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十三章 晋平公 第37节 舌战子产

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十三章 晋平公 第37节 舌战子产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接下来一个重要的诸侯国那是郑国。这个夹在晋国、楚国两个超级大国争雄中间的中原诸侯,除了应付战争是常态化外,国内权力斗争也是常态化。郑国当然是渴求世界和平的,但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却是一场战争。

这一次,郑国是主动挑起了事端。具体便是侵略了属于楚国阵营的陈国。侵略陈国的理由也很正常,因为陈国跟着楚国居然侵略了郑国。

郑国是什么国家?那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打楚国打不过,只能忍了,但你陈国算老几?郑国决定讨伐陈国。

说起来,郑国讨伐陈国一开始也是来征求过晋国意见的。这是根据中原诸侯联盟的规矩来办事的,郑国想要讨伐哪个诸侯国,必然要得到晋国批准。晋国如果说不批准,那郑国就叫严重违法违纪,是要被严肃惩处的。

但是郑国人的请求被晋国当时的中军元帅范匄拒绝了,郑国人心里有气,既然你晋国老大哥不支持,那咱就自己出兵得了。因为陈国确实是做得过分,在随楚军参加侵略郑国的行动中,将郑国许多房屋烧了,许多水井填了。

作出决定的是当时著名的郑国卿大夫子产,今后一段时期郑国主政的执政大臣,也是晋国贤臣叔向的好朋友。

子产是一位有智慧的郑国卿大夫,这一次他参加讨伐陈国的行动,出了一个瞒天过海的计策,假装组织郑军参加什么晋国要求的联合军事演习的,然后趁夜色急行军,怀着对于陈国人的仇恨,迅捷攻占了陈国都城宛丘。

陈国毫无防备,大部分会呼吸的包括将军、士兵、老百姓、牛和羊等等,都还在睡觉,到天刚放亮时,发现自己的都城宛丘已经被郑国攻下了。

这可谓是春秋战场上难得的一次闪电战,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仅用了一个多点时辰,便全面攻破陈国都城宛丘。

陈国立即宣布向郑国投降,然后郑军把陈国国库搬空、抢掠了陈国宗庙里的那些祭祀用宝器,还有宛丘城里的粮草及陈国大量的战车战马后凯旋而归。

根据子产的要求,这次郑军侵占陈国,采取了不杀人、不放火、不辱陈侯、不毁宗祠的四不政策,就抢掠陈国财物!很显然,郑国人是求财而来的,因为上次陈国随楚国侵略郑国,抢了郑国不少财物,甚至还将老百姓用的水井都填了。

这可能是春秋史上最离奇的一场战役了,郑军发起奇袭,在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就攻破了敌人首都,然后将敌国的财物都搬走,连俘虏都没带走一个!

郑国教训了陈国后,立即派人向晋国敬献财物,当然敬献的是抢自陈国的财物。但陈国是什么国?那可是楚国的忠心小弟,你郑国这么一闹,岂不是向楚国叫板吗?楚国能随你郑国乱来吗?

赵武很生气,晋国众大夫都很生气,晋平公也很生气。已经说了,叫你郑国不要打陈国,现在陈国被打残了,楚国肯定要来干涉,到时咱晋国又不得不出面,你个郑国佬,准备接受处分吧。

郑国大夫子产早就想到了晋国会生气,于是,征得国君郑简公同意后,子产带着从陈国宗庙里得来的一些鼓啊钟啊之类的宝器前来朝见晋国。

赵武本想派出使者去斥责郑国,现在倒好,郑国人主动上门来了,赵武决定要好好教训一下郑国人。

不过,当赵武听说是子产来时,不免有些皱眉。子产大名鼎鼎,整个春秋江湖几乎都知道。晋国虽然很强大,但能够教训子产的人,貌似还没生出来。

人多力量大,把晋国的那些牛人都集合起来,郑国这样无法无天,不管你子产来还是父产来,这一次必须要惩治的。赵武下令,大家都来接见子产。

在赵武以及晋国众公卿大夫看来,虽然听说子产很厉害,但不管如何,至少这是在晋国,你郑国侵略陈国肯定是不对的,只要这个一定性,你子产再厉害又有何用?

“子产,听说你们郑国讨伐了陈国,你还亲自率兵,你素有贤名,怎么可以做出这等丧德无礼之事?”晋国大夫张三先发难了。

子产头也不抬便应道:“外臣听候君令,当然得忠君行事。寡君命外臣率军作战,难道外臣还可以抗命?难道晋国的臣子是可以抗命的么?如果忠君听命为丧德无礼,那什么是有德守礼呢?”

张三顿时便面红耳赤,再也说不出话来。

“那你们郑国怎么可以无端兴兵讨伐诸侯呢?”晋国大夫李四质问子产。

子产装作很惊讶的样子:“什么叫无端?难道陈国人对我们郑国人烧杀抢掠,毁了多少房屋,填了多少水井,砍倒了多少树木,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你家被抢了被砸了,你难道不生气?你难道不想报复?寡君心系百姓,百姓强烈要求向陈国讨回公道,郑国这才讨伐陈国,谁说叫无端?”

李四被呛得无言以对,只好拂袖退下。

晋国各卿大夫自由发问,王五对子产道:“那时,郑国与陈国是战争双方,陈国既然攻入了郑国,难免有这些破坏性举动,这个理由实在不够充分啊。”

子产笑道:“那外臣便讲讲更充分的吧。想当年,陈国先君陈胡公为周朝陶正,为王朝立了不少功劳,天子武王为了嘉奖他,许配以公主。从此,陈国被视为天子外甥,靠着天子之德而立于江湖。

我们郑国,则是天子兄弟之国,依照天子吩咐,对陈国多有照顾。历代陈侯,可以说多数是受郑国帮助而立,这些都是被记录在史书里的。

郑国对陈国这么有恩德,但陈国却恩将仇报,居然帮着楚国来侵略郑国,杀我百姓,占我城池,毁我田园。如果不是晋国出来主持大义,郑国几乎到了亡国地步。此等深仇,难道还不算是郑国讨伐陈国的理由吗?”

晋国卿大夫们到底有不少是通读历史的,不少人听了也是频频点头,等发现无意中为子产喝彩时,脸一红,于是赵六出来质问子产:“不管如何,我们晋国总算还是诸侯之长吧,你们要讨伐郑国,怎么不预先来报告一声呢?”

子产笑了:“前次寡君与子西来朝见晋侯,亲自护送贡赋,当时便向范匄元帅提出减免郑国贡赋,并希望晋国帮助郑国讨伐陈国。后来,范匄元帅告诉寡君,同意减免郑国贡赋,至于与陈国之间的那点事,晋国就不掺和了。所以,郑国只能依靠自己去讨回公道。难道这还不算报告晋国了吗?”

当时郑简公请求晋国出兵讨伐陈国,晋国没有答应,但子产却搞了一个偷梁换柱,晋国人不同意讨伐陈国,故意理解为晋国人不同意出兵帮助郑国讨伐陈国。

晋国人一时语塞。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子产,果然名不虚传啊。但这么多人就没有一句话是辩得过子产的?

晋国大夫孙七就在那里用几乎没有多少自信的语气说了:“反正我们认为,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总是不对的。”

子产朗声道:“昔日,天子武王说,征讨有罪之诸侯。并没有说有罪的诸侯如果是小国,就可以逃脱讨伐。更何况,初分封时,大国不过七十里,小国不过五十里。但现在,大国何止千里?大国不是靠着征讨弱小诸侯,何来千里?”

子产就差没说你们晋国就是这样的大国了。正所谓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下把这些晋国的卿大夫们说得是哑口无言。

终于晋国大夫周八发现子产居然此时穿着军服而不是朝服,这可是违反了礼制啊。于是,他便想以此扳回一分:“但你总不能对我们晋国无礼吧。”

说着,用手指指子产所穿的军服。子产顿时便笑了:“郑国先君曾是周朝卿士,当年城濮之战时,贵国先君文公要求郑国先君文公着军服,陪同天子接受晋国献俘。今天我们不忘贵国先君文公之命,故着军服向贵国进献战利品。难道你认为这是非礼了?”

再也没有人敢指责子产了,因为在子产面前,晋国八卿十大夫,居然没有一人能找得出可以斥责郑国的理由!中军帅赵武咳了一声,示意大家不要为难子产了。

是的,再怎么样,郑国至少还是晋国盟国,陈国可不是。争论有个屁用呢?既然你郑国人那么喜欢搞事,那就自己为侵略陈国负责吧。赵武想着,下令接受了郑国献来的战利品,并承认郑国讨伐陈国为正义之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