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十六章 晋定公 第9节 齐卫伐晋

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十六章 晋定公 第9节 齐卫伐晋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卫灵公受晋国之辱后,很快彻底倒向了齐国。齐景公非常高兴,公元前501秋,应卫国请求,两国结成联军,向晋国夷仪发起突袭。

讨伐晋国,自晋国在春秋江湖出道以来,全世界貌似唯有齐国敢这样干!五十年前,齐国抓住栾盈之乱,第一次讨伐晋国,后来遭到惨败。这是第二次!

齐景公在当了几十年国君后,认定晋国已经衰落、齐国已经足够强大,中原诸侯已对晋国离心,齐国已经有了自己的朋友圈,重振齐国霸业的时机已经成熟,那就先把你晋国给揍趴下!

齐、卫联军的讨伐理由非常充分:履行天子曾经赋予齐国的责任,替天子行道,为受辱的卫国讨回公道,同时讨还被晋国侵占的卫国土地。

卫国受辱一事,我们都清楚。那晋国又曾经侵占过卫国哪些土地?

在晋国与卫国的接攘处,有两座城邑。一座叫夷仪,是曾经的邢国都城。邢国与卫国是邻居,两国都曾经被北狄武装所灭,靠齐国复国。

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内乱。群公子互相攻伐夺位,继位的齐孝公逃到了宋国。正欲称霸的宋襄公为帮助齐孝公回国,联合了曹国、卫国、邾国等国讨伐齐国。

这次讨伐,本是邀请了邢国,但邢国认为,齐国曾有大恩于自己,打死也不愿干涉齐国内政。这引起了宋国、卫国等国的不满。

由于历史上卫国与邢国本就有矛盾,邢国看着卫国居然恩将仇报去攻打齐国,于是有意联合曾经的仇敌北狄去讨伐卫国。结果这下卫国火大了,结果邢国倒没打成卫国,倒是卫国于公元前635年突袭邢国,干干脆脆灭了邢国。

卫国灭了邢国,吞并了邢国土地。但螳螂扑蝉黄雀在后,后来晋国出兵教训了卫国,将原属于卫国的夷仪、邯郸等重镇给抢了。

现在卫国既然公开与晋国翻脸了,齐国就以此作为理由出兵。

齐卫联军虽联了,但并未战斗在一起。齐景公早就迫不及待想要教训晋国了,所以未等卫国准备完毕,便率先向晋国发起了猛攻。

齐国的进攻方向正是晋国的夷仪,具体战术是突袭,准备充分的齐国气势如虹向夷仪城发起猛攻。夷仪守军哪里会想到,超级大国楚国被吴国打残后,晋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居然会被挨打?

由于防备不足,夷仪被齐军攻占。夷仪是晋国安置在黄河以东的重镇,是晋国震慑齐国与卫国的战略基地,此地若失,那晋国损失太大了。

赵鞅听说夷仪被齐军攻占,不敢怠慢,组织了一千乘战车兵力救夷仪。大军达到离夷仪中牟城,赵鞅突然得报,卫军率五百乘战车突袭邯郸,并攻占了邯郸西北重镇寒氏城!

原来,听说齐军取得了夷仪之战大捷,卫灵公坐不住了,他要率军立即与齐军会合。

但是,此时的卫国上下对于伐晋,思想并未统一,不少大臣反对讨伐晋国。反对派最担心的是卫**队太少了,全国兵马加起来不过五百乘,从卫国都城帝丘出发至夷仪,必须经过中牟。但中牟已经有晋军一千乘。

五百乘对一千乘,主公,你这不是自找死路吗?

但卫灵公是铁了心要打击晋国,他见大家有些胆怯,心头甚急,突然他心生一计:占卜!

占卜是当时出征的必经程序,由占卜吉凶结果来决定是否出征。具体实施过程是这样的:

以火灼烧龟壳,根据龟壳因灼烧出现的裂纹形状,来预测吉凶福祸。当然,这个是非常专业的,一般人根本看不懂,只有专业的占卜师才行。于是,决定能否出征的事便交给占卜师了。

占卜师正认真燃着龟甲,卫灵公偷偷拉了他一把,问了他一些连自己都听不清楚的事。占卜师正纳闷着国君在问自己什么事,过了半晌才想起自己正在灼烧龟壳着,等他反应过来时,才发现龟壳已经烧焦了,哪里还看得清纹理?

还没等占卜师解释什么,卫灵公大声道:“看看,神灵已经表示,这种事已经无需占卜了。兄弟们,那就跟着寡人打他个晋国佬吧,他们有战车一千乘,咱们卫国有五百乘,而寡人一个人也可抵五百乘,怕他个鸟?”

这可是堂堂一国之君啊,求战心如此之切,而且几乎是赌徒式的那种,几乎是不计后果了,卫灵公,你拿卫国整个国家和人民在开玩笑吗?

显然不是的!卫灵公很清楚,齐军已经胜了,晋军根本无暇顾及卫国这一边,甚至可以说,晋军根本没想到卫国会出兵捋晋国虎须!中牟城的一行乘晋国部队,此时应该主动去找齐军去了!只要卫军迅速向齐军靠拢,那就可以实现对晋军主力的两头夹击,大败晋军!

能够将晋国一千乘军队击溃,那晋国以后拿什么在咱卫国人面前耀武扬威?

无论是晋军因救夷仪与齐军作战,还是来与卫国作战,晋军都将陷入包围!

卫灵公的血一下子便热了,他命令卫军速前进,同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晋国重镇寒氏!寒氏城,今河北省武安市午汲镇午汲村北一带,赵氏别宗邯郸氏属地,在邯郸西北处。

在邯郸的赵午立即组织反攻,但由于卫军在卫灵公的亲自率领下士气高涨,据守寒氏城而反击,赵午军败退。

赵午急向中牟的赵鞅求援,这下赵鞅头大了,他哪里会想到卫国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反叛晋国,而且正是齐军偷袭晋国之时。

分兵?一边救邯郸,一边救夷仪?不行,总共才一千乘战车,与此次袭击夷仪的齐军相当。

那,全力去救邯郸?夷仪,是晋国对齐鲁卫的战略重镇,邯郸,是赵氏封邑。怎么办?

如果战局按卫灵公的设想发展,那赵鞅确实要麻烦了。但是,战局并未如卫灵公的设想去发展。

首先是卫国出了叛徒。卫国大夫褚师圃不但是亲晋派,而且本就是反对卫灵公的,恨不得发动政变灭了卫灵公的那种。此时见晋军可能有麻烦,立即逃到了中牟,将卫军情况向赵鞅作了汇报。

赵鞅一开始的决定是先灭了卫军,他的战术思想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先歼灭弱敌。但是褚师圃知道卫灵公是一个血性国君,也知道此时的卫军士气已经被卫灵公给鼓上天了,劝谏赵鞅勿与卫军纠缠,全力打击齐军。

褚师圃认为,齐军取得了夷仪之战胜利手,并未扩大战果,而是大搞封赏,进取心不强。再加上出师已有多日,粮草后勤一时跟不上。

如果晋军拿出一副全力进攻齐军的架式,那齐军可能会因此而胆怯,迫使他们撤军。只要齐军一撤,晋军不但收复夷仪,还可全力追击,择机取得局部战果。

赵鞅大喜,依计行事。正如褚师圃分析的那样,齐景公浪费了大把的扩大战果的机会,他在夷仪城搞了很多花里花俏的东西,如寻找战死沙场的勇士的尸体,论功行赏等等。

当然,他也在等着卫军前来会合。但等来的消息却是赵鞅率千乘晋军前来,齐景公一下便没有底了。撤吧,反正已经取得了对晋第一战的胜利,这个政治资本已经够大了。

就这样,在卫灵公无限失望中,齐军非但没有如愿前来与卫军会合,两头夹击晋军,反而撤了!

在晋军的进攻态势下,齐军居然撤了。这个撤便变成了逃跑,结果,齐军后路被晋军追上,被杀了个大败亏输。赵鞅轻松获得了五百车战利品,考虑到卫军尚在侵犯晋境,下令停止追击。

齐军撤了,现在可以专心对付卫军了。赵鞅命令晋军南下,卫灵公傻眼了,自己再勇猛,但晋军挟胜利之势,自己如何挡得了?

卫灵公无奈撤回帝丘,因为没有击败晋军,这下卫国摊上大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