不断把竹简从阁楼里抱出来摊开。今天是腊月二十四,蔡府全家上下都在大扫除。

昨日小岁,蔡府更换了灶王图后祭祀了灶糖、豚酒等东西,街道上敲敲打打的声音不绝于耳,整个雒阳都很是热闹,连李继都饶有兴趣的带着窦娥去城中转了一圈,感受了一下古代过年的氛围。

自从解决完了造纸行的事,李继就又没有事干了,毕竟年龄限制了他的活动范围,他也恢复了每日待在阁楼上看书的状态。

那边的蔡邕正兴致勃勃的到处指挥,一众仆人也听着命令把两座阁楼都搬空了清扫,常年的束之高阁使得这些竹简必须时常修补晾晒,蔡邕为了自己这些宝贵的藏书可谓是煞费了苦心。

就在这时,马忠却突然来到蔡府,找到了李继。只见他原本就不太好看的脸上此时又布满了哀容,连声音都带着点哽咽。

“李继,以后我便要跟着你了。”

“为什么?卢师让你来的?”

李继有些疑惑,把握不准卢植是什么想法。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私底下给你求情,没想到卢师直接就把我打发来了,让我从今以后就跟着你。李继啊,卢师这一次好像动真怒了。”

马忠言辞切切,分外伤感。他与卢植东奔西跑了这么多年,忙里忙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只是因为替李继求情,便骤然间把他打发离开,实在是让他是分外不舍。

“那等过了年,岁旦那日我去替你问问清楚,卢师与你的感情终究不是像与我一般。”

李继对马忠还是十分有好感的,来到雒阳后也着实帮了自己很多忙,他可不想马忠被自己给拖累,反而离开了卢植。

马忠闻言也只好伤感的点了点头,暂时在蔡府上住了下来。

不过事情并没有李继想的那么简单。

过了除夕夜,就到了熹平五年,正月初一岁旦日,马忠驾车拉着李继离开了热热闹闹的雒阳城,回到缑山书院。通报过后,卢植却没有出来相见,只是派窦栋送出来了一枚压胜钱,钱上一边镌刻着“去殃除凶”四字,一边印着龟蛇双鱼,样式看起来十分不错。

见李继沉默不语,只是低头仔细观看手中的钱币,窦栋一时忍不住,出声喝问。

“李继,卢师待你不薄,更是把你送到书院进学,为何偏偏要与卢师背道而驰?”

“道,不同,不相为谋。举世混浊,其清自现,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更所谓人各有志兮何可思量。拜得卢师为师是我幸,我定会恭敬万分,卢师不待见我也只是道不同,更不必庸人自扰。”

李继心情不是很好,本想帮马忠求求情,现在却连卢植的面都见不到。听到窦栋不太好听的问话,只能跟他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其实窦栋本来也是没怎么有感觉的,虽然几个月前李继选择来缑山书院与他和窦兴分开,但是却在雒阳闯出了神童的名声,他听说后还是很替李继高兴的。

可如今李继的这番话却好像把他硬生生拉低了一个档次,同样是拜卢植为师,李继竟已经强硬到与卢植分庭抗礼,而自己还只不过是个恭敬地听从教诲的小童,更说不出李继这样的言语来。这种感觉,让窦栋感到即羞愤又恼怒,俊俏的脸上顿时一阵青一阵白的。

见到窦栋这般脸色,李继就知道他钻牛角尖了,只能一叹气。

“窦栋,你不用想太多。现在跟着卢师学就好,等着有一天有能力辩过我,我自会听你的话。”

既然知道卢植不会出来相见了,李继转身找到了角落里落寞的马忠,与他一起返回了雒阳城。刚才的那一切却都被门后的卢植听的一清二楚,也让他对李继有了更深的了解。

堵不如疏,卢植跟窦栋相处几个月后也发现了窦栋的问题,容易只认死理,不懂变通。李继显然是为了他好用了引导的方法,把他对李继的执念放在了认真学习打败李继上,这样的方式远比狠狠羞辱他再好言相劝要好得多。

等到窦栋勉强恢复神色走了进来,卢植早已坐回席子上书写东西。听到“咚”的下跪声,卢植这才缓缓搁下笔,抬起了头。

“不服?”

“不服!我是他大哥,爷爷拜托我照顾他,他便应该听我的。但我现在实在是没法对他说教,他在雒阳已经有了神童之称,我辩也辩不过。请卢师教我如何做!”

窦栋说完,便猛地朝地上狠狠磕了一个头,脑门前的皮肤瞬间裂开,鲜血瞬间从额头流了下来,染红了眼角。

卢植也没想到,窦栋的执念竟已经如此之深。原本以为这两孩子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在窦绍教导下的关系应该也不会差,自己还不太在意。可现在看窦栋这般认真的样子,卢植不由得有些后悔,实在不该让他在学有所成前就与李继碰面的。

“去书房看书吧。李继用了两个月看完,我给你两年的时间,有任何问题去找书院的师兄,两年后我会亲自考究你。”卢植摸索了下嘴唇上两撇油亮的胡须,缓缓的说道,然后便不去看迅速起身离去的窦栋,又提起笔来继续书写。

对于卢植而言,他更喜欢窦栋这样子的学生,敢于拼搏奋斗,而李继就像是把上天赐予的天赋肆意挥霍一般,在关键时刻却又瞻前顾后,很不讨他喜。

其实卢植对李继的评价也很贴切的,表面上的李继确实就是这样的人,上辈子他又不是没享受过,这辈子就算再如何也不可能过得那般舒服。现在表现的“瞻前顾后”完全是为了之后的乱世做准备,他暂时的目标就是活下去,而且是不那么困难的活下去。

若是没有将要到来的乱世,李继原本就不会处心积虑的前往雒阳来,说不定也会尽量展现自己,表现出“穿越者”应有的才华。

可事实并不允许李继这样做,一是年龄问题,别说李继没考虑过,他就算想要阻止乱世也根本无能为力;二是身份问题,乱世开启前,向他这样没有出身的人根本就没可能有机会身居高位,就算是诸侯混战的时代,各大氏族的士子人才也是各方势力的首选。

所以即使卢植心里的评价让李继知道了,他也会频频点头称是。

窦栋如何奋发读书暂且不表,刚刚回到蔡府的李继就从仆人们的口中得知了一件“大事”:袁绍要弃官回雒阳为母亲服丧了。

作为势倾天下的汝南袁氏中的大公子,袁绍在全天下年轻士子中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可以很负责任的说,袁绍就是这个时代士子间的国民偶像,背靠着四世三公的庞大家族,又是年少为郎,早入仕途。据说这两年出任濮阳县长后做的风生水起,很受他人赞叹。

李继坐在阁楼上思考了起来,连手中的竹简暂时都没有心思看下去。

不是李继以前不在意袁绍,这可是后来力压曹操多年的人物,哪里会没有考虑过。但他的受欢迎程度实在让李继有些措手不及,连蔡府上的仆人都在热烈的讨论袁绍弃官服丧的事。去年冬日刘洪也是辞了官回家服丧,但却是根本就无人知晓,与之相比,这个不过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却能做到众人皆知,那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在以往李继的考虑中,确实总是刻意小看了袁绍。能在乱世手握四州之地,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还主动出击的人,的确不是他应该忽视的。之前想的一直都是曹操最后统一了整个北方,但始终有些忽略了在那之前还有袁绍这个压迫感十足的人物。

又过了一个多月,就在李继边看书边在脑中修补未来计划的时候,公孙瓒带着刘备找上了门。

“李继,走,我们也去见见袁本初去。”

公孙瓒一来就开门见山,他对袁绍可不是一般的感兴趣,同样是家中的小妾所生,但人家硬是把家里的另两个嫡系兄弟袁基、袁术给顶了下去,成为汝南袁氏新一代的扛鼎人物。这使得公孙瓒万分眼热,想前去结交一番。

刘备更是兴奋异常,他是想着如果能跟汝南袁氏搭上桥的话,那未来就有着落了,所以颇有些迫不及待。

“对对,这袁绍回到雒阳服丧守孝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咱们一起去结交一下。”

李继正好也有这个意思,他却是想看看袁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虽然不能投靠他,但能不交恶更好,毕竟如今的袁氏在雒阳算得上是根深蒂固,能见识一番也是好的,便就满口答应。随意的收拾了一下,李继便叫来了马忠驾车,与公孙瓒和刘备前往了袁氏府上。

今年的春天来的似乎颇为迟疑,两天一风,三天一雨,吞吞吐吐的,路边的土地上刚露出一些幼小的绿芽,却又忽的变冷了。几人穿着厚厚的外衣,来到了袁府所在的街道,当场傻眼。

“这就是天下第一名门的威望吗?”公孙瓒不由得喃喃感叹,而刘备则是被眼前阻塞的密不透风的人墙吓得脸色有些发白。

街道很长,也不止有袁府一家人,可其他府上却什么表示都没有,任由人群死死堵住大门。

见大家都在排队,李继几人也不好意思继续坐车骑马的在后边观望,于是让马忠带着车马先去附近的酒馆等着,也在长龙后排了起来。

袁绍半个多月前回到雒阳后,便把母亲下葬到了北邙山,与他的养父袁成和到了一处。袁氏现在当家的一代原本共有四人:袁平、袁成、袁逢、袁隗。袁平死的很早,留下一个幼子袁遣,却不知为何一直都是默默无闻。袁逢则是生了袁绍、袁基、袁术,因为袁绍是小妾所生,而袁成又一直没有子嗣,所以就把袁绍连同生他的小妾一同打包送给了袁成。自从袁成在前些年去世了,袁绍是他继子一事就逐渐成了士子间众所周知的秘密。

头七之前,还没有不开眼的人前来袁府上打扰。等过了七日后,先是朝中的高官显爵,还有一些与汝南袁氏有明确关系的亲属乡党、门生故吏前来吊唁,随后,像公孙瓒、刘备这样想来结交的士子们也相继的蜂拥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