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第一百七十八章

作者:今日和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0: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本来已经再次闲了下来,但是两套方案——亦或者还能想到更多方案,在崇祯的脑海中翻卷,让崇祯的眉头一直皱着。

不过,随着靠,崇祯倾向于第二套方案的心思,越来越重。

但是,完全倾向于这套方案倒也还不一定。

至少,直接在三个城池之中全部以这样的方式来操作,崇祯总感觉风险还是大了一些。

深思熟虑,他决定,采取另一个办法,那就是,三个城池同时开始进行,但是三个城池之中采用的办法都不一样。

以这样的办法,来尝试到底什么样的办法,才是最适合现在新大明扩张新政的。

其中一个城池,将会是完全复制之前县城的方法,以雷霆之势直接将城池之中的所有官吏全部一扫而空,然后直接用已经搭配好的底层官员以及稍微几个的上层官员进行覆盖。

以此做到瞬间将整个城池全部变成新政城池的效果。

另外,还会有一个城池,只派遣一些的官员,以他们为导向,然后干掉所有官员之后,在吏员之中进行筛选,然后在吏员里面选拔出代理官员,开始执政。

之后,定期考察,考察的结果不符合条件就直接筛选掉,该法办法办,若是连续多次通过审核,则直接之前的罪过全部一扫而空,同时获封官位。

这样的办法,至少看来还是挺不错的了,但是,从开始执行这套方案,到方案的效果成型,肯定需要相当一段时间,不知具体长短是多少,但是至少不是一两天能够完成。

至于剩下的那座城池,则将会采用两者的结合,也即大量使用京城调集的官员,同时选拔部分原本城池之中的吏员作为补充。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将整体的全部官员数量达到满足。

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从京城调过去的官员本身已经满足了基础的管理需要,保证最开始的时候,就算那些原本的吏员没办法进入状态,也可以迅速让整体城池的状态变成崇祯想要的状态。

当然,因为这样的城池之中,派去的官员数量是会比正常所需少上不少,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效率肯定会相对低一些,但是之后等到那些吏员们能够承担一些事务,他们就可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了。

这种方式,可以说是稳妥与扩张相结合。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其实这个办法可能会是更好的办法,不过,一切都还是以结果为导向,等到这三种方法出了结果之后再做选择好了。

毕竟,崇祯其实心中多少还是更希望直接采用,绝大多数官员都从吏员里面选拔这样的方式的。

这样的方式,才是最能够节省时间,能够让崇祯在短时间之内大量扩展的方法。

一旦这样的方法可以轻松跑通,那么崇祯就能够以现在的人手,迅速再扩张数个城池。

这样一来,目前新大明所占领的这些地盘,崇祯只需要那么几个月,也就是再练出一批官员的功夫,就能够全部施行新政。

对他来说,只有实行了新政的城池,那才是新大明的城池,在新政施行之前,这些城池都不过是被新大明所占据的城池罢了。

毕竟,全是以前的老官员,全是之前那套让大明直接陷入绝境,以至于危难之际一个有用的大臣都没有的体制,留着又能有什么作用?

本着这样的想法,三天的时间一到,县城如同崇祯想象的那样没有出任何问题之后,他便立刻下令,按照自己这三天规整出来的名单,让一众的官员与将士们直接朝着三座城池之中赶去。

当然,这次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崇祯也有了更明确的政令,凡是出发前往京城之外的官员,统统记上一功,之后的提拔优先考虑。

同时,规定一定会是县城之中的提拔最先到来,然后是外面的城池,最后才会是京城的晋升。

今年之内,待在京城之中最多只能积攒工作经验,但是除非是立下重大功劳,否则就算是职位空缺,也绝对不会优先提拔。

崇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京城之中的官员们能够更加期望出外,而不是被迫选中出去其他城池担任官员。

嗯,到底是已经筛选过一次的官员了,崇祯对于京城之中的官员,态度已经明显变得好了很多。

对于这帮现在可以说除了新军之外,唯一属于他的自己人,崇祯还是很顾虑他们的感受了。

皇帝陛下都下达了这样的政令,被选中的那些官员自然没有二话可说。

直接一个个收拾好东西,便按照崇祯的要求,分开前往了不同的城池。

同时,京郊的村子也是如此。

京城的官员,自然可以直接从原本的吏员之中进行选拔,毕竟最早的一批京中官员,本身就是这么来的。

但是村令体系可是崇祯直接生生造出来的,之前的大明可并没有这么一套体系。

尽管也可以用筛选出来的吏员进行填充,但是当下,崇祯还是稳妥起见,全部选择了从之前的村尉之中抽调。

带来的结果就是,几乎村村的村尉都被直接更换,变成了新的新军将士。

部分已经待出感情来的村令与村尉,也只能互相交换一下联系方式,然后分开了。

该说不说,有着崇祯这个本就经历过战旅,而且对于新军相当爱护的皇帝,新军将士们进入他的体系之中之后,晋升的速度是真的快。

凡是能够晋升的渠道,崇祯基本就是优先考虑新军将士转化的官员。

这其中自然有新军将士转化的官员更加听令,而且自保能力更强的因素,但是,崇祯的有意提拔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点。

可以预见,之后随着这批城池之中的官员陆续升官,其中,新军将士转化的官员所占的比例绝对不会小。

当然,这也是这批将士们该得到的,无论是当兵时候的出生入死,还是当官之后的听令努力,他们不敢说是最拼的一批,毕竟还有赵长堂这样的内卷分子,但是也绝对是相当努力的一批人了。

崇祯希望的,便是努力有结果,有结果有收获。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获得晋升,自然是必然会发生的,只不过是早晚罢了。

————————————

这一部分的事情安排下去之后,崇祯的又有另一些事情该忙起来了。

之前北面不是徐允祯在情报的支持之下,好好设计了一次满清的队伍吗?

因为这此杀死杀伤的满清军队数量确实相当之多,所以,在将他们灭掉了这么多的人手之后,徐允祯徐将军就趁此机会,直接将大军开赴到了山海关之外,前去追击同时收复失地。

多铎带领的军队,来的时候还是一万多,而且带着三万的民夫,但是回去的时候,已经只剩下之前士卒的零头,而且民夫全部走散或者被抓。

这样的情况下,多尔衮等人自然是勃然大怒,但是,还没等他们多发作,徐允祯就已经带着大量的队伍,直接杀到了满清的大营处。

满清将领凭借着残军,勉强坚守了几天的时间之后,便转身侧逃。

这样一来,大片大片的地盘就直接落在了徐允祯的手中。

这些地方,有一些太小的地方,满清甚至什么人手都没有调派,直接就是原来的模样,这样的地方,徐允祯索性也不管。

而那些有着满清人手驻防或者管理的城池,徐允祯一律按照之前太祖给的旨意,凡是满清之人,不管是什么人,不管年龄身份如何,一律杀掉。

这是异族与中华民族之战,是入侵之战,这样的战争,与中原之中争夺天下是完全不同的。

能够灭杀对方民族的有生力量,那就一定不能放过一个。

于是,在原本满清对着大明子民各种肆意杀戮肆意灭杀地域,徐允祯所带领的新军将士,直接在这关外之地,将所有的满清人员一律清理。

然后,大片大片的城池,大片大片的面积,就再次回到了大明的掌控之中。

若是换做过往,大明因为没有能够在野战之中战胜满清的军队,所以,若是无险可守,就只能暂时放弃。

否则,留守的整支队伍,都将会成为满清的瓮中之鳖。

但是,在现在,在新军将士的时代,满清那些除了血勇凶悍之外,没有什么章法也没有什么特殊能力的军队,哪怕是在他们所擅长的野战之中,也完全不是新军将士的对手。

随着一个个原本准备边撤退边反击的满清队伍,在反击的过程之中被新军将士趁机围住,全部灭杀之后,其他的满清将士,便再也没有将追击的大明军队杀上一通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了。

原本放弃的宁远城,再次回归,原本放弃的那些其他城池,也在两支骑兵一追一逃的过程中,被收回了不少。

要不是山海关中的新军将士数量确实少了些,而且没经过一个地方,要实际收复都需要将里面的满清残余全部杀干净,于是不得不分兵,估计追着这支满清的核心人手,徐允祯能够直接把他们追杀到满清首都去。

然而就算如此,徐允祯在这样的情况下打下的地盘,也已经有新大明原本面积的三分之一了。

目前,这些地方都是人少地多,而且当前全都是以军队直接管理。

现在徐允祯终于打完回来,崇祯一方面需要了解一下之前的战痘到底是如何打的,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情况调配百姓与官员过去掌控那些土地了。

毕竟,没有人的土地,那除了说起来好听之外,没有任何作用,只有将百姓派过去,将官吏派过去,整个管理起来,耕种起来了,那才是真正的大明土地。

将土地打下来,这是徐允祯这个将领应该做的事情,而现在将百姓派过去,以及将官员派过去管理百姓的事情,就是崇祯这个皇帝需要做到的事情了。

相较于之前南边邓文明的那套目的复杂,操作繁杂,然后各种调整的战术,北面徐允祯的战术就明显更加清晰,崇祯也更能听懂。

这并不是说徐允祯的这套战术就更加简单更加低级,而是两者目的不一样的情况下,需要考虑的点,以及战术的设计上肯定就不同。

如果两人能够换一个方向,改成徐允祯应对南边,邓文明应对北边的话,可能两者的策略就会换过来,但是仍然是南面复杂繁琐,北面阴险简单。

而且,就算是这个更加简单,更加能够听懂的办法,崇祯听完之后也仍然相当受到震撼。

如果说之前南边的整体作战,崇祯看到的是对于人心的理解,以及控制,那么北边这边徐允祯的操作,便让崇祯看到了对于大自然的凶悍利用。

无论是火攻,落石还是水淹等等,这些其实说来都是兵书上曾经提到过的,几乎每一个知道点兵法知识的人,都能够知道世界上有火攻以及落石攻击这类的办法。

甚至城墙上的落石滚木,本身也和占据地利之后的利用天然石头木头攻击下方的敌人是一脉相承的。

但是,能够在实际的一场战斗之中,将这些原本只是记载在兵书上的东西,转变成具体的,有实用性的战术,这极其困难。

徐允祯将军不仅将好些不同的利用大自然伟力进攻敌人的方式都用了出来,而且还做到了每一次都达到很好的效果。

这套方法的结果便是,尽管满清那边损伤极其严重,而且活下来的将士也都对明军产生了恐惧,但是新军将士的损伤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死伤的人数,比起南面的邓文明旗下将士还要更少。

毕竟,除了之前正面的守城之战之外,其他的任何一个所谓的战场,都是满清士卒在于大自然相抗争。

这样的作战方式,当真是造化玄奇。

同样是崇祯自觉,无论如何,自己都做不到的厉害战局。

有这样的将领在自己这一边,当真是新大明之幸。

第一百七十八章

点击下载本站APP,海量,免费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