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七章 晋襄公 第7章 晋襄公 第22节 人事危机

士穀等人得知此内部消息非常兴奋,走起路来都是昂着头,大小范围的祝贺活动不知搞了多少。晋国不少人都向他们送起礼来,请起客来,喝起酒来。

相反,很不开心的是新派,这是一批少壮力量,其父辈或祖父辈为晋国这些年的称霸江湖立下过赫赫功勋。为了家族荣耀,新派力量本是希望借这次卿级人事调整,自己得以挤身晋国卿级班子,延续家族光荣。

但听说新一届卿级班子名单中没有自己的名字,所以有的人很气愤,有的人很郁闷,有的人很无奈,也有的人很担忧,这些新派很快统一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

所谓政治力量,那便是要在政坛有能力进行斗争的力量,新派的人都是牛气冲天的,以狐射孤、赵盾、先克、栾盾、胥甲等人为首。大家喝了几次酒,聚了几次会,最终决定必须搅黄国君的人事任命,必须要将新派力量斗争进晋国最高层领导班子。

公元前621年初,晋襄公在夷地组织了大规模的阅兵,对晋军中的帅佐进行重组,史称“夷之搜“。

在这次阅兵活动中,晋襄公刚准备宣布人事名单时,年轻气盛且易冲动的先克出来说话了:“帅佐人选是国之大事,不管如何,请主公勿忘了狐氏、赵氏的功绩啊。”

先克此话非常有策略,他没说请晋襄公勿忘了自己的先氏家族的功绩,而是抬出了狐氏和赵氏,因为他很清楚,无论是用哪一派的人,自己这个资历实在太过于浅薄的先氏第三代是很难挤进晋国六卿的。但如果因此而使狐射孤、赵盾得以重用,那还会少了自己今后的好处?

狐氏、赵氏的功绩确实是有目共睹的,先氏此言一出,很快得到了很多人的附和。要知道,在搜邑召开的这次大会,那是一次阅兵活动,参加了很多晋军中下级军官,军人都是有血性且讲战斗情谊的,许多人都想念先轸、先且居、赵衰、狐氏兄弟等带着他们在城濮大战、箕地之战等冲锋陷阵的情景,尤其是先轸在箕地之战英勇战死,令这些军人顿时沸腾了起来。

晋襄公一看这阵势,心想自己可能错了。是啊,正是这些新派子弟的父辈创造了晋国霸业啊,现在自己当国君了,结果把人家的功劳忘记了,那必然会冷了这些新派子弟的心。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军中的影响力是极其强大的,不行不行,自己原先的考虑太过于不讲大局不讲政治了。

赶快整改!晋襄公的整改效率也是极高的,很快,一份新的晋国六卿班子成员名单出炉了:中军帅佐分别为狐射姑和赵盾,上军帅佐分别为先克和箕郑父,下军帅佐分别为先蔑和荀林父。

将新派的狐射姑、赵盾、先克安排入六卿,将老派的箕郑父、先蔑、荀林父安排入六卿,这总算平衡了吧?于是,晋襄公时期的晋国领导班子常委人选定下来了,再搞几个候补委员吧?候补委员为郤缺、栾盾、胥甲。

所谓候补委员,其实就是有卿大夫的级别,但因三军此时尚无空缺,所以叫候补了。其中郤缺早就是候补委员了,此时再补一次。

这样一来,原来的那份名单中有三个人便落空了,哪三个?本拟任中军帅的士穀、拟任中军佐的梁益耳和拟任上军佐的先都,而原本拟任上军帅的箕郑父只搞到了一个上军佐的职位。

这让老派人的愤愤不平起来,个个是牢骚满腹,但任命文件已下,这些人又有什么办法?只能忍气吞声,躲到一边郁闷去了。

狐射姑等人当然是志得意满,极度兴奋,连先克都觉得自己太了不起了,自己本认为没有资格进入常委班子,所以极力推荐狐射姑和赵盾,但没想到最终自己捞了一票来。赵盾和狐射姑也很满意,连胥甲、栾盾都没有意见。

看来,这次人事变动总算顺利完成了,晋襄公也很满意,他的补救措施非常到位,两派力量每派三人,谁还有话说?

本来就这样过了,但幺蛾子总是会在某些重要时刻出现的,这次使幺蛾子的是阳处父!

原来,搜邑阅兵时,阳处父正出使国外,刚一回国便得知大家都在搜邑开会。这么重要的人事变动,自己堂堂大傅,居然错过了!

主公呐主公,您就不想想老臣我为您鞍前马后做了多少事吗?论带兵打仗,咱老阳不也率军与楚军对阵过了吗?还弄死了楚国统帅斗勃呢。论出谋划策,咱晋国有谁敢在咱老阳之上?为什么就不考虑考虑让咱老阳也进入六卿序列呢?

但主公已经决定了,要想改变是不现实了,唉,关键时刻自己怎么那么犯浑,出什么差哦。算了算了,认命吧。

阳处父胡思乱想着,他看着这份晋国六卿的名单,突然心中一动:如果让赵盾担任中军帅,那赵盾岂不是以后会对自己感恩戴德?那自己虽然没进入六卿,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执政的中军帅赵盾,这也一样啊。

不管如何,自己作为太傅,得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主公还是会听自己的。

阳处父便对晋襄公说:“主公,依老臣看,狐氏虽有大功,但按理应该是赵氏功劳更大。想当年,赵衰让了多少次的位?先君文公在世时,也对赵衰最为赏识,赵氏与国君的关系,那不是一般的关系啊。

再者,狐射姑这个人较为仁和,而赵盾这个人比较贤德,中军帅这样的重要职位,应该用贤德的人,而不是仁和的人,应以仁辅德,而不应以德辅仁,这是古人之训啊。请主公三思,狐射姑和赵盾两人的位置换一换可能更为妥当。”

阳处父极力举荐赵盾,除了自己想要左右一下这次晋国六卿人事问题,为自己谋求更多的政治资本外,还有在情感上他是完全倾向赵氏的。

史载,阳处父尚未出道时,他为自己选择的政治依靠力量是狐偃,想靠着狐偃使自己出人头地,于是便主动投向了狐偃,成了狐偃的一个家臣。但没想到,狐偃此人比较高调,前来投奔的人相当多,手下是人材济济,使阳处父一直没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整整在狐家耗了三年,也没看到何时有出头之时,阳处父失望了,他转而投向了赵衰,成为赵衰的家臣。

赵衰由于一向低调为人处世,总给人与世无争的印象,所以一般的人都不去投他。阳处父一到赵府,便有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赵衰非常赏识他。仅仅过了几天,赵衰认定阳处父此人有大才,所以便向晋文公举荐了阳处父。

经晋文公亲自考察,阳处父确实可堪大用,于是被晋文公任命为世子太傅,成了世子姬欢的老师。

晋文公薨后,世子姬欢顺利继承为晋国国君,这便是晋襄公,晋襄公非常敬重这位老师,在很多大事上都问计阳处父。阳处父成了晋襄公身边的红人,常常代表晋襄公处理许多国内国际大事,在春秋江湖的亮相率那是相当高。

所以,一直以来,阳处父对赵衰十分感激,自己的阳氏与赵氏关系也是非常一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