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七章 晋襄公 第7章 晋襄公 第23节 赵盾执政

为了这个人事问题,晋襄公已经很累了,这些天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他面前推荐这个推荐那个,自己好不容易搞了一个平衡名单出来,结果老师阳处父又来了!

唉,老师啊老师,你怎么不早点回来?派你出使卫国,那可是去年的事了,你去差一趟,本早就可以回来交差的,结果据说你回到你的封地温邑去逍遥快活了几个月。

寡人看在你是老师的份上,没有计较你,但这么重要的人事安排,如果你早点回来,寡人就可以都听你的了。现在都已经发出了任命文件,怎么还能随便改动呢?

晋襄公是心烦意乱,他对阳处父道:“太傅啊,都已经通告全国了,怎么能够朝令夕改呢?”

晋襄公的理由相当充分,不能朝令夕改。但阳处父是一个有头脑的人,他早就有了应对之策:“主公,这个好办,您是在搜邑任命六卿的。如果您再要求将三军都挪到董地,在董地再次阅兵,就可以再次任命中军帅佐了。”

董地,在今天山西翼城一带,晋国太史董氏封邑。阳处父果然是有办法的,因为在同一次阅兵活动中,直接宣布两个不同的任命,显然是属于朝令夕改。但如果再组织一次阅兵活动,那国君就可以借狐射姑在上一次阅兵活动中表现不佳为由而改任他人!

晋襄公本来便身体不太好,他自担任国君以来实在太辛劳,短短几年间,处理父亲晋文公丧事、发动崤山之役、箕地之役、朝见周天子、讨伐卫国的戚邑之战、组织联军讨伐陈蔡两国、与楚军相持、与秦军彭衙之战、组织联军讨伐秦国、与秦国王官之战等等,还要平衡国内新老派势力,可以说已经到了油枯灯尽之际。

对阳处父的建议,晋襄公不得不考虑,而且他认为阳处父讲得也有道理:狐氏家族太庞大,家族势力根基太深太茂,这便是所谓的仁,仁者有民心,民心甚者再执政那会严重影响到晋国公族根本利益。

而赵氏较弱,一直来很低调,靠着赵氏的能力赢得国人尊重,这便是所谓的贤,贤者在考虑执政中的机会成本比较低,不需要到处平衡关系,可以严格依法办事。

再说,赵氏与晋国公室关系非同一般,相对狐射姑,确实应该让赵盾担任中军帅。

于是,晋襄公率三军从搜邑转移到董邑,在董邑改任赵盾为中军帅,狐射姑为中军佐!

如果一开始,晋襄公直接任命赵盾为中军帅、狐射姑为中军佐的话,估计两人都会很高兴地接受,但现在这样一来,狐射姑怎么受得了?

我犯了什么错?主公凭什么刚任命我为中军帅,过了几天便降了我一级成为中军佐?赵盾又立了什么功?任什么过了几天,他便升了一级,爬到我头上?

狐射姑非常生气,他认定其中必有幺蛾子,国君身边一定有小人作梗!狐射姑气冲冲去见晋襄公,直接质问晋襄公为什么这么对待自己。晋襄公实在没什么话好说,他想也没想便对狐射姑道:“大夫莫怪寡人,这是太傅的意见。”

啊?阳处这个老匹夫,居然来阴我?你等着,总有一天,老子给你好看!狐射姑虽然生气,但国君的权力那是至高无上的,自己只能接受。就这样,眼睛一眨,狐射姑的中军帅印就成了赵盾的。

赵盾,公元前655年出生于翟国,卒于公元前601年,嬴姓,赵氏,名盾,赵衰之长子,赵氏孤儿赵武的祖父,母亲为北狄廧咎如部落公子季愧。谥号为宣,死后人称赵宣子。作为春秋中前期晋国执政的卿大夫中军元帅,赵盾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故事。

赵盾也没想到这么大一顶乌纱帽咣得一起掉到了自己头上,他踌躇满志,决心为晋国长期称雄春秋江湖而奉献自己全部力量!

而晋国,在英明的晋襄公的领导下,在能力出众、德才兼备的赵盾的执政下,当然将继续着自己在春秋的历史使命,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国力民力军力持续上升,国际威望日益提升!放眼天下,谁与争锋?

只是,晋襄公没想到,正是因为这样的重要职位临时变动,为晋国政坛埋下了严重的内斗隐患,使原本比较团结一致的新派力量不但有了裂痕,还引发了后来一系列的政治血斗,使晋国遭受了重大损失。

但现在的晋襄公很满意,他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赵盾,那咱们就好好治理晋国吧。只是,这只是晋襄公的愿望,因为历史给予他的生命终点终于到了。

公元前621年8月,晋国历史上一代雄主晋襄公,在即位短短7年后,因积劳成疾而病逝。

可惜了,这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国君,但却延续了父亲晋文公的春秋霸业:西压秦,南制楚,中服诸侯,北收戎狄,天下归心!晋襄公在位期间,晋国政通人和,国内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每战必胜!人材济济,更兼晋襄公从谏如流,虚心纳士,是晋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贤明之君。

如果晋襄公再多活几年,可以相信,晋国不会陷入到无休止的内乱之中。

纵观整个春秋历史,没有哪一个诸侯国可以撼动晋国,晋国自在晋献公、晋惠公的基础上,加上一代霸主晋文公横空而降后,在整整一百多年的春秋历史中,唯有晋国方能真正称得上傲视群雄!

但晋国最终是消亡于内乱中,是被自己给打败的,如果晋国一直有象晋文公、晋襄公这样的明主,那中国历史肯定是要改写的,因为后世所谓的秦国统一六国是不可能的。强晋存在,秦国只能在西方自娱自乐,楚国只能在南边称王称霸!

晋国,自从晋襄公开始,便陷入到内乱中,那位立志要为晋国长期称霸于春秋江湖的赵盾,注定了是一位艰辛的执政上卿。

晋国的历史怎么走?让我们看接下来的故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