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七章 晋襄公 第7章 晋襄公 第6节 先轸唾君

先轸听得是目瞪口呆,什么?秦国战俘都被放走了?一时如同一头凉水从头顶泼到脚跟,自己费尽心思为晋国部署的下一个大动作那不就完全泡汤了?一股无名之火升起,晋国中军元帅先轸当着晋国国君晋襄公便发飚了:

“主公!!您大错特错矣!不管如何,臣乃中军元帅,主公既然让臣担当要职,如何处置战俘,至少也应该与臣有个商议吧?将士们疆场浴血拼死作战,才好不容易俘获敌人,却凭一介妇人三言两语就轻易放了!这让三军寒心呐!”

先轸的话讲得很重,他确实是非常非常生气,以致于后来拂袖而去时,“呸”地吐了一大口痰在晋襄公面前。

这口痰,当然并不是吐在晋襄公的脸上,而是吐在晋襄公前面的地上,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严重侵犯国君权威,是大不敬!当时太傅阳处父正在现场,这更令晋襄公没有了面子。

但晋襄公哪里还顾什么礼仪?他见先轸暴怒成这个样子,顿时也慌了,知道自己犯了大错,见先轸怒极而走,立即对阳处父道:“老师,元帅发怒,寡人知错矣。秦俘刚离开不久,加紧去追,也许还来得及,务必要将此三人留下!”

阳处父是谁?阳处父是春秋晋国风云人物,此时为晋国大夫,晋襄公的老师。生辰年月不详,卒于公元前621年,因封邑于阳地(今山西省太谷县阳邑村),故以阳为氏。

这里有意思的是古人的名字中有很多会带有一个“父”字,我们已经碰到过好几个了,比如晋献公晋惠公时期的邳郑父,还有这个阳处父,其实阳处父应该叫阳处,氏阳名外,最后的这个“父”字,应该是其后代对祖先名字所加的一种尊称,也可能是指人们对男性长辈的尊称,也有的指长者。

阳处父是这个时期晋国一位著名的善谋大夫,可以说是智计百出。这次他领命去追孟明视等三人,那是丝毫不敢大意,驾着自己的战车便向黄河边赶去。

但终归还是晚了一步,阳处父急匆匆赶到黄河边,正好见孟明视等三员秦将的渡船刚离岸。

阳处父急中生智,他三下五除二将自己战车中的一匹骖马给解了下来,牵着走到岸边,对着渡船大声叫道:“将军且慢走,主公着我前来送行。此去秦国,路途遥远,主公担心将军疲惫,特吩咐我馈赠将军以战马。将军快回来接受馈赠吧。”

孟明视等人是谁?此时得脱囚笼,如鱼入大海鸟入山林,怎么可能被阳处父这等伎俩给骗回去?

孟明视等人朝阳处父拱手作揖,道:“外臣感激晋侯恩德,不杀之恩,在此谢过。外臣此番回秦,若幸得寡君赦免,那对晋侯之恩,外臣三年之内必当报之!”史料的记载是“三年必报君赐”!

古人讲话真是含蓄得到了极点,孟明视说什么三年必报君赐,其实就是三年我们将来报仇。阳处父无可奈何,看着孟明视等人的渡船远去,直到看着他们在黄河那边上岸,摇了摇头轻叹一声,回去向晋襄公复命。

晋襄公懊悔万分,他从先轸的暴怒中知道自己坏了先轸的大计。“唉,寡人犯下此等大错,难怪元帅生气,以后诸事都应该先与元帅商议啊。”晋襄公心里一直念叨着。只是他不知道,以后他与先轸商议的事将越来越少了!我们很快会讲到。

而此时,晋国与秦国的崤山一役,彻底将晋秦之好给葬送了。秦穆公痛定思痛后,非但没有追究孟明视等人的责任,反而亲自到黄河岸边迎接,恢复孟明视等人的军中的职位,然后迅速调整外交政策:与楚国结盟!

秦楚结盟对晋国来讲是特大坏事,从此秦国不断骚扰晋国,两国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争模式。而这一切,都是源于晋秦崤之战。

崤之战的始作俑者当然是先轸,先轸有着他一整套的战略计划:最早是通过城濮之战压制了楚国,然后通过崤之战消灭秦国有生力量,使秦国不敢东进。而晋国已经在中原确立起霸主地位,此时正是向北扩张的最佳时期。

晋国的周边有着大大小小数十个北狄部落,晋国采取的策略是分化,对有的部落采取联姻、拉拢的手段,而对有的部落采取的是武力吞并。

在先轸的眼里,秦国相当于晋国的一个后花园,绝对不能让秦国坐大,待机会成熟,说不定一举灭了秦国。只是先轸没想到,到后来,是秦国灭了所有的诸侯,包括晋国基础上分化的韩赵魏三大强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