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八章 晋灵公 第1节 不立夷皋

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八章 晋灵公 第1节 不立夷皋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公元前621年8月,雄主晋襄公在即位短短7年后,因积劳成疾而病逝。谁也没有想到,正当壮年意气风发的晋襄公会突然病逝!

晋襄公自己也没想到,一场突发其来的疾病居然就要了自己的命,已然成就诸侯霸业的晋国顿时懵了。准确地讲,是晋国六卿懵了,而最懵逼的当然是执政的中军元帅赵盾。

赵盾执政晋国仅仅才半年多点,便摊上了两件大事:办理国丧和拥立新君。

办理国丧是国之大事,但这个大事没多大问题,因为一切都有礼制,严格按规定动作来。

拥立新君也是国之大事,一开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大事也没多大问题,因为晋襄公只有一个儿子姬夷皋,而且是刚一出生便被立为世子。

世子即位,天经地仪,有什么难的?

但在赵盾看来却是难上加难,因为姬夷皋年仅4岁!这使赵盾不得不考虑几个情况:

自己的中军元帅地位极其不稳。可以说,这个中军元帅是前太傅阳处父为报赵氏之恩而从晋襄公那里争取来的。为了这个中军元帅一职,原本交好的赵、狐两大家族已经种下了矛盾。

晋襄公在,他的地位是稳的。但晋襄公不在了,这个地位便岌岌可危了。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君,凭赵氏的力量,很难跟树大根深的狐氏家族抗衡。

一个娃娃国君,谈什么强而有力?

赵盾立志为晋国鞠躬尽瘁,这更需要一个英明有为的国君,他的政令需要国君的大力支持。眼下的晋国虽然号称中原霸主,但不管如何西有强秦,南有强楚,秦楚两国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晋国已然结盟。

为维持霸业,要做的事太多了,赵盾真的需要一个强大的依靠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个强大的依靠力量,无疑便是国君。一个娃娃国君,能成为自己的依靠力量吗?

晋国不同于其他诸侯国,晋国是一个公室势力极其薄弱、大夫势力极其强大的诸侯。此时的晋国,公室一脉,自晋献公以来,便是群公子都在国外发展,国内仅余一个世子。

如果国君太年幼,则公室势力更弱小,这必须导致大夫势力更强。这肯定不利于晋国的长盛久兴,赵盾必须考虑这个问题。无论如何,晋国国君必须强而有力,这才有可能压制各大家族!

立姬夷皋为国君,赵盾实在下不了决心。但立夷皋为君却又是必须的,因为按照规定姬夷皋作为世子,理应继承晋国国君之位。

甚至还有一个强有力的理由,那便是晋襄公临死前,在病榻前对晋国六卿交代后事中,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众卿好好扶持夷皋,辅佐他成为晋国历史上的又一代明君。

上有礼法规制,下有先君遗命,赵盾啊赵盾,你就干脆果断一点,直接宣布立姬夷皋为新君不就得了么?

但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赵盾的性格生来便是谨慎的,他总力求一个无论大事小事均必须完美无缺。站在先君要求以及礼法规制要求上讲,当然必须立夷皋为君。但站在晋国当时的实际来讲,晋国需要一位强而有力的国君。

考虑来考虑去,赵盾决定召开六卿会议来共同商议此事。一开始大家都感到奇怪,你赵盾怎么了?这不明摆着要立夷皋为君,你搞什么飞机?

赵盾叹了一口气道:“诸位,按理确实应该立公子夷皋为君,但大家看看现在的国内外形势,令人担心呐。秦国屡屡挑衅,楚国蠢蠢欲动,中原诸侯总是随风而倒,乱世啊。古人云,乱世当立长君啊。世子夷皋年仅四岁,怎么治国理政?”

狐射姑本就对赵盾有意见,听赵盾讲后心想:“你这个古人云,是哪个古人?自己瞎编的吧。你赵盾就是没本事,要让我当中军元帅,当然直接立世子夷皋了,

国君年幼,那晋国大权不是完落到自己手里?笨蛋一个。既然你要给自己找麻烦,那便给你些麻烦吧。”

但嘴上却不这么说,狐射姑道:“元帅所言甚是,当前咱晋国内有大丧,外有强敌,确实应该考虑国君人选的问题。我看此事就这么定了,在先君文公的诸公子中选择一位来当国君吧。”

作为中军佐,狐射姑的发言当然是很有份量的。中军帅佐意见一致,大家还有什么意见?于是,大家都表示赞同。

大家对赵盾的感觉就是认为他是一切为了国家,绝无贪图半分权力之念,觉得他是一个好元帅,是众卿中值得尊重和拥护的带头大哥。

会议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不立夷皋,改立晋文公的其中一个儿子,即晋襄公的某位兄弟来继承晋国国君之位。

那就产生了第二个问题:晋文公的儿子有好几个,选谁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