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数风流 > 第一卷 雒阳雏虎 第十一章 古来之神童

汉末数风流 第一卷 雒阳雏虎 第十一章 古来之神童

作者:君清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32: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下算是捅了马蜂窝了,在场的哪个不算得上是名士?就算不是当朝大员,那也是名气极大的经学大师,哪怕与卢植比起来都不逞多让。

听到李继如此放肆的言语立马都横眉怒目起来,吓得屁股刚贴到席上的顾丰瞬间弹起,死死捂住了李继的嘴,防止他再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李继也不是没思量过,这些人或许现在都算得上是名声响当当的人物,可用不了多久,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全是连自保都成问题的主。现在自己敢口出狂言,只要在接下来能站住脚,自然算是扬名了,就算是因此交恶了一些人,自己也不必需要有过多顾虑。

在座的众人中,只有蔡邕显得最为淡然。他本身就是郁郁不得志的人,李继说的话虽然难听,但对他来讲其实并不甚以为意。他一直自认有匡扶大汉的志气与才学,但自从数年前桥玄推举他出仕后,直到现在也还依旧只是个在朝廷上没有发言权的议郎。

连卢植今年都外放拜了九江太守,回来指定会在仕途上更进一步,所以现在听到李继的嘲讽,他也只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并没有同其他人那般恼怒。

不过身为当朝三公之一的司徒袁隗可不是这般想法,听了李继的话,当即怒不可遏,起身大声呵斥起来。

“黄口小儿,无知稚童,我等不知长你多少岁,是你这小芽芽能如此放言嘲讽的?何等狂妄!我袁氏四世三公,岂容得你如此羞辱!侮辱长辈,口出狂言,卢植是怎么教的学生。如果我是卢子干,立刻就把你给逐出师门。”

顾丰跟马日磾听到这话都皱起了眉头,有些不乐意了。李继也不过是一个十岁小童,说话不规矩罢了,与卢植又有什么关系?且不说李继是他们的师弟师侄,而且是卢植亲自收的学生,就算不是,你袁隗拿袁氏四世三公的硕大名头来压个未束发的稚童,传出去也不会有多好听。

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杨赐也冷静了下来,他也曾拜为三公,更是身为帝师,自己所在的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比起来也丝毫不差,袁隗说出的这番话在他听来也确实不太能入耳。

其余一众人也全都有些不满的看向了袁隗,就你袁氏厉害,别人还说不得了?

最终却是刘洪先起身拉下了发飙的袁隗,他如今已经辞官,身为布衣并不怕此时得罪人。

“袁公何必如此动怒,想来这小子应该是有些能耐的,不然也不会在茂之如此介绍下仍会口出狂言。而且一个年不过十岁的稚童,还没有束发呢,不劳袁公这般吓唬他。”

袁隗也是意识到自己说话有些过分,冷静了下来,闷哼一声坐下,忿忿不语,对李继也不再搭理。

顾丰见此情景这才放下了手,李继都快被他捂得窒息了,张大嘴喘了几口粗气才恢复过来。

“小子孟浪了,一时失语,着实不该。”看了一帮人的表演,李继心里多少有了点底,“不过小子先前所言非虚,小子虽然年幼,可的确在一些方面超过在座的名士大家。若是信不过,嗯……请元卓大人考究小子一番。”

仔细考虑了一番自己的优势,李继当即选了刘洪当突破口。

刘洪只是有些奇怪,这小子刚才就多看了自己几眼,现在又选我来考究他,莫不成真的有什么底气?但自己也算是当时名家,李继在一众人中选了自己,是不是有些看不起他了。

“我哪里是什么大人,你小子选我考你,看来是在算术上有所造诣,不过这可不是你目无长辈的理由。既然你选了我,那我不能让你轻松过关,听好了,有贷人千钱,月息三十,今有贷人七百五十钱,九日归之,问息几何?”

通俗点讲,就是有个人贷款750,,限期9天归还,月利息1000付息金30,问归还时要付多少利息。很简单的基础数学,李继也是个高材生,这种加减乘除上的运算实在有点过于幼稚,心算了一下,李继当即就给出了答案:“六又四之三。”

在场的众人,包括袁隗都一阵愕然。一起看向刘洪,刘洪呆滞的看了一会面无表情的刘继,朝众人点了点头,心中掀起的波澜不可与人言。太快了!题目虽然不是很难,可李继回答的实在太快了!若不是这是自己打算回家写的书中的一道题,刘洪甚至都有些怀疑李继提前就知道答案。

“既然元卓大人考过了小子,小子斗胆也考考诸位大人。听好了,袁隗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完壶中酒。试问酒壶中,原有几多酒。”

李继可不是那骂不还口的主,袁隗刚才是骂的舒服了,自己可还没回嘴呢。趁着显露自己能力的功夫,便把袁隗给编排进了诗里。

袁隗却是没怎么在意,被人写进诗里又不是那么令人恼怒的事,若是传出去指不定还能成为一件雅事。此时的他,与众人一样,开始在心里计算起李继的题。要是被李继给难倒了,那才真正是打他的脸。刘洪在闭眼苦思冥想了一会,匆匆冲下楼去,在园中拿起拿起石子左右倒腾的计算起来。

中间的蔡邕却与一众人不一样,他并没有思索李继出的题目,即使他本身也是极为擅长算术。蔡邕更在意的是李继随口而出的五言诗,他与卢植是多年好友,虽然他目前正在太学宫中教授今文经文,可本身对古文经文也是极有研究的。

卢植是什么样的性子自己可太了解了,可现在他的亲自收的弟子竟然也开始作五言诗了,难不成他去了九江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竟转了性子?

过了能有一盏茶的功夫,刘洪神清气爽的回到楼上,看席上的众人还在皱眉苦思的样子,有些得意的朝李继挥了挥手里的石子。

“八分之七斗。”

“大人果然是算圣,名不虚传。”

李继很也是佩服,这道题虽然也很简单,可这又不是自己那个公式口诀都总结好的年代,刘洪能这么快算出来也是极为了不得的。

刘洪连忙摆手,赶紧反驳道:“算圣之说从何说起,我哪里又能称得上。不过李继你却可以算得上是神童了,小小年纪就算术高超,将来必然会远远超过我。”

李继闻言只是摇头,看坐在席上的众人此时脸色都有些颓然,心中起了些念头。

“小子曾听家里老人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小子虽然在算术上或许很有天赋,但是在座诸位哪个又不是闻达天下的经学大师?小子先前的孟浪之语着实该惹得众位长辈笑话了,如果怒气未消的话,那小子甘愿受罚。”

听了这话,所有人也都释然醒悟过来,李继也不过是运算速度快了些,给他们时间,这些题也并不能难住他们,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顾丰更是忍不住不停地摇头晃脑,好像刚才说话的是他一样。

蔡邕早已沉吟了半晌,此时终于有机会开口了。

“无妨,我等岂会难为一个小童?李继,子干在九江可好?”

“卢师身体硬朗,亲自带兵剿灭逆反蛮族。”

“这我倒是知晓的。那他如何收你为学生的?你家里长辈是谁?”

“小子是受卢师恩惠入学,家中长辈是山野之人,养有我兄妹四人,两位兄长跟在卢师身侧,小子带着幼妹来到了雒阳。”

李继小心的绕过了窦绍,如果他猜的不错的话,现在在雒阳城提窦绍的名字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那你为何不留在子干身边?”蔡邕没问出个所以然来,有些不甘心。

“因为卢师曾言平日里要忙于公务,稍有闲暇才会授课,而缑山书院这里藏书丰富,又有师兄们教导,所以小子便来了雒阳。”

在座的众人无不纷纷点头,对李继的治学态度好像很是满意,而顾丰在此时也接上了话。

“我这小师弟在九江时,就一月学尽了天下字,卢师这才让他来了雒阳。而他自从来了缑山书院那天起,便是风雨无阻,每日都待在书房看书,不过两月,便把缑山书院的藏书全部看完。所以我才戏称他为宝贝,适才元卓兄所言不差,李继绝对当得上神童二字。”

与其他人的惊讶相比,蔡邕听了顾丰的话后显得极为突兀,面色涨红,激动万分,眼泪都快从眼角流了出来,竟直接站起身,赤脚快步走上前握住了李继的手。

“李继,我问你,你可愿拜我为师?”

李继看着眼前颤抖着握住自己双手的四十多岁的老人,沉默了下来,思索片刻后坚定的摇了摇头。

“小子拜卢师为师是为了谋条出路,在李继心中,天下人皆可为师。孔圣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坐各位都是各方先达,小子心里愿称所有人为老师。但说到拜师,还是罢了。”

李继想的很明白,在这个时代拜师就相当于站队了。论才华,自己也并不是不能拜蔡邕为师,但想到记忆中的那个蔡邕,不知何时就会被流放外地,他可万万不想被连累。更何况不是每个人都像卢植一样能容忍人,李继才不想给他跪下磕头呢。

蔡邕当即失望至极,就在刚刚,他几乎把李继当成了整合古文与今文的救星。如此的年幼聪慧,身为卢植学生又对今文不排斥,绝好的苗子。经过自己细心全力的栽培,日后定是整合古今经文的扛鼎人物。满满的落寞都写在了脸上,两只手也耷拉下来,整个人显得无精打采。

李继这两个月在缑山书院了解了古文与今文的争执,在他看来,古文今文整合也确实是现在最适合的一条道路。见到蔡邕如此的神色,李继也顿时猜到了蔡邕刚刚那是什么意思,有点于心不忍。

“小子虽然不才,不能拜伯喈先生为师,但也认为古文今文应当整合。以今文之谶纬,讲古文之要义,这才是符合大道。更何况还有郑玄郑康成师叔的前车之鉴,小子便更有信心了。”

李继这直接摆明了态度话语,这让原本都放弃了的蔡邕又再次重拾信心,大起大落,表情管理出现了问题,鼻涕都差点甩了出来。没有师徒名分也无所谓,有师徒之实就足够了,于是开心的摸起了李继的脑袋。

“李继啊!七窍玲珑,心思通透,真是古来之神童!以才智机敏而论,天下莫有其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