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勤奋的崇祯,重开的工匠

村子里的村令村尉们在奋发图强,不负皇恩不负自身地努力干活;天上的太祖朱元璋在查探情况;而崇祯却对这些都完全不知情。

这新改版的内容,今日才刚刚下发,要等他接收到结果,至少都要等到今晚村令村尉们将上呈的内容经乡间巡查军送到京城,然后经由筛选整理之后。

等他看到第一部分的内容时,都至少是第二天的早晨。

尽管对新政调整之后的结果很期待,但是崇祯今天自然也不会就这么干等,已经将村令体系的修改方案下达,崇祯便又将注意力放到了工匠这一块上。

尽管在崇祯最早的设想之中,当下对工匠们的体系什么的,并不打算做什么太大的改动,一切先以提高农具生产以及农具效率为主。

毕竟当下崇祯最主要的就三件事:农耕,农耕,还特么是农耕!

太祖朱元璋已经应诺,会让当下新大明下辖之地的农作物产量统统翻倍,如今正值春种时分,自然应当将一切力量都用在辅助农耕上,其他的事宜完全可以等不忙之后慢慢整理。

但是,不去了解不知道,一查崇祯才发现,原本的大明亡国当真不是机缘巧合,而是大明的各个方面都已经到了败坏腐烂的顶尖!

什么能者不能居其位,勤者不能得其份都已经不算什么。

仅仅是清查的工匠名单中,不存在,或者根本不会任何手艺的人,便占据了几乎大半!

要知道,这还是大明京城啊,就已经到了工匠这般无甚空饷可吃的地方,都被吃成了这样。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整顿,那么农具这一块便根本没有办法做到崇祯之前设想中的程度。

于是,哪怕崇祯本不愿现在就整顿工匠这一块的情况,但眼下却不得不动手了。

“派人去问问,匠作们如今商议得如何了?”

崇祯沉声冲内侍吩咐。

村令体系改制中,所有变动规划都是崇祯自行设计,不曾丝毫假于他人之手,但是工匠这一块,崇祯却将设计方案的权力散了出去,交给了由他下令组成的匠作会。

如今,下达给匠作会的,重新构想规划要求,距离签发也已经过去好几天的时间,这些天的时间里,崇祯一直都没有收到任何消息,现在,他不想再等了。

如今的朝廷,或者说,如今以崇祯为核心的决策中心,效率相较以往来说提高的程度简直不可以毫厘计。

以往朝廷做一件小事,都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部门,花费多少时间才能做成,而现在的崇祯基本上一令下达,即可就会传递到负责执行之处,然后即刻开始做事并且每天都要汇报进度。

就连以往的老吏员,在裹挟之下,也很快进入了状态,与如今的体系相适应。

但是这群由老匠人组成的群会,却仍然如同当初的老衙门一样,论事做事,都慢得如同不动一般,甚至最开始的第一天,还想着先用几天的时间来庆祝匠作会的成立以及宴请。

而哪怕是在崇祯的严令要求之下,这伙人开始按照他的要求商讨正事,但是却自从开始之后,便再无动静。

“是!”

内侍转身就朝着皇城赶去。

匠作会,崇祯特地设在了皇城内,以便第一时间得到信息,然后开始改制,如今催促起来,效率自然也相当之高。

仅仅三刻钟的时间,刚才匆匆出去的内侍,便又迅速赶了回来,并且带来了匠作会给的回应:

“启禀陛下,匠作会孙匠人说如今正在商讨技术细节,方案现在还拿不出来,而且还是不确定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拿出结果,只是说可能三五天,可能半个月。”

“朕知道了。”

崇祯闭眼。

也是,既然大环境中,涉及工匠的那些官吏都腐烂到了这样的程度,这些同样在大环境中活得如鱼得水的所谓大匠,又怎么可能干净?

消息封闭的他们只怕连崇祯是如何对待贪官污吏的都不清楚,这般情况下,听见皇帝专门设置一个匠作会,而且还让他们来商讨工匠改制的事情,又怎么可能不学着以前那些上官的样子开始贪污**?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个思路没错,但是,这样的一群人,只怕不是什么真正专业的人啊。

闭眼沉思一会之后,崇祯再次开口:

“朕记得,锦衣卫有自发搜查京城内各类人物的情报?”

“是,陛下。”

“嗯,让锦衣卫将京城这些匠人的情报带上来,嗯......不局限于那匠作会中的十数工匠,其他,包括京城市面上的那些工匠,如果收集上来情报了,便也送来我这!”

换做只是单纯的官员,崇祯当下便会直接动手,让新军将士与他们、与他们的家人打一次生死交道。

但是,此前反馈上来的情报自己看都看不懂的事情,仍然在崇祯心中历历在目。

这样涉及专精事项的事情,终究还是只能让专业的人做,便如同崇祯之前派人抄家灭门数千吏员,但是那一千多于大明有用的吏员却专门留下,让他们有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一样。

如果这些匠人,当真有能力,那崇祯也不是不能让他们暂且活着,为自己办事赎罪。

是的,在经过这么多天的时间,匠作会仍然得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之后,崇祯已经起了杀心。

现在正是耕作的时候,是粮食耕耘最需要物资的时候,也正是因此崇祯才会这么重视工匠,若是因为他们的拖延,导致农具没能跟上,那这些所谓的匠人,便是影响大明粮食产量的罪人。

这个意思,崇祯也与匠作会的众人以圣旨的形式下达过,但是从现在的结果来看,他们都把皇帝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陛下,情报送来了!”

内侍领头,身后跟着两名锦衣卫,每名锦衣卫手上,都抱着一摞纸张。

这些纸张,正是关于城内工匠的情报。

尽管锦衣卫开始在京城中刺探情报的时间还短,但是,仅仅这两摞关于工匠的情报,就绝对是此前的明廷做不到的。

当然,这些情报之中,是包含各个方面的信息的,比如,有些工匠之所以被记录,完全是因为他们自身涉及到了某些其他的事情,所以,这不算完全关于工匠关于匠作便是了。

“把执笔监的人手调来,将涉及匠人本身锻造能力的部分挑选出来。”

崇祯下令。

然后,一会儿之后,两摞的情报,便被整理为了一张记载能力优秀程度的名单。

名单上,根据调查的情况,将工匠的能力分为了四等,其中,最上层的,仅仅只有数人。

第二等的人数就多多了,足足有三五十人。

但是,之前匠作会里的所谓匠人,却仅仅只有一人身处第二等!

剩下的十来人,大部分都在第三等,甚至还有两人居然在第四等。

要知道,按照分类上的说法,第四等上的工匠,便是学徒级别,或者并不具备实际锻造能力的!

“呼~”

崇祯默默看完,长舒了一口气。

然后,参照着匠作会名单与这份名单,写下了两行名字。

他拿起其中一行,这行上写的都是被分在匠作能力第一等的匠人名字:

“派人将这一批人请来皇城,朕之后要亲自接见他们。”

工匠方面的事情,终究陈冗太深,不是信手分配下去任务,底下就有人能够将事情做好。

尽管对于农耕来说,工匠迭新当下能够起到的作用不大,但是崇祯还是决定亲自上手,好好整顿一番。

而他准备用来担任这方面官吏的,正是这些工匠能手。

此令一出,立刻有护卫前来将此名单收下。

然后,崇祯又拿起另一份名单,上面记载的,自然是除了那名工匠能力尚可匠人之外的所有人等:

“这份名单上的,细查他们的情况,若过往有不法执行,统统追查,以太祖律法惩处!”

然后,另一名护卫当即前来,将这份名单带下。

太祖法令,可是在元末明初之际诞生,彼时商业凋零,民生匮乏,银两急缺,对于现在来说很少的银两,在当时也已经相当之重。

严格按照太祖律法惩处,那基本等于说只要他们存在贪腐亦或行贿,那便是必死的结局!

————————————

处理完了这匠作会的事宜之后,崇祯便继续处理未尽的其他政务。

不要因为村落之中都有了村令处理事务,而且大明没有了其他地方需要管辖,就认为崇祯便没有多少事情要处理。

事实上,城郊与京城的人数那是同一个数量级的,城郊的村落被村令管好,京城的各项事务却没有其他人来帮他决策。

兵乱之后,盗抢之患颇重,想趁着当前秩序没有完全恢复的机会浑水摸鱼之徒不在少数。

而且封闭这么长的时间,又查抄了那么多的官吏,相当多的铺子都在不知不觉之中转移到了崇祯的手下,这些铺子,若是关乎民生,还得想办法重新开起来。

此外,走水的、斗殴的、偷人的......不少直接关乎京中百姓的案件,崇祯不处理,便没有任何人处置。

哪怕崇祯可以将初审的权利交给执笔监,让他们先按照太祖律法给出一个结果,然后自己再行修正,但是数量一多,而且执笔监的人手毕竟此前同样没接触过这些东西,所以哪怕仅仅是审批一边然后略作修改,都相当耗费时间。

当皇帝,当勤政的皇帝,当直接将朝廷的威能集于自己一身的皇帝,辛苦的程度,远远超过相应的享受。

等到有内侍前来通禀,表示他下令找的工匠已经全部带到,已经又是厚厚一沓的奏折被崇祯批改完毕。

“嗯,直接将他们带到原本匠作会的地方吧。”

崇祯揉揉眉心,振作起了精神。

“是!”

内侍恭声应诺,前往安排。

等到崇祯循着指引,来到匠作会的时候,里面八位工匠已经在恭敬等候。

这八位工匠,其中三位是一头花白头发的强壮老人,而剩下的全都是健壮的中年。

见到穿着华贵的崇祯在内侍的引领之下进入,一个个立刻统一跪下,恭敬行礼:

“恭迎陛下!”

“起来吧。”

崇祯看得到,这八人身后便是椅子,但是他并没有立刻赐座。

等八人站起身,崇祯便直接站在门口处,冲着此八人讲起了自己的想法,以及之所以把他们找来的缘由。

在这个过程之中,崇祯的目的,自然也相当明了地讲述了出来:

“朕让人将你们带来,目的便是整顿工匠体系,在最短的时间,完成朕安排的任务,以最大的效率,助力农耕!”

“此前的匠作会,就在此处。具体由哪些人组成,你等既然是工匠,想必也有所耳闻。他们数天时间得不出结果,朕已经派人前去将他们处理,让你们来,就是来取代他们。”

“春种如今已经到了后段,朕要求你们三天内,给出具体的体系。届时朕会在两天时间将所有工匠整合!”

说到这里,崇祯看了看这些按照调查,都是工匠中佼佼者的匠人。

这一批人若是再不能做到他预期的效果,那他就只能强行规划,然后等到以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慢慢调整了:

“若是你等能够做到,那么朕将不吝赏赐,而且,会直接赐予你等官位!若是做不到,那......”

“那便好好当个工匠吧。”

“此前的乱象,朕自当清理,届时,哪怕发挥手艺,当个单纯的工匠,也一样能过上好日子。”

崇祯没有威胁他们。

这些工匠,到底都是凭借自身能力让他看见,既然如此,实在做不到,那崇祯也不会过于责罚。

只不过,对他们来说,原本伸到面前的登天之梯,便直接消失,而且基本上便永不再来了。

士农工商,真要算来,工,才是最低的一等。

讲完这些,崇祯方才赐座:

“都坐下吧,可有什么要说的?”

“陛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