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第一百七十九章

作者:今日和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0: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等这些讲完之后,徐允祯便朝着崇祯讲起了当下北面新军将士,在关外打下来的土地,以及这些地方仍然有着的百姓数量。

“陛下,关外的情况......”

山海关外,百姓的生活情况,比崇祯之前想象的,还要更加凄惨。

寥寥几句,崇祯脸上原本激动兴奋的表情,就变成了低沉阴郁。

满清,尽管说来是已经建国,说是准备当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但是实际上,他们却根本还是原本部落奴隶的制度!

对于关外的百姓,他们根本不曾保护,说是国家,但是却仍然是以民族为根本的划分之法。

满清自己的族人,能够得到很好的安全保证,财富保证,上面还会发奴隶给他们。

但是,对于居住在关外的那些汉人百姓来说,一切就完全不一样了。

关外的汉人百姓,落入到这所谓的满清手中之后,便再没了安全与财物可言。

满清的军队打过来的时候,就会直接将百姓们给搜刮一遍,而且抓走很多人去给他们当奴隶。

然后,等到打下来,这片土地变成满清的地盘之后,不仅本身的那些军队仍然可能前来劫掠,而且满清的族人们,也会来抓汉去给自己种田当奴隶。

别的不说,之前满清军队攻打山海关的时候,随军所带着的那几万的民夫,就都是从汉人百姓之中强行抓的!

满清入侵之前,原本关外就已经足够苦寒,民众们生活相当艰难,在满清将这更多的土地打下来之后,他们便直接落入了无边地域之中。

而且,这还千万别以为只有新被打下来的土地上,汉人才会被这样欺辱。

原本的盛京周遭,所居住的汉人平民,现在不是成为了满清人的奴隶就是已经被杀死。

周遭但凡饥荒,汉人就是被抢劫,被抓去当奴隶,乃至被杀死吃掉的结果!

这些内容,崇祯以往虽然也有所耳闻,但是到底他以前听到的知道的东西,都是被底下的官员们一层层遮蔽修饰过的。

如今清清楚楚地知道了这些事情之后,崇祯心中对于满清寇贼的愤恨杀意,溢于言表。

同时,对于太祖下达直接将满清所有能动的人,全部杀死的命令,也一下子理解的更加深刻。

“如今关外的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

崇祯直接冲着徐允祯发问。

了解到了这么多百姓们所遭受的苦难之后,崇祯又是愤恨,又是羞愧,又是自责,现在相当想为百姓们做点什么。

而且,如今的新大明仍然没有朝廷,一切本来就应该是崇祯来处理。

“当下最缺的,还是粮食,我军在进攻敌军的过程之中,尽管已经将多余的军粮分给了当地百姓,但是到底只是杯水车薪。”

“经历连年灾害以及满清劫掠之后的关外百姓,如今除了缺乏安全之外,最缺的,就是粮食!”

徐允祯非常确定地说道。

当下的关外,最缺的,确实就是粮食,甚至,百姓们连粮种都缺乏。

很多家庭被满清军队抢劫一空之后,家里连一颗米都找不出来。

在新军将士杀过去,收复的失地之中,已经出现了不少活活饿死的汉人百姓。

“好,粮食是吧,给!”

崇祯一口应下。

如今,虽然新大明只有这么一些地盘,南面传统产粮食地,现在都不在新大明的手中。

但是,之前因为闯贼以及北面满清的威胁,新大明这一块地方本来就囤积了不少的粮食。

而且,之前在抄家的过程中,从那些高门大户的人家之中,也查抄出了大量的粮食。

这一批粮食,分出一部分出来,拿给关外天灾**不断的百姓,目前还是足够的,至少,可以让他们挺过这一年。

等这一年结束,到了农作物收获的时候,因为太祖的保佑,新大明地盘内的农作物都能有翻倍的收成。

这样一来,哪怕关外一点粮食都没有,也足够帮助他们再挺一年,恢复生产了。

“来人,传朕命令......”

本来就是急性子的崇祯,带动着整个新大明的效率都有了超大提升之后,在超高办事效率的反向带动之下,也变得更加果决。

这个帮助关外百姓的决定刚刚下了,立刻,就安排人准备政令,下旨将一部分多出来的粮食直接运往关外。

这样一来,至少关外百姓们,能够活下来了。

“徐将军,你这次带来京城的优秀将士,留下三分之二吧,然后,朕再填补其他新军将士给你,让你的队伍注意保卫关外百姓的安全。”

粮食的事情急匆匆处理好,崇祯又说起了之前特地下旨,让徐允祯带来的功绩最大的新军将士队伍。

现在,关外需要大量的军队,以保证对地方的保护,以及对满清的震慑。

同时,新政扩张之中的朝廷,现在也需要新军将士前往各个城池担当官员预备役。

这样一来,正好将有功将士带到京城来,然后奖励之后,派遣到各个城池之中,担当官员预备,然后凭着自己的努力一路往上攀升,得到应有的收获。

同时,已经被筛选过识字将士之后的队伍,则可以带到北方去建功立业。

这样一来,新军队伍的配备,便是最合适,资源配置最为合理的状态了。

“是,陛下!”

徐允祯对此清楚,也没有任何异议,恭敬应诺。

之后,崇祯便再次如同之前那样,大肆宴请有功将士,然后为他们授予荣誉,以及安排他们换防。

当前正在准备更迭的三座城池,人员已经开拨,这新换来的将士们肯定来不及了。

而且,这三个城池之中的新军将士,本来就是在南方应对闯贼的战争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立了战功的将士,崇祯肯定也不会将他们换下来。

但是,之后的一批城池,崇祯已经选定,用来担当后备官吏的将士,一定会是这北面战场换下来的有功将士。

到时候,几个月,他们就能从普通士卒,变成九品官员,然后,按照现在的发展,再过几个月,他们之中就一定会出八品官员。

一两年之后,他们之中的大半只怕都会是八品及以上,七品乃至更高的官员,也肯定会出一些。

这,是一定会发生,而且任何人都能分析看得到的东西。

所以,崇祯将他们留下来担当后备官员,绝对称得上对他们的恩宠,对他们的提拔了。

至于说,徐允祯徐将军要从京城带走哪些新军将士,有没有足够的新军将士让他带走,这个问题倒是并不大。

虽然因为这次迎战的对象是外族,所以并未留下俘虏,自然也就相应的没办法通过俘虏转化的方式,直接得到相应的士卒。

但是,京城现在除了这支南回的部队之外,还有另外的队伍。

一支,自然是京城原本的驻防队伍,这支队伍之中,基本上大半的识字的将士都已经被挑选了出来,前往担当各类官职。

剩下的这些将士,暂时崇祯这边用不到,那就暂时先调配到北方,去驻守,去立战功,同时,也可以顺便学习学习文字。

当然,这一部分的士卒并不会特别多,大概也就是刚好将南回的将士进行替换的数量而已。

真正起到大的补充作用的,是唐通唐将军手下的部队。

之前两边开战之际,崇祯也下旨将唐通调动到了京城,这样之后不论哪一边出现了人力上的问题,唐通都可以立刻率领大量的将士前往补充,从这做到兵力的灵活调配。

虽然之前实际作战的时候,两边的战场都没有出现人力匮乏无法赢得战争的情况,所以唐通所率领的部队也就暂时停留在了京城。

但是现在正好北边需要将士们去驻守,去开拓,那这支原本就是准备起到援军作用的队伍,自然也就能够利用起来了。

当然,因为这次不是真正的大规模正面作战,所以,崇祯并不准备将唐通也调配到北方去,而是准备从唐通所率领的队伍之中,分拨一万人,随着徐允祯徐将军前往关外。

而唐通本人以及剩下的部队,则负责在新大明范畴之内,打击匪盗清理境内可能存在的所有官方之外的武力集团。

匪盗的存在,哪怕在京畿地区,都同样存在。

举个例子,当初正统年间,响马贼出身的刘六刘七起义,可是一路打到了京城根上。

之后的一些时期,也时常会有匪徒山贼等等在京畿周遭出现。

这对于之前的朝廷来说,清理成本过高,而且清理难度过大,于是就一直没有太有效太彻底的清理。

但是,现在的崇祯准备将新政扩展到整个新大明的范畴之内,这样的情况下,将境内的山贼流寇给解决掉,自然就是相当重要的事情了。

毕竟,崇祯的这套体系,乃是将底下百姓,从城池到村落全部掌控,这样的情况下,山贼流匪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与其到时候让村令村尉与山贼们发生冲突,倒不如现在先趁着队伍还没铺开的情况下,先将所有不干净的地方全部打扫干净,这样,到时候新政的官员铺过去的时候,才能更加轻松更加安全。

而且,驻守两边的邓文明、徐允祯将军,全都立下了这么大的战功,一直跟着崇祯南征北战,从昌平时期就跟着崇祯作战的唐通,崇祯也不想让他反而大幅落在人后。

虽然,清理境内匪患这样的事情肯定比不上两边大败敌军的功劳,但是,至少这样的唐通也是独领一军作战,而不是并入其他两位将军的统御之下。

这样,就算唐通在能力与功绩上,这一次稍微弱了一点点,但是加上之前守卫京城以及打退闯贼的功劳,三人也还算在同一水平线上。

————————————

随着崇祯的命令,军队的换防工作很轻易就达成了。

毕竟,新军将士那是个个听令个个服从,上面的命令下来之后,当场就能听令,当场就能调集。

基本上,命令走到哪里,军队的调动就能够进行到哪里。

在京城修整了三天之后,徐允祯便带着大量的新军将士,浩浩荡荡地朝着关外进发。

此去,有了这么多新生力量的补充,徐允祯至少能够再将所谓的满清国往北面再压那么几座城的距离下来,甚至更多。

与此同时出发的,还有大量运输粮食的马车。

关外的百姓,同样是大明的百姓,同样是崇祯的子民,既然现在关外百姓缺粮的情况这么严重,以至于徐允祯首先想到的,都是百姓缺粮,那么崇祯答应的事情自然不会拉下。

在保证京城的粮食不产生缺口的情况下,崇祯将京城中国库里的大半粮食,都朝着关外运去了。

这么一大批的粮食,足以保证关外的百姓在相当一段时间之内,都不会有饿肚子的担忧,同时,军队进发的军粮,也能够同步满足。

在这批粮食,以及大量新军将士支援的情况下,徐允祯再打下更多城池,也能够有人驻守,有粮食可以养活关外的百姓。

毕竟,关外现在的情况,到底有些复杂,好些敌占区,尽管以往确实就是大明的地盘,但是却已经在比较早的时候就被占领经营。

如果新军,或者说新大明只是将地方打下来,但是却没有赈济措施,那么有些地方还真说不好民心向背。

但是,有了这波粮食,只要打下来,那么赈济之下,当地除了女真族外的民心都绝对是妥妥归属大明了。

至于新打下来的地方,里面女真人的向背?

不会存在这样的疑问,因为,在新大明的地盘之中,就不会存在女真人。

一方面,满清退走的时候,肯定会将自己的族人带走。

对于满清来说,族人本来就是稀缺而难以迅速增长的资源,肯定不会就这么轻易抛弃。

另一方面,如果他们敢不带走,或者来不及带走,那么,新军将士们就会在将军的指挥之下,将他们给送走。

至于送到哪里,大概,是送到他们祖宗的面前吧!

第一百七十九章

点击下载本站APP,海量,免费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