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数风流 > 第一卷 雒阳雏虎 第十四章 苏氏造纸行(一)

缑氏县与缑氏山并不算很近,虽然名字同源一脉,但最多也就称得上是遥遥相望而已。

大雪已经淹没了山峰,远远看过去,一道白,一道黄,像是披上了一层带水纹的纱衣。从这个方向看,缑氏山却好像比在山脚下时顺眼了许多。

到了缑氏县,跟着年轻人下了马车,徒步走进了县城。城中路上的积雪已经被踏平,有些地方格外光滑,街边的各种店铺也开了门。昨夜的大雪并没有影响缑氏县中人们的生活,整个县城就好像个手工商业区,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

路过一家铁匠铺时,李继陡然注意到,那门面旁竟摆出一个写着“古来之神童李锅打造处”的牌子。

铁锅竟然发展的这么迅速,连雒阳城外都有铁匠铺打造铁锅了,这倒是出乎了李继的意料。看来刘备当时的提议还是有些可操作性的,不过就现在而言,在雒阳范围里已经晚了点了,倒也不至于耿耿于怀。

又走了一会,年轻人在一所门口挂着“苏氏造纸行”的大院前停下了脚步,院子并不小,一旁挨着一条已经冻结了的小溪,隔着院墙都能嗅到一股若有若无的腐臭味。李继明白,这是腐烂纤维的味道,是造纸中的必要产物,但依旧被刺激的忍不住打了好几个喷嚏。

打开院门后,臭味更浓了,李继不得已只好捂住了鼻子,直到被年轻人引着去了客堂,那股刺鼻的味道才又淡了几分。年轻人请李继入座后,便立马反身跑了出去。

“您就是蔡邕大人家的古来神童啊!幸会幸会!”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人还没见,声音就先闯了进来。李继抬头一看,走进门的是个二十七八的精壮汉子,与跟在他身后带自己来的年轻人有**分的相像,只是更为粗壮些。他也不在意李继的年纪,直接就行了一礼。

“家里小弟去到雒阳蔡议郎府上,本以为是去谈笔大生意的,没想到却是把神童引来了。正好,前些日子从县里铁铺打了一口李锅,不知神童能否赏脸入席?”

李继站起身后只是摆了摆手,看来这里管事的应该就是这位了,还挺会来事,指不定是不是刚才匆匆出去买了口锅回来呢。

“入席先不急。这位大哥,不知如何称呼?”

“在下姓苏名双,字又持。”

见李继不愿意入席,苏双以为这神童自鸣身份,不愿意跟他们这些商贾之人一起,但却也没有恼怒。最近从蔡府上流传出来发明李锅的神童应该就是他了,总是会听对街的老铁匠说起,耳朵都快起了茧子。更何况自己小弟急忙找到自己说,这小神童愿意资助自家的造纸行扩张,这也让他不得不特意放低了姿态。

“又持大哥,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小弟这次前来不是为别的,就是看看您手下的造纸行的能力如何。待我看过了纸行是如何造纸,如果符合心意,小弟愿出资助纸行扩充规模。”

这句话说完,苏双脸色一沉。无论哪个行当都有自己的秘密,他们造纸行当然也不例外,李继这个要求很是让他为难的。

“小神童快言快语,倒也是直爽。只是这造纸行也是有规矩的,这个要求……”

见他不愿答应,李继只是心里冷笑。自己确实是需要钱,但是更是需要找听话的人做事。他先是拒绝入席,驳了苏双的面子,然后又提出这个略显过分的要求,就是想看看这苏双的底线会在哪里,足不足以信任他继续管理造纸行。

站在后边一直没说话的年轻人偷偷拉了自己大哥一下,苏双瞥了他一眼,然后向李继道了声歉。两人便一起走出了客堂,在拐角处私语起来。

“大哥,你应该答应这小子的。”

年轻人此时全然没有了刚才在蔡府上的憨厚,眼睛一转,看起来很是机灵。

他和苏双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只是他却是庶出。父亲在世时就一直很不喜欢他,认为他油嘴滑舌的不成大器。不过自从父亲过世后,苏双却一直对他信任有加,把造纸行很大一部分事务都交给了他打理。他也很争气,大哥主内,他主外,本已略显落寞的家业被两兄弟捯饬的有声有色,反而渐渐回暖。直到现在,整个雒阳范围就只剩下苏氏这一家造纸行了。

“为什么?你也知道这小童可是被蔡邕都称为神童的,要是看过后记下,回头自己开一家造纸行可怎么办?咱们没能力与他竞争。”

苏双很是抗拒,苏家几代人都在努力经营着这个造纸行,到了现在,许多东西都成了不传之秘,随便让李继说去看就去看的实在让他很为难。

“神童又如何,他还真能如此神通广大?大哥你只需给他看就是了,不必给他做解释,就算将来他真的自己办了造纸行也需要懂行的人手。但是现在,一旦他对咱们家造纸行满意了,愿意提供本金,我们就可以随之扩张。哪怕只是凭着蔡邕的名头,咱们也可以越走越远。”

李继如果在这里,指定会对年轻人再高看两眼,这才是个纯粹的商人,风险大但收益高的机会无论怎样都是要搏一搏的。

苏双皱眉思考了一会,也只好点了点头。自己弟弟在经商方面确实比自己强,也极有手段,不然也不会让他去外面抛头露面。于是也就妥协了,不再说什么,两人这才回到了客堂。

见李继已经百无聊赖的重新坐下,苏双朝李继抱歉的行了一礼。

“小神童,劳烦久等了。在下这就带你去看看我苏家的造纸行如何?看过之后,可万万要留下来入席啊。”

李继闻言深深看了一眼跟在他身后的年轻人,刚才这两人一起出去,短短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就让苏双改变了想法,看来这有点城府的年轻人也并不简单。于是也终于收起了故作倨傲的神色,起身回了一礼。

“又持大哥盛情难却,若是再拒绝,倒是显得小弟小家子气了。不知身后那位大哥叫做什么,这一路前来倒是忘了询问。”

“这是我本家弟弟,叫做苏群,今年就要及冠了。”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弟弟,苏双突然又想到了什么,“家父几年便过世了,听说小神童住在雒阳的蔡府上,又曾在缑山书院进学,现在苏群刚刚年满二十,不知小神童能否为幼弟行及冠礼?”

李继想都没想,果断的拒绝,行及冠礼一般都是家里长辈或者老师这样的角色干的,自己与这苏群无亲无故怎么能接这个茬。

“及冠之礼怎能让我来主持,如果只是给苏群大哥起个表字的话,小弟倒还是勉强可以。”

“那就多谢神童了。”苏双认真的感谢道。他当年及冠时,表字也是父亲去雒阳请人给取的,如今这个师从大儒卢植的神童愿意给幼弟取字,实在是再好不过。

“群者,辈也。从羊君声。苏群大哥,表字辈从如何?”李继略一沉思后,开口询问。

苏群当然听不懂的,他与苏双两人只是上过一段时间县里的私学,能识些字就算不错了。虽然这小神童此次前来是为了谈生意赚钱的,但既然人家很给面子,还帮自己取了表字,终究让苏群对蔡府上的伪装感到有些不好意思,赶忙欠身行礼道谢。

“多谢小神童赐字了。”

看苏群满意,苏双便乐呵呵的领着李继去了后院的造纸场地,等完整转了一圈后,李继也思考了起来。这个造纸行倒很是符合李继的设想,正常造纸大体的四个步骤他也是看明白了:原料分离、打浆、抄造、干燥,所以一路上也没多少好问的,让苏双也不禁怀疑起这个小神童是不是真的只是打算来看一圈。

等到又回到客堂,李继终于开了口。

“敢问又持大哥,苏氏造纸行一直都是如此运作的?”

“不错!”苏双对自己造纸行的能力很是得意,自豪的挺了挺胸脯,“而且自从我父亲改进了篾席,现在每年造纸的产量比之前高了足有三成。”

“据我所知,造纸术是原龙亭侯蔡伦蔡敬仲数十年前改进的,再由和帝下令推广。不知苏家的造纸行可与蔡侯有关系?”

听了这话,苏双和苏群惊讶的对视了一眼,对李继的见多识广感到吃惊,然后苏双便边回忆边开了口。

“苏氏祖上是中山人,祖父少年游历桂阳郡,与蔡侯相识,便一同来到了雒阳。后来蔡侯入宫,祖父在蔡侯帮助下开了这家造纸行,也曾被受皇恩。在蔡侯受辱去世后,苏家造纸行在那段时间里一蹶不振,幸好父亲一直坚持着,直到现在交到我们两兄弟手里才渐渐又有了起色。”

听到苏双自言祖上是中山人,李继一时有些哑然,想到了刘备就是受中山人苏双、苏世平的帮助才举兵抗黄巾的,莫不成是让自己遇上了?不过应该也不太可能,那两人史料上记载的是两个马贩子,可不是什么造纸的大商。

点头表示了解后,李继又接着说道:“小弟愿意资助造纸行的目的其实是为了造出能书写的纸张,看过造纸行是如何造纸后,小弟倒也有了些想法。为何不换些原料试试呢?需知当年蔡侯也是换了原料,才有之后的一步步变废为宝,如今你们仍在用苎麻、破布这样的原料,何不换成竹子、藤皮、稻杆这些试试?”

苏双先是仔细思考了一下,对于造纸他自然是比李继门清熟路,只是摇了摇头。

“原料是当年蔡侯实验了多次后才确定了的,苏家几代人倒是从没往这上边考虑。既然小神童有要求,那藤皮倒是可以一试,可稻子在雒阳这里少有种植,竹子就更不行了,那么坚韧,根本就没有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